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石刻磚陶等民俗性文字資料詞匯研究

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呂志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08出版)  作者:呂志峰  頁數(shù):294  
Tag標簽:無  

前言

作為表意性質的漢字,它在記錄漢語時,也許從來就沒有跟口語完全一致過。正如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所說:“對漢人來說,表意字和口說的詞都是觀念的符號;在他們看來,文字就是第二語言?!彼^“第二語言”,意思大概是具有不同于第一語言(口語)的相對獨立性。這種狀態(tài)不僅表現(xiàn)在語音和語法上,也表現(xiàn)在詞匯上。我們很難說漢語書面語跟口語的區(qū)分是從什么時代開始的,但從東漢石刻磚陶等下層使用的實物文字資料看,民俗性文字資料所反映的漢語狀態(tài),尤其是其中的詞匯,比較接近民間下層的用語,而與以《漢書》為代表的同時期的文言文有明顯的差異。正是這種差異,給漢語史研究提供了一片值得開發(fā)的萊蕪之地。呂君志峰的博士學位論文《東漢石刻磚陶等民俗性文字資料詞匯研究》正是看上了這片萊蕪之地,由詞匯問題著手來梳理史料,不僅材料的選定和切入點都具有開創(chuàng)性,可望在漢語史的詞匯研究方面開辟出新的園子,而且上接秦漢,下啟魏晉,造就了一個可以不斷展開的狀態(tài),這片園子的擴大勢頭是比較看好的。

內容概要

  所謂東漢石刻磚陶等民俗性文字資料,指的是東漢時期出現(xiàn)的反映了民間廣大底層老百姓生產、生活、風尚習俗、宗教信仰等內容的實物文字資料,從質地上講包括石刻、磚、陶、簡牘、鉛券等。這些材料用詞簡潔、通俗,不追求典雅,不用通語雅言;少用虛詞、句式簡單,接近于當時口語的真實面貌,與當時文學作品、史書等使用的文言文截然不同。本書對東漢時期石刻磚陶等帶有民俗性的實物文字資料中的詞語進行了全面研究?! ”緯譃椤熬w論”、“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的詞匯構成”、“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復音詞研究”、“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詞語考釋”、“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詞語研究與大型語文辭書的編纂”、“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用字現(xiàn)象調查”,以及附錄。  緒論部分共分四節(jié)。第一節(jié),對“民俗性”這一概念從四個方面進行了界定,并介紹了東漢石刻磚陶等民俗性文字材料的具體情況;第二節(jié),介紹了東漢石刻磚陶等民俗性文字資料詞匯研究的價值和意義;第三節(jié),介紹了東漢石刻磚陶等民俗性文字資料詞匯研究的現(xiàn)狀;第四節(jié),介紹了東漢石刻磚陶等民俗性文字資料詞匯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谝徽隆皷|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的詞匯構成”。共分三節(jié)。第一節(jié),探討了“字與詞的關系”、“字與單音詞的關系”、“復音詞與詞組的區(qū)別”三個理論問題,這是進行詞匯研究的前提。第二節(jié),從總體上介紹了石刻磚陶等民俗性文字資料詞匯的構成情況。不計重復,共有詞語2168個。按性質劃分,分為一般詞語和專類詞語。一般詞語1685個,專類詞語483個。按音節(jié)劃分,分為單音詞和復音詞。單音詞655個,復音詞1513個。從詞類角度看,名詞1332個;動詞496個;形容詞80個;數(shù)詞113個;量詞22個;副詞70個;代詞26個;連詞17個;語氣詞5個;助詞1個;助動詞6個。第三節(jié),分析了東漢石刻磚陶等民俗性文字資料詞匯的特點?! 〉诙隆皷|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復音詞研究”。共分九節(jié)。第一節(jié),從音節(jié)、詞類、結構等方面介紹了復音詞的分布情況。第二節(jié),從語義和詞性兩方面考察了聯(lián)合式復音詞。第三節(jié),從修飾語素與中心語素的意義關系與詞性兩個方面考察了偏正式復音詞。第四節(jié),考察了動賓式復音詞。第五節(jié),考察了主謂式復音詞。第六節(jié),考察了補充式復音詞。第七節(jié),考察了附加式復音詞。第八節(jié),考察了重疊式、單純詞以及綜合式等構詞法。第九節(jié),在全面考察的基礎之上,我們從漢語史的角度,上溯到先秦、西漢,下追到魏晉南北朝,與不同時期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獻里面的復音詞情況、構詞法情況等進行了詳細對比研究,力求弄清楚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中的復音詞在漢語史中的地位,從而考察漢語詞匯復音化過程?! 〉谌隆皷|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詞語考釋”。共分三節(jié)。第一節(jié),對8個一般詞語進行了考釋;第二節(jié),對部分專類詞語進行了考釋;第三節(jié),對部分固定用語進行了解釋?! 〉谒恼隆皷|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詞語研究與大型語文辭書的編纂”。共分五節(jié)。第一節(jié),主要介紹了對新詞新義問題的認識以及寫作本章的初衷。第二節(jié)至第五節(jié)從“補充東漢書證”、“提前書證”、“補充義項”、“增補詞目”四個方面介紹了東漢石刻磚陶等民俗性文字資料的詞語對于編纂辭書的重要價值?! 〉谖逭隆皷|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用字現(xiàn)象調查”。從“讀為字”、“異體字”、“錯字”三個方面對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的用字現(xiàn)象進行了調查分析,有助于更加準確地判斷分析詞語?! ”緯哂腥缦绿攸c:第一,語料新。本書注重資料發(fā)掘與整理,力爭窮盡性占有目前能發(fā)現(xiàn)的所有符合“民俗性”標準的實物文字材料,這些材料的語言面貌接近于當時的口語,極具研究價值。第二,研究內容比較全面。我們從構詞法、詞語考釋、與大型辭書的對比研究以及用字現(xiàn)象調查等四個方面對東漢石刻磚陶等民俗性文字資料的詞語進行了全面研究,分別得出了相對有力的結論。第三,研究方法較為得當。我們注重歷時與共時相結合的方法,既做好共時層面的描寫工作,又注重與較近歷史時期的語言材料進行歷時比較。注重內容與形式相結合的方法,既注重詞語構詞法的分析,又重視詞語意義的考察。此外,還重視電腦語料庫與數(shù)據(jù)庫技術的應用?! ∮捎跁r間精力和學識水平有限,本書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這些都有待于日后進一步努力和完善。

