對于中國國內(nèi)政治,學界的主流是兩個方向。第一個是以理論為導向。相對較少的依賴數(shù)據(jù)與信息,通過 game theory, behavioral science,formal theory,social choice等,在具有mathematical modeling的基礎上,提出最有利于維持生存的理性選擇(對于formal theory在政治學上的應用,Gehlbach的Formal Models of Domestic Politics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這里不再深入)。Susan Shirk提出的reciprocal delegation,AJ Nathan提出的regime resilience,都是以相對成熟的博弈論等模型為基礎,理性推導居多。第二個是以實證為導向,立足于海量的可靠信息。可靠信息的來源,一是官方的檔案館,缺點是時效性不強,研究的是“過去的”中國政治,例如上海交大歷史系曹樹基等人對反右運動的定量研究,以及拙作《重慶北碚區(qū)反右運動與去意識形態(tài)化》。二是應用數(shù)據(jù)發(fā)掘技術,針對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上反映出的多元信息討論政府過程,相對側重于非制度化的利益表達。例如發(fā)表于今年五月APSR的How Censorship in China Allows Government Criticism but Silences Collective Expression,就是對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審查政策的一篇相當充分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