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易居札記(上、下卷)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宋志堅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9-01出版)  作者:宋志堅  
Tag標簽:無  

前言

女兒名叫含露。假如(!)再生一個兒子,我將為他取名“難易”。書法家陳奮武給我寫過一幅條幅,寫了四個字:“曉風含露”。曉風含露,略帶涼意,當在夏末秋初。女兒出生時我已經(jīng)三十八歲了,這四個字正好與我當時的心境相符,于是就截取后面二字,為女兒取名含露,小名含含。若干年后,不少人夸獎這個名字取得好,很辯證。含與露相反相成,含為含而不露,露為鋒芒畢露。該含則含,該露則露,此乃人生的一門大學問,能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對于女兒名字的這種破譯,確實很有見地,但我不敢掠關。說實話,我為女兒取名時,并未想到這一層。春節(jié)前去拜訪另一位書法家朱以撒。起身告辭時,我說:“給我寫兩個字行不行?就寫兩個字:難易?!敝煲匀鲆舱f“很辯證”的,沒有立即想到這一個“易”字,也可以是“易改”的“易”或“交易”的“易”。一向不能含而不露的我還是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還有一層意思,”我說,“本性難移?!蔽疫€告訴他,前幾年就叫同鄉(xiāng)前輩吳進先生寫過“難移”二字的條幅,掛過一段時間,終于感到太露,沒有再掛了。將“難移”改作“難易”,興許會含蓄一些。以撒很有誠意,不久就把他為我寫的條幅送到我的辦公室。我展開一看,在“難易”兩個大字之后,還有一句話,說是“志堅先生囑書此二字當有深意”。我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勸告,或曰:“你這個人就是太正直,現(xiàn)在吃不開?!闭北緛硎且环N美德,誰都不敢菲薄正直,但正直之前多了一個“太”字,就惹人討厭;或曰:“你這個人就是太認真,現(xiàn)在行不通?!闭J真本來也是一種美德,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但在“認真”前面多了一個“太”字,也讓人厭煩。每逢這種好意的勸告,我都只好苦笑?!皫资甓际沁@樣下來的,明知是自己吃虧,但也改不了啦。”我這樣說。其實,離“正直”、“認真”二字,我還是有距離的,只是如今不敢正直、不愿認真的人太多,才顯出了我的“太”,才使這種被說成是“太正直”、“太認真”的人招人討厭、讓人厭煩。想想魯迅,說話一定要說到某些“正人君子”“麒麟皮下露出馬腳”,仍感到自己“還欠刻薄”。我卻只是骨鯁在喉,不吐不快,并且更多的只是點到為止,連麒麟皮都沒有撩起來。魏晉時的嵇康,大概也是“太認真”、“太正直”的一個,以后還被殺了頭。嵇康寫過一篇《家誡》,大致是要兒子學得世故、學得圓滑的。有人說這是嵇康的人格矛盾,我卻感到這叫“可憐天下父母心”。吃了一輩子的苦頭,就讓兒子不要像自己那樣再去背那沉重的十字架?;蛟S也是一種時尚,這樣教孩子的如今很多,正直認真的人這樣教孩子,世故圓滑的人不必教也是現(xiàn)成的榜樣。你只要稍稍留意,現(xiàn)在有些年輕人,其實比上了年紀的人更為世故、更為圓滑。這樣下去,“正直”與“認真’,似乎還要掉價,最后連偶爾“正直”、“認真”一下的人,也會被說成是“太認真”、“太正直”的。于是乎,一直都以世故圓滑的人們?yōu)樯嫱寥赖募樨?,就會更加為所欲為。因而我說:假如(!)再生一個兒子,我將為他取名“難易”。農(nóng)歷二月初二是我五十歲的生日。幾天前就將這條幅拿去裱褙并配制鏡框,想在生日那一天掛在自己的書房兼臥室之中。我只是想每天看看這一條幅,藉以警策自勉。橫豎不圖升官發(fā)財,總不至于再像嵇康那樣掉腦袋吧。要是偶爾有奸佞之徒登門,也算是一個堂堂正正的態(tài)度。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那些喜歡吹牛拍馬。阿諛奉承見風使舵弄虛作假的東西,不也是本性“難易”么?

