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0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漢娜·阿倫特 頁數(shù):309 譯者:王寅麗
Tag標簽:無
前言
1957年,一個人造的、在地球上誕生的物體,被發(fā)射到了太空中,在隨后的數(shù)星期內,它繞地球航行,與不停地做旋轉運動的天體——太陽、月亮和星辰——一樣,遵循著同一套重力規(guī)律。準確地說,這個人造衛(wèi)星既不是月亮或星星,也不是沿圓周軌道運行的天體,后者對我們受地球壽命限制的凡人來說,是永恒存在下去的東西。不過,在一段時間里,這個人造衛(wèi)星打算留在太空中,它以與天體近似的方式在天上棲息和運行,仿佛它已被暫時地允許加入它們的高貴行列?! ∵@一在重要性上無可比擬、甚至比原子裂變還重要的事件,如果不考慮它在軍事上和政治上帶來的令人不快的影響,就應當?shù)玫饺藗儫o比喜悅的歡呼。但奇怪的是,人們的歡呼并非勝利的喜悅,也不是在面對人力掌控自然的巨大力量時,充盈于心中的驕傲和敬畏之情(現(xiàn)在當他們從地球上仰望天空時,就能觀看到一個他們自己制造的東西)。在事件發(fā)生的一瞬間,直接的反應是大松一口氣,人類總算‘‘朝著擺脫地球對人的束縛邁出了第一步”。這個奇特的宣言不是某個美國記者隨口說說的,而是恰好重復了二十年前刻在一位俄國偉大科學家墓碑上的驚人之語:“人類不會永遠束縛在地球上”?! ∵@樣的情緒一段時間來很常見,表現(xiàn)為人們已處處不愿再慢吞吞地理解和適應科學發(fā)現(xiàn)和技術進步,而且,他們在幾十年里就把科學甩到了后頭。在這兒,和在其他方面一樣,科學家們實現(xiàn)了人們最大膽的夢想,證明這些夢想既不狂野也非荒誕無稽。新奇的只是這個國家中最受人尊敬的一份報紙,終于把直到那時還塵封在不太受人尊敬的科幻文學里的故事(不幸的是,對科幻故事作為一種大眾情緒和大眾愿望的傳達手段,沒有人給予應有的重視)登上了報紙頭條。
內容概要
這部極具原創(chuàng)性的著作,通過對勞動、工作和行動;權力、暴力和體力;地球和世界,以及財產(chǎn)和財富等諸概念的區(qū)分,強調了人在面臨現(xiàn)代社會高度科技化、自動化和經(jīng)濟現(xiàn)代化情境下,仍然具有的“復數(shù)性”和開端啟新的行動能力,從而重樹人們對于人類事務的信念和希望。這本曾被歡呼為“參與式民主的教科書”,將批判的目光投向我們當前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和行為方式。時隔50年,這本書的原創(chuàng)性仍然像當時一樣令人矚目,并能激發(fā)起新的思想和討論。
作者簡介
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原籍德國,20世紀最偉大、最具原創(chuàng)性的思想家、政治理論家之一。她在馬堡和弗萊堡大學攻讀哲學、神學和古希臘語,后轉至海德堡大學雅斯貝爾斯的門下,獲哲學博士學位。1933年納粹上臺后流亡巴黎,1941年到了美國?! ∽?954年開始,阿倫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紐約布魯克林學院開辦講座,后擔任過芝加哥大學教授、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其主要著作有:《極權主義的起源》《人的條件》《精神生活》《康德政治哲學講義》等?! “愄爻錾谙滤_克森州林登市(今漢諾威)的一個世俗猶太人家庭,在哥尼斯堡(現(xiàn)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和柏林度過成長時期。她在馬堡大學求學時師從海德格爾,并從此與海德格爾發(fā)展出亦師生亦情人、時斷時續(xù)的長期關系。由于后者對納粹的同情,這種關系也頗遭物議?! ≡谝淮闻c海德格爾分手后,阿倫特遷移到海德堡,并在那里接受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斯貝爾的指導寫作博士論文,主題是中世紀天主教經(jīng)院哲學家圣奧古斯丁思想中的愛的概念?! ?929年阿倫特完成了她的博士論文,但由于她是猶太人,無法獲取教授學術資格認定(habilitating),她也就不能在任何德國大學授課。1933年,阿倫特離開德國,前往法國巴黎,并在那里與馬克思主義者沃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結識并成為好友。在法國逗留期間,阿倫特還致力于救助猶太難民。 隨著二戰(zhàn)爆發(fā),法國部分領土被納粹德國占領,德國占領當局逮捕猶太人并將其送往集中營,阿倫特不得不再次流亡,離開法國。1940年, 阿倫特與德國詩人、哲學家海因里希·布呂赫 (Heinrich Blücher) 結婚?! ?941年,在美國外交官 Hiram Bingham IV 的幫助下,阿倫特與丈夫和母親前往美國;這位美國外交官非法向 2500 名猶太難民發(fā)放了簽證。阿倫特抵達紐約后成為當?shù)氐聡q太僑民中的活躍分子,并為 Aufbau 周刊撰稿?! 《?zhàn)結束后,阿倫特與海德格爾恢復了聯(lián)系,并在德國的一次去納粹化聽證會上為其作證。1950年,阿倫特歸化為美國公民,1959年她成為普林斯頓大學任命的第一位女性正教授?! “愄赜?975年逝世,享年69歲,葬于紐約州 Annandale-on-Hudson 的 Bard College,其夫在該學院教學多年。
