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的小河村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作者:駱建建  頁數(shù):199  
Tag標簽:無  

前言

  2000年前后,中國農村悄悄地發(fā)生了一場巨變,這是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本套叢書試圖通過對全國十多個省不同村莊的調查,來描畫巨變中的鄉(xiāng)村中國圖景?! ≈卫碇儭 ?000年前后,農民負擔沉重,村級債務劇增,干群關系緊張,農村治理陷入困境。李昌平用“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yè)真危險”來描述當時的狀況。  在農民負擔持續(xù)加重,農村治理逐步陷入危機的同時,農村民主化進程不斷推進,《村民委員會組織法》1988年試行,1998年正式實施,它強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從日漸嚴重的農村治理形勢來看,村級民主對于解決三農困境作用甚微?! ?003年,中央開始大規(guī)模推進以減輕和規(guī)范農民負擔為目標的農村稅費改革。2006年,全面取消農業(yè)稅,取消了針對農民的各種收費。取消農業(yè)稅,意味著持續(xù)兩千年的農業(yè)稅歷史的終結,意味著以農養(yǎng)工、以農養(yǎng)政時代的終結。不僅如此,2005年,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決定,開始大規(guī)模向農村轉移支付財政資金,從而實現(xiàn)了由從農村提取資源到向農村輸入資源的戰(zhàn)略轉變?! ∪∠r業(yè)稅減輕了農民負擔,緩解了干群關系。之前因收取稅費而造成的治理困境不復存在,農村基層治理制度開始發(fā)生變化?! ∪∠r業(yè)稅及附著在農業(yè)稅上的各種農民負擔,使得鄉(xiāng)村組織的收入大為減少。鄉(xiāng)村組織僅僅依靠自上而下的財政轉移支付,難以維持運轉。

內容概要

  《十字路口的小河村:蘇北村治模式初探》田野調查發(fā)現(xiàn),在蘇北小河村,人們不再以村莊為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和生活意義的展現(xiàn)舞臺,外部世界新近所提供的就業(yè)機會和消遣方式使得他們幾乎迷失了自我?;ブc合作已不再重要,家庭間的分化競爭日益明顯,消費主義盛行所招致的利益至上和理性計算使得村民逐漸走向原子化。市場機制所重塑的村莊治理模式在取得效率的同時也面,臨著重重困境。

作者簡介

  駱建建,1978年生,江蘇淮安人,法學博士?,F(xiàn)就職于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文化解讀和鄉(xiāng)村社區(qū)治理。主持過多項省部級課題,出版譯著《人類學定位:田野科學的界限和基礎》,發(fā)表論文十余篇。

