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陳世瑞 頁數(shù):128
內(nèi)容概要
《公共危機管理中的溝通研究》通過對現(xiàn)實情境的考察,依托政治學的規(guī)范性研究方法,從“價值-技術-文化”三個層次對當前中國公共危機中的溝通問題進行探討,并將混沌理論作為新的理論范式,分析討論了公共危機成因與演化規(guī)律。
作者簡介
陳世瑞,男,江西瑞昌人,法學博士,任教于上海市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中共上海市國資委黨校,現(xiàn)正在復旦大學政治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博±后研究。主要從事公共危機管理、國企黨建的研究與教學。2。05年來,先后在《俄羅斯研究》、《東南亞研究》、《云南師范大學學報》、《理論探討》、《華東經(jīng)濟管理》、《中國應急管理》等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近20篇,合著《危機管理研究》(2006)、《城市安全學》(2008)等。目前正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1項、黨校系統(tǒng)青年項目1項、本校聚焦課題1項。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完成省部級以上研究課題7項。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公共危機溝通的理論建構(gòu)
第一節(jié) 公共危機及其溝通概述
第二節(jié) 作為戰(zhàn)略層面的公共危機管理
第三節(jié) 公共危機溝通的機制模型
第四節(jié) 公共危機溝通的價值向度
第五節(jié) 公共危機溝通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公共危機溝通的問題域
第一節(jié) 全球化、風險社會與公共危機
第二節(jié) 轉(zhuǎn)型期中國公共危機的凸顯
第三節(jié) 當前我國公共危機溝通的情境
第四章 公共危機溝通中利益相關者結(jié)構(gòu)
第一節(jié) 危機利益相關者理論
第二節(jié) 危機溝通主體——政府
第三節(jié) 危機溝通客體——公眾
第四節(jié) 危機溝通第三人——媒體
第五章 公共危機溝通過程結(jié)構(gòu)
第一節(jié) 公共危機階段理論概述
第二節(jié) 公共危機事前預防階段的危機溝通
第三節(jié) 公共危機事中反應階段的危機溝通
第四節(jié) 公共危機事后恢復階段的危機溝通
第六章 公共危機溝通的結(jié)果與反饋
第一節(jié) 樹立動態(tài)穩(wěn)定觀
第二節(jié) 引入社會資本
第三節(jié) 構(gòu)建高可靠性組織文化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隨著危機日趨政治化,在操作行動漸退后,危機會在公共領域留下越來越大的陰影,危機不再作為一種反常事件被一筆勾銷,而日趨被標為隱在問題的癥狀。①再也不能把“機會”、“天災”、“奇跡”這些作為借口,除非像汶川大地震那樣的重大災難,困境中的共同經(jīng)歷很少能培養(yǎng)團結(jié),相反卻可以為對現(xiàn)狀持批評意見的人士弄清真相提供機會,危機后的舞臺云集著由專家、受害者團體、公訴人、調(diào)查記者、普通公眾等組成的委員會。所有這些調(diào)查的結(jié)果經(jīng)常是對政府官員與機構(gòu)在危機管理能力、公信力的損害。危機沒有結(jié)束,盡管政府不顧一切拼命地推進,他們還是陷入了迷宮。從前,由于公眾和政治精英急于像平常一樣正常運行,災難受害者很快就會被遺忘,除了直接被牽連到災難中的人,所有人都回去工作了。受害者被一種非常低調(diào)、官僚式的方式安置,很快就被人忘卻了,正所謂“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沒有人認為公眾認識、補償與重構(gòu)是理所當然的事,在經(jīng)歷了一陣疾風驟雨和閃光燈熄滅之后,公眾又重新回到其原來的軌道。如今,受害者有了更響的聲音,由于我們處于玻璃社會系統(tǒng),受害者的情境能更大程度地得到公眾的關注,受害者有了后援與支持,維護自身權益的力量與知識得到增強,他們不太可能對得到的待遇滿意。而極可能組織、動員媒體(包括網(wǎng)絡)的注意力。在媒體化社會,當社會遭遇危機,“媒體很生氣,后果很嚴重”。由于面對是已經(jīng)在危機中公信力受損的當局,他們有望將創(chuàng)傷置于公共議程,迫使政府忍受又一輪嚴厲審查,呼吁緊急救助行動。
編輯推薦
《公共危機管理中的溝通研究》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