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05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約翰·穆勒 頁數(shù):73 譯者:徐大建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世紀文庫》之西學書系旨在從西方文明的整體進程出發(fā),系統(tǒng)譯介自古希臘羅馬以降的經(jīng)典文獻,借此展現(xiàn)西方思想傳統(tǒng)的生發(fā)流變過程,從而為我們返回現(xiàn)代中國之核心問題奠定堅實的文本基礎(chǔ)?! ”緯鵀槠渲兄坏摹豆髁x》分冊。
作者簡介
作者:(英)穆勒 譯者:徐大建
書籍目錄
澤者序第一章 緒論第二章 功利主義的含義第三章 論功利原則的最終約束力第四章 論功利原則能夠得到何種證明第五章 論功利與正義的聯(lián)系術(shù)語對照表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緒論行為對錯的標準究竟是什么,這個問題雖然爭議不斷,卻始終沒有取得多少實質(zhì)性的進展;就目前的人類知識狀況來看,沒有什么比這種情形更加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了,也沒有什么比這種情形更加能夠表明,我們對一些最重要問題的思考至今仍然是非常落后的。自哲學誕生以來,“至善”的問題或者說是道德基礎(chǔ)的問題,始終被認為是思辨領(lǐng)域中的主要問題,使得多少聰明才俊為它苦思冥想,因它而分成各個門派,相互攻訐,爭論不休。兩千多年以前,青年蘇格拉底在傾聽了老年普羅塔哥拉的見解之后,就主張功利主義的理論而反對當時所謂智者的流行道德(假如柏拉圖所著的“對話”是根據(jù)真實的談話撰寫的),可是到了兩千多年之后的今天,同樣的討論卻仍在繼續(xù),哲學家們?nèi)匀环至杏谕瑯拥膽?zhàn)斗旗幟之下,無論是思想家還是一般人,在這個問題上看來都仍然沒有更加接近于取得一致意見。原文為拉丁文summum bonum,英文的意思是“highest good”或“good at the cop”?!g者注Protagoras(前485-前410),古希臘哲學家,智者學派的代表人物,名言為“人是萬物的尺度”?!g者注誠然,各門科學的第一原理都存在著這類混亂的情形和不確定性,有時還存在著類似的爭議,哪怕是它們之中最確定無疑的科學亦即數(shù)學也不例外;然而,這種情形并沒有嚴重地損害各門科學的結(jié)論的可信性,一般來說確實毫無損害。這看來有悖常理,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一門科學的詳細學說通常并不是從它的所謂第一原理推演出來的,其證據(jù)也并不依賴于它的所謂第一原理。假如科學的詳細學說都是從它的所謂第一原理推演出來的,其證據(jù)都要依賴于它的所謂第一原理,那么就沒有比代數(shù)更不可靠的科學了,也沒有比代數(shù)的結(jié)論更不充分的科學結(jié)論了;因為那些由最杰出的教師寫下來的代數(shù)基本原理,就像英國法律一樣充滿了隨意性,并且像神學一樣神秘,而代數(shù)的可靠無疑,沒有一點是來自平時教給學生的代數(shù)基本原理的。最終被接受為一門科學的第一原理的那些真理,其實是對那門科學所熟知的基礎(chǔ)概念,進行追根究底的分析所得出的最終結(jié)果;它們與那門科學的關(guān)系,不是地基與大廈的關(guān)系,而是樹根與樹的關(guān)系,它們即便永遠不被挖掘出來為人所見,也會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不過,雖然在科學中特殊的真理要先于一般的理論,我們卻可以料想,在道德或立法這樣的實踐性人文學科中,情況或許恰恰相反。由于人的行動都是有目的的,因此自然可以認為,行為規(guī)則所具有的特性和色彩必定得自其從屬的目的。當我們忙于一種追求時,我們需要做的第一件事而非應當期待的最后一件事,看來是對自己所追求的東西有一個清楚明白的認識。大家也會認為,行為對錯的檢驗,應當是查明行為對錯的手段,而不是查明了行為對錯之后的一個結(jié)果。
編輯推薦
《功利主義》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