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對人性的折射

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上海人民  作者:蔣星煜  頁數(shù):280  
Tag標簽:無  

前言

對于旅游散文的寫作,我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受,現(xiàn)在就趁此機會談一談:寫作有關文化史、戲曲史的考證或理論著作時,我不太考慮行文的深淺,如果覺得不夠通暢,甚至枯澀,問題也不大,因為讀者基本上是從事專業(yè)的研究、學習,應該能夠接受。寫歷史小說時,則注意到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已離開我們相當遙遠,所以下筆時力求通俗易懂。而寫作旅游散文時,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假如說,旅游也像讀書一樣,有瀏覽或精讀之區(qū)分的話,我認為瀏覽不可能寫出較有質(zhì)量的文章,浮光掠影,自己就沒有多少真切的感受,自然也談不上收獲,文章至多只是旅行社的廣告而已。我到過的地方確實不少,也只是對極有限的某些城市、山川、建筑萌發(fā)了寫游記的念頭,鼓足勇氣,把文章寫了出來。    說起來頗為有趣,這些文章都不是即景生情,一揮而就,而是有一個較長的醞釀過程。每當一個旅程結束,某些現(xiàn)象、某些聯(lián)想?yún)s仍舊不時在腦海中呈現(xiàn)時,我就會情不自禁地進行反思,而且作力所能及的回憶。那就是一般人所說的“過電影”。其實,這種情況,明代的湯顯祖在劇作中反映得最清楚,他寫《牡丹亭》,《尋夢》中的杜麗娘比《驚夢》中的杜麗娘不是更為生動嗎?當然,湯顯祖寫的是風流韻事,我寫的是城市、山川、建筑,但道理是一樣的。    從事戲曲史研究時,我從曾鞏的文集中發(fā)現(xiàn)了遼興宗為后妃演戲而親自伴奏,又從《顧氏大宗世譜》中找到了《南詞引正》提到的顧堅。諸如此類的發(fā)現(xiàn)使我激動而欣然命筆,寫成論文。在旅游時,也有類似的情況,在西安茂陵,看到霍去病墓上那大氣磅礴、巧奪天工的石刻,對漢代那位“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英雄人物的敬仰之心油然而生,真希望有更多的游客光臨,于是寫了《茂陵懷古》。    我總想爭取不僅僅寫出情景,而且能寫意境。話是這樣講,真正能寫出一點意境的也不過數(shù)篇而已。這是我自己的感覺,肯定在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加了高分,讀者如果冷靜地客觀地評價,也可能認為情景仍不夠清楚,談不上意境。這正說明了實際生活中確實會有“取法乎上,僅得乎中”的情況出現(xiàn)了。但我仍要聲明,寫旅游散文時,我真的已經(jīng)盡力而為了。    《茂陵懷古》題目中有“懷古”二字,當然也是發(fā)了懷古之幽情,其他文章題目中雖無“懷古”二字,內(nèi)容仍不免有“懷古”之處,倒并不是我刻意要“懷古”,乃是我的治學本來就是從鉆研中國文化史上人手的,而且又有考據(jù)癖也。我從來沒有企圖使所寫的旅游散文起多少古為今用的作用.但是,讀者也往往從中得到某些出于我意料之外的感悟,這也不以我的意志為轉移,大概由于歷史雖然不會重演,但真的會有驚人相似之處吧!    我曾注意到蘇聯(lián)曾經(jīng)有一部長篇小說《旅伴》,改革開放之初,廣東有一本旅游雜志也叫《旅伴》,我認為旅伴對于旅游散文作者的寫作有時也會起相當重大的影響,是好影響或不好的影響則不一定。    偶然有一兩次,旅伴對景點有關的歷史背景以及詩文、野史、傳說一無所知,經(jīng)常向我提問,我要一一回答,我?guī)缀醭闪寺眯猩绲膶B殞в?,甚至引起在場的旅行社專職導游的不愉快,而我自己對要欣賞的景物不能定下心來仔細觀摩,匆匆地走過,成為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了。    1982年,游安徽黃山時,與錢英郁同行。他是位文學、戲劇兼長而不卑不亢的老大哥,話不多,決不會來干擾你,但所說都是真話,都有一定文化內(nèi)涵,有時則有所啟發(fā),即使是開玩笑,也極有分寸,往往頗為幽默。我的《夜宿黃山玉屏樓》寫得比較自然、流暢,也要感謝這位旅伴的。    還有兩位讀者,分別對我談了讀后感,一位認為我對花草樹木的名稱知道得比較多,別的旅游散文大都把植物的形狀、色彩一筆帶過就了事,沒有這樣認真標出的。也有人認為我當年覺得抬滑竿的人都很消瘦憔悴,因而不忍心去坐滑竿,反而影響了他們的生計。我對他們都表示了謝意。一個作者能聽到懇切的評論,無論是表揚或指責,都是愉快的事情,對我后來的寫作或多或少都有參考的價值,而這種機會畢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蔣星煜

