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與整合

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張立杰  頁數(shù):213  

內容概要

  《比較與整合:中國當代主體間性道德教育理論的建構》以全新的視角和科學的治學態(tài)度,論述了道德教育經歷了由傳統(tǒng)道德教育觀向現(xiàn)代道德教育觀向后現(xiàn)代道德教育觀的轉型。作者通過對“主體間性”道德教育理論的構建,體現(xiàn)了一定的道德知識和道德思維向實際生活遷移的特性,體現(xiàn)了道德教育的價值和規(guī)律。

書籍目錄

序第一章  導論第一節(jié)  “主體間性”道德教育理論研究的緣起第二節(jié)  “主體間性”道德教育理論的研究路徑與研究方法第三節(jié)  “主體間性”道德教育的理論預設第二章  幾個基本問題的追問第一節(jié)  當代應如何理解“教育”第二節(jié)  當代應如何理解“道德”第三節(jié)  在當代“道德教育”是什么第三章  中國傳統(tǒng)道德教育思想對道德教育本質的歷史性把握第一節(jié)  孔子“賦禮以仁”的道德教育思想第二節(jié)  董仲舒“三綱五常”的道德教育思想第三節(jié)  朱熹以“明人倫”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第四節(jié)  王夫之“日生日成”的道德教育思想第四章  中國當代主要道德教育思想對道德教育本質的歷史性把握第一節(jié)  班華以“主體發(fā)展性”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第二節(jié)  檀傳寶以“欣賞”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第三節(jié)  金生鈜以“理解”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第四節(jié)  高德勝以“生活”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第五節(jié)  杜時忠的“成人引導的有限性”的道德教育思想第五章  西方當代主要道德教育理論對道德教育本質的歷史性把握第一節(jié)  杜威以“社會生活”為本的道德教育理論第二節(jié)  科爾伯格以“道德發(fā)展”為本的道德教育理論第三節(jié)  諾丁斯以“道德關懷”為本的道德教育理論第六章  合價值性與合目的性的“主體間性”道德教育理論第一節(jié)  “主體間性”道德教育理論的思想來源第二節(jié)  “主體間性”道德教育理論的理念預設第三節(jié)  “主體間性”道德教育理論的基本內容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比較與整合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