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沃林(Wolin,S.S.) 頁數:749 譯者:辛亨復
Tag標簽:無
前言
在這本書里,我試圖對一些延續(xù)和變化中的政治哲學問題進行敘述和分析。在今天的知識界,普遍存在著對于傳統(tǒng)形式的政治哲學的明顯敵意,甚至輕蔑。我希望這部著作,如果無法中止那些人急于拋棄政治哲學傳統(tǒng)中的剩余部分,也許至少能夠闡明什么才是我們理應丟棄的。雖然本書所采用的論述方式是歷史的,但是我的本意并非想提供關于政治思想的一部全面而詳盡的歷史??偟目磥恚x擇歷史方式,是因為我相信該方式是理解政治哲學重要問題的最好方法,以及由于它作為一項知識事業(yè)的特性。我的另一個信念是,一種歷史的透視法在暴露我們目前困境的本質方面,比任何別的方法更為有效;如果它不是政治智慧的源泉,至少也是其先決條件。讀者很快將發(fā)現,許多通常包含在標準歷史書中的題目和著作家都被省略了,并且在其他問題上我顯著背離了現在流行的解釋。在有大量省略的地方,如在處理大部分中世紀政治思想時,不應被推斷為與我意見相左的證明,而是一項主要作為解釋性工作的不可避免的伴隨結果。我欠下許多知識債務,并十分樂意就此表示感謝。我欠奧伯林學院的約翰·D.劉易斯和弗雷德里克·B.阿茨兩位教授的,可能永遠無法還清。從我大學時代起一直到現在,他們倆聯合扮演著教師、學者和朋友的角色,并鼓勵我著手進行同樣的工作。
內容概要
這是一部偉大的現代政治理論著作的大規(guī)模擴充版。謝爾登一.沃林的《政治與構想——西方政治思想的延續(xù)和創(chuàng)新》自1960年問世以來,一直鼓舞和教導著兩代政治理論工作者。擴充版保持了原先從柏拉圖到穆勒等政治思想家的十章內容不變,并增加了從馬克思和尼采到羅爾斯和后現代主義者的七章內容。沃林最后得出了一條非凡的論斷——美國已發(fā)明出一種新的政治形式即“顛倒的極權主義”,在這種政治形式中,是經濟力量而不是政治力量居于危險的支配地位。
作者簡介
謝爾登·S.沃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榮譽教授,先后在奧伯林學院、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圣克魯斯及洛杉磯諸分校、普林頓大學、康乃爾大學和牛津大學執(zhí)教政治學理論凡四十年之久。他還是《民主》期刊的創(chuàng)辦主筆。第一版《政治與構想》榮獲利平科特政治理論獎。他的另一部著作《兩個世界之間的托克維爾》于2003年獲美國政治學會頒發(fā)的伊斯頓獎。
書籍目錄
擴充版前言前言第一部分 第一章 政治哲學和哲學 一、作為一種探索形式的政治哲學 二、形式和實質 三、政治思想和政治機構 四、政治哲學和政治范疇 五、政治哲學的詞匯 六、構想和政治想象 七、政治概念和政治現象 八、論述的傳統(tǒng) 九、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 第二章 柏拉圖:政治哲學與政治 一、政治哲學的創(chuàng)立 二、哲學與社會 三、政治與知識系統(tǒng)論 四、尋求無私工具 五、權力問題 六、政治知識和政治參與 七、統(tǒng)一的限度 八、柏拉圖的模棱兩可 第三章 帝國時代:空間與共同體 一、政治范疇里的危機 二、空間的新維度 三、公民身份與放棄 四、政治與羅馬共和國 五、利益政治 六、從政治聯合體到權力組織 七、政治哲學的衰落 第四章 早期基督紀年:時間與共同體 一、早期基督教的政治性成分:共同體的新觀念 二、作為一種政制的教會:對政治秩序的挑戰(zhàn) 三、教會社會中的政治和權力 四、政治化宗教的窘境及奧古斯丁的任務 五、重申的教會社會的特性:時間與命運 六、政治社會和教會社會 七、宗教語言和政治語言:關于中世紀基督教 思想的補充說明 第五章 路德:神學范疇和政治范疇 一、政治神學 二、路德思想中的政治成分 三、反機構偏向 四、政治秩序的地位 五、無抗衡的政治秩序 六、簡樸之果 第六章 加爾文:新教的政治教育 第七章 馬斯雅弗利:政治與暴力經濟學 第八章 霍布斯:作為規(guī)則體系的政治社會 第九章 自由主義和政治哲學的衰落 第十章 組織的時代和政治的純化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從現代到后現代力量 第十二章 馬克思:無產階級的或未崩潰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家? 