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食糧

出版時間:2007-1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法]安德烈·紀德  頁數(shù):339  字數(shù):198000  譯者:李玉民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人間食糧》被稱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經(jīng)》”,它是作者青春激情的宣泄,是追求快樂的宣言書;它充斥著一種原始的、本能的沖動,記錄了本能追求快樂時那種沖動的原生狀態(tài)。在《新食糧》中,作者甚至修正“我思,故我在”這一著名哲學命題,代之以“我感知,因此我存在”,將直接感受事物的人生姿態(tài),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書收集的部分作品堪稱法國現(xiàn)代文學的豐碑。

作者簡介

安德烈·紀德(Andre Gide,1869-1951)是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著作甚豐,體裁多樣,小說主要有《背德者》、《窄門》、《浪子歸來》;散文主要有《人間食糧》、《新食糧》;回憶錄主要有《如果種子不死》;游記主要有《蘇聯(lián)歸本》、《漫游土耳其》;戲劇主要有《薩烏爾》、《康多爾王》、《俄狄浦斯》等,此外還有大量文論和日記。

書籍目錄

紀德的寫作狀態(tài)人間食糧  1927年版序言 引言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第五篇 第六篇 第七篇 第八篇 頌歌——代結(jié)束語 尾聲新食糧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布列塔尼記游——途中偶記 漫游土耳其 放棄旅行 阿爾及爾(國家要塞) 布薩達 阿爾及爾(卜利達) 比斯克拉 回返紀德生平和創(chuàng)作年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人間食糧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7條)

 
 

  •   《人間食糧》有時候被歸類于哲學小說,有時候又被劃分為散文。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兩重劃分證明了這部作品兼具哲思的深邃和文學的優(yōu)美。對于不同的讀者來說,都有一窺門徑的可能,可以從不同的門徑進入,欣賞到不同的風景。說它是哲學小說,那是因為作者在書中一分為二,變身為梅納爾克和納塔納埃爾,他們彼此對話,構(gòu)成了全書的基本結(jié)構(gòu)。了解到這一點,就不會因此而覺得有任何閱讀上的障礙。說它是散文,那是因為整本書沒有時間和空間的概念,作者在世界漂流,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清晨到另外一個夜晚,留下了或長或短的文字。它們在邏輯上并沒有很強的關(guān)聯(lián),更像是一團心靈飄蕩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記載下它的觀察和感悟。但是,在整體上這些問題符合相同的情感和價值,因此即便被批評為冗長和瑣碎,也始終能讓讀者感受到作品中的熾熱情感。紀德說:關(guān)鍵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的所見。只是要永遠記得一點:紀德是一位偉大的魔術(shù)師。他把自己的一生變成是文學觀念的一次嘗試,《人間食糧》只是其中之一。他的每部作品都是一個迷宮,而他建造完畢就脫身而去,繼續(xù)他永無止境的人生實驗。因此,如果在《人間食糧》中你獲得了某種啟示,那么就不應(yīng)該沉湎于其中,而是繼續(xù)前進。紀德并不試圖用他的作品構(gòu)筑新的天堂,所以作為讀者,也沒有必要就此止住自己的腳步,變成了他迷宮的守護者。應(yīng)該和他一樣,遍歷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并且心懷感激,欣賞紀德一生里所展現(xiàn)出來無數(shù)人生。
  •   的確是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經(jīng)。
    “我們再次跪下,我們在黑色的水面上尋找天空的反光。我夢想的天空?!?/li>
  •   看了之后很有感觸~~~~好書
  •   太美了~~大師手筆,毋庸置疑,看了又看,愛不釋手
  •   很好,值得慢慢反復看的。
  •   很好,很喜歡!贊!很好,很喜歡!贊!很好,很喜歡!贊!
  •   不錯。質(zhì)量很好但要慢慢讀。至今沒讀完。呵呵
  •   書過來感覺像是舊書一樣,封面臟兮兮的,書脊上也有劃痕。固然我們享受了折扣但是質(zhì)量也應(yīng)該保證啊...失望中!
  •     我的理解
      ——讀《人間食糧》
      