內(nèi)容概要

  假如說,旅游也像讀書一樣,有瀏覽或精讀之區(qū)分的話,我認為瀏覽不可能寫出較有質(zhì)量的文章,浮光掠影,自己就沒有多少真切的感受,自然也談不上收獲。我到過的地方確實不少,也只是對極有限的某些城市、山川、建筑萌發(fā)了寫游記的念頭,鼓足勇氣,把文章寫了出來。

作者簡介

蔣星煜(1920- ),戲曲理論家。溧陽人。復旦大學肄業(yè)。1949年上海解放初期,在上海市軍管會文藝處任職。先后在華東戲曲研究院、上海藝術從事戲曲研究工作。1984年起兼任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及上海師范大學文學研究所教授。先后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上海戲劇學院、復旦大學、福建師范大學、臺灣大學、(臺灣)中央大學等大專院校的研究生和進修生講學、或作戲曲專題講座。并先后應江西、湖南、安徽、云南等省之邀,對各省之戲劇編導作系統(tǒng)學術報告?,F(xiàn)任上海藝術研究所研究員暨學術顧問、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兼職教授、山西師范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顧問。中國作協(xié)會員,中國劇協(xié)會員,中國戲曲學會常務理事。1991年,被收入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1994年國務院為表彰其為文化事業(yè)所做之貢獻,授予證書。    蔣星煜一生研究戲曲史,其主要成就:一、關于戲劇的淵源,糾正了王國維認為戲曲傳達室自北宋的錯誤。二、考證了明初顧堅、顧仲瑛對昆山腔的貢獻,理清了昆腔之起源與發(fā)展,糾正了錢南揚之源于唐戲弄說。三、研究國內(nèi)與日本現(xiàn)存各種明刻善本、孤本《西廂記》,比較異同,分析原因,理清了演變脈絡。四、研究《桃花扇》之題材取舍,對作者孔尚任生平事跡、交游有重大發(fā)現(xiàn)。    已出版的主要論著有《以戲代藥》、《中國戲曲史鉤沉》、《中國戲曲史探微》、《西廂記考證》、《中國戲曲索引》、《中國戲曲史拾遺》(臺灣出版)、《西廂記新考》(臺灣出版)等十種,其中《明刊本西廂記研究》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刊行,獲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第一屆戲劇理論著作獎?!段鲙浐币姲姹究肌酚扇毡緰|京不二株式會社以原稿手跡影印。在《袖珍本中國平民文化》(《Handbook of Chinese Popular Culture》)一書中,承擔撰寫《傳統(tǒng)的中國戲劇》)(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專章,此書由英國格林塢出版社(Greenwood Press)1992年出版。    其他著述,尚有《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此書于1942年由世界書局出版?!额侓敼畷鴮W》于1948年由世界書局出版。    主編的戲曲理論著作與辭書有:《辭?!罚ǚ挚浦骶帲ⅰ吨袊鴳蚯で囖o典》(分科主編)、《元曲鑒賞辭典》、《十大名伶》等。    此外還時作短篇小說,選輯成單行本7種出版。其中《南包公海瑞》由周信芳改編成京劇《海瑞上疏》演出。