內容概要

  《難易居札記(套裝上下冊)》的上卷偏重于時政,下卷偏重于文史,并有少量隨筆(包括學術隨筆與生活隨筆)和情感性的文字,權當是“廣義雜文”?!峨y易居杞記(上下卷)》是2004年至2007年間的作品。

作者簡介

宋志堅,原名宋百興,1948年3月12日(農(nóng)歷戊子年二月初二)出生于浙江紹興宋家店。1965年12月走上工作崗位,1988年2月起從事期刊編輯工作,先后任編輯室主任、副主編、主編,編審職稱。著有雜文隨筆集《白豪與創(chuàng)新》、《大圣落選記》、《不倫不類集》、《鑒湖情書》、《打雜人語》、《老宋炒古》、《天下亂彈》、《老宋雜文》(上下卷)、《老宋雜文續(xù)編》(上下卷)以及學術專著《雜文學初論》、《雜文學概論》、《魯迅與紹興歷代名賢》、《魯迅根脈》(上下卷)。

書籍目錄

《難易居札記》上卷目錄:署名的喜劇/1龍壇登文術/4特事特辦的隱憂/7不可不做與不可真做/10“鐵的新聞規(guī)律”有多“鐵”/13實事與難事/16“高危地帶”與“高產(chǎn)地帶”/19“與時俱進”的騙子與騙術/22“人大代表”的榮譽與責任/25公仆與私仆/28“丑化”說不可再有新品種/31“誰是我們”的困惑/34秀色可餐及其他/37“仕林外史”/40驚聞“紀委書記酒后摟錯人”/43“權力資源”是什么/45語言的模式/48有為而威/51“太遠”說置疑/54盜民的“公仆”與被盜的民眾/57李金華的“辯證法”/60何謂“權力自重”/63“公開與封鎖”之類/66競技失誤何罪之有/69公祭孔子的新聞解讀/72別陶醉于“微服私訪”/75衡陽大火死難烈士周年祭/78活靈活現(xiàn)的新負蝂/81有感于“特殊的廉政洗禮”/84“大少爺”扶貧終究不行/87無處不顯的“級別待遇”/90假如我是安南/93莫讓學術失去公信力/96痛言“腐敗無禁區(qū)”/99“富人消費多了,窮人就少”?/102吃胖了再減肥也是窮折騰/105不可“輻射”污染/108和諧不能靠幸運/111新版的“樸素感情”也不樸素/114云駕嶺煤礦的“不等式”/117不該缺席時的缺席/120“身份歧視”別議/123科研評價的文化思考/126最佳“治污”模式/129“窗口”新注/132極言之時也慎言/135關鍵不在“慎言”/138從“國學大師”說到“國學”/141科學遭遇國界/144從“帶刑入學”說到“開除”/147隔壁那棟“×長樓”/149縮小貧富差別難在何處/152“低調處理”的玄機/155如今學者也“趕集”/158經(jīng)濟學本無窮富之分/161當真能夠“與狼共舞”?