作者簡介

呂志峰,男,1977年生,東山青島人。2005年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至今。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字訓詁學、漢語史、詞匯學等。已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獨立承擔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漢代實物文獻俗語詞研究》項目。

書籍目錄

序中文摘要Abstract緒論第一節(jié) “民俗性”界定與材料介紹一、“民俗性”界定二、材料介紹三、材料的使用第二節(jié)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詞匯研究的價值和意義一、選擇東漢的意義二、選擇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的意義三、詞匯研究的意義第三節(jié)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詞匯研究現(xiàn)狀一、東漢詞匯研究概述二、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研究現(xiàn)狀第四節(jié)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詞匯研究的思路與方法一、研究思路二、研究方法三、幾點說明第一章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的詞匯構成第一節(jié) 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一、“字”與“詞”的關系問題二、字與單音詞的關系三、復音詞與詞組的區(qū)別第二節(jié)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詞匯構成一、按性質劃分,分為一般詞語和專類詞語二、按音節(jié) 劃分,分為單音詞和復音詞三、從詞類角度,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等第三節(jié)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詞匯特點一、詞匯豐富二、單音詞大部分義項單一三、復音詞在所有詞語中所占比重很大四、詞性方面,名詞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動詞其次,形容詞比較少五、構詞法方面,聯(lián)合式、偏正式繼續(xù)占有絕對優(yōu)勢六、詞義方面,在漢語史上具有重要價值第二章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復音詞研究第一節(jié) 復音詞的分布情況一、音節(jié) 分布二、詞類分布三、結構分布第二節(jié) 聯(lián)合式復音詞一、語義方面的考察二、詞性方面的考察第三節(jié) 偏正式復音詞一、修飾語素與中心語素的意義關系考察二、詞性方面的考察第四節(jié) 動賓式第五節(jié) 主謂式第六節(jié) 補充式一、補語素表示結果二、補語素表示趨向第七節(jié) 附加式一、前附式二、后附式第八節(jié) 其他構詞法一、重疊式二、單純詞三、綜合式第九節(jié)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復音詞在漢語復音化進程中的地位第三章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詞語考釋第一節(jié) 一般詞語考釋第二節(jié) 專類詞語考釋一、神祗名稱二、解除用品三、其他第三節(jié) 固定用語考釋第四章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詞語研究與大型語文辭書的編纂第一節(jié) 新詞新義問題第二節(jié) 補充東漢書證第三節(jié) 提前書證第四節(jié) 補充義項第五節(jié) 增補詞目第五章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用字現(xiàn)象調查第一節(jié) “讀為字”考察一、所見通假字、古今字整理二、所見通假現(xiàn)象分析第二節(jié) 異體字研究一、所見異體字整理二、所見異體字分析第三節(jié) 錯字結束語參考文獻附錄一:詞語總目附錄二:構詞法情況匯總附錄三:詞語索引附錄四:相關研究成果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四,從文字書寫及使用來看。