書籍目錄

自序青春情懷(1947—1949)山居閑情遐想還鄉(xiāng)夏日書簡一葉航船上的遐想湖上的永晝寂寥的杭州秋色山川攬勝(1980—1995)蠡園的黃昏二泉映月的地方洞庭東山秋雨善權洞的意境虞山風光與破山寺烏泥涇畔訪黃道婆故跡文游臺暢想曲九華山的寺院和竹海夜宿黃山玉屏樓八大山人故居青云譜梅嶺消夏錄岳麓書院與岳麓山憶縉云山的松濤在萬山叢中玩橋牌樂山大佛與國際大佛節(jié)訪樂山郭沫若故居翠堤春曉湛江和她的湖光巖肇慶星湖的千年詩廊海南椰趣瞻仰海瑞墓園臺北的“化妝間”陽明山與北投溫泉臺北觀賞美玉與香具野柳鼻的野趣避暑山莊的蒙古包漢白玉的故鄉(xiāng)上方山紫竹院冰上圓舞曲關羽故鄉(xiāng)的關帝廟鸛雀樓即景曲阜少昊陵金字塔茂陵懷古絳霧迷□的華清池尋訪蘇東坡的遺跡澳洲寫真(1996—1997)玫瑰園風情蘭山與三姐妹峰達令港與派拉夢大橋悉尼歌劇院掠影悉尼唐人街風貌悉尼的海鮮市場林莽樹海中的堪培拉回歸大自然的“裸體海灘”如詩如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澳洲原住的土著民族種族歧視的鬧劇袋鼠和樹熊的故鄉(xiāng)婦女的生活情趣與生活方式西瓜、香蕉和甜橙領救濟金、養(yǎng)老金的群體酒吧里的夜生活制造悲劇的賭場1997年澳洲三大刑事案中餐館里的變奏曲華裔名人點將錄茶事夢尋(1998—2011)童年茶趣古鎮(zhèn)·長夜·苦茶巴山茶話上獅峰品龍井余山深處聞茶香六安瓜片之謎沱茶與茶馬古道附錄旅游的三個視角——讀蔣星煜旅游散文集壯觀奇妙的人生河流后記

