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錢理群,孫紹振,王富仁 頁數:420
Tag標簽:無
前言
文本閱讀占據語文課堂的絕大部分課時,然而閱讀的低效和無效,至今沒有得到根本的改進。危害之烈,耗時之久,一代又一代青春投入之大,收益之微,不能不令人哀嘆。普遍存在的現實是,學生對課文感到“一望而知”,教師在學生已知的話語上糾纏不休,甚至人為制造混亂,教者殫精竭慮,學者費神無補,積弊之深,百年未變。雖然多年來教學改革五花八門,花樣翻新,然未能改變“語文課上和不上一個樣”的普遍抱怨。這就迫使我們不能不從根源上、從哲學上、從深層的思維模式上進行反思?! ∫?、看出了文本還是看見了自己? 占據我們教學思想核心的,有兩種哲學觀念:第一種,機械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和狹隘社會功利論,這是非常陳腐的、古老的;第二種,后現代離開文本主體的絕對的讀者自發(fā)主體論,這是非常新潮的、前衛(wèi)的。①二者,一個強調客體,一個強調主體,看起來背道而馳,但是在思維的線性上卻是異曲同工的。機械唯物論認定,文本內容會在讀者頭腦中得到反映;讀者絕對自發(fā)的主體論,則認為只要相信自己,就能有獨特的理解。二者在思維模式上的共同點是,從閱讀到理解是一條直線,當中沒有任何中介,沒有任何障礙?! ∠葋砜礄C械唯物論,它雖然已經遭到唾棄,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教學實踐中,陰魂不散。僅舉一例,有老師在解讀《背影》時得出結論,爬月臺部分最為動人,原因是作者善于觀察,乃布置學生課后作觀察練習,在觀察的基礎上作文?! “延^察看成是反映,當成為文成功之道,卻對觀察沒有起碼的研究,目前在語文課堂上可謂滔滔者天下皆是。觀察并不是照相。人的大腦,并非英國古典哲學家洛克所設想的那樣,是一塊白板;也不像美國現代行為主義者所說的那樣,外部信息對感官有了刺激,就會有相應的“反應”。多年前,四十二名心理學家在西德哥廷根開會,突然兩個人破門而入,一個黑人持槍追趕一個白人,接著廝打起來,一聲槍響,一聲慘叫,兩人追逐而去。前后經過只有二十秒鐘,有高速攝影機記錄。會議主席宣布:“先生們不必驚惶,這是一次測驗?!睖y驗的結果相當有趣:四十二名專家,沒有一個人全部答對,只有一個人錯誤在百分之十以下,十四個人錯誤達到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十二個人錯誤為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十三個人錯誤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有的簡直是一派胡言。②光是這個例子,就可以說明機械唯物主義的反映論是如何經不起檢驗的。觀察并不是機械的反映,它不同于觀看,而是有目的的,目的就是主體的預期,沒有預期,往往就視而不見。
內容概要
當今中學語文課堂上普遍存在這樣的怪象:學生對課文感到“一望而知”,老師卻在學生已知的話語上糾纏不休,甚至人為制造混亂。雖然多年來教學改革五花八門,然而未能改變“語文課上和不上一個樣”的普遍抱怨。從根源上反思,語文教學的弊病主要在于文本閱讀的無效與低效。 本書遴選了部分中學語文的經典文本,包括魯迅、朱自清、郁達夫、曹禺、都德、契訶夫等古今中外作家的作品,錢理群、孫紹振、王富仁三位著名教授針對同一文本分別進行解讀,從不同的角度切入,運用不同的方法,展現不同于慣常的定論,甚至糾偏傳統觀點,為廣大教師提供文本解讀的范例。
作者簡介
錢理群,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孫紹振,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王富仁,汕頭大學文學院教授。
書籍目錄