/164“全力搶救”是個什么概念/167令不在多有行才靈/170規(guī)范與尊嚴/173令人憂喜參半的“義烏鏢局”/176“收支兩條線”間有通道/179謹防“信譽透支”/182最好不要風暴/185比不正常更為可惡的“正?!?187慎言“有人反對改革”/189是公牛還是鯰魚/192學術爭論與高層表態(tài)/194難為情也成了美德/197哪里來的“七省巡按”/200《難易居札記》下卷目錄:《霍光傳》不可不讀/1李泌的“五不可留”/3題不副文的解讀/6紐約街頭的女孩/9天衣無縫的銜接/13人生的境界與格調/16“斬立決”?/19乾隆皇帝的矛盾心態(tài)/22善作者還須善成/25“韜光養(yǎng)晦”溯源/28公交車三題/32為“訕上賣直”一辯/35關于“夢”的隨筆/38“做魯迅”?/41“周作家”的心態(tài)/44“領導藝術”/50鐵打的地盤流水的官/53學術求真的勇氣與嚴謹/55呂夷簡的“小鞋”/58一道多元的方程/61也談“士節(jié)”/67重讀魯迅《估(學衡>》/71武松活著會怎樣/78致士先從隗始/81“無敢送仲淹”/84郅都其人/87東方朔“諫治上林”/90土崩瓦解也有別/93“腹誹”何罪/96搞不懂的衛(wèi)氏家族/99抓住精彩的蝴蝶/102雜文家用什么“打通古今”/106哪能只讀“李敖”/111“夸飾鄉(xiāng)土”之辯/114嵇康的冤屈/117“小熊貓”的申訴/125鐘離意真像現(xiàn)代人/129哀孟嘗/132《鐘潭噌響》序言/135謝夷吾“柴車行春”冒犯了誰/138“鄭公風”的“風源”/141“綽號藝術”/144王羲之為何辭官/147換證/150宋徽宗時的“經(jīng)濟”/153古老的謊言/156從義里說到六尺巷/159范蠡不是官商的祖師/162陶朱公的兒子以及“錢的概念”/165陶朱公的“故所舊”/168王羲之生卒年考/171“野心家”縱橫談/174臥龍山隨感錄/180心中的祭奠/185趙之謙的書齋/188雜文的“選點”與“開掘”/191魯迅眼里沒有偶像/193“物效其類”/196大學不是鍍金作坊/199莫非也要“舉孝廉”/202嚴子陵的“姓”/205“沒有聽說過楊振寧”就可笑嗎/209哪能以曹劃線/213挑戰(zhàn)生命極限的結晶/216關于名人籍貫的爭議/220“毫無個人考慮”的交往/223“世界”在哪里/232尊卑有別的無意識/235可喜的“草木才子”/238從《魯迅日記》說到郵政/241蔡元培的“辭職書”/244經(jīng)典作品的另類點評/248“心服”之痛/251魯迅也怕世俗/255獨立人格的兩個立面/258英雄與悲情//261我也很怕考試/264思想沒有鼻子/267“北平五講”緣何沒有清華/270魯迅與孫伏園的“后期疏遠”/275硬幣哲學/282“天下為公”審議/288《夸張規(guī)律》異議/291母親的喪事/294媒介素養(yǎng)/301古董國家的特別國情/307司馬光的“言路”/310政治文明的刻度/313老煙民自白/317“鋸人當用板夾”/321反差與銜接/324如果曹雪芹也想評獎/328編后/331

