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的衰落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弗雷德里克·艾倫  頁數:372  字數:288000  譯者:彭維娜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是弗雷德里克?艾倫在西方社會廣受歡迎的歷史杰作,全書按時間順序,以細膩的筆觸追溯了從1929年的大崩潰到1939年這段令人百感交集的歷史。以史為鑒,這對于我們了解當下全球金融環(huán)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簡介

  弗雷德里克·艾倫,美國20世紀最重要的歷史學家之一。出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首府波士頓市,畢業(yè)于哈佛大學。本書是作者在西方廣為傳誦的歷史杰作,全書按時間順序,追溯了從1929年的經濟大崩潰到1939年發(fā)生的歷史事件,期間穿插美國經濟、政治、文化、道德、風尚等方面的內容,對于我們理解當下全球金融環(huán)境和美國的政治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書籍目錄

出版說明
譯者序
序 言
第一章 序幕1929年9月3日
第二章 繁榮遠去
第三章 一躍再躍
第四章 政府的改變
第五章 新政的“蜜月期”
第六章 社會風氣的改變
第七章 復興還是改革
第八章 農場被吹走了
第九章 微笑的聲音獲勝了
第十章 度過美國最黑暗的時期
第十一章 沖突與衰退
第十二章 戰(zhàn)爭的陰影

章節(jié)摘錄

  恐 慌  在1929年9月3日以后,股票市場暴跌,然后洶涌上揚了,又再次下跌——接下來卻并沒有再次反彈。取而代之的是,在9月接近尾聲的時候,下跌到歷史新低?! ”M管如此,開始的時候并沒有人覺得非常不安。在前兩年的牛市中,也反復地出現過持續(xù)幾天的暴跌,數以千計判斷不當又倒霉的投機者被甩掉了,而股價仍然很快就恢復了并且攀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那現在還擔心什么呢?為什么不利用現在的這些低價呢?因此,大大小小的用保證金交易的人先前以高額利潤拋售后又扎進了股票市場,將他們之前賺得的錢都投入進去,指望鋼鐵公司的股票從230點反彈至260點,或是通用電氣從370點反彈至395點或是更高。而相應地,經紀人的貸款總額創(chuàng)造了歷史新高——超過85億美元。同時金融方面的預言家們都異口同聲并信誓旦旦地保證沒有任何差錯,股票價格僅僅是暫時性的下挫,他們的嗓音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要高。  然而,股票市場仍在下跌。外國資金紛紛從中撤走,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英格蘭的哈特里公司投機泡沫的破裂,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因為紐約的投機市場從一開始對歐洲的投資者而言就是一樁冒險的生意,而現在他們都開始覺得惴惴不安了。一些美國的投資者也開始謹慎地撤回資金,因為他們感受到工業(yè)生產力有些衰退的氣息了。一直以來,隨著價格的下跌,保證金交易人不得不被迫地賣出。隨著10月份一天天的過去而并未出現有力的反彈跡象,變化不定、緊急甚至刺耳的聲音傳入了喧鬧中:一切都很好。也許,歸根結底,情況并非如此。下跌變得更加迅速,想必一定是觸底了,這是抄底的最后機會?;蛘?,難道它是最終結果的前兆?  10月19日星期六的一段短時間內形勢不太理想,像奧本公司和凱斯公司這兩支不穩(wěn)定的股票分別在交易的兩個小時內跌了25點和40點,甚至連通用電氣都跌了9.25點。情況在10月21日星期一變得更加糟糕,因為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交易人到了傾家蕩產的地步,當日的交易額達到了600萬股。星期二的情況要稍微好些,花旗銀行偉大的查爾斯·米切爾從歐洲返回以后,不是信誓旦旦地通過廣播作出了保證嗎?但星期三,狂風暴雨又一次來襲,虧損是前所未有的:亞當斯快遞公司當天大跌96點,奧本公司跌了77點,而西屋公司損失了25點。下午晚些時候報紙的股票版面上的“凈變”一欄下報出了一連串令人震驚的負數:-6.5、-3、-14.38、-7、-2.50、-16.25、-12,等等。這個時候拋售量是如此巨大以至于被認為是近乎神速的股票價格收報機服務都無法緊跟變化。下午3點,證券交易所當天交易收盤的時候,全國各地經紀公司轉換屏幕上閃過的數字,報道著1點16分發(fā)生的交易——整整滯后了1小時44分鐘!  然后,就是在10月24日星期四……  那個星期四的早晨,股票的拋售如洪水般席卷而來。究竟拋空了多少沒有人會知道,因為沒有總額統(tǒng)計記錄被保存下來了,但顯然數額也不是特別龐大。當然,有些是害怕拋售,甚至從一開始就是:男男女女們都已經發(fā)現,讓他們驚恐的是,數周數月以來緩慢積累的錢財會在幾個小時內就一掃而空。但即使是在星期四的最初一個小時內,大部分拋售確實都是被迫進行的。在這個由貸款構成的蜂窩結構的市場內,根據一套因股票市場價格下跌而導致保證金耗盡的股票賭徒便被自動平倉而建立的設計巧妙的體系自動崩潰了,演變成為一個破壞價格結構的完美制度。成百上千個賣出指令傾瀉而出,看起來似乎沒人愿意買入,而隨著股價的一路下跌,現在證券交易所里混亂不堪、鬼哭狼嚎的人群中,經紀人們正爭先恐后地奮力出售手里的股票。大恐慌開始了?! ∧翘斓闹形鐣r分,在各地的經紀公司分辦事處垂頭喪氣的人們看著股票價格收報機報出令人難以相信的價格,并且進一步意識到股票市場背后是多么無望甚至可以說是差勁,這也是對華爾街大旋渦中正在發(fā)生什么的一個提示:蒙哥馬利·沃德百貨公司迅猛而失控地從83點跌至50點,美國無線電公司從68.75點跌至44.50點,甚至就連美國鋼鐵公司也從205.50點下跌至193.50點?! ?hellip;…

