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世紀文景) 作者:[英]約翰·拉斯金 頁數(shù):461 字數(shù):353000 譯者:張翔
Tag標簽:無
前言
本書收錄的羅斯金論前拉斐爾主義(Pre-Raphaelitism)的第一篇文章發(fā)表于1851年,這也是他首次使用“前拉斐爾主義”這一名詞。那是在前拉斐爾派的三位創(chuàng)始人(霍爾曼·亨特[WilliamHolman:Hunt]、米萊斯[John Everett Millais]、羅塞蒂[Dante Ga.briel。Rossetti])首次展出的繪畫遭到媒體的猛烈抨擊時,羅斯金針對攻擊作出的回應。接下來的關于建筑與繪畫的演講,于1853年在愛丁堡發(fā)表,并于次年出版發(fā)行。
內(nèi)容概要
《前拉斐爾主義》(1906)是羅斯金公開為前拉斐爾派辯護的杰出的藝術評論作品,它的面世引起了藝術界、學術界強烈的轟動。 本書收錄了羅斯金對前拉斐爾主義藝術和藝術家的若干評論,涵蓋了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歐洲的藝術流派、藝術分析、作品欣賞、畫法研究、材料研究、歷史與社會文化分析等領域。其中第一篇同書名的文章發(fā)表于1851年,是前拉斐爾派的三位創(chuàng)始人(霍爾曼·亨特、米萊斯、羅塞蒂)首次展出的繪畫遭到媒體的猛烈抨擊時,羅斯金所作出的回應;其后關于建筑與繪畫的部分,是羅斯金1853年在愛丁堡發(fā)表的演講;本書還包括了羅斯金于1855—1859年問發(fā)表的對藝術院展出作品的注釋,對這些作品進行了一一點評。 本書內(nèi)容廣博、筆觸細膩,充滿了藝術的色彩和美感,充滿著對美的熱切和向往,而字里行間所蘊涵的豐富情感,也處處顯露出作者的人文關懷。
作者簡介
約翰·羅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19世紀英國著名的美學家、文藝評論家和演說家,被稱為“美的使者”、“道德領路人”、“社會預言家”。他還是一位思想深刻、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散文大師。他的藝術論文,長于描繪,工于寫景,講究節(jié)奏,追求音樂效果;他的演講說
書籍目錄
前言前拉斐爾主義 前言 前拉斐爾主義關于建筑與繪畫的演講 前言 演講一 演講二 對演講一和演講二的補充說明 演講三 演講四 演講四的附錄藝術院注釋 第一部分(1855) 第二部分(1856) 第三部分(1857) 第四部分(1858) 第五部分(1859)透納美術館的注釋 透納美術館的注釋 附錄譯名對照
章節(jié)摘錄
前拉斐爾主義 我們也許可以相當肯定地證明,上帝希望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工作,但是在我看來,我們也有相當多的證據(jù)可以證明,上帝希望每一個人都從他的工作中獲得快樂。《圣經(jīng)》中這么寫——“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而從不這么寫——“你必傷心欲絕才得糊口”:而且我發(fā)現(xiàn),一方面,無窮的苦難是由那些游手好閑的人造成的,他們沒有完成他們被指定做的事情,并且在許多他們本不應該關注的問題上制造各種痛苦的根源,因此,在另一方面,沒有任何小的痛苦是由過度工作且不快樂的人造成的,這種人對工作持一種厭惡的態(tài)度,且促使他人也這樣想。若非如此,我相信他們不開心的事實本身就是對神圣法則的違背,也是他們生命歷程中的某種蠢行或罪惡的征兆。那么,為了使人們在工作中得到快樂,有三件事情是必需的:他們必須適合于他們的工作;他們不能過度工作;他們在工作中必須得到一種成就感,不是一種不確定的感覺,例如需要他人為此作證,而是一種確定的感覺,或者干脆是一種認知——不管世界會說什么或者怎么認為,這么多的工作已經(jīng)得到了圓滿的完成,并且成果良多。