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作者:張立升 頁數(shù):160 字數(shù):16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社會學家茶座(2012年第3輯總第44輯)》由張立升主編:互聯(lián)網(wǎng)和微博的出現(xiàn),讓天下變得更小,也許連五個人也用不了了。新的通訊技術的出現(xiàn),無疑大大增進了人際之間的溝通聯(lián)系;而另一方面,卻又加劇了社會互動的區(qū)隔。它既是人們架設起來的溝通之橋,同時也是區(qū)隔人際關系的門。當下中國,即使是傳統(tǒng)的出版物中,也不乏謬托知己,編造故事,令人發(fā)噱的;而互聯(lián)網(wǎng)的虛擬空間中,更有變換馬甲、裝神弄鬼、挑撥爭斗的,結果使得江湖擾攘,是非蜂起,加劇了人際之間謊言與信任的困境。想要形成具有普遍約束功能的制度或道德倫理,用以規(guī)范這些互動行為,恐怕還很遙遠。最終也許只有訴諸法治,才能真正實現(xiàn)這方面的善治。
書籍目錄
卷首語
王焱橋與門
隨筆
劉擎民主社會中的教育權威
廖奕誤入紐約的精靈
傅鏗夢織成的悲哀
啟之審美趣味的變與不變——從藍蘋到江青
阿堅我的“二”史
聚焦
微博與網(wǎng)絡
沙柳坡微博語境下的公民行動與民粹主義
程新友微博江湖的社會觀察
胡翌霖話說網(wǎng)絡時代的“版權”
宋豐田網(wǎng)絡時代的90后
社會
韓君公民社會與市場法團主義
李向平信仰重構:從革命黨執(zhí)政轉變?yōu)閳?zhí)政黨的重要機制
程俊陽社會轉型與利益表達機制
薛涌為什么美國人素質(zhì)低?(走出美國主義之六)
鄭也夫倫敦奧運斷想(上)
于愛群同性婚姻:下一個浪潮?
社會思想
潘天群群體中的知識
燕海鳴向歷史索要價值——重溫韋伯與新教倫理
學術圈
張?zhí)炫水敊嗔εc知識開始媾和
王曉漁“民國范”或“黨國范”
阮煒東亞共同體:不可遺棄的愿景
羅白云作為社會學家的格里爾遜
世相
湯軍性的社會控制
羅牧原、王冰潔藝術的壟斷
閱讀
吳萬偉編譯簡評《盧梭——不安分的天才》
張宗子重讀《水滸》
文化
高成鳶虛歲、生日忌諱與家族生命觀
方剛馬來西亞性印象
資訊
◇世界經(jīng)濟怎么了?◇從社會生物學看小團體主義◇2012,有關中國經(jīng)濟的三
大疑問◇有關不平等的辯論◇誰摧毀了希臘?◇稱謂的變化
章節(jié)摘錄
以及在民主化進程中如何界定彼此的領域、地位與功能,界定不同信仰之間合法性的認同方法,早已直接涉及中國政治、社會、文化或宗教的基本走向?! ≡诟母镩_放事業(yè)已經(jīng)進入深度運行的當代中國,執(zhí)政黨的信仰問題、信仰認同的基礎及其強化,已經(jīng)與執(zhí)政黨的合法性證明方式緊密相關?! 臍v史變遷的角度而言,當信仰成為“問題”之際,往往是時代更替的關鍵,或者說,當時代在孕育重大變遷的時候,信仰往往就會成為問題,成為變遷的先兆。比如,辛亥革命時期,就是典型的信仰與秩序雙重危機的時期,20世紀80年代,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后,信仰危機的概念一直如影隨形,不斷被提及,直到最近幾年,隨著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qū),意識形態(tài)的左右分離,人心聚合等問題一再提出,社會各界對信仰問題的關注與討論日益嚴重。 目前,中國社會對信仰問題存有三大認知取向:一是信仰缺失論,認為不論從哪個層面來講,中國人都沒有自己的信仰。包括黨員干部的信仰也已退變成一個符號,缺乏嚴謹?shù)?、認真的信仰講求。二是信仰無用論,雖然中國人目前已有“五大”宗教和民間宗教等信仰,但是這些宗教信仰是否能夠形成價值認同,能否對社會誠信、防治官場貪腐起到制約作用,則遭到很大的懷疑。三是信仰混亂論,認為現(xiàn)在中國人的信仰很多,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既包括了五大宗教、民間信仰,亦包括了儒教信仰、政治信仰、國家信任等等。曾經(jīng)有問卷調(diào)研顯示,全國只有16%的黨員干部是無神論的真正信奉者,其余的都在不同形式上信仰不同宗教,參加過各種形式的宗教活動,甚至請人看相、算命、預測自己的官運是否亨通。祈禱平安,甚至一些地方的政府行政大樓建設,也要請風水先生來觀測地形地貌等等。 在各個地方層面,黨政官員不同程度地參與了不同形式的宗教信仰活動,有私人求神拜佛的情況,有代表地方政府的政府官員參與不同形式的大型宗教信仰活動,有的利用宗教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有的是借用統(tǒng)文化形式舉行祭祀活動。雖然其中涉及對宗教的定義問題,但在祭炎黃、祭孔孟、祭夏禹等大型信仰祭祀活動中,人們都不能看到公共權力背景及公共財政的支持?!《⒐矙嗔Φ男叛鑫C 仔細考察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信仰變遷的痕跡,不難發(fā)現(xiàn),隨著社會利益的高度分化,多元干部之固有官德對于中國的道德引領的示范作用,已經(jīng)非常淡化,甚至在很多層面已不復存在。這就導致執(zhí)政黨面臨信仰危機問題?! ∵@些危機現(xiàn)象,總結起來說,具體表現(xiàn)在如下五個方面: 一是黨員信仰宗教的問題。近年來宗教社會學的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很多黨員干部私下有著自己的宗教信仰。曾經(jīng)有一個佛教寺廟的方丈告訴我,他認識一個正局級的佛教徒……鄉(xiāng)鎮(zhèn)干部和村支書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參加地方宗教活動?! ?/pre>媒體關注與評論
無論大事小,微博對于現(xiàn)實的反映,不僅有最及時的傳達,最真實的現(xiàn)場,最具“原生態(tài)”的民意表達,更有群眾慧和精神的迸發(fā)、集聚,這正是微博的力量所在?! 绦掠眩骸段⒉┙臅^察》 當下中國,正處于公民社會大發(fā)展的前夜;未來二三十年,中國將迎來波瀾牡闊的社會轉型和社會創(chuàng)新。“社會建設”或者說中國公民社會的發(fā)展,既不是國家權力滲透乃至控制社會組織領域的過程(“全能國家”范式),也不是社會組織擺脫國家控制而形成獨立的自主性空間的過程(“公民社會”范式),而是雙方建立起制度性的互動關系的過程,是社會組織專業(yè)化地形成既分工又合作的完整的上、中、下游社會組織產(chǎn)業(yè)鏈和區(qū)域產(chǎn)業(yè)集群的過程。 ——韓君:《公民社會與市場法團主義》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