      “拋棄自己的優(yōu)越感吧,它是思想的一大包袱。”
      所謂的優(yōu)越感,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的方式之一,你越是小心謹慎地保護它,它只會給你一個結(jié)果:身受束縛。
      不斷地否定自我,甚至承認“我”是不存在的。忘我的時候,我們的人生反而更從容地萌芽、開花、結(jié)果、歸土……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絕不要同情心,而要愛心?!?br />   當別人質(zhì)疑你冷漠、毫無同情心的時候,你要相信自己,愛就在你心里,那么真實地存在著,從來都沒有改變過。有時候,同情心是可以被利用的,唯獨你心存愛心,才會甘愿地無私奉獻。一切都要出自甘愿。
      “正因為害怕失去愛,我有時才對憂傷、煩惱和痛苦抱有好感,否則,這些我?guī)缀醪荒苋淌??!?br />   占有也就是失去的時候,擁有吧,擁有過,就忘記。要不就時刻預備著你失去時將會占據(jù)你內(nèi)心的的所有情緒。或者干脆承認人世間本就會有的苦、痛、煩。
      “倘若我知道更美好的事物,我就會向你絮叨那些事物——肯定會絮叨那些事物,絕不會絮叨別的事物?!?br />   美好是無處不在的,就像陽光溫和地灑在你身上一樣,令你無比愉悅,這就是美好;就像早晨醒來,你的眼睛仿佛被昨夜圣潔的水洗滌過,你感到它此刻是那么的清澈、透明。你可以和別人絮叨你的眼睛,透過你的眼睛,你可以選擇真、善、美。
      “你應(yīng)該在自己心里燒掉所有書籍?!?br />   如果你在某本書中看到希望,千萬不要相信,相信自己的內(nèi)心,遵循自己的性情,你太沉迷一些書,它們只會擾亂你的心性。不要依賴某一本暫時能給你帶來安慰的書,不要相信里面提供的人生答案,在書中,你要尋找的是不同的知識,然后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創(chuàng)造。
      “幸福每時每刻都會像路邊的乞丐一樣出現(xiàn)在你面前。要是你覺得你所夢想的幸福不是這樣的,因而斷言你的幸福已死亡,你只接受符合你的原則和心愿的幸福,那么你就會落得不幸?!?br />   不幸不是因為你擁有的比別人少,而是你受到了迷惑,以為只有某種特定的方式,才會令你獲得幸福,或者只有得到認可的幸福才叫幸福。你只醉心于追求一種幸福,忽視了所有本來也能給你帶來幸福的事物。
      “生活中必須作出選擇,這總令我感到不堪忍受。選擇,在我看來與其說是取舍,不如說是擯棄我沒有選中的東西。我的各種欲望在這條跑道上奔跑時,必然會相互踐踏。我永遠只能要么干這個,要么干那個;干了這個就失去了干另一個的機會,這令我立刻感到遺憾。所以我經(jīng)常待著什么都不敢做,心煩意亂,似乎總是張開雙手想抓取,又害怕手合攏了只抓到一件東西?!?br />   有人說,得與失是并存的,主要是看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人性里所具有的貪、嗔、癡,總以為得到的不是真正的得到,失去的才覺得是真正失去了。最想要的永遠不只是一件東西,而且希望得到的永遠不要失去,不要被另一種得到擠兌掉。所以,人最需要得到的是一顆平和的心,那時,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已沒那么重要了。
      “我們只存在于生命的眼前這一瞬間。任何未來的東西還沒降臨,整個過去就在這一瞬間逝去了?!?br />   珍惜這一瞬間,因為它與你的過去以及未來息息相關(guān)。浪費了這一瞬間,那么,你的過去會沒有意義,未來也不值一提。
      “我愛過一位卡比爾族姑娘。她是我白天的煩惱,夜間的歡樂?!?br />   其實,這不是愛過,只是擁有過。
      “我之所以常常重游舊城故地,是為了感受時日和季節(jié)的變化?!?br />   我們重復地去一個地方,只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時間對任何事物的影響。當你真切地感受到物是人非時,或許,你才會更加地虔誠。
      “紫藤,我去年冬天見到你時那樣干枯,想不到如今你竟繁華似錦。紫藤枝蔓搖曳,成串的花形狀如懸掛的小香爐,花瓣灑落在金色的砂礫小徑上。”
      花猶如此,人也一樣,你的狀態(tài)永遠不可能只停留在一個階段,只要你的根扎在地里,終有一天,你可以綻放光彩。不過也要時刻記住:“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br />   ……
      作者在引言中勸告:“這本書讀完了就扔掉吧,然后離去。”同時,也對讀者有所期待:“但愿這本書能給你教益,使你對自己比對它更感興趣,進而對其他一切比對你自己更感興趣?!?br />   也想說,所有我此刻的感受只存在于此刻,所有的理解也只是這個時期的理解。人生是一個不斷更新不斷變換的過程。不過,如果我能抓住了此刻,此刻于我來說才算是有意義的,我也更加地信服自己。
      1935年,作者再寫了一本《新食糧》。
      