因此,一個人若要從工作中獲得快樂,那么他不僅必須勝任他的工作,還要對自己的工作作出好的評判。 那么他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如果很不幸他的父母和老師沒有為他做這件事——就是找出他適合做的事情。在這種尋找中,一個人最穩(wěn)妥的做法也許就是跟隨他的興趣的引導——如果他沒有同時聽從其自負的指引的話。人們通常以這樣的方式來推理:“我似乎不適合擔任某一公司的總經(jīng)理,但是我很可能可以勝任財政大臣。”但是相反,他們這樣推理才更合適:“我似乎不適合擔任某一公司的總經(jīng)理,但我敢說我可以在一些小蔬菜生意上有所作為;我對挑選豌豆很有一手。”也就是說,總是嘗試一些低級的工怍而不是更高級的工作,直到他們找到盡頭:一旦從零開始,一個人就可以一步步穩(wěn)健地發(fā)展起來,而不會不斷地給他周圍的人帶來災難。但是目前這種謙遜格外難以實現(xiàn),因為有很多傲慢和無禮被施加在從事卑微工作的人們身上。而在愚蠢的人——也就是說,在多數(shù)人——看來,那些曾經(jīng)將社會不同階級分割開來的巨大障礙物的廢除,使得仍然留在社會底層變得比原來還要可恥十倍。當一個出身于工匠家庭的人,被一個出身貴族的人看做完全不同種類的動物時,他也許不會為維持原樣而感到不舒服或羞恥,就像一匹馬還是希望自己是馬,而不要變成長頸鹿。但是既然一個人要賺錢,要活在這個世界上,要與那些身份高于自己的人交往,且不受譴責,那么,不管一個人的位置如何,不僅人類天性的不滿會發(fā)展到一個空前的程度,而且對于他來說仍然保持在他出生的階層就成了真正的恥辱,每一個人都認為他有責任設法成為一個“紳士”。任何有權力管理公共慈善教育機構(gòu)的人都知道,這種感覺已經(jīng)變得多么普遍。每一天,他們都會收到來自媽媽們的信,她們希望自己的六個或八個兒子全都可以進入大學,能夠在長假中參加遍游歐洲大陸的教育旅行,她們認為社會的慈善機構(gòu)存在問題,因為她們的這些理想都不可能實現(xiàn)。十封這樣的信中有九封會宣稱——作為作者提出強烈要求的理由——她們渴望使自己的家庭保持在一種如何如何的“生活地位”。沒有人真正渴望孩子們的安全、身心鍛煉以及道德品質(zhì),他們只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對于生活在社會較低層的不幸處境的驚慌和恐懼——他們渴望改變這種不幸處境,不惜任何代價:斗爭、憂慮,甚至縮短生命本身。我相信改變公眾的這種想法是對國家所作的最大貢獻,這會由一些慈善家來引導,不可否認這種人存在于“紳士”階層中,他們會根據(jù)原則,參與一些最普通的職業(yè),使這些職業(yè)變得令人尊敬;他們以此向世人證明,雖然他們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從事體力勞動,或者在柜臺前為客人服務,但是他們?nèi)匀豢梢跃S持他們的尊嚴,仍是最好意義上的紳士。我一點也不明白,禮貌、莊重、同情心、勇氣、誠實、虔誠,以及所有其他可以構(gòu)成紳士特征的品質(zhì),為什么不能在一個柜臺后面或是其他地方找到——假如那里的人們需要甚至渴求這些的話?! 〗酉聛恚屛覀兗僭O人慎重選擇好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那么下一件需要做的事,就是不要讓自己在那上面過度勞累。在這里我不想談論我們的社會和商業(yè)系統(tǒng)中存在的那些各式各樣的錯誤,它們看起來要(我不確定它們實際上是否比看起來還要厲害)迫使我們?nèi)ミ^度工作,僅僅是為了生存;我也不想談論那些出自危害健康的辛苦勞作的成果——對許多人來說,他們無法滿足于小小的成就,而這些小小的成就才真正是他們快樂的必需品。