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作者:趙明 頁數(shù):441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所確定的研究目標是“和諧社會法制構建的精神前提”,這決定了本課題不是一種技術性的考察,而是一種法哲學研究;而“精神前提”其實都是歷史性的生成和積淀。因此,我們審視和諧社會法制構建的精神前提就必須注意兩個方面:一是中華帝國政治和法制的精神傳統(tǒng);二是西方民主政治與法律文明的傳統(tǒng)。這兩者自19世紀中葉以降迄今仍相互糾纏,成為我們現(xiàn)時代精神生活困境的根源。在此意義上又可以說,我所從事的是法的歷史哲學研究。
書籍目錄
導論:和諧社會與法制構建的精神關聯(lián)第一章“軸心時期”中華文明的精神突破 一、雅斯貝爾斯的“軸心時期”說 二、“三代”之“禮樂文明”傳統(tǒng) 三、政治之“道”與“德”的精神追求 四、儒家對“禮樂文明”傳統(tǒng)的意義闡釋 五、儒法之爭與帝國政治意識的誕生第二章 中華帝國政制的創(chuàng)立及其法制構架 一、中華帝國政制的創(chuàng)立 二、中華帝國政治的根本使命 三、“禮刑合一”的帝國法制構架第三章 中華帝國遭遇的西方政治與法制傳統(tǒng) 一、“西方的特殊性 二、希臘城邦政制與理性精神 三、羅馬帝國的政治與法制追求 四、帝國記憶與現(xiàn)代政治意識的誕生 五、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政治精神與法治原則第四章 中華帝國政治與法制的現(xiàn)代轉型 一、無法回避的現(xiàn)代“革命”問題 二、“華夷之辨”與“萬國公法” 三、突破“天下”秩序觀的戊戌變法 四、國民革命與現(xiàn)代民族國家政制建構 五、現(xiàn)代政治怨恨與法制虛無化第五章 通往“和諧社會"的政治與法制構建 一、“和諧社會”的政治哲學意蘊 二、經(jīng)濟的全球化與人權的普遍性 三、基于普遍法權原則的政治承諾 四、“世界公民權”視野下的政治與法制景象結語:“人類和諧”信念的歷史哲學表達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五、儒法之爭與帝國政治意識的誕生隨著西周王室式微,中國“古代文明”時期結束了,歷史進人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一場天崩地裂的巨變發(fā)生了,在這場巨變中,“周之子孫日失其序”,宗法人倫秩序的破壞和紊亂標志著通過禮制而建立起來的政治制度模式的解體,史籍上所說的“禮崩樂壞”的局面嚴重地擺在了人們的面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恰是禮樂規(guī)范秩序的被破壞催生了中華文明的第一個思想時代——“軸心期”的諸子百家時代。諸子百家都是通過對崩潰了的禮樂秩序進行反省和理解,并以此為基礎建構起自己的思想體系,而所謂“百家爭鳴”則是根源于他們對傳統(tǒng)禮樂秩序之精神實質(zhì)與社會功能的不同判斷。“百家爭鳴”的確是“軸心時期”精神突破運動的基本景觀,其中“儒法之爭”特別凸顯而尤其引人注目。“儒法之爭”不僅存在于春秋戰(zhàn)國時代,也不僅存在于秦漢帝國創(chuàng)立過程之中,而且以后歷朝歷代都或明或暗地存在著儒法之爭,人們總是習慣于將政治家和改革家們要么歸于儒家,要么歸于法家,而歷史上的政治家、改革家和思想家們往往也以儒家自居而指責對方為法家。即使到了肇始于19世紀中葉的中國當代社會轉型時期,“儒法之爭”的身影仍然沒有消失,這個身影有時甚至還相當厚重,“文化大革命”中還出現(xiàn)了“評法批儒”的思想政治運動;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所謂“法治與人治”的爭論,將“儒法之爭”的歷史思想劇目再次上演。之所以如此的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爭的實質(zhì)內(nèi)涵關涉到“如何建國”和“如何治國”這兩個重大政治問題,這也是“軸心期”精神突破之政治性結局最為核心的內(nèi)涵。
編輯推薦
《政治意志與法權意識的契合:和諧社會法制構建之精神前提的歷史哲學考察》: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