      
  •     我的朋友,原諒我不能表達我讀完這本書的感受,我找不到什么詞來形容我的深切感受,我摘抄了其中的一部分,但它真的只是一部分。
      
       強烈推薦此書,倘若你們能看到此刻我這張胖臉上的微笑、寬慰、振奮、鼓舞,還有那種因為能與它相遇而感到的無比的幸運和幸福感,你們一定會讀它的,一定會的。
      
      
      
      
      
      ——————————————————————————————
      
      
      
      
       但愿這本書能給你教益,使你對自己比對它更感興趣,進而對其他一切比對你自己更感興趣。
        你永遠不會知道,我們?yōu)榱藢ι罡信d趣,付出了多大的努力;現(xiàn)在生活使我們感興趣了,我們就像對待一切事物一樣神魂顛倒。
        你保持著清晰認識的一切事物,直到地老天荒,都會始終與你壁壘分明,你為何要如此珍視它們呢?
        納塔奈爾,我為許多美妙的事物耗盡了自己的愛。它們之所以光彩奪目,正是因為我不斷為它們?nèi)紵?。我樂此不疲。在我看來,一切熱情都是愛的消耗,一種美妙的消耗。
        如果說我們靈魂多少有些價值,那是因為它比其他靈魂燃燒得更熾烈。
        人生只有一個春天,追憶某次歡樂,不等于幸福即將再次來臨。
        快樂到了某種程度,人就不堪忍受而竟至落淚。
      
      
      
      “我相信我走的是自己的路,相信我走的是正路。我像以往一樣充滿自信。這自信如果經(jīng)過宣誓,就可以稱為信仰?!?
      
      “你的生活習慣束縛了你;你生活在過去和未來之中,不會本能地感受任何東西。米爾蒂,我們只存在于生命的眼前這一瞬間。任何未來的東西還沒降臨,整個過去就在這一瞬間逝去了。瞬間!你將會明白,米爾蒂,瞬間的存在具有何等的力量!因為,我們生命中的每一瞬間,從根本上講都是無法代替的。愿你有時也能毫無雜念地專注于這一瞬間,不再掛慮妻室,那么在這人世間,你就獨自一人面對上帝了。”
      
      
      “ 在我看來,選擇,與其說是取舍,不如說是擯棄我沒有選的東西。我惶恐地發(fā)現(xiàn)時光的狹隘性,發(fā)現(xiàn)時間僅有一維,不是我所希望的寬闊跑道,而是一條線,我的各種欲望跑在上面,勢必相互踐踏。我只能如此;要么干這,要么干那。我干了這個,很快就懊悔沒有干那個,結(jié)果無所適從,往往什么也不敢干了。 ”
      
      “人生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慮?!?br />   “他看見前方,道路渺無人跡,海鳥舒展翅膀,正在沐浴嬉戲……我還得在此蟄居……別人迫使我住在,森林的濃蔭下,橡樹下,這地窟里。冷森森這土屋,讓我住得好厭煩。黑黝黝這山谷,巍巍然這山巒,凄涼喲這樹籬,披滿了荊棘, 居所了無樂趣?!?——《流亡之歌》
      是的,我的青春一片黑暗, 如今悔之已晚。 我沒有嘗過大地的鹽, 也沒有嘗過大海的鹽。 我原以為自己就是大地的鹽, 也曾害怕會喪失自己的咸味。
      
      唉!青春,人只能在一個階段擁有,其余時間只能追憶。
      
      我何時說過要你變得和我一樣呢?——我愛你,正是因為你我不同;愛的僅僅是你我不同的東西。
      
      納塔奈爾,扔掉我這本書吧,不要在其中尋求滿足。不要以為別人能幫你找到你尋求的真理。你應(yīng)該把這種想法視為奇恥大辱。要是我來為你尋找食糧,那么你反而不餓,不想吃了。要是我來為你預備床鋪,那么你反而不困,不想睡了。
      
      扔掉我這本書吧。做只有你能做到的事。千萬別對你自己說:這只是站在生活前千百種可能的姿態(tài)之一。尋覓你自己的路,別人能和你做得一樣好的,你就不必做;能與你寫的同樣好的文章,你就不必寫。只有你感到自身獨具、別處皆無的東西,才值得你眷戀。急切而且耐心地塑造你自己,將你塑造成無法替代的人。
      