我只想略微談一談過度工作的一種特殊原因——想要去做偉大的或聰明的事情的野心,以及想要通過無限努力來完成這些事情的希望:徒然而致命的希望;它不僅使人們過度勞累,而且致使他們做的所有工作都是有害身心健康的。我說它是一個徒然的希望,并且讓讀者們確信這一點(這是一種對人類的最高利益來說至關重要的真理)。沒有任何偉大的智力成果是由巨大的努力所成就的;偉大的成果只能由偉大的人來完成,并且,他完成它是不費力氣的。而現(xiàn)在,我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這一點——而沒有什么比這一點更需要得到理解了。讓我盡可能把它講得更清楚,解釋得更充分?! ∥乙呀?jīng)說過“沒有任何偉大的智力成果”:因為我不想讓這種斷言擴展到道德方面。相反,在我看來,正因為我們傾向于——只要我們活著——處在一種強烈的道德的努力狀態(tài),我們才不愿意采取強烈的身體或智力的努力。我們的全部精力都交給了心靈的工作——都投入到了與巨龍的偉大斗爭之中——用武力占據(jù)天堂的王國。但是身體的工作和大腦的工作都應當平靜地完成,相對來說不費氣力。四肢和頭腦在任何時候都不應當被使用到極限;那樣的方式并不能得到最大量的勞動成果:它們不為激烈所動,它們只與寧靜和持久合作。我們應當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不是在黎明時才讓賽船歸港——我們不會從那種工作中得到任何好處,只會得心臟病?! ∪绻@個偉大的真理和法則可以得到真誠的、謙恭的理解,那么有多少人的痛苦可以被免除啊!——那就是說,如果一件偉大的事情是完全可以完成的,那么就可以不費力氣地完成;而如果它需要被完成,那么也許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可以完成它,但是他可以不費任何力氣——就是說,像小人物完成小事情一樣不費力氣;不僅如此,也許還花費更少的力氣。然而,還有什么真理更公開地取決于所有人類現(xiàn)象的表面呢?難道現(xiàn)存的所有偉大作品的外表上都沒有“不費力氣”的證據(jù)嗎?難道它們沒有直白地告訴我們,并不是“這里包含著巨大的努力”,而是“這里蘊藏著偉大的能力”嗎?這并不是道德的消沉,而是上帝的力量,它是我們在許多有力的東西面前都不得不承認的偉大力量,然而,它正是我們現(xiàn)在從不承認的力量,但是想像一下,我們要在鐵柵欄和汗水的幫助下完成偉大的事業(yè)——唉!那樣我們什么都做不出來,只會使自己日漸消瘦?! ∪欢?,請大家不要誤解我的意思,也無論如何不要將這個偉大的真理和年輕人的流行信條混為一談——他們認為如果擁有天賦就不需要工作。事實上,一個有天賦的人總是比其他人更樂意去工作,并且從他所做的工作中獲得更多的益處,他們往往很少去關心自身內(nèi)在的神力,因此傾向于把他所有的能力都歸功于他的勞動,當別人問他是如何達到他現(xiàn)在這樣的,他會告訴他們:“我真的懷疑自己是否有所成就,如果是,那么也不過是因為努力工作?!边@是牛頓說話的語氣,但是我想每一個將自己的真正才智奉獻給科學事業(yè)的人都會這么說。藝術領域的天才通常會更自知,但是不管在任何領域,天才總是非常出眾,因為天才持久而穩(wěn)固、朝著正確的方向、愉快而虔誠地努力著,積聚和鍛煉自己的能力,也因為他在使用這些能力時表現(xiàn)出來的巨大的、難以言喻的高超技藝。所以,精確說來,一個人是否有天賦,不關任何人的事——無論他是什么人,他都必須安靜、穩(wěn)定地工作;而這些工作的自然結(jié)果往往就是上帝要他做的事情,而且往往是他的最好成果。沒有什么極大的痛苦或是心靈的破碎會使他做得更好。如果他是一個偉大的人,那么他就會成就偉大的事業(yè);如果他是一個普通的人,那么就做普通的事情。