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01-0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嚴耕望 頁數(shù):301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嚴耕望先生是當代史學名家,治學一絲不茍,規(guī)模宏大且考證精密,被譽為“中國史學界的樸實楷模”?!吨问啡龝穮R集了嚴耕望先生的三本小書《治史經(jīng)驗談》、《治史答問》和《錢賓四先生與我》,系著者總結(jié)數(shù)十年從師問學的歷程與研治國史的實際經(jīng)驗,現(xiàn)身說法,指示后人以治史門徑。著者不自珍其秘,不放言高論,舉凡歷史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具體規(guī)律、論題選擇、論著標準、論文體式、引用材料與注釋方式、論文撰寫及改訂,以及努力途徑與生活修養(yǎng)等諸多問題,皆以質(zhì)樸流暢的語言娓娓道來,原原本本,條分縷析,誠摯親切,務求實用,可謂金針度人,功在學林。
作者簡介
嚴耕望(1916-1996),號歸田,安徽桐城人,著名歷史學家。1940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歷史系。曾任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及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中國文化研究所、新亞研究所研究員、教授。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中國中古政治制度及歷史地理,著有《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唐仆尚丞郎表》、《唐史研究叢稿》、《唐代交通圖考》等。
書籍目錄
治史經(jīng)驗談序言一 原則性的基本方法(一)要“專精”,也要相當“博通”(二)斷代研究,不要把時間限制得太短促(三)集中心力與時間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點”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風搶進(四)要看書,不要只抱個題目去翻材料(五)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書,說人人所未說過的話(六)其他幾點意見二 幾條具體規(guī)律(一)盡量少說否定話(二)不要忽略反面證據(jù)(三)引用史料要將上下文看清楚,不要斷章取義(四)盡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史料,少用后期改編過的史料(五)后期史料有反比早期史料為正確者,但須得另一更早期史料作證(六)轉(zhuǎn)引史料必須檢查原書(七)不要輕易改字三 論題選擇(一)具體問題與抽象問題(二)問題的實用性(三)大問題與小問題(四)自己能力與材料情況(五)檢查論著目錄四 論著標準五 論文體式(一)常行體(二)綱目體(三)綱目變體(四)復合體六 引用材料與注釋方式(一)引用材料方式(二)注釋方式七 論文撰寫與改訂八 努力途徑與工作要訣(一)立志與計劃(二)工作要訣九 生活、修養(yǎng)與治學之關(guān)系(一)健強身體、健康心理(二)一心力、惜時光(三)淡名利、避權(quán)位(四)堅定力、戒浮躁(五)開闊胸襟(六)慎戒執(zhí)著治史答問序言一序言二一 我研究歷史的興趣是怎樣引發(fā)的二 我在中學大學讀書時代的課外閱讀三 我對于政治制度史的興趣是怎樣引發(fā)的四 我對于歷史地理的興趣是怎樣引發(fā)的五 我的研究重心何以放在唐代六 我對于上古史與考古學的興趣七 宋史是青年可大展拳腳的園地八 我對于唐詩史料的利用九 我今后的撰述計劃十 研究歷史不要從哲學人手十一 研究中同史不必要從中文入手十二 社會科學理論只是歷史研究的輔助工具,不能以運用理論為主導方法十三 “無孔不入”、“有縫必彌”十四 目錄學與??睂W十五 年齡與撰述十六 前進與落伍十七 史學二陳十八 通貫的斷代史家——呂思勉十九 翻譯工作的重要性二十 我購藏書刊的原則二十一 我對于中國通史講授的幾點意見附錄一 嚴耕望先生訪問記(黃寬重)附錄二 《唐代交通圖考》序言錢穆賓四先生與我序言上篇 錢穆賓四先牛行誼述略下篇 從師問學六十年附錄一 我與兩位王校長附錄二 我對傅斯年孟真先生的感念附錄 中國史學界的樸實楷模——敬悼嚴耕望學長(余英時)
章節(jié)摘錄
一、原則性的基本方法 我在序言中已說過,治史不能機械的拘守某一類固定的方法,但也不能不注意一些大原則大方向。我覺得治史學有幾條應注意的原則性的基本方法問題,也有一些應注意的較具體的規(guī)律。茲先就原則性的基本方法問題提供一點意見?! 。ㄒ唬┮?ldquo;專精”,也要相當“博通” 專精與博通兩個概念當為一般人所知,不必說,但尤著重“精”與“通”兩字。專不一定能精,能精則一定有相當?shù)膶?;博不一定能通,能通就一定有相當?shù)牟?。治學要能專精,才能有成績表現(xiàn),這是盡人皆知的事,所以近代治學愈來愈走上專精之路,要成為一個專家。雖然最近已注意到科際的研究,但過分重視專精的觀念仍然未改。其實,為要專精,就必須有相當博通。各種學問都當如此,尤其治史。因為歷史牽涉人類生活的各方面,非有相當博通,就不可能專而能精,甚至于出笑話。所以治史最為吃力,很難有一個真正的青年史學家! 治史的博通可分從兩方面談。第一,史學本身的博通。即對于上下古今都要有相當?shù)牧私猓绕鋵τ谧约貉芯康臅r代的前后時代,要有很深入的認識,而前一個時代更為重要。若治專史,例如政治史、政制史、經(jīng)濟史、社會史、學術(shù)史等等,治某一種專史,同時對于其他的專史也要有很好的了解,至少要有相當?shù)牧私??! ?hellip;…
編輯推薦
其它版本請見:《治史三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