章節(jié)摘錄

諸如此類的事情,又使我覺得,不會感到難為情或不會臉紅的原因,似還很難用“視野的開闊”一言蔽之、囊括以盡,應該還有別的原因?;蛟S與環(huán)境有關,我想。比如說,偷人錢物的事,嫖娼宿娼的事,被人發(fā)現(xiàn),照理是應該感到難為情的,但賊窩里的賊不會,淫巢里的淫棍不會,在那些地方,偷不到東西的賊,不會玩女人的淫棍,才會感到難為情?;蛟S與時尚有關,我想。比如說,開口說粗話動手打砸搶是應該感到臉紅的,因為這是沒有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但在十年動亂期間,卻是恰恰相反,在那個時候,開口說粗話的有“造反精神”,動手打砸搶的則叫“敢打敢沖”。然而,這一切其實都可以歸結為是非的顛倒,榮辱的錯位。說是與環(huán)境有關,乃是在某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中,是與非的倒置;說是與時尚有關,乃是在某個特定的時期,榮與辱的錯位。

后記

對于古人的話,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有不同的感受。例如,孔夫子說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我現(xiàn)在讀去,就感到有一種無奈與焦慮隱匿其中——誰也無法像牽牛牽馬一樣地牽住光陰,懇求它“慢些走呀慢些走”也沒有用。五年之前,我在編定《老宋雜文續(xù)編》之后,在后記中寫下了這樣幾句話:“今年夏季,適逢百年未遇的高溫,福州當數(shù)全國之最,熱的時間最長,從六月下旬到八月上旬,連續(xù)四十余天都在攝氏37度以上,其中好幾天都突破了40度。在這百年未遇的高溫季節(jié)整理這部書稿,乃是一種難得的人生際遇。”一晃又是五年過去,又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我在編完這幾年來的雜文積集之后為之撰寫后記。收錄于這部雜文集的是2004年至2007年間的作品,按照《老宋雜文》與《老宋雜文續(xù)編》的老例,編為上、下卷——上卷偏重于時政,下卷偏重于文史,并有少量隨筆(包括學術隨筆與生活隨筆)和情感性的文字,權當是“廣義雜文”。2004年前的作品,作為《老宋雜文續(xù)編》之編余,按時政與文史兩類分別編人上、下卷。我原想用《老宋雜文末編》作為書名,我的幾位同事(或朋友)似乎并不贊成,于是就想到我在五十歲那年春節(jié)前夕請朱以撒先生寫的兩個字:難易。我曾有專文解此二字,題目就叫《難易》。我說難易的易,不僅是與難相對應的易,更是易改之易。我讓朱以撒先生為我寫下“難易”二字,自有“本性難移”的意思寓于其中,“難易”的無非是與世故、圓滑格格不入,尤其討厭吹牛拍馬阿諛奉承見風使舵弄虛作假的那種秉性。這篇短文曾編入《老宋雜文》,我在該書的后記中說:“其中《難易》一文,大致可算是我的‘五十抒懷’,也是迄今為止的人生總結,或許還包含著這部作品的思想脈絡。我從二十年前大病一場后起,就有多活一年賺一年的念頭,如今已是年過半百,無論來日尚有幾何,這一輩子也注定就要這樣活下去的,這大概就是人生的軌跡?!睆摹独纤坞s文》到《老宋雜文續(xù)編》算是我的一個人生階段,從《老宋雜文續(xù)編》到這部雜文積集又是我的一個人生階段。這兩個不同階段的人生經(jīng)歷和雜文作品可以表明我沒有食言。因此,我將本書的書名定為《難易居札記》,并以《難易》一文作為代序。這些年來,我曾斷斷續(xù)續(xù)地說過一些關于雜文的話,散見于一些雜文或序跋。比如,我曾經(jīng)說過“四不為”,叫做“不為權勢所屈,不為金錢所迷,不為世俗所累,不為時尚所困”。這“四不為”犬牙交叉,互相依存。《難易》一文所謂的“橫豎不圖升官發(fā)財”,說的還只是“權勢”與“金錢”。歷史就像舊式自鳴鐘的單擺,向左擺去多少度,向右也得回擺多少度。在此擺動的過程中,要“不為世俗所累,不為時尚所困”,又談何容易!我也曾說過“兩不必”,叫做“不必為早上的影子特別長而沾沾自喜,不必為中午的影子特別短而耿耿于懷”。因為,“關鍵不在于別人的評價,而在于自身的品位與質地”。各類評獎,其理亦然——重獎之下,必有勇夫,卻未必就有佳作。真要踐行這“兩不必”,卻也并非輕而易舉。但我將時時警策自己:我寫,只是因為我有話想說。幼時常聽長輩說起,我剛出世時,他們?yōu)槲胰ニ忝忝壬f這只戊子年的老鼠命很硬的,摔都摔不死。這話猶在耳邊,我卻已在這世上活過一個甲子。在這一個甲子之中,我經(jīng)歷過曲折坎坷,遭受過風刀霜劍,卻也得到過人間溫馨,包括來自不少朋友的熱與情。今年是我的花甲之年,也是我與自己的四十四年職業(yè)生涯的告別之年。這四十四個年頭的最后四年,我是在現(xiàn)在這個單位度過的。我已經(jīng)融人這個集體,感受到了這個集體中人給予我的熱與情。他們在這個時候為我推出這部雜文積集,便是這種熱與情的見證。我能回報的,卻依然只有這種并非所有人都喜聞樂見的雜文。

編輯推薦

《難易居杞記(上下卷)》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不為權勢所屈,不為金錢所迷,不為世俗所累,不為時尚所困,不為造成的影子特別長而沾沾自喜,不為中午的影子特別短而耿耿于懷……“難易居札記(上下)”,宋志堅為您解讀其關于文學、關于藝術、關于學術、關于社會等眾多方面的觀點,精彩紛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難易居札記(上、下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