      微風嬉戲, 撫弄百花。 我全心傾聽 人世頭個早晨的歌聲。 早晨的陶醉、 裸露的陽光、花瓣, 全都沾滿了朝露?? 不要過分等待, 聽從最親切的勸告吧, 讓未來 慢慢地占住你。 日光溫暖的撫摩 變得如此悄然, 即使最膽怯的心靈, 也會沉迷于愛情。 人生到世上就是為了享受幸福, 的確,整個大自然都是這樣教導。 ——安德烈?紀德
      
      千百萬條光線相互交錯,來到我的心上結(jié)在一起。我用千百種敏銳的感知,織就一件神奇的衣裳,神透過衣裳對我笑,我對神微笑。
      
      我一旦確信我不需要追求幸福,不料幸福就開始常駐心頭了,是的,就是從我什么都不需要的那天起。我朝利己主義刨了一鎬頭,心中立刻大量涌現(xiàn)出快樂,足以供所有人暢飲。我隨即明白,最好的教導就是表率。我把自己的幸福當成一種使命來承擔。—— 紀德《人間食糧》
      
      不凋謝的花是沒有芳香的。
      
      不過我現(xiàn)在明白了,對于一切來去匆匆的東西來講,上帝雖然是永存的,但對于常駐于心的不是上帝,而是愛;現(xiàn)在我懂得了如何從瞬間去品嘗寧靜的永恒。
      
      真正的說服力不在于能言善辯。個人只有忘記自我才能得到確認。只想到自己的人寸步難行。美,只有當它不知道其美時,我才贊賞不已。
      
      這塵世間還有那么多人生活在苦難、窮困、痛苦和恐怖之中,想到這一點,幸福的人就不能不感到羞愧。然而,一個連自己是否幸福都不知道的人,無疑沒有任何辦法幫助別人獲得幸福。我感到自己心里有一種非獲得幸福不可的迫切愿望??墒?,一切幸福在我看都是可憎的,因為一切幸福都是靠損害別人,通過剝奪別人的占有方式來取得的。
      
      我對任何獨占都十分反感。我的幸福是上天賜予的,死亡也無法從我手里奪去什么東西。死亡能從我手里奪走的,無非是一些零星的、天然的、不受控制、人人都有的財富。這些財富,我倒是已經(jīng)享受足了。至于其他的,我更喜歡旅店里招待無比周到的用餐,圍墻圍住的風景優(yōu)美的公園,我散步時帶著也不用擔心的珍稀的書,而如果我不得不獨自欣賞一件藝術(shù)品,這件藝術(shù)品越是美,我的憂煩就越能壓倒我的快樂。
      
      ”幸福而思考的人,可以說是真正的強者?!?br />   
      我早就覺得,快樂比憂傷更稀有,更難求,也更美好。當我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時——這也許是此生所能有的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快樂對于我,就不再像過去一樣是一種天生的需要,而成了一種道義上的責任。我覺得,向自己周圍傳播幸福,其最理想、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自己做出榜樣。所以我決心要幸福。
      
      人類所能做的事情遠遠超乎他們自己的想象
      
      上帝支撐著我,我支撐著上帝,我們都存在。想到這一點,就能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了,我融化、消失在蕓蕓眾生之中。
      
      有時,我經(jīng)常惡毒地說別人的壞話,比自己想說的還多,卻怯懦地說許多作品、許多書和畫的好話,也比自己想說的還多,因為擔心它們的作者會對我不滿。我有時嘲笑一些自己根本不覺得可笑的人,卻假裝覺得一些愚不可及的話挺風趣。有時我感到無聊得要命,卻裝得很開心,遲遲下不了決心離開,因為人家對我說:“再待一會兒吧!”我往往容許自己的理智制止心靈的沖動;相反,心里沒話可說時,我卻往往還在高談闊論。有時,我為了得到人家的贊揚而做蠢事;相反,卻并不總是做自己認為應(yīng)該做、不應(yīng)該得到贊揚的事情。
      