但是如果這工作完成得平和穩(wěn)妥,它通常就是好的、正確的;如果這工作完成得動蕩不安且野心勃勃,它通常就是錯誤的、虛偽的和卑劣的?! ∠旅媸堑谌匦璧氖虑椋褪俏艺f過的,一個人要對自己的工作作出好的評判;他不應當只依賴于大眾對某件事情的做法的意見,他還應當對進步的感覺給予正確的鼓勵,并且對成功有一種正確的認識——他還能完成其他的事情: 完全獨立于明天, 微笑著回顧昨天?! ∥蚁嘈?,這種感覺的真正的幫助和滋養(yǎng)作用,對于當今半數(shù)的勞動者來說,幾乎是陌生的。因為無論他們在外部舉止上表現(xiàn)出怎樣的自我滿足,我們都可以通過他們對彼此的強烈嫉妒很清楚地看出,他們對于自己所做的事情的真正價值是多么不自信。自負會使人膨脹,但是從來不能支撐他;在人們看來,總是有太顯著的苦惱和絕望使他們無法承認在他們內(nèi)心里有一個信念在穩(wěn)固地支撐著他們?! ∥乙呀?jīng)一般性地陳述了這些原則,因為它們適用于任何勞動的分支。但是對于其中一個分支來說,我們對這些原則的無知或遺忘已經(jīng)引起了不可估量的災難:我現(xiàn)在要特別針對它來重新討論一下這些原則,那就是——藝術的分支?! ∫话愣?,從事藝術工作的人,都是自由地選擇他們的職業(yè),并且認為自己對藝術有著特殊的才能,然而,作為一個實體來說,他們是不快樂的人。在我看來,這是由于他們被寄予希望,或者他們本身希望自己靠聰明才智來賺取面包——而不是靠穩(wěn)定或安靜地工作;因此,在極大程度上,他們試圖讓自己變得聰明,于是就進入了一種完全錯誤的思想和行為狀態(tài)中?! ≡谙嗤潭壬希瑳]有其他職業(yè)或工作是這種情形。一位律師確實會懷疑他不太可能在他的職業(yè)中取得發(fā)展,除非他比身邊其他人聰明很多,但是他不會總是想著怎么去展示他的才智。他通常在他事業(yè)的早期就會明白,他需要好好利用自己的才智,需要堅實的法律知識,通過各種各樣的法律考試,以及為每一樁委托給他的案子搜集確實的證據(jù)——他的客戶需要這些。他也是靠這個賺錢的。這是一種健康的、可估量的勞動,因為他們是按小時收費的。如果他恰好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快速的反應能力,那么這些都將在適當?shù)臅r間得到適當?shù)陌l(fā)揮;如果他什么也沒有,他就只好希望勤奮和責任心可以使他也能在這個行業(yè)里有所發(fā)展。再舉一個牧師的例子:他們強烈渴望能展示他們的雄辯和才能,任何一個真正了解自己內(nèi)心的人都不會拒絕這種機會,但是他們知道這是一個誘惑。他們從來不認為聰明才智是成為牧師的必備條件,他們也不會特意坐下來寫一篇訓誡。即使是他們之中最愚鈍、最空虛的人,也會為他們的空虛遮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而且假裝他們所做的一切是有回報的。他們不會公開詢問他們的聆聽者——你是否認為我的訓誡很獨特,或者我的語言很有詩意?他們應該很早就明白,他們并不是靠聰明來謀生的,他們的任務是宣傳真理。如果他們恰巧有聰明才智和雄辯的才能,還有創(chuàng)意,那么在適當?shù)臅r候,這些才能會發(fā)揮它們的作用,但是不必不斷地去追求它們或者去展示它們:即使沒有上述才能,也一樣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牧師?! ∪欢鴮τ谀切┎恍业乃囆g家來說卻不是這樣。沒有人期望從他那里得到任何誠實的或有用的勞動成果,但是每一個人都希望他是具有創(chuàng)造才能的。獨創(chuàng)、靈巧、虛構(gòu)、想像,每一樣能力他都必須具備,惟獨除了那些本應該被期待的東西一誠實和扎實地工作,以及適時解除他作為一位畫家的職責。什么職責?讀者們也許會略帶驚奇地問。他完全有理由這么問,因為我猜想很少有畫家知道他們自己的職責是什么,甚至干脆不知道他們是否有什么職責?! ∪欢?,要發(fā)現(xiàn)這一點其實并不難。那些當人們發(fā)現(xiàn)自己具備便決心成為一名畫家的才能,我想就是觀察的熱情以及模仿的技巧。