媒體關注與評論

  這個國家已經是消費高于生產。  ——股神巴菲特  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 ?mdash;—投資大師 吉姆·羅杰斯  這些不同的財政赤字,表示我們的消費多于我們的生產。短時期內,我們可以這樣做,但長遠而言,是不可能的。沒有儲蓄,便沒有將來?! ?mdash;—格林斯潘 前美聯儲主席

編輯推薦

  解密美國繁榮背后的經濟危機及轉折;一個國家如何從大蕭條中走出,進而成為世界第一強國,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對于熱衷于了解美國經濟、政治體制的人來說,《時代閱讀經典文庫:大國的衰落》是一本不可不讀的經典之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大國的衰落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條)

 
 

  •   挺厚一本書,翻譯到位,物超所值。
  •   很厚一本,性價比很高。
  •   看歷史書室很好的提升自己素質的一種方式,看古人的行為,思考今天的社會,反思自己的價值觀。
  •   時代經典文庫系列:大國的衰落-在歷史中感悟情懷,在思考中聆聽箴言。很喜歡的一套書
  •   本書是弗雷德里克?艾倫在西方社會廣受歡迎的歷史杰作,全書按時間順序,以細膩的筆觸追溯了從1929年的大崩潰到1939年這段令人百感交集的歷史。以史為鑒,這對于我們了解當下全球金融環(huán)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感覺讀起來像聽故事,很不錯!
  •   有些書可讀,有些書不可讀,有些書能引起思考,那就是好書
  •   在《浮華時代》中,我試圖講述了發(fā)生在美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事情。在那時候,我已經開始思考在某天我也許會同樣嘗試講述發(fā)生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故事。確切地說,在1938年末,我開始著手這項工作。雖然那時我并不清楚故事會以怎樣的方式結束,但1939年仲夏,我已經完成了故事的四分之三。歐洲爆發(fā)的戰(zhàn)爭顯然是一個結束,就像1929年的恐慌結束了一個時代一樣,它也恰恰預示著這一時代的結束。我在1929年9月3日確定了本書第一章的題目,而一個偶然的巧合,英法政府向德國宣戰(zhàn)的日子就是十年之后的那天。它讓我意識到事情的進展恰好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能記載這十年的歷程。
    《浮華時代》的時間跨度是從1918年11月11日的停戰(zhàn)開始到1929年10月~11月的恐慌結束。末章中講述了恐慌時期到1931年春天的那段時間內事情的進展,并試圖說明在那段恐慌后的時期內美國的形勢發(fā)生了怎樣的改變(該書英文版于1931年12月出版)。在我著手眼下這本書的時候,需要重提一些以前說到的事情以便于銜接,因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故事應該從恐慌前開始,并且講述一下美國是如何陷入1929~1932年的經濟蕭條的。因此,我決定先從1929年9月3日發(fā)生的事情開始研究(這與我在1937年《哈珀斯雜志》上發(fā)表的一篇文章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在第二章中我會描述從恐慌到1931年春天那段時間內事情的進展。然而,本書只對恐慌本身做簡要介紹,因為大量的細節(jié)已在《浮華時代》一書中具體描述。
  •     讀這本書,可能會比較浮躁,因為作者對美國經濟衰退那幾年的描述很具體,具體到某一天所發(fā)生的一些事,這些事情我們不知道,甚至我們也不想了解地太細。
      
      個人感覺這本書是比較專的,比較適合那些研究歷史或是其他的人來讀,并不適合當做一本通俗讀物來讀。
      
      這么說,不代表我這本書不好,因為從紀實的角度來看,這的確是本好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