書籍目錄

總序導論第一章 村落概貌篇一、歷史與地理簡介二、村落的基本架構三、生產與生活周期第二章 家庭生活篇一、家庭結構的狀況二、經濟來源與消費三、日常消遣與文化四、本章小結第三章 村民互動篇一、分化競爭的小河二、互助合作的變奏三、糾紛產生及其解決四、本章小結第四章 弱勢群體篇一、老年人的生活狀況二、通婚圈及婦女地位三、孩子的生活及其教育四、本章小結第五章 鄉(xiāng)村政治篇一、村組干部的變化二、要糧要命與要錢三、負債與干群關系四、本章小結第六章 政策延伸篇一、公共物品的供給二、衛(wèi)生和醫(yī)療狀況三、第三種力量及其影響四、本章小結第七章 理論思考篇一、離散:蘇北小河村的社會基礎二、博弈:蘇北小河村的村治模式三、十字路口:新農村建設與蘇北農村的未來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村落概貌篇  一、歷史與地理簡介  小河村位于淮安市楚州區(qū)北湖鎮(zhèn)境內。根據史料記載,淮安市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其間更多次易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現(xiàn)在的淮安市先后屬吳、越、楚等諸侯國。秦統(tǒng)一后開始建淮陰縣,楚漢之際,此地隸屬于項羽的西楚。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封韓信為楚王,此地屬楚國。同年,漢高祖貶韓信為淮陰侯,封劉纏為射陽侯,楚州便分屬這兩個侯國。東漢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建武帝封皇子劉荊為山陽公,淮安始稱山陽。東漢末年,廣陵郡移治射陽。東晉義熙七年(411年),廣陵、臨淮兩郡改為臨淮、廣陵、山陽等五個郡,其中山陽郡負責治理古山陽縣。南齊永明七年(489年),割山陽官瀆以西的300戶置壽張縣,割直瀆、破釜塘以東的淮陰鎮(zhèn)100戶置淮安縣,淮安縣之名始見。隋開皇三年(583年),置楚州,治淮陰;十二年,移楚州治山陽縣,州旋廢。隋大業(yè)(605~618年)初,去淮陰縣入山陽縣,不久復置。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東楚州,治山陽縣;八年,裁西楚州,東楚州改稱楚州,仍治山陽縣。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楚、泗、承州。漣水軍鎮(zhèn)撫使、淮東安撫制置使、京東河北鎮(zhèn)撫大使等均駐節(jié)楚州山陽城。紹定元年(1228年),李全火燒楚州城,遂廢楚州,升山陽縣為淮安軍,隸寶應州。元十三年(1276年),設淮東安撫司于山陽;次年,改淮東安撫司為淮東總管府,時縣境設有山陽、淮安、淮陰、新城四縣;二十年,改總管府為淮安府路,并淮安、新城、淮陰三縣人山陽縣。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置淮安府,治山陽。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淮安府山陽、鹽城兩縣地置阜寧縣?! ∶駠辏?921年),淮安府被裁撤。民國3年(1924年),山陽縣改稱淮安縣??谷諔?zhàn)爭時期,楚州分屬兩個縣級抗日民主政權。運西地區(qū)屬民國29年8月成立的淮寶縣抗日民主政府,運東地區(qū)屬民國29年10月成立的淮安縣抗日民主政府。民國35年2月,淮城市由淮安縣劃出,為蘇皖等五行政區(qū)直轄市;9月,淮城市又并人淮安縣。民國37年12月,淮城等二次解放,與清江市合組成立兩淮市。次年3月,裁兩淮市,淮城區(qū)仍屬淮安縣。1950年3月,淮寶縣裁撤,其部分轄地歸淮安。時淮安屬鹽城專區(qū)。1954年8月,淮安縣由鹽城專區(qū)劃入淮陰專區(qū)。1983年3月,成立省轄淮陰市,淮安縣屬淮陰市。1988年2月,撤銷淮安縣,建立淮安市(為縣級市)。2001年2月,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淮安撤市建區(qū),更名為淮安市楚州區(qū)。①  盡管所在的區(qū)域歷史頗為悠久,但是作為淮安市邊緣地帶,北湖鎮(zhèn)以及小河村的來龍去脈頗難考證。楚州區(qū)位于淮安市的最南側,而北湖鎮(zhèn)又位于楚州區(qū)的西南端。北湖鎮(zhèn)東臨京杭大運河,與隸屬于揚州市的寶應縣接壤,西與江蘇省屬白馬湖農場毗鄰,北與楚州區(qū)林集鎮(zhèn)交界。整個北湖鎮(zhèn)最早的口述歷史是傳說清朝中期開始有居民從河北一帶遷入居住,而可以查證的文字記載歷史是從清朝末年開始。當時從南方來的太平軍進駐北湖,當?shù)卦S多鄉(xiāng)民紛紛參加起義,以求太平盛世,故而在小河村以西5公里處留下了延續(xù)至今的太平村??谷諔?zhàn)爭期間,北湖鎮(zhèn)隸屬于淮寶革命根據地,新四軍第四師第十八團曾在此阻截日寇,當?shù)卦S多干部群眾壯烈犧牲,故建有新河頭革命烈士紀念碑。解放后,北湖先是屬于淮安縣林集區(qū),1958年始建北湖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改建北湖鄉(xiāng),2001年撤鄉(xiāng)改建北湖鎮(zhèn)。其間,小河村亦由北湖人民公社小河大隊變?yōu)楸焙l(xiāng)小河村、北湖鎮(zhèn)小河村?! 牡乩砦恢蒙峡?,小河村所在的區(qū)域介于東經118°59′至119°37′、北緯33°6′至33°45′之間,屬于溫帶季風帶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3.6℃到14.7℃之間。小河村年無霜期為24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約94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2130到2430小時,氣候及土壤條件較好,是種植水稻和小麥的理想區(qū)域。與此同時,有關地質鉆探的資料表明,小河村所在的楚州區(qū)境內屬于典型的沖積平原,近一千萬年來,地殼以沉降為主。古代的淮安離黃海很近。淮河和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奪淮人海后的黃河流經淮安,帶來大量泥沙沉積,使地面不斷淤高。到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北徙后,形成了今天所見的規(guī)模宏大的沖積平原。這些沖積平原的地面高度一般在4~7米。也正因為如此,在小河村所在的楚州區(qū)區(qū)域內,沒有大量的諸如礦產、山林之類的自然資源,明顯可以看到的是境內河渠縱橫、水網密布,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蘇北灌溉總渠橫穿東西。  二、村落的基本架構  小河村現(xiàn)有在籍居民621戶,共計2579人。①其中男性14,89人,女性1090人;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987人。這兩千多人當中,勞動力人數(shù)1258人②,其中男性勞動力703人,女性勞動力555人。從文化程度上來看,根據2005年淮安市組織的一次普查填報數(shù)據,小河村在籍村民中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為1人,占萬分之三;高中或中專文化程度的為187人,占7.3%;初中文化程度的為1230人,占47.7%;小學文化程度的為959人,占37.2%;文盲或半文盲則為212人,占8%。

編輯推薦

  2000年前后,中國農村悄悄地發(fā)生了一場巨變,這是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妒致房诘男『哟澹禾K北村治模式初探》系《中國村治模式實證研究叢書》之一。本套叢書匯集了來自湖北、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陜西、浙江、江蘇、吉林、福建11個重要農業(yè)大省15個村莊的調查研究報告,描述巨變中的鄉(xiāng)村中國圖景,展現(xiàn)北方農村、中部農村和南方農村的非均衡性,透視中央農村政策在不同地域村莊的實踐邏輯,為關心中國農村和農民問題的讀者提供生動的村莊現(xiàn)場,為政策研究部門提供有益的觀點,為中國社會科學的本土化貢獻微薄的力量!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十字路口的小河村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