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8-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南懷瑾 頁數(shù):108 字數(shù):57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南懷瑾先生答問集》是二○○○年之后,南懷瑾先生與學生之間對話的記錄整理本,分為《有關(guān)宗教》、《有關(guān)學佛》、《有關(guān)修行》、《有關(guān)打坐》、《有關(guān)人生》五章,“‘信’與‘悟’是什么關(guān)系”、“普通人修行學佛,需要什么條件”、“到止的境界之后,這就算得定嗎”、“晚上打坐時,想睡怎么辦”、“人如何做到‘隨遇而安’”等九十五則答問,慧言解答修行次第、人生迷津。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有關(guān)宗教 什么叫做宗教? 世上的宗教是怎么看世間的?不同宗教的看法有所差別嗎? 中國和西方的宗教觀點是共通的嗎? 中西方宗教的觀點,在同一個地球上,怎么會有那么大的差異?什么樣的原因會造成這種差距?是地理或人種的關(guān)系嗎? 如果說真理只有一個,那到底什么是真理? 西方的學術(shù)界,考古學找不到印度教的源頭,是真找不到源頭嗎? “信”與“悟”是什么關(guān)系?何謂迷信? 宗教如何追尋生命的究竟? 中國沒有古老的宗教,中國文化又是怎么講宇宙的起源?第二章 有關(guān)學佛 “佛學”與“佛法”是否有差別? 學佛、修菩薩道,需要什么資格嗎? 最近有很多年輕人學佛,這是好現(xiàn)象嗎? 學佛的人,最基本的修養(yǎng)是什么? 學佛的目的是什么? 學佛時,“戒律”的意義在哪里? 初步學佛,應(yīng)不應(yīng)從大乘的“度人”觀點著眼? 要如何走大乘的路線? 那要如何體會大乘佛的境界? 有句話說,煩惱即菩提,煩惱如何成為菩提? 佛教如何解釋宇宙的演變?” 佛教中的五大——地、水、火、風、空,彼此之間有沒有互相的關(guān)系? 誠心學佛,就會有好的果報嗎? 真有人可以沒有“嗔”念嗎? 學佛第一步要學什么? 應(yīng)如何看待“迷信”?是否應(yīng)該破除迷信? 禪宗的“參話頭”是什么用意? 普通人修行學佛,需要什么條件? 佛法是求究竟的法門,那怎么會有那么多種修證方法? 關(guān)于做人、做事、學佛、修行等各種方面,有沒有一個通用的要點? 學佛的人是否應(yīng)該只拜佛,除了佛之外一概不拜? 學佛應(yīng)向何處求法? 學佛的人是否應(yīng)該拿佛的標準稱量別人?第三章 有關(guān)修行 若要講求從小乘方法求證,基本應(yīng)先做到哪些? 何謂“四禪”? 四禪八定屬于“共法”,在修證佛法時有那么重要嗎? 四禪會受火、水、風、地的干擾,若想對治的話,非得修白骨觀不可嗎? 不管從哪一種定境去修,最后是否應(yīng)該要達到滅盡處定,才算是有定的境界? 禪定與修證的關(guān)系為何? “禪那”就是思維修? 佛對修行方法的“息”講了多少? 佛如何談修定? 何謂修定的“止”? 那么,止在什么地方? 到止的境界之后,這就算得定嗎? 要達到“止”的境界,是否沒有一定程序? 所謂人定、得定,是否就與外隔絕,一切不知? 要怎么達到發(fā)而皆中? 說到佛也罵人,都發(fā)了火了,這不算動念嗎? 那凡夫的喜怒哀樂起來之后,要得中節(jié),就只能做節(jié)制了? 有看到過一句話,就可以解釋這個,“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xiàn)塵勞,心恒清凈”,就是說雖然他發(fā)怒,但心恒清凈。