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9-2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劉揚忠 頁數(shù):457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中作者不僅翔實地考察了唐宋詞流派演變的“過程”,還著力揭示出唐宋詞流派形成與變化的歷史動因。著者在《自序》中說,他想“著重考察唐宋時期哲學、政治、宗教、社會習俗、民族心理等等如何深刻地作用于不同的詞人們,又如何影響不同的詞人群的創(chuàng)作觀念與審美情趣,以造成唐宋詞風格與流派產(chǎn)生、發(fā)展、演變過程”。作者的這種寫作意圖在全書中得到了切實的體現(xiàn)。每個時期流派產(chǎn)生與更迭的原因,書中都有透切的分析。如對北宋前期晏歐為首的尚雅詞派和柳永為代表的俚俗詞派形成的原因,書中分別從當時歌舞享樂的社會風氣、燕樂新聲盛行、“獨重女音”的音樂文學審美時尚、都市文化的繁榮與士大夫傳統(tǒng)意識之間的對立與調(diào)和以及歌詞的演唱者、傳播者歌妓參與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至于稼軒詞派,則是由于派中人共同的思想基礎(chǔ)與審美情趣,即政治與文學的雙重因緣促使他們自覺地凝聚成一大流派。而南宋中后期的茍安時局刺激了宴樂之風的復盛,從而為新的流派的產(chǎn)生提供了適宜的氣候環(huán)境;而詞壇復雅之風的盛行則促成了講究音律、標舉風雅的姜張詞派、學清真派和夢窗派的興起。因此,劉著不只是集成式的梳理出唐宋詞史有哪些流派,還令人信服地說明了當時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些流派以及流派更迭演變的深層原因。就文獻資料的積累和理論學識而言,劉著已經(jīng)達到了本世紀研究唐宋詞流派所能達到的最高的水平。
作者簡介
劉揚忠,1946年生于貴州大方縣。1968年畢業(yè)于貴州大學中文系,任中學語文教員近十年。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吳世昌先生,專治唐宋詩詞。1981年獲文學博士學位,并分配至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從事古典文學研究工作。
現(xiàn)任該所研究員、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古代文學研究室主任、《文學遺產(chǎn)》編委,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并兼任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韻文學會常務(wù)理事、中國李清照辛棄疾學會副會長等,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主要從事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兼搞詩詞創(chuàng)作以詞學研究成果為多。現(xiàn)已出版13種著作:《稼軒詞百首譯析》《宋詞研究之路》《辛棄疾詞心探微》等。
書籍目錄
自序第一章 總論:關(guān)于建構(gòu)唐宋詞流派史的理論思考和基本設(shè)想 第一節(jié) 文學流派在任何文學里都是一種普遍的存在 第二節(jié) 歷史的回顧之一:傳統(tǒng)的“豪放”、“婉約”兩分法 第三節(jié) 歷史的回顧之二:自宋以來的諸家源流派別論 第四節(jié) 辨析唐宋詞流派的理論標準和歷史依據(jù) 第五節(jié) 唐宋詞構(gòu)體衍派的特殊背景及其大致流派類型第二章 初顯流派端倪的晚唐五代詞 第一節(jié) 孕育詞體文學的文化土壤 第二節(jié) 審美時尚與“正宗”詞風的代表者 第三節(jié) 五代詞壇另一派——南唐君臣詞人群體第三章 宋代審美時尚及北宋前期雅俗二詞派 第一節(jié) 宋初六十年詞壇的沉寂及其主要原因 第二節(jié) 影響北宋詞風格流派總體格局的多種社會文化因素 第三節(jié) 宋詞流派初分:晏歐臺閣詞風與柳永俚俗格調(diào)的對立 第四節(jié) 以二晏一歐為骨干的北宋江西詞派 第五節(jié) 俚俗詞派的開山祖——柳永第四章 新體新派迭起的北宋中后期詞壇 第一節(jié) 東坡體——完整意義上的士大夫之詞和詩人之詞 第二節(jié) 折中于柳蘇之間、另開渾雅典麗一派的周邦彥 第三節(jié) 北宋晚期的俳諧詞派 第四節(jié) 篤守“本色”而又各樹一幟的三位婉約詞名家第五章 兩宋之交的詞風巨變及南渡各詞派 第一節(jié) 政治大變局與詞風大轉(zhuǎn)變 第二節(jié) 慷慨悲壯的英雄豪杰詞派 第三節(jié) 由感傷轉(zhuǎn)入曠達的學蘇派 第四節(jié) 開徑獨行的女詞人李清照 第五節(jié) 供奉詞人群與隱逸詞人群第六章 代表南宋前期審美主潮的稼軒詞派 第一節(jié) 辛棄疾:稼軒詞派的主帥和靈魂 第二節(jié) 稼軒詞派的構(gòu)成和發(fā)展 第三節(jié) 南宋中后期的稼軒派詞人第七章 崇尚雅正和講求詞法的南宋中后期詞壇及其主要流派 第一節(jié) 南宋中后期的文化環(huán)境與詞派的衍變 第二節(jié) 清空騷雅的姜張詞派 第三節(jié) 南宋中后期的學清真派 第四節(jié) 麗密質(zhì)實的夢窗詞及其同派 第五節(jié) 宋末元初的江西詞派結(jié)束語校后記主要參考書目
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部以流派演變史為主的新型唐宋詞史。作者打破了“豪放”、“婉約”等傳統(tǒng)詞論的二分法,從文化大背景切入,從時代精神和群體審美選擇的角度考察了各風格流派發(fā)展衍化之規(guī)律,全景式地把握了唐宋詞的流變過程;變作家個體研究為群體研究,對群體互動及各流派互相影響、滲透及競爭進行了深入的解析;作者考察了唐宋時期哲學、政治、宗教、社會習俗和民族心理等對詞人及不同的詞人群體的創(chuàng)作觀念和審美情趣的深刻影響,從而展現(xiàn)了唐宋詞百花爭妍、異彩紛呈的風格和流派形成與發(fā)展的歷史。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