這樣的人天生就是一個觀察者和模仿者;他的職責就是向他的同胞傳達知識,而這些知識是無法通過視覺以外的方式傳達的。長期以來,這種職責都保持著一種宗教的性質(zhì):它通過給予可見的形式,將信仰對象的實體以及《圣經(jīng)》歷史的真相,印入大眾的頭腦中?,F(xiàn)在,這種職責已經(jīng)漸漸消失,但是至今仍然沒有任何東西取代它的位置。畫家沒有職業(yè),沒有目的。他是這世界上的游民,追逐著他自己的幻想的影子。 但是他從來沒打算要這樣。正當印刷術的發(fā)明取代了畫家非凡的辛勤勞動之時,突然而普遍的自然主義,或者說描摹原始的自然事物的傾向,出現(xiàn)在歐洲的畫家中,這種風潮并不是一種錯誤的本能。它雖然受到了誤解和濫用,但是它出現(xiàn)在正確的時間,并且經(jīng)過各種凌辱仍然保持了它的本質(zhì);也許在新近的風景畫派中,它才展現(xiàn)出它的力量的第一顆果實。那種本能同時也迫切要求歐洲的每一位畫家履行他們的責任——忠實地展現(xiàn)所有重大的歷史事件,或者那一時期存在的自然美景;展現(xiàn)那些可以立即幫助科學發(fā)展的事件,忠實地記錄每一個逝去時代的紀念碑,它們很可能在即將到來的革命性變化的新時代中被清除干凈?! ∥覄偛耪f過,這種本能來得正是時候;它使得讀者們?nèi)ニ伎?,假如他們的畫家理解并遵守了這一本能,那么,到此刻為止,歐洲國家已經(jīng)擁有了多大數(shù)量、多少種類的綜合知識??!假如他們以絲毫無誤的精確訓練自己,以達到有能力畫出每一種他最喜愛的主題,他們就分成了歷史主義者和自然主義者兩大陣營。前者絕對忠實地畫出每一座大廈、每一個城市、每一個戰(zhàn)場、每一個有著最細微的歷史意義的場景,精確而完整地展現(xiàn)出它們當時的面貌。而他們的同伴則根據(jù)他們各自的能力,逼真地畫出植物、動物或自然風光,以及地球上每一個國家的環(huán)境現(xiàn)象。——假如我們的博物館里有一個忠實而完整的記錄,關于這近兩百年中因戰(zhàn)爭、時間或改革而毀壞的每一座建筑?!偃鐨W洲每一座山脈的凹部都被洞察到,而且它的巖石被極為精確地描繪出來,以致地理學家的圖紙不再是必需的。——假如森林里每一棵樹都以它最美麗的姿態(tài)被描繪出來,原野中的每一種野獸都以它原始的生活狀態(tài)被刻畫出來?!偃缢械倪@些成果都已經(jīng)保存在了我們的國家美術館里?!偃缥覀儺斀竦漠嫾艺诳鞓范\摯地努力工作來增加它們的數(shù)量,并且使這些了解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容易被普通人接近。——那么對于他們來說,比起靠“漂亮的仿制品”來賺取不穩(wěn)定的面包,這難道不是一種更光榮的人生嗎?但是他們不這么認為,也許。他們認為做到真實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且因此是可以被輕視的;他們一輩子都是這樣被教導的。然而,去表現(xiàn)世界上最簡單的自然特征,如果它值得被表現(xiàn)的話,其實是最難的,并且是最值得一個偉大的人花大力氣來完成的事情。但是同時也應當記住,沒有人被局限在最簡單的事物上;每個人都可以在他選擇的地方找出適合自己的工作,而如果他不能發(fā)現(xiàn)什么對他來說足夠難的東西,那才是一件奇怪的事。然而,借口總是口頭上的東西;因為每位畫家都知道,當他放棄如實描繪自然的努力時,更多的是因為膽怯而不是不屑。
媒體關注與評論
不顧道德廉恥,一門心思地追求物質(zhì)和經(jīng)濟利益,這種做法與神圣的法則背道而馳,西方一些智者已經(jīng)向我們指出了這一點。約翰·羅斯金就是這些智者中的一位。 ——[印度]甘地 如同繆斯們?yōu)榱苏樟潦澜缍x開他們的父親阿波羅一樣,羅斯金的思想一個個地離開承載著它們的神圣頭腦,化為一本本生動的書,去教化世人?! 猍法]普魯斯特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