章節(jié)摘錄

1944年的暮秋,我從南溫泉移居到北溫泉去,秋天是霧季的序幕,整個的赤色盆地沉醉在乳漿般的迷蒙情調(diào)里,從北碚到溫泉的小船是像蟻般地密布在嘉陵江上的,我們的船兒揚起小小的白帆,讓潤濕的秋風吹送著,沿著松軟的沙岸緩緩地上溯,起伏的峰巒欣迎我以蔥郁的綠色,而照映著起伏的峰巒的江水正藍得發(fā)亮,藍得使我在心坎里深深地覺得它的可愛;船兒進了大渡口,低沉的天空陡然顯得高了許多,最先吸引我的視線的是溫泉寺的琉璃瓦棱,和高大的紅墻、虬曲的古柏構成一幅古典的風景畫。    我需要在這靜悄悄的山國靜悄悄地休養(yǎng)一些時候,我在半山的一座小小的別墅里住了下來,房子四圍有疏疏落落的竹籬環(huán)繞著,紫藤花雖然已經(jīng)凋謝了,枯萎的藤依然緊緊地擁抱著籬笆,屋檐上偶然有三兩只麻雀交換些短短的對話,倒把這寂寞的氣氛襯托得更加寂寞起來。    窗子里望出去是一片衰敗的竹林,終年很少有人的腳跡,顯得荒涼而幽暗,地面上平鋪著些薄薄的苔蘚,讓蠑螈和甲蟲在上面舒適地漫步,當它們踏到落葉的角落,便有一陣輕微的聲音發(fā)出,竹林的盡處橫睡著一條廢棄的公路,如今只有趕市集的人走過,只有放牧的村童驅著牛群和羊群走過;再遠是綿亙無盡的茶褐色的山崗,一直伸展到遠方。    走出籬門,是一塊淺草茸茸的平壩,后來我常常在壩上打羽毛球,或是作為日光浴的浴場。    生活是閑適的,每天早晨在左近散步的時候,偶爾也采擷一些花束插在花瓶里面,用水養(yǎng)起來。整個的上午,我總是躺在藤椅上的,房子里的光線比較暗,因此躺椅就放在走廊里.為了要使身體寬舒,倒是穿睡衣的時候多,霧太濃重了,或是起了風,怕受涼,情愿蓋上一床毛巾被;藤椅旁是一張放茶杯和書籍的矮幾,書籍里面少不了峨默的《魯拜集》,雖然這是我早已讀得能背誦的了,我對于龍井和《魯拜集》的愛好,幾乎陷入一種精神上的病態(tài)。    躺著仰望天空,使我有著置身海上的感覺。那灰沉沉的氣流,不正像英倫海峽終年被白霧籠罩著的海水么?    下雨的日子,報差和郵差都不上山來,這里仿佛和整個世界隔絕了,只有淙淙的檐漏,像一個沒有人欣賞的樂師在彈奏單調(diào)的豎琴,接連下一兩個星期的雨是不稀奇的,我還沒有完成中國書學研究會請我寫的那本叢書,我計劃利用雨天來讀入川以后所收藏的碑帖,《蘭亭序》的惆悵的情緒使我不能安寧,只有站起來吸一兩筒板煙,妄想把感染來的一份惆悵,也隨著煙圈漸漸地淡化。    我久已忘記了用鐘的習慣,連案頭日歷也懶得翻了,讓它被塵封著,被瓶花的殘骸覆蓋著,時節(jié)依然在無聲無息地轉換,等到我有一次從峽谷里走過,看見臘梅開了幾株瘦小的花朵,才意識到原來已是歲暮了。    冬天的北泉公園是沒有喧囂的,愛蓮池里飄浮著一兩片枯殘的荷葉,隨著寒冷的波光輕輕地顫動,如今那些都市里來的游客早回到都市里去了,就是修理花卉的工匠也蟄居在家里休息了,只有我,提著一根倒鉤藤的手杖,在這山風呼嘯著的歲暮,在這方石板的道路上踽踽獨行。    我的手杖很久很久就成為身體的一部分了,在這崎嶇的山中,我一分鐘也不能離開它的,我沒有坐一次山轎的享受,我不愿意讓那些比我更清瘦更憔悴的轎夫,抬著我爬一個高峻的斜坡,重壓下的喘息,痛苦中的表情,魔術似地使我難以言喻地酸楚。    從溫泉寺到縉云寺的中途,群山環(huán)抱著一個小小的湖泊,我曾在微雪的清晨去作初次巡禮,靜止的湖水綠得那么深沉,湖畔的高大的杉樹顯得那么潔凈,長堤上排列著一抹齊的欄桿,仿佛這長堤的彼岸就是我們所祈求的天國,微雪仍舊怕人察覺似地落下來飄下來,而縉云寺的鐘聲也隨著雪片疏疏地飄落,在這一瞬間,我卑微的生命受到了一種感召,我愚昧的心靈受到了一種啟示,我愿化身為湖水的一點一滴,我愿化身為杉樹的一枝一葉,我愿在鐘聲里度過未來的歲月。    