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技犯罪及現(xiàn)代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研究

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劉長秋  頁數(shù):348  

內(nèi)容概要

劉長秋的這本《生命科技犯罪及現(xiàn)代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研究》從分析現(xiàn)代生命科技犯罪對當代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帶來的挑戰(zhàn)入手,對刑事責任制度在應對生命科技犯罪方面的作用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具體完善的對策和建議?!渡萍挤缸锛艾F(xiàn)代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研究》前四章為“總論”,后六章為“分論”。分論是在總論的基礎上從基因技術、輔助生殖技術、器官移植、腦死亡判定操作、安樂死操作和人體試驗六方面,分別論述了生命科技犯罪及其刑事責任。本書的學術視野開闊,具有開創(chuàng)性。

作者簡介

劉長秋,山東萊蕪人,漢族,法學碩士。1999年7月畢業(yè)于煙臺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2003年7月畢業(yè)于上海社會科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F(xiàn)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生命法研究中心研究人員,迄今已在國內(nèi)各類報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或文章近百篇,出版編著、合著或參編等多部。E-mail:shangujushi@sina.com。

書籍目錄

序言一
序言二
第一章 生命科學技術與生命科技犯罪
第一節(jié) 生命科學技術及其發(fā)展簡況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生命科學技術與生命科技犯罪
第二章 生命科技犯罪概論
第一節(jié) 生命科技犯罪的概念與特征
第二節(jié) 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立法中的生命科技犯罪之分類
第三節(jié) 生命科技犯罪發(fā)展的未來趨向
第四節(jié) 我國應對生命科技犯罪的法律對策分析
第三章 生命科技犯罪的刑事責任
第一節(jié) 關于生命科技刑事責任研究的整體評述
第二節(jié) 生命科技刑事責任的定義
第三節(jié) 研究生命科技刑事責任的價值與意義
第四節(jié) 生命科技刑事責任的根據(jù)
第五節(jié) 生命科技刑事責任的功能
第四章 生命科技犯罪及其刑事責任制度比較研究
第一節(jié) 境外生命科技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的立法概況
第二節(jié) 境外生命科技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立法對我國的啟示
第五章 基因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
第一節(jié) 基因科技及其對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帶來的挑戰(zhàn)
第二節(jié) 境內(nèi)外基因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理論
第三節(jié) 境內(nèi)外基因犯罪及其刑事責任制度
第四節(jié) 我國應對基因科技發(fā)展的刑法策略
第六章 輔助生殖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
第一節(jié) 輔助生殖及其對現(xiàn)代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帶來的挑戰(zhàn)
第二節(jié) 境內(nèi)外輔助生殖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理論
第三節(jié) 境外輔助生殖犯罪的刑事責任制度及我國的對策
第七章 器官移植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
第一節(jié) 器官移植及其對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帶來的挑戰(zhàn)
第二節(jié) 境外器官移植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
第三節(jié) 我國器官移植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
第八章 腦死亡判定操作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
第一節(jié) 腦死亡及其對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帶來的挑戰(zhàn)
第二節(jié) 境外腦死判斷操作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
第三節(jié) 我國腦死判定操作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
第九章 安樂死操作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
第一節(jié) 安樂死概述
第二節(jié) 國外安樂死操作及其刑事責任理論與實踐
第三節(jié) 我國安樂死操作及其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分析
第四節(jié) 我國安樂死立法的刑法學分析
第十章 人體實驗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
第一節(jié) 人體實驗概述
第二節(jié) 境外非法人體實驗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
第三節(jié) 我國人體實驗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一、立法模式上的啟示  當前,我國刑事立法的模式是“法典型+附隨型”立法模式,亦即法典型立法模式+附隨型立法模式,就是將所有關于犯罪及其刑事責任制度都統(tǒng)一設置于刑法中,而在其他法中設置一些諸如“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之類的刑事指引條款。在生命科技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立法上,我國也遵循了這種模式。就法典型立法模式而言,這種立法模式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它具有明顯的經(jīng)濟性,能夠節(jié)約刑事立法的成本,并有利于保持刑事立法制度上的一致性,減少和避免刑事法律沖突,凸顯刑法的地位與權威。但另一方面,這種立法模式的缺陷也是極其明顯和突出的,它具有明顯的僵化性,無法應對防范和打擊新型犯罪的需要。而就附隨型立法模式而言,這種立法模式雖然能夠起到提示的作用,但是十分有限。“因為這種附隨型的刑法規(guī)范是以刑法規(guī)定為前提和基礎的,一旦刑法本身沒有相應的條款,那么由于受罪刑法定原則的制約,附隨型的刑法規(guī)范就會被束之高閣,無法具體適用。同時,從刑事立法的系統(tǒng)性、權威性和有效性角度而言,附隨型立法模式的大量出現(xiàn)和存在,實際上是弊大于利,對此應當引起重視。”具體來說:由于受罪刑法定原則的制約,一種行為是否屬于犯罪以及將如何給予懲罰,都必須在刑法中加以明文規(guī)定。這樣一來,在其他法規(guī)中存在大量指引性刑事責任規(guī)范的情況下,如這些規(guī)范與刑法規(guī)定完全符合則顯重疊和多余;而如其與刑法規(guī)定不相吻合,則會面臨無法在司法實踐中具體適用的尷尬,而且,如果因受制于罪刑法定原則的束縛而找不到相應的條款加以適用,則客觀上又會直接影響這些指引性規(guī)范的權威性,使之僅僅成為紙面上的刑事責任,形同空文。因此,附隨型立法模式實際上是刑事立法上的一個誤區(qū)?! 」P者認為,生命科技犯罪是與生命科技發(fā)展緊密相承的一種犯罪現(xiàn)象,由于生命科技發(fā)展極其迅猛,生命科技犯罪總會不斷涌現(xiàn)出很多新的表現(xiàn)形式。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將所有生命科技犯罪都規(guī)定在一部統(tǒng)一而客觀上又需要力求穩(wěn)定以保障自身信用與權威的刑法典之中,顯然是很難做到的。

編輯推薦

  《生命科技犯罪及現(xiàn)代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研究》是上海市學術著作出版基金。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生命科技犯罪及現(xiàn)代刑事責任理論與制度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