序:讀者主體和文本主體的深度同化與調節(jié) 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如何讀與教《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錢理群 關鍵詞語中的童心和幽默/孫紹振 自然·社會·教育·人/王富仁 魯迅:《阿長與》 還原法分析和關鍵詞解讀/孫紹振 怎樣讀和教《阿長與》?/錢理群 魯迅:《故鄉(xiāng)》 精神“故鄉(xiāng)”的失落/王富仁 《故鄉(xiāng)》——心靈的詩/錢理群 魯迅:《社戲》 讀一讀《社戲》全文/錢理群 雜文話語和抒情話語的統一/孫紹振 魯迅:《孔乙己》 魯迅為什么偏愛《孔乙己》?/孫紹振 《孔乙己》敘述者的選擇/錢理群 魯迅:《祝?!贰《Y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劇的四層深度/孫紹振 “我”的故事與祥林嫂的故事/錢理群 魯迅:《阿Q正傳》 雜文成分對小說構成干擾嗎?/孫紹振 說不盡的阿Q/錢理群 魯迅:《鑄劍》 詭奇、荒誕的背后:魯迅的另一類小說/錢理群 荒誕而莊嚴的頌歌/孫紹振 魯迅:《紀念劉和珍君》 由文字到電影場景的轉換/錢理群 雜文式抒情:在曲折的邏輯中深化/孫紹振 蕭紅:《回憶魯迅先生》 《回憶魯迅先生》的文圖并讀/錢理群 精神光彩在瑣事中閃爍/孫紹振 朱自清:《荷塘月色》 超出平常的自己和倫理的自由/孫紹振 關于朱自清的“不平靜”/錢理群 朱自清:《春》 “用筆如舌”/錢理群 從兒童天真的眼睛看春天的詩意/孫紹振 朱自清:《綠》、《背影》 把視角之美集中在綠色上/孫紹振 《背影》背后的美學與方法問題/孫紹振 “做”與“不做”之間/錢理群郁達夫:《故都的秋》 品一品“故都”的“秋味”/錢理群 追求大雅和大俗的交融/孫紹振 曹禺:《雷雨》 《雷雨》是“社會問題劇”嗎?/錢理群 蘩漪是壞人嗎?/孫紹振 劉亮程:《走向蟲子》 說什么“理”?如何“說理”?/錢理群 對人類盲目自信的反省和調侃/孫紹振 《木蘭詩》 《木蘭詩》賞析及其文化學闡釋/王富仁 花木蘭是英勇善戰(zhàn)的“英雄”嗎?/孫紹振 宋祁:《玉樓春》 為什么無聲的紅杏枝頭能“鬧”起來?/孫紹振 宋祁:紅杏枝頭春意鬧/王富仁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天凈沙·秋思》發(fā)微/王富仁 意象并列的彈性空間/孫紹振 毛澤東:《沁園春·雪》 嚴酷美的頌歌/孫紹振 《沁園春·雪》新解/錢理群 里柯克:《我們是怎樣過母親節(jié)的》 愛的無私和被愛的自私/孫紹振 怎樣寫“母愛”?“母愛”是什么?/錢理群 盧森堡:《獄中書簡》 非常狀態(tài)下的寫作/錢理群 女性柔美的崇高情懷/孫紹振 伏契克:《絞刑架下的報告》 《絞刑架下的報告》的讀、講提示/錢理群 死亡面前悲壯的幽默/孫紹振 伏尼契:《牛牤就義》 比死亡威脅更強大的高貴精神/孫紹振 談談《牛牤就義》的藝術處理/錢理群 契訶夫:《裝在套子里的人》 關于《裝在套子里的人》的幾個問題/王富仁 《裝在套子里的人》結構上的“套子”/錢理群 都德:《最后一課》 渺小的人物和崇高的主題/孫紹振 《最后一課》釋題/錢理群 安徒生:《皇帝的新裝》 意味深長的《皇帝的新裝》/錢理群 欺騙和自我欺騙的荒誕喜劇/孫紹振 莫泊桑:《項鏈》 失落的與獲得的/王富仁 一個人物的兩個自我/孫紹振 《項鏈》告訴讀者什么?/錢理群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怎樣感受人?怎樣感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王富仁 略說《我的叔叔于勒》/錢理群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稱視覺/孫紹振
章節(jié)摘錄
閱讀的深化并不如權威教育理論家所許諾的那樣,只要主體的自信就可以暢通無阻了。? 閱讀主體并不是想開放就開放的,它面臨著一場主體開放性與封閉性的搏斗。在一般讀者那里,封閉性占有慣性的優(yōu)勢,對文本中的信息,以遲鈍為特點,嶄新的形象在瞬息之間就被固有的心理預期同化了。聰明的讀者,則由于開放性占優(yōu)勢,迅速被文本中的生動信息所震動。但是,敏捷是自發(fā)的,像電光火石那樣瞬息即逝,而心理預期的封閉性則是慣性地自動化的,仍然有可能被遮蔽。即使開放性十分自覺,也還要和文本的表層的、顯性的感性連續(xù)搏斗,才有可能向隱性的深層勝利進軍。即使如此,并不能保證百戰(zhàn)百勝;相反,前赴后繼的犧牲,為后來者換取山窮水盡后柳暗花明的提示,這是為無數閱讀歷史所證明的事實。