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理解的理想與現(xiàn)實

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作者:孫寬寧  頁數(shù):233  字數(shù):245000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以教師自我關(guān)懷的視角,從理想與現(xiàn)實兩個層面對教師的課程理解進行了分析和論述。研究共分為七章,第一章是自我關(guān)懷視野中的課程理解。第二章是教師課程理解中的自我存在。第三章是教師課程理解的基本機制。第四章是教師課程理解的理想仰望。第五章是教師課程理解的評判。第六、七章是教師課程理解的促發(fā)和策略。

書籍目錄

導論  一、研究源起    (一)來自實踐的感悟與反思    (二)當前研究的空疏地帶  二、立場確立    (一)研究立場    (二)研究意義  三、研究方法與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與框架第一章  自我關(guān)懷視野中的課程理解  一、理解是當代課程領(lǐng)域的主旋律之一    (一)今天的課程領(lǐng)域開始為理解所占有    (二)理解是課程改革與發(fā)展的重要路基    (三)課程理解在我國近三十年課改進程中逐漸凸顯  二、課程理解的概念界定    (一)認識課程    (二)解析理解    (三)把握課程理解  三、教師的課程理解是一種生命化理解    (一)課程理解是教師的一種生存方式    (二)教師理解課程是尋求在現(xiàn)有條件下獲得最大化的自我實現(xiàn)第二章  教師課程理解中的自我存在  一、教師自我與課程理解    (一)自我及其意義    (二)教師自我與課程理解的關(guān)系  二、教師課程理解中的自我存在狀態(tài)    (一)有意識的自我在場    (二)無意識的自我在場    (三)有意識的自我缺席    (四)無意識的自我缺席  三、在課程理解中理解自我    (一)基于反思的自我追尋    (二)基于理解的自我認同第三章  教師課程理解的基本機制  一、教師課程理解的基本取向分析    (一)自我生存為本的取向    (二)教學為本的取向    (三)自我實現(xiàn)為本的取向  二、教師課程理解的基本機制    (一)課程實踐的困惑與沖突    (二)獲得新觀念的機遇    (三)改進課程理解并實現(xiàn)自我和諧    (四)課程理解中的新問題與困惑    (五)主動探究,深入理解第四章  教師課程理解的理想仰望  一、建構(gòu)教師與課程的融合關(guān)系    (一)教師與課程離合關(guān)系的考察    (二)理解視域中教師與課程分離關(guān)系的重新審視    (三)生命化理解:作為教師與課程融合的紐帶  二、積極自由下的自我實現(xiàn)    (一)洞察真實的自我    (二)獲取積極的自由第五章  教師課程理解的評判  一、傳統(tǒng)符合性評判及其標準的僭妄  二、動態(tài)復合性教師課程理解評判    (一)教師自我評判的優(yōu)先性    (二)教師課程理解評判的動態(tài)復合性  三、教師課程理解的評判宗旨第六章  教師課程理解的促發(fā)  一、教師課程理解的實踐困境    (一)傳統(tǒng)課程文化無視教師自我的慣性影響    (二)當前課程領(lǐng)域存在的具體問題  二、教師課程理解的動力激發(fā)與賦權(quán)增能    (一)增加教師課程理解的內(nèi)外動力    (二)對教師課程理解的賦權(quán)增能第七章  教師課程理解的策略  一、教師課程理解的基本策略    (一)返回課程的設(shè)計初衷    (二)視域融合    (三)課程實踐    (四)反思與交流  二、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課程理解    (一)對課程計劃的理解    (二)對課程標準的理解    (三)對教材的理解結(jié)束語:讓教師課程理解的理想引領(lǐng)現(xiàn)實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課程理解的理想與現(xiàn)實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教師需要有課程意識,教師需要理解課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