漫長的冬夜,爐火是我最親切的友人。爐火的照耀,替我刻劃著過多的風霜的面孔敷上一層緋紅的色澤,一塊杠炭的爆烈,一顆火星的飛射,就是整個冬夜值得記敘的事情,我從沒有辜負過爐火的溫暖的賜予,坐在爐邊,要等到每一塊杠炭都經(jīng)過完全的燃燒,都變了熱力發(fā)散已盡的死灰,我才無可奈何地去睡眠。    蓋了厚被往往有夢,這在我是無法逃避的苦役,無論在夢境是歡愉是悲哀,醒來免不了空虛之感,那些人物、那些形象都很快地消失了,只有一片無際的黑暗,和黑暗中若有若無的陰影,夢是空虛的,無法把握住的,人之一生,也不過是一個冗長的夢罷!也不過些瑣碎的夢底連續(xù)罷!    春天逡巡在山中,我已經(jīng)稔熟每一條蹊徑每一個荒僻的所在了,我發(fā)現(xiàn)山背后亂石堆里密布著墳墓,野薔薇開得正茂盛,香得使我簡直透不轉氣來,這是造物憐憫那些長眠在山野里的精靈,而特意布置得如此樸素如此美麗么?翩翩而舞的小黃蝴蝶,是死者所蛻化的么?墓地沒有一塊碑碣一掛紙錢,也許葬在這里的是些飄泊異鄉(xiāng)的旅人,其實碑碣和紙錢也是徒然的,不過是后死者在覓取一點極有限的自我慰藉罷了。    有一些借游覽的機會便道訪問我的來客,我并沒有熱烈地歡迎他們,雖然他們做作出來的風雅還相當富于喜劇性,很可以作為我寫雜文的題材。    我的畫家鄰居們倒是和和氣氣的,當我和他們有個幾次接觸以后,我被他們的真摯和熱忱深深地感動了,他們以皈依宗教的虔敬來皈依藝術,修養(yǎng)是如此地深邃,技巧是如此地熟練,他們把自己的精力腦汁凝聚在調(diào)色的板上,凝聚在畫筆的尖端上,凝聚在畫布上。他們在這一切的生命都在充溢著活力開始躍動的春天,從早晨到黃昏,受了催眠似在山野里寫生。在雨天和夜晚,我做過幾次模特兒,這也是一種新奇的生活經(jīng)驗,可是時間一延長,面部的表情總不免變得死板,而且全身的肌肉仿佛逐漸地繃緊起來,我最怕頑皮的小孩子故意逗著我笑,我認為一個優(yōu)秀的模特兒的養(yǎng)成是頗不容易的。    山國的初夏不比江南,喝一杯新沏的龍井就使我滿頭汗水了,北溫泉游泳池的窄狹和擁擠使我失去了興趣,我總是上半山里的湖泊去,杉樹林里掛起白的褥單,地上鋪一床毛巾毯子,泳得乏力就躺一會兒,聽聽濃蔭里知了的唱歌。    有時候農(nóng)夫也來洗浴,在這里一切都像盧梭所愿望的那樣回到自然了,人脫去衣服,呈現(xiàn)出本來的肉體,在這里沒貧富的劃分,沒有階級的畛域,只有健康和衰弱的比較,在這里一切都是公允的。    我常參觀育才學校的舞踴表現(xiàn)會,《青春舞曲》從不例外地使一個個觀眾瘋狂地歡呼,這舞曲抒情地表現(xiàn)了新疆纏回的生活,訴說了這一代大草原上的少女們青春的哀怨,《青春舞曲》所給予我們的美感,也就是舞踴藝術所可能給予我的最高度底美感。    當東山坪的西瓜長得大又甜的時候,學圃農(nóng)場的主人來請我替他作品味的工作,我被作為機械似地一一嘗試不同的種子不同的熟度的西瓜,幾乎把味覺弄得麻木了;我很羨慕農(nóng)場技術員的生活,他們夜里睡茅草棚,輪流地執(zhí)著鋼叉出來巡邏,防御竊賊和偷吃西瓜的豬獾,他們聽見輕微的一聲嗥叫就能辨別是什么獸類,看了星斗的方位就能知道是什么時候。    那崖邊的白鳥亭,四面臨風,是最適宜消暑的,我晚上常常在亭子里打橋牌,我的Partner是固定的。    我在山里的生活很安逸。今年春天我回到江南以后,無時不在憶著那里的山川風物,現(xiàn)在,竹籬笆上的紫藤開得花繁葉滿了罷。P3-6