      是的,如果不認為進步是可能的,那么生活對于我就任何價值。
      
      
      不管多么幸福,我都不稀罕沒有進步的地位,不把沒有進步意義的快樂放在眼里。
      
      我痛恨一切將人貶低,使人變得更不聰明、更互不信任、更不敏捷的事情。因為我認為明智并非總伴隨著慢條斯理和疑慮重重。正因為這樣,我覺得兒童往往比老叟更明智。
      
      要懂得從你自身去發(fā)現(xiàn),就像從礦石中,我們能夠煉出純粹的、沒有任何雜質(zhì)的金屬。要求從你自身產(chǎn)生這個被期待的人吧。要敢于成為現(xiàn)在的你,不要輕易的放過你自己。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了不起的可能性。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青春。應(yīng)該時時對自己說:“這事兒完全取決于我?!?br />   
      
      從整個自然界到人類,生存的幸福遠遠超過痛苦。可是,人類實際上卻不是這樣,這是人類自己的過錯造成的。
      
      一輛賣菜的車裝載的真理,比西塞羅最美好的時代還多。
      
      人類珍愛自己的襁褓。但是人類只有學會離開襁褓,才能成長壯大。斷奶的嬰兒把母親的乳頭推開并非是忘恩負義,他所需要的已不再是奶汁。朋友,你不要再把這經(jīng)過人體內(nèi)的蒸餾、過濾的傳統(tǒng)的奶汁當做糧食了。你的牙齒已經(jīng)準備好撕咬和咀嚼,你應(yīng)該到現(xiàn)實中尋找糧食。赤身裸體地站起來,勇敢地站起來吧!撕裂那些束縛,脫離那些監(jiān)護人;為了挺拔長大,你需要的是身體奔放的活力和那陽光的呼喚。
      
      
      
      
      
      
      
      
      怕人嘲笑的擔心,使我們產(chǎn)生最可悲的怯懦。有多少好高騖遠的那你啊你去哪個人,自以為很有勇氣,可是僅僅聽到人家說他們的信念純屬“空想”,就立刻像泄了氣的皮球,擔心被明智的人視為胡思亂想的家伙。似乎人類的一切重大進步不就是一個個空想變成了現(xiàn)實!似乎明天的現(xiàn)實不就是昨天和今天的空想變成的——如果說未來不是過于簡單的重復,上面這種看法就最能使我失去生活的一切樂趣。
      
      
      
      我感到你很勇敢,所以可以毫無遺憾地辭世了。把增進所有人的幸福當你做你自己的幸福吧。工作吧,都斗爭吧,不要接受你可以改變的任何壞事情、要不斷對你自己說:‘這完全取決于我。" 容忍附屬于人類的全部邪惡就是怯懦。如果你曾經(jīng)相信明智在于逆來順受,那么現(xiàn)在再也不要相信,而且再也不要追求明智。
      
      朋友,不要人家建議你過什么生活就過什么生活。要始終相信,生活可以變得更美好,無論是你自己的生活還是其他人的生活,都可以變得更美好。不要相信另一個世界的生活,不要相信來世,盡管它可能使我們對眼前的生活感到安慰,能幫助我們?nèi)淌苎矍吧钪械牟恍?。不要相信。等到有一天,你開始懂得,生活中的幾乎所有不幸,其責任不在上帝,而在人類自己,你就再也不會甘心忍受這些不幸了。
      
      不要祭祀偶像。
  •     目前所見,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盛澄華譯本,似乎有1945年重慶版;1949年上海版。
      孫晶《文化生活出版社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廣西教育出版社)后附表說是“1943年版”,未見。李濟生《巴金與文化生活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一書則說是“1945年渝1”,指重慶第一版。
      請問,這個書到底有哪幾個版本?
      1946—48年之間,是否印行過其他版本?
  •     時隔30年, “諾獎作家叢書”經(jīng)典再現(xiàn)
      來自:長江日報
      時隔30年, “諾獎作家叢書”經(jīng)典再現(xiàn)
      本報訊(記者歐陽春艷)昨日記者從漓江出版社獲悉,借莫言在國內(nèi)掀起的諾貝爾文學獎熱潮,該社將在時隔30年后再版“獲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叢書”。
      
      上世紀80年代,漓江出版社首度將諾貝爾文學獎作家作品大規(guī)模引入國內(nèi),一時間在國內(nèi)掀起了外國文學閱讀的熱潮。1983年,該社“獲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叢書”首出《愛的荒漠》、《蒂博一家》、《特萊庇姑娘》、《饑餓的石頭》四個品種,甫一上市,即被求知若渴的青年搶購一空,一時洛陽紙貴。至2002年,該叢書已陸續(xù)推出82個品種,占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的近80%。然而此后由于種種原因,這個載入新中國出版史冊的漓江版“諾獎作家叢書”一度延緩。
      