如說不盡的莎士比亞,說不盡的普希金,說不盡的魯迅,說不盡的《紅樓夢》,說不盡的《背影》、《再別康橋》。就在這前赴后繼的過程中,經典文本才成為每一個時代智慧的祭壇,通過這個祭壇,人類文明以創(chuàng)新的圖式向固有的圖式挑戰(zhàn)。每一個經典文本的閱讀史,都是一種在崎嶇的險峰上永不停息的長征,目的就是向文本主體結構無限地挺進。? 后現代教條主張無條件地尊重學生主體對文本的多元的“獨特感悟”,這是經不起教學實踐檢驗的。顯而易見,在閱讀過程中,至少有三個主體在相互制約,除了讀者主體以外,還有作者主體和文本主體。文本,尤其是經典文本,并不如后現代哲學所說的那樣是無深度的、無本質的,而是有其穩(wěn)定的立體層次結構的。閱讀就是讀者主體、文本主體和作者主體從表層到深層的同化與調節(jié)。脫離了文本主體和作者主體而放縱讀者主體,就不能不產生奇談怪論。魯迅說,一本《紅樓夢》 ,“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諸如此類,難道都要無條件地尊重嗎?毛澤東看見了“階級斗爭”,而我看到了封建大家族男性接班人的精神危機,難道不是更為發(fā)人猛省嗎?由此也可看出,權威教育理論家所信奉的西方后現代關于文本無深度、無本質、無中心的理論,是經不起檢驗的。? 說不盡的經典文本,并不是無聊的游戲,而是向不可窮盡的深度挑戰(zhàn)。就以《背影》而言,之所以至今仍然眾說紛紜,原因就在于理性概括尚未達到可以感覺到的深度。就是朱自清的好友葉圣陶的解讀也不例外。葉先生認為《背影》的好處在于寫父愛的“一段深情”,把已經是大學生的作者“當小孩子看待” 。這個說法很權威,但是,并沒有達到《背影》的最深層次。如果我們不滿足于以追蹤西方閱讀理論為務,有志于閱讀學的原創(chuàng)性建構,那么,經典文本的結構并不是單層次的,至少有三層次。? 第一層次是顯性的,按時間、空間順序,將外在的、表層的感知連貫,包括行為和言談的過程。這個層次是最通俗的,學生可以說一望而知。如果滿足于此,教師就可能無所作為了。教師應該有一種自覺,即從學生的一望而知指出他的一望無知,甚至再望也還是無知。這也是教師的任務之一。? 這樣就可能進入到文本的第二層次。這個層次是隱性的,在顯性感知過程以下的,是作者潛在的“意脈”變化、流動的過程。這不但是普通學生容易忽略的,就是專家也每每視而不見?!侗秤啊返膭尤酥?,葉圣陶只看到了父親把已是大學生的兒子“當小孩子看待”,關懷無微不至,卻忽略了這種關懷在文章的前半部分遭到兒子厭煩,甚至是公然拒絕;文章的高潮是,作者看著父親為自己艱難地爬月臺買橘子,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從公然拒絕到偷偷地被感動,構成了完整的“意脈”。其特點是:第一,連續(xù)性中的曲折性;第二,情志的深化。顯然,有了轉折,文章才深刻。只抓住前面父親的言行,雖然有連續(xù)性,但還構不成完整的“意脈”。因為轉折是精神焦點,朱自清筆下的親子之愛和冰心的不同,冰心的親子之愛是心心相印的,而朱自清的親子之愛是有隔膜的,愛的隔膜,是具有相當普遍性的規(guī)律。從某種意義上說,朱自清比冰心更為深刻。沒有這個轉折,就沒有人性的深度。? 這第二層次的揭秘,可能使一般讀者滿足,但是,這種滿足可能遮蔽了更加隱秘的第三層次,這就是文體形式的規(guī)范性和開放性,還有文體的流派和風格。這里有著更為深邃的內涵。認定父親爬月臺買橘子的生動性緣于作者細致的觀察,就忽略了這是篇抒情散文,到高潮處,卻不用抒情散文常用的渲染、形容、排比(如在《荷塘月色》中那樣),而是用了樸素的敘述,或者用流行的話語說,就是白描吧。而在文學家(如葉圣陶)和評論家(如董橋)那里,這樣的表述,比之《荷塘月色》、《綠》那樣的形容鋪張風格是更高的藝術層次。? 對文本分析不得其門而入,原因之一就是對自發(fā)主體的迷信,具體表現就是無視文本深層“意脈”和文體的審美規(guī)范和風格創(chuàng)新,閱讀在感知顯性層次滑行的頑癥,其根源蓋出于此。
編輯推薦
《解讀語文》遴選中學語文經典篇目。同一文本,多元解讀,盡顯個性魅力。讀者主體、文本主體、作者主體,深度同化與調節(ji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