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山東人民 作者:辛向陽 頁數:375
內容概要
《20世紀西方民主理論論析(西方民主思想史)》涉及的民主理論如下:社會民主主義的民主觀、馬克斯韋伯的精英民主論、杜威的實用主義民主思想、熊彼特的競爭性精英民主理論、民主社會主義的民主觀、阿羅的不可能性定理、布坎南的憲法民主論、馬爾庫塞的工業(yè)民主理論、羅爾斯的政治民主觀、亨廷頓自由的保守主義民主觀、新自由主義民主論、羅伯特達爾的多元主義民主論、歐洲共產主義民主觀、奈斯比特的參與制民主理論、西方協(xié)商民主論。
作者簡介
辛向陽,1965年生,山東安丘人,法學博士,現(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秘書長、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成果:個人專著15余部,包括《未來經濟學》、《新政府論》、《“趨同論”研究》、《大國諸侯》、《紅墻決策》、《百年博弈:100年中國中央與地方關系》、《解讀中國》、《政府理論第~篇解讀洛克的(政府論)下篇》等。主編和參與編寫著作20余部,包括《國內外民主理論要覽》、《首都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30年》、《新世紀新階段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研究》等。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馬克思主義研究》、《教學與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等報刊發(fā)表文章400余篇,主持和參與的國家和省部級課題30余個.先后獲得過六項國家和省部級獎項。
書籍目錄
代序 真實世界中的幻想世界:對西方“馬克思學”的民主理論的辨析/1導論 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分析20世紀西方學者的民主理論/1第一章 革命還是改良——社會民主主義的民主觀/22一、社會民主主義民主觀出現(xiàn)的歷史背景/22二、社會民主主義民主觀的基本內容及特征/30三、社會民主主義民主觀簡析/36第二章 精英民主還是寡頭專制——馬克斯·韋伯的精英民主論/43一、馬克斯·韋伯的生平及著述/43二、韋伯民主理論的歷史背景及思想淵源/46三、龐雜而矛盾的體系:精英民主論/54四、對韋伯精英民主論的辯證認識/63第三章 實用還是信仰——杜威的實用主義民主思想評析/68一、杜威的生平及實用主義哲學/68二、杜威的民主概念理論/70三、杜威的民主特征理論/74四、杜威的民主發(fā)展理論/77五、對杜威實用主義民主理論的評價/81第四章 民主的最終痕跡——熊彼特的競爭性精英民主理論/89一、熊彼特的生平及著述/89二、熊彼特民主理論的時代背景及思想淵源/91三、熊彼特的企業(yè)家理論與其民主理論/96四、熊彼特競爭性精英民主理論的主要內容/98五、熊彼特競爭性精英民主理論的影響及簡析/107第五章 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最佳模式嗎——民主社會主義的民主觀述評/111一、民主社會主義的概念及對民主的鐘愛/112二、民主社會主義的政治民主觀/115三、民主社會主義的思想民主觀/118四、民主社會主義的經濟民主觀/125五、民主社會主義的社會民主觀/133六、民主社會主義的國際民主觀/136七、民主社會主義民主觀簡析/138第六章 良主的技術悖論還是制度悖論——論阿羅的不可能性定理/142一、阿羅不可能性定理產生的背景及思想淵源/143二、阿羅的“不可能性定理”的基本內容/149三、阿羅不可能性定理簡析/154第七章 公共選擇還是資本的意志——布坎南的憲法民主論簡析/161一、布坎南民主論出現(xiàn)的歷史背景/162二、布坎南民主論的思想淵源/165三、布坎南憲法民主理論的主要內容/171四、布坎南憲法民主理論簡評/177……第八章 民主的"新論"還是舊曲?……第九章 自由還是機會?第十章 政治秩序還是政治民主?第十一章 衰敗還是涅槃?第十二章 多元主義還是一元主義?第十三章 岔路還是通途?第十四章 自由還是鎖鏈?第十五章 協(xié)商還是審議?參考文獻/365后記/374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也就是講,人們越來越多地直接參與政治決策。奈斯比特認為,代議制民主在歷史上起過作用,但它現(xiàn)在不行了,它已經過時了,因此,參與制民主便興起了。他說:“在政治方面,我們目前正處于從代議制民主向參與制民主大轉變過程。”這種轉變產生了兩個重要的影響:代議制民主的消亡標志著傳統(tǒng)的黨派制度的結束;政客的影響越來越小,因此人們對全國性政治選舉的興趣日益減弱。奈斯比特認為,參與制民主意味著人們是自己直接參與政治決策,而不僅僅是選擇代表。他說:“我們已經把當選代表掌握的重要政權轉移到以下兩個主要方面:(1)運用創(chuàng)制權和復決權進行直接投票;(2)在基層進行政治活動。在這兩種情況下,決定行動方向和采取行動的都不是政治家,而是公民。這就是從代議制民主轉向參與制民主的意義。”具體來說,政治參與制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創(chuàng)制權的廣泛運用。所謂創(chuàng)制權是指公民通過直接投票決定決策的一種權力。創(chuàng)制權在20世紀70年代備受公民歡迎。公民對創(chuàng)制權很有興趣,因為出現(xiàn)了各種以前沒有遇到過的需要使用創(chuàng)制權進行投票解決的問題,如能源、環(huán)境保護、價值觀念、對外政策、保健、社會福利等。創(chuàng)制權意味著如果人們會受到一項決策的影響,他們就應該參與決策的制定過程,用自己的權力決定對決策的贊成或反對。其次,復決權的廣泛發(fā)展。所謂復決權是指公民贊同立法行動的權力。也就是說,聯(lián)邦、州議會制定某項影響人們生活、工作的立法時,人們有權對此項法律提出反對或贊同的意見。奈斯比特認為這兩項權力對于參與制民主極端重要。他稱:“創(chuàng)制權和復決權是實行新民主制度的手段。有了這些權利,公民就可以直接參與政治決策,這是信息靈通、教育程度高的公民所需的東西?!薄斑@些新的權利是新的參與制民主的主要內容,使人民能夠越過傳統(tǒng)的代議制程度,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立參與制民主這種政治制度?!薄皻w根到底,創(chuàng)制權和復決權是實行民主制度十分必要的保障。”奈斯比特認為,隨著這兩項權力的普遍實施,參與制民主就會不斷完善,西方民主就將趨于完美。
編輯推薦
《20世紀西方民主理論論析》西方民主思想豐富,流派眾多?!段鞣矫裰魉枷胧贰废到y(tǒng)地對西方近代以來產生的主要民主理論進行梳理、評析。涵蓋17世紀以來4個世紀70多位民主理論思想家,縱橫數十個國家的政治變遷。涉及所有重大的民主歷史事件,史論結合。規(guī)模宏大。視野開闊。叢書共三卷:《17-18世紀西方民主理論論析》、《19世紀西方民主理論論析》、《20世紀西方民主理論論析》。本叢書有兩方面的創(chuàng)新其一,第一次在國內民主政治研究中對西方400年來各種民主理論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了譜系性的分析,使紛紜復雜的各流派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其二,將馬克思主義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分析方法運用于對西方民主理論的研究,提出了不少有啟發(fā)性的觀點。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