第十三章 尼采:前極權主義的、后現代的 第十四章 自由主義以及理性主義的政治 第十五章 自由主義司法與政治民主 第十六章 力量與形式 第十七章 后現代民主:實質上的還是短暫易逝的?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部分第一章政治哲學和哲學……要用限定意義的少量詞匯,來表達復雜事物的多種含義。——沃爾特·白哲特一、作為一種探索形式的政治哲學這是一本關于一種特別的論述傳統(tǒng)——政治哲學的書。在本書中我將試圖討論該傳統(tǒng)的一般特性,那些幫助構建它的人們不斷變化的關切所在,以及標志其發(fā)展主線的世事變遷。與此同時,我還將嘗試就政治哲學這一事業(yè)本身作一些說明。對這一意圖的陳述自然會導致期望討論將從對政治哲學的定義開始。但要想滿足這種期望,或許是徒勞的,這不僅因為寥寥數語無法完全說明全書的意向,而且還由于政治哲學并非一個帶有外部性質的實體。相反,它是一種復雜的活動,要理解它,最好是通過對公認的大師們實踐它的許多種方法進行分析??梢哉f,沒有單獨一位哲學家,也沒有一個歷史時代給它下了最后定義,如同沒有一位畫家或一個畫派已實踐了我們所說的繪畫的全部。如果說政治哲學比任何偉大哲學家已表述出來的還具有更多含義,那就是有理由相信,政治哲學構成一種活動,其特性已隨時間的推移而得到最清晰的展現。換言之,要理解政治哲學,就得像我們去理解一種豐富多彩的復雜傳統(tǒng)一樣。
后記
譯完這部原版761頁的政治哲學名著,已是2007年11月了。原先作者謝爾登·S.沃林教授曾答應為這個譯本寫“中文版序”的,現在看來由于他健康上的原因而難以實現。幸運的是我得以在翻譯過程中多次向他求教一些疑難問題,并已陸續(xù)請他將原書中的不少拉丁語、意大利語、法語和德語引文都譯成了英語。原著書名中的“Vision”在英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經綜觀全書并與作者斟酌再三,我覺得用漢語中的“構想”一詞來表達顯得最為貼切。書中所包含的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的語錄均引自原著的權威英譯本。按照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要求,凡是能夠在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的著作中找到相應譯文的,我都直接搬用那些譯文。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英譯本和中譯本的譯文內容彼此相當一致,顯然兩者的翻譯風格都十分嚴謹。部分語錄,因書中未詳細注明出處或國內尚未出版上述中譯本,我用了自己的譯文。由于原書既有腳注,又有尾注,因此我覺得不便再給譯本添加譯者注,想必本書的讀者會在案頭備有相應的工具書,或可通過互聯網查閱有關資料。在翻譯尾注時,考慮到讀者想要進一步查找作為引文出處的原著的可能,我保留了作者姓名、論著標題和出版公司名稱的原文。此外,原書末尾的“索引”部分因譯文未標明原書的頁碼而變得沒有意義,經與出版社商定,不予譯出。相信本書的這些安排能夠得到讀者的理解和認同。
媒體關注與評論
本書提供了對西方政治思想家的大綱性解讀。慎重,自信,見解獨到,毫無妄自尊大,令人印象深刻……這是一項引人注目的成就?! s翰·鄧恩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一部關于哲學和政治權力的記述,內容全面,分析敏銳,上溯到古希臘時期,下至后現代的超級大國時代……是任何關心21世紀政治前景的人的必讀之作。 ——普林斯頓大學喬賽亞·奧伯 《雅典革命和民主雅典的政治分歧》作者沃林以公民的激情和思想家的嚴密性進行寫作,全書思想鮮明,極富歷史意識。 ——普林斯頓大學毛里齊奧·維羅利 《尼可洛的微笑:馬基雅維利傳》作者
編輯推薦
《政治與構想:西方政治思想的延續(xù)和創(chuàng)新(擴充版)》為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