書寫一般比較隨意,字體多為草隸;通假字、異體字較多,錯字也不少。根據(jù)上述討論,所謂東漢石刻磚陶等民俗性文字資料指的就是東漢時期出現(xiàn)的反映了民間廣大底層老百姓生產、生活、風尚習俗、宗教信仰等內容的實物文字資料。這些材料用詞簡單、通俗,不追求典雅,句式簡單,口語化明顯,接近于當時口語的真實面貌,與文學作品、史書等使用的文言文截然不同。從質地上講主要包括石刻、磚、陶、簡牘、鉛券等。材料收集過程中,我們以語言風格作為主要判定標準,其他幾項作為參考標準,凡是語言通俗、口語化特征明顯,不追求典雅,又反映了民間廣大老百姓社會生活、民間信仰的石刻磚陶等實物文字資料都在本書的收集范圍之內。二、材料介紹根據(jù)上述標準,我們遍查了迄今為止所能見到的出土文物方面的各種著錄類著作、文物考古類雜志和上海博物館等館藏拓本與摹本等,調查范圍涉及東漢出土的各種實物文字資料。目前所收集的材料,從總體上說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歷次文物考古發(fā)掘的出土實物文字資料,比如磚文、簡牘、石刻等,占全部材料的95%強;一類是傳世的實物文字資料,如東漢部分買地券和鎮(zhèn)墓文,這些材料一般有拓本或者摹刻傳世,使用此部分材料首先需要進行辨?zhèn)?。具體說來,從內容上看,包括買地券、鎮(zhèn)墓文、符篆、約束石券、買地記、口供等;從材料質地看,包括石刻、簡牘、磚文、甕書、木器、鉛券等種類。其中以石刻、磚、陶等數(shù)量最多,所以本書定名為《東漢石刻磚陶等民俗性文字資料詞匯研究》。

后記

本書是在我的博士學位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總的來說,修改不多,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博士論文原名《東漢石刻磚瓦等民俗性文字資料詞匯研究》,題目中的“瓦”,根據(jù)《說文》“瓦,土器已燒之總名”,用來泛指陶器之類,但考慮到“磚瓦”連用的提法容易引起誤解,于是將題目調整為《東漢石刻磚陶等民俗性文字資料詞匯研究》,以更加準確。第二,根據(jù)評審專家、評委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修改調整。并修改了部分錯別字、補充了部分文例。同時,根據(jù)出版需要,將原繁體字論文改為簡體字,但又不能隨意改,有的還需特別甄別,保留個別繁體字和異體字。修改幅度不大,一方面是由于這幾年工作異常繁重,時間緊張;另一方面,希望能夠進一步擴大語料斷代范圍,進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探討,留待以后做更全面的修訂。如今,書稿即將出版,在高興之余,我忍不住要像原來博士論文后記那樣表示太多的感謝:感謝上海市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對本書的資助。感謝各位匿名專家、評委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這讓我受益匪淺。感謝華東師大中文系的各位領導和同仁,尤其是麗娃學術沙龍為我提供了濃郁自由的學術氛圍,各位的鼓勵和包容讓我能夠一直保持進取的精神。

編輯推薦

《東漢石刻磚陶等民俗性文字資料詞匯研究》講述了:東漢石刻磚陶等民俗性文字資料用詞簡潔、通俗,不用通語雅言,作為漢語史轉變時期的方域俗語,對認識東漢時期與口語接近的民間書面語及其書寫形式的面貌具有其他材料無可替代的重要價值?!稏|漢石刻磚陶等民俗性文字資料詞匯研究》從詞匯構成、復音詞、詞語考釋、與大型語文辭書的編纂等方面對這些材料中的詞語進行了全面研究。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東漢石刻磚陶等民俗性文字資料詞匯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研究古漢語特別是出土文獻的學人可以一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