是否可這樣解釋? 修定的好處——十六特勝,該如何入手以達到這個境界? 這十六特勝是什么呢? 現(xiàn)在這個時代,人類和社會進步的形態(tài)都不同,如何做功德,才能真正服務(wù)社會大眾? 針對目前的世界和社會狀況,做功德時,有沒有哪一方面要特別注意、特別強調(diào)的? 根據(jù)我所觀察到的,很多在社會上做慈善業(yè)的基金會,他們的觀念主要是“與惡相抗”,跟不好的、壞的東西或人對抗、作戰(zhàn)。無形中形成了對立,是一種憤怒性的觀念,您對這有什么看法? 在念咒的時候,氣用完了,再吸進來時,肺部覺得不能吸了,可是又還感覺意猶未盡。這個時候再吸氣,腦子里就覺得好像快要昏倒了一樣,該不該放掉? 我在修行的過程中,有時候能量會比較強,這時候就自然會知道一些事情,會收到或放出去一些訊息,會變得非常清楚,而不用文字溝通??刹豢梢哉f明在修行上,這一方面的過程是什么原因? 修行人想精進修道,應(yīng)該吃生的食物嗎? 有些男性因為修行禁欲,又練很多硬的功夫,又打拳,結(jié)果一個晚上勃起好多次,下不去,該如何對治? 念咒子時是不是應(yīng)該把氣導向小腹? 修定應(yīng)該要什么都不想、什么都忘記嗎? 這二十年當中佛教慢慢復蘇,現(xiàn)在佛教蠻發(fā)達的??墒怯性S多人不信因果,甚至有許多年輕出家的人,真的也都不信因果,這樣如何是好? 身邊沒有任何欲望根源來誘惑自己,是不是就能斷除一切魔障? 出家人受人家的供養(yǎng),應(yīng)如何看待這些供養(yǎng)才不致濫用、犯戒?第四章 有關(guān)打坐 打坐時的“氣”、“息”,指的是什么? 睡著時的呼吸會緩慢而變淺,也是屬于“息”的境界嗎? 那胎兒也處于“息”的狀態(tài)嗎? 在打坐時,心和息的關(guān)系為何? 打坐修煉時,應(yīng)該要“氣沉丹田”嗎? 打坐時,應(yīng)如何讓自己靜下? 靜坐時,應(yīng)如何“數(shù)息”? 數(shù)息時的一呼一吸,呼氣時用鼻子或嘴巴都無所謂嗎? 那么“數(shù)息”對修定而言意義何在?要數(shù)到什么程度? 數(shù)完息,心定下來之后呢? 晚上打坐時,想睡怎么辦? 打坐的時候,感覺呼吸愈來愈靜,愈來愈慢,嘴巴和骨頭好像都很有活力,上顎也感覺很有生命力,這是怎么一回事? 為什么人自覺功夫做得好時,性欲就會沖動? 有些朋友七天禪七下來,單盤還好,如果是雙盤的話,就有便秘現(xiàn)象,這是怎么回事?” 有人練習打坐引起了某些毛病,如果不管它、不吃藥,一直練習打坐下去可不可以? 打坐時,腳會發(fā)酸、發(fā)冷,有沒有什么可吃的藥? 修行打坐時,身體酸痛、難過,靜不下來,該怎么處理? 修持打坐可得身體上的喜樂,這樣的喜樂可以一直追求下去嗎?第五章 有關(guān)人生 老師對“養(yǎng)生送死”的看法是什么? 居于上位,該如何應(yīng)對下層的埋怨? 按照陰陽五行的說法,到了成熟了就必然走向反面,如果人的生命延長,那么人的成熟也會延后嗎? 什么是中國人的教育觀念? 您對目前教育的看法? 談教育問題,在我的看法,成人的榜樣甚至比教育重要。現(xiàn)在主流的教育制度缺乏了“敬”這個觀念。孩子們不懂,他們不尊重別人,也不 尊重自己。很多事情他們不明白,他們需要成人的幫助。學校只是個讓他們聚集的地方,但教育并沒有反映到生活之中。對不對? 人如何做到“隨遇而安”? ??匆娨恍┠昙o大的人,明明可享清福,卻不快樂,為什么? 人做好事時,可以學會不記在心上,但遇到痛苦(即不好的事)卻很難忘掉,為什么? 我女兒總說:“我要追求完美?!比俗非笸昝溃没虿缓?? 真正的“福報”是什么? 人在世上,如何看“福報”?
