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喬建中 編 頁數(shù):252
前言
在人類文明的大寶庫中,教育名著無疑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寶藏。幾千年來,為了傳承文明的神圣使命,無數(shù)中外教育家殫精竭慮,艱辛探索,留下了一大批不朽的教育名著。從《論語》到《學記》,從《理想國》到《教育詩》,從《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再到《學會生存》,無論是鴻篇巨制,還是精彩短章,都有其奪目的熠熠光芒。經(jīng)歷了歷史長河的沖刷和洗禮,這些教育篇章之所以依然被人們尊為名著,并非單純因其歷史上的顯赫,而是更多因其現(xiàn)今的活力,因其仍然參與當前教育問題的探索與對話而保持其顯著地位?! ≡诂F(xiàn)代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工作壓力不斷增強的情勢中,閱讀教育名著對于那些在教育一線辛勤耕耘、無暇旁顧的園丁來說,既有求知若渴的迫切需要,但又有望而卻步的實際困難。于是,“速讀”的方式應運而生?!八僮x”可以為讀者提供一條領略教育名著精髓的捷徑:可以讓讀者弱水三千取一瓢飲,窺一斑而知全豹;可以讓讀者急用現(xiàn)學,直奔主題,迅速找到相關依據(jù);更可以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由“速讀”至“全讀”再至“精讀”。總之,“速讀”是一種有效、有針對性的閱讀方式,它是原著精華的濃縮、是原著精簡的導讀?! ∥覀儚闹型庵逃髦芯x了各個歷史時期對人類教育和發(fā)展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的作品63部,以其出版或面世的時間為編排順序,分別從“作者簡介”、“成書背景”、“內容精要”、“簡要評價”、“名著選粹”五個方面對作品進行介紹。
內容概要
《中外教育經(jīng)典名著速讀》在保證內容全面的同時盡量做到簡明扼要,以求奉獻給讀者的是這些名著的普及內容與最重要的篇章。由于每部(篇)名著的介紹相對獨立,因此,讀者既可以在通讀全書的過程中循序漸進,也可以隨意翻閱某個章節(jié),或有所悟,或有所得。
作者簡介
喬建中,南京師范人學教育科學學院,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現(xiàn)主要從事情緒心理學、德育心理學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研究。先后出版《情緒研究的理論》與方法》、《情緒心理與情緒教育》等專著四部,主編《現(xiàn)代心理學基礎》、《公共關系心理學》、《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著作、教
書籍目錄
前言《論語》《理想國》《孟子》《勸學》《學記》《雄辯術原理》《墨子》《懺悔錄》《師說》《大教學論》《教育漫話》《愛彌兒》《葛篤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普通教育學》《新社會觀》《人的教育》《德國教師培養(yǎng)指南》《教育論》《人是教育的對象》《兒童的世紀》《蒙臺梭利方法》《兒童學的新觀念》《教育心理學概論》《民主主義與教育》《國民教育和民主主義》《教育原理》《教育與社會學》《家庭教育》《教育與美好生活》《教育的目的》《新教育大綱》《兒童的人格教育》《思維和語言》《教育詩》《逃避自由》《創(chuàng)造性思維》《論共產(chǎn)主義教育和教學》《沃爾登第二》《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馬克思恩格斯論教育》《教育目標分類學》《薩默希爾——激進的兒童教育方法》《教育過程》《趨向存在心理學》《教育的經(jīng)濟價值》《兒童心理學》《全人教育論》《終身教育引論》《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教學與發(fā)展》《社會學習理論》《什么是教育》《心智的結構》《論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道德發(fā)展的心理學》《超越IQ——人類智力的三元理論》《世界教育危機》《學校無分數(shù)教育三部曲》附錄
章節(jié)摘錄
孔子在近五十年的教育實踐中,不僅培養(yǎng)了大批高才異能的學生,而且不斷總結教育經(jīng)驗,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論語》中,并突出地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對象。教育面向何人,是教育家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對此,孔子提出“有教無類”(《論語·衛(wèi)靈公》)的主張,把教育的對象由貴族下移到平民,極大地擴大了教育面,使更多的人接觸到文化知識,從而推動了中國古代文化教育的發(fā)展,也拓寬了人才的來源。這一光輝思想和偉大創(chuàng)舉集中反映了孔門教育的民主性和人民性,無論對當時的政治改革、文化傳播,還是對以后的封建社會的私學和書院教育都產(chǎn)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 ?.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孔子從以德治國的政治主張出發(fā),依據(jù)“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的人性論,指出教育無論對社會還是對個人的發(fā)展都有極大的作用。教育不僅是實現(xiàn)德育的手段和途徑,而且還可以改變人性,改善人的素質??鬃诱J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為德治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摹百t才”(孔子稱之為“士”和“君子”),讓他們通過‘‘學而優(yōu)則仕”(《論語·子張》)的途徑步人仕途,參與政治,去實現(xiàn)以德治國的理想?! ?.關于教育內容??鬃右罁?jù)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氖?、君子的教育目的,確定教育內容主要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識才能教育兩大方面,又尤重德育??鬃愚k教育是要通過教育培養(yǎng)有高尚道德的人去協(xié)助國君以德治國,因此必然把德育放在首位。德育也就成了孔子教育的基本內容。孔子于德育之外也很重視學生的智育,即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技能技巧的培養(yǎng)??组T教育有“六經(jīng)”和“六藝”之分,“六經(jīng)”之教偏重于文化知識的傳授,而“六藝”之教則偏重于技能技巧的訓練。孔子認為,學生綜合“六經(jīng)”和“六藝”兩方面的學習,便可以既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又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和從政必備的才能技巧?! ?.教育的原則和方法??鬃釉陂L期的教育實踐中積累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教育原則和方法??鬃犹岢龅慕逃瓌t和方法主要有因材施教、啟發(fā)誘導、循序漸進、教學相長、溫故知新、好學樂學、學習結合、學思結合、學行一致、尊重學生人格、培養(yǎng)獨立思考、注意學生的年齡特征、克己自省、以身作則、改過遷善、揚善抑惡,聞過則喜、既往不咎等。這些原則和方法具有唯物論和辯證法的色彩,許多與教育的客觀規(guī)律相暗合,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富有光彩的精華所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