后記

薄薄的一本小冊子,其經(jīng)歷卻頗為復雜,而且足跡也到過海外,如今把大致情況寫一寫,立此存照。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我的旅游散文已經(jīng)積累了十多萬字,于是我編輯成冊,交到一家出版社。他們辦事相當敏捷,很快擬出了一份合同,而且雙方都簽名蓋章了。就在關鍵時刻,責任編輯吞吞吐吐要我為之辦一件私事,我沒有照辦。結果付了我一點退稿費,不出版了。    1990年,海峽形勢開始松動,臺灣來了一個以研究古典小說、戲曲的教授為核心的代表團,先后在南京、石家莊開了一系列座談會,和我們進行了交流、溝通。代表團以魏子云、鄭向恒為正、副團長,這兩位教授都博學而和藹,我們很談得來。當時臺灣各界對祖國名勝古跡所知甚少,魏教授表示愿意把這部稿子帶到臺灣去,試一試能否找到出版社。我當然感激之至。事情往往出乎意料,出單行本的事沒有能落實,他把稿子陸續(xù)交給報社,倒有三分之二的稿子先后在報刊副刊發(fā)表了。    2000年,我把這一小冊旅游散文的篇幅略加調(diào)整,稱之謂《山川攬勝》,作為自傳性質(zhì)的《過客夢憶》的一部分,在河北教育出版社問世了。    2004年,通過友人介紹,香港文匯出版社為我出版了《蔣星煜旅游散文集》,基本上把《過客夢憶》中的《山川攬勝》、《澳洲采風》都保存了下來,作為第二、三輯。此外,又加了1947至1948年在《申報》所發(fā)表的旅游性質(zhì)的散文,稱之為《青春情懷》,作為第一輯。殿后的第四輯,乃1998年以后所寫,名之日《茶事搜尋》。因為印數(shù)較少,親友紛紛索取,我已無存書。    現(xiàn)在,我正在做出版文集的準備工作,旅游散文也是文集的一個組成部分,整理就緒了。為了滿足親友、讀者的需求,先以單行本的形式出版一次,同時可以更廣泛地征求一下讀者的意見,出版文集時又多一次修改訂正的機會,何樂而不為呢?    我的旅游散文被選錄的情況也要說明一下:    《還鄉(xiāng)》、《夏日書簡》、《一葉航船上的遐想》選人《申報文藝副刊編校叢錄》,徐州師范學院學報編輯部,1994年?!稇浛N云山的松濤》選人《當代中國游記一百篇》,花城出版社,1992年?!睹穾X消夏錄》選人《1988-1990散文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蹲现裨罕蠄A舞曲》選人《上海作家散文百篇》,文匯出版社,2002年?!哆€鄉(xiāng)》與《一葉航船上的遐想》選人《上海四十年代文學作品系列·散文系(長夜行)》。《茂陵懷古》選人《朝花50周年精品集》,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6年?!队嗌缴钐幝劜柘恪愤€被《新讀寫》雜志選載,并附有一位中學語文教師所寫的評語。我只是一個難得寫幾篇旅游散文的人,有這些篇目受到關注,已經(jīng)是我始料所不及的了。    所有文章都曾在報刊發(fā)表過,但原來發(fā)表的報刊名稱與時間已記不太清楚,根據(jù)記憶所及,補了一下,很不全,很不詳細,也只能這樣了。    為了彌補文字之不足,卷首有幾張照片,但是也沒有能完全和文字配合,有的并沒有聯(lián)系,有的景區(qū)相同,時間、旅伴卻是不同的。聊勝于無吧。    蔣星煜

編輯推薦

蔣星煜,江蘇溧陽人。歷任圖書館員、電影廠編輯、新聞記者。新中國成立后為上海市軍管會文藝處、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上海市文化局干部,上海師大、華東師大客座教授。以文學與史學研究為主,著作有《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中華書局)、《顏魯公之書學》(世界書局)、《西廂記的文獻學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戲曲史鉤沉》(上海人民出版社)等,明代歷史人物傳記有《況鐘》、《海瑞》。多卷本《蔣星煜文集》正在編輯中。    《山水對人性的折射(蔣星煜旅游散文集)》收錄了由其創(chuàng)作的散文作品。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山水對人性的折射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