章節(jié)摘錄
問:什么叫做宗教?一個人痛苦、煩惱的時候,想到要去拜一拜,這就是宗教心。而宗教,就很難講了。拿世上五大宗教來講,宗教是可以把你的情緒、思想控制在一個范圍,而你會得到安慰、起了信仰心,那個就是宗教。宗教的情緒一切眾生都有,在碰到困難、遭遇不可知而感到懷疑時,想找個依賴,想把情緒、智慧都投進去,那個投注依靠的目標,就是宗教。問:世上的宗教是怎么看世間的?不同宗教的看法有所差別嗎?如果講宗教的話,所有的宗教看宇宙、看整個世界,是悲慘的、悲觀的。所有的宗教對宇宙看法是悲慘的,對人生的看法是痛苦的。因此所有的宗教都說物理世界、人生世界是悲慘的,想人生是痛苦的,要想免除痛苦,尋出一個快樂途徑。而在這個物理世界是找不到的。所以基督教、天主教有天堂,道教也有天堂,伊斯蘭教也是有個天堂。只有離開這個物理世界,到了天堂,才能尋得人生的究竟。佛教,也有天堂,還有比天堂更好的極樂世界,都不在現(xiàn)實的人世間。所以我說,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鼓勵人類死了以后不要怕,死了以后再找極樂世界。為什么所有的宗教這樣看?因為所有的宗教都站在殯儀館門口看,可憐吶,今天又抬進了二十個,后天又看到五十個。但在宗教文化里頭,只有一個宗教文化特別——中國文化。中國文化不站在殯儀館看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都站在婦產(chǎn)科門口看,咦,又生出一個!所有宗教是每天晚上看,看到日落西山,地球都暗了,看到人都抬去死了。只有中國文化思想,在早晨看太陽天天都上來,而且站在婦產(chǎn)科門口看,隨時都有新的生命生出來,生生不已。宗教看世界都悲觀的,而中國文化是樂觀的,生生不已,而且敢提出其他人不敢提的——人可以長生不死。修煉到有了結(jié)果,像道家的觀念,修到神仙,可與天地同壽,跟宇宙同等的壽命;日月同壽,跟日月一樣長久。問:中國和西方的宗教觀點是共通的嗎?西方人笑中國文化沒有宗教。我說你們完全不懂。中國文化比你們早有宗教。你們西方人講的宗教,什么叫宗教?有個上帝,有個不可知的力量存在著,這個不可知的力量叫做“第一因”。世界上的事都有個原因的,這個“第一因”代表的就是上帝。我們中國文化同樣有。上,指上面;帝,指有個本體的東西存在,不是人格化的。在西方,一個人若是悲觀失望了,就叫上帝,但上帝是不容易找到的。我們有宗教——祖先,信祖宗。我的父母、我的祖父、我的祖宗一路上去,我的祖宗上面的就是上帝。所以我們由人的理想到上帝,是有一條橋梁走得通的,透過我的祖先,就能到達上帝那里。下面呢,由我起,到子孫萬代。旁邊呢?家庭、社會、同胞、民族,所以我們是完整的十字架。你們啊,一個人直接叫上帝,中間沒有橋梁,那是丁字架,還差一點。問:中西方宗教的觀點,在同一個地球上,怎么會有那么大的差異?什么樣的原因會造成這種差距?是地理或人種的關(guān)系嗎?沒有差異,原始宗教的真理只有一個,沒有兩個。因為到了各地以后,人情、風俗、語言不同,后面的人解釋兩樣了。跟宗教教主不相干。所以我在美國的時候,有美國人跟我講一個笑話:我這里大家都信基督教、天主教,《圣經(jīng)》到處擺,如果耶穌現(xiàn)在再來,翻開《圣經(jīng)》,一看都會生氣的: “我當時沒有講過這個話!”
編輯推薦
《南懷瑾先生答問集》:南懷瑾先生講述南懷瑾講演錄南懷瑾與彼得·圣吉——關(guān)于禪、生命和認知的對話莊子諵嘩(上)莊子諵嘩(下)人生的起點與終站答問青壯年參禪者老莊中的名言智慧論語中的名言南懷瑾談生活與生存南懷瑾談性格與人生南懷瑾談心兵難防南懷瑾先生答問集南懷瑾談領(lǐng)導的藝術(shù)與說話的藝術(shù)南懷瑾先生推薦你能活得更快樂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