書籍目錄
導言瑪格麗特·加諾芬前言第一章 人的境況 第一節(jié) 積極生活與人的境況 第二節(jié) “積極生活”的術語 第三節(jié) 永恒對不朽第二章 公共和私人領域 第一節(jié) 人:一種社會的或政治的動物 第二節(jié) 城邦與家庭 第三節(jié) 社會的興起 第四節(jié) 公共領域:共同 第五節(jié) 私人領域:財產(chǎn) 第六節(jié) 社會的和私人的 第七節(jié) 人類活動的定位第三章 勞動 第一節(jié) “我們身體的勞動和我們雙手的工作” 第二節(jié) 世界的物性 第三節(jié) 勞動和生命 第四節(jié) 勞動與繁殖 第五節(jié) 財產(chǎn)和財富的私人性 第六節(jié) 工作的器具與勞動分工 第七節(jié) 一個消費者社會第四章 工作 第一節(jié) 世界的持存 第二節(jié) 物化 第三節(jié) 工具性和勞動動物 第四節(jié) 工具性和技藝人 第五節(jié) 交換市場 第六節(jié) 世界的恒久性及藝術品第五章 行動 第一節(jié) 行動者在言行中的彰顯 第二節(jié) 關系網(wǎng)和被講述的故事 第三節(jié) 人類事務的脆弱性 第四節(jié) 希臘的解救之道 第五節(jié) 權力與顯現(xiàn)空間 第六節(jié) 技藝人與顯現(xiàn)空間 第七節(jié) 勞工運動 第八節(jié) 制造對行動的傳統(tǒng)取代 第九節(jié) 行動的過程性質 第十節(jié) 不可逆性和寬恕的力量 第十一節(jié) 不可預見性和承諾的權力第六章 積極生活與現(xiàn)代 第一節(jié) 世界異化 第二節(jié) 阿基米德點的發(fā)現(xiàn) 第三節(jié) 普遍科學對自然科學 第四節(jié) 笛卡爾式懷疑的興起 第五節(jié) 內省和共同感的喪失 第六節(jié) 思想和現(xiàn)代世界觀 第七節(jié) 沉思與行動的倒轉 第八節(jié) 積極生活內的倒轉和技藝人的勝利 第九節(jié) 技藝人的失敗和幸福原則 第十節(jié) 生命作為至善 第十一節(jié) 勞動動物的勝利致謝索引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二節(jié) 世界的物性 古代理論對勞動的輕蔑和近代理論對勞動的崇尚,都與勞動者的主觀態(tài)度或活動有關,從而要么不信任他們的艱苦付出,要么贊美他們的生產(chǎn)力。這種主觀性取向在輕松勞動和艱苦勞動的區(qū)別上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但是我們至少在馬克思(作為現(xiàn)代最偉大的勞動理論家,他為這類討論提供了一種衡量標準)那里看到,勞動生產(chǎn)力是以生命過程滿足自身再生產(chǎn)的需要來衡量的,它存在于人類勞動力固有的潛在剩余當中,而不在于它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的性質或特征?!⊥瑯?,希臘人認為畫家的地位高于雕刻家,并不表示他們對繪畫更為重視。看來,如果產(chǎn)物的世俗性質——它的處所、功能和留駐世界的時間長短——不被考慮的話,被我們的理論家頑固地忽略,但被我們的語言忠實地保留了下來的勞動和工作的區(qū)別,就變成了單純程度上的區(qū)別??墒敲姘妥雷拥膮^(qū)別的確遠遠大于面包師和木匠的區(qū)別,前者在世上的“預期壽命”幾乎不超過一天,后者卻可以輕易地保存上幾代人的時間?! 亩?,我們一開始就注意到的語言和理論的奇特不一致,就變成了以世界為取向的、我們所謂的“客觀”語言,和以人為取向的、我們試圖在理解中運用的主觀理論之間的不一致。正是語言和潛伏在語言下面的基本人類經(jīng)驗,而非理論,告訴了我們,世界(積極生活活動于其間)之物有一種完全不同的性質,是完全不同類型的活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工作的產(chǎn)物(而非勞動的產(chǎn)物)被視為世界的一部分,保證了世界的持久和穩(wěn)固,否則世界就不能持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