      據(jù)了解,漓江出版社30年后重啟“諾獎作家叢書”,除了原有品種外,將相繼出版柏格森、紀德、??思{等卷,計劃到2015年,“諾獎叢書”出到110卷左右,大致跟上諾貝爾文學獎頒獎進度。
      
      同時,該社還將推出醞釀已久的“獲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研究與評論叢書”。叢書中的《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和獲獎演說》、《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傳略》、《諾貝爾文學獎作家論》系列,涵括1901年到2012年的獲獎作家,資料全面,將成為研究諾貝爾文學獎百年征程、研究獲獎作家、了解世界文學潮流的重要資料。
      
      
  •     我剛剛開始讀這本書,但是已經(jīng)深深被吸引。之前的書都會做筆記,但是這本,處處是筆記,于是我準備多讀幾遍,把它背下來。而且,我準備把他的書全找來讀一遍,那將是最愉快的時刻吧。
      “你永遠不會距知道,為了對生活感興趣,我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就是這句話觸動了那根弦,開始了我跟他的對話。
  •      主宰一切的中心詞是虛無的,它的名字叫欲望。很久以來,人們不知道如何應(yīng)付它。壓抑或者放縱都顯得簡單直接而笨拙。紀德的想法是引導它,用更大的理智控制它。對于欲望,不如就接受和追求,只有在通向它的道路上,每個人會找到自己的真理。
  •      這本書是一面鏡子。
       紀德貌似老實,其實很奸詐。他貌似大膽說出了一些人不敢說的話,但我們很容易就被他迷住了。其實他說的話究竟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只有他自己知道。一句話,這是所謂的“藝術(shù)加工”后的樣態(tài)。
       究竟哪些話是真的,哪些話是假的,人們盡可以對號入座。
       對上號的反應(yīng):一是詛咒,因為它揭露,它批判,它贊揚。二是頌揚,因為它描繪,它寫真,它謳歌;
       對不上號的反應(yīng):一是贊嘆,因為它滿足了好奇心。二是抱怨,因為它太陌生了。
       讀它的人,在它面前可以看出自己的身影。
       這本書是一面鏡子,它還映出了歐洲文學界的面貌。什么樣的東西是它認可的,什么樣的東西是不認可的,什么東西是可以容忍的,各自的尺度、界限是什么,都展露無遺。
       我們與他們不同。你很難說,紀德經(jīng)歷的我們也會同樣地經(jīng)歷。但是,你同樣很難說,紀德經(jīng)歷的我們都不會經(jīng)歷。因此,把它當做一面鏡子應(yīng)該是一個比較合理的選擇。在這個意義上,它是否獲得諾獎或者它糟糕的沒有整體感的封面,或許已不那么重要了。
  •     1
      微風嬉戲,
      撫弄百花。
      我全心傾聽
      人世頭個早晨的歌聲。
      
      早晨的陶醉、
      裸露的陽光、花瓣,
      全都沾滿了朝露??
      
      不要過分等待,
      聽從最親切的勸告吧,
      讓未來
      慢慢地占住你。
      
      日光溫暖的撫摩
      變得如此悄然,
      即使最膽怯的心靈,
      也會沉迷于愛情。
      
      人生到世上就是為了享受幸福,
      的確,整個大自然都是這樣教導。
      
      ——安德烈?紀德 《人間食糧 新糧》
      
      
      2
      很多人都有那么幾本枕邊書,而我的之一便是紀德的《人間食糧》。
      新星出版社的這本是我讀到的第三個版本,雖然紀德他老人家在開篇序言就勸誡“這本書讀完了就扔掉吧,然后離去?!保珜τ谖?,他的信徒而言,每次讀罷都有立刻重讀的沖動。
      
      同那些陰郁悲凄的文字相比,紀德的文字尤其是他的散文詩呈現(xiàn)出另一種極端——極端的歡愉和靈動。在他眼里所有的事物都是美好耀眼的,他全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在感受同時真誠地發(fā)出贊嘆:
      
      “要讓任何事物在我面前都放出虹彩;讓所有的美都覆上我的愛,把她點綴得絢麗多彩。”
      “我希望,在把壓積在我胸中的一切情緒都表露在人間以后,我能心滿意足而又萬念俱灰地死去。”
      “月亮躲進了云里,我面前的花園宛若一池碧水??嗚咽,抿緊的嘴唇、過分的自信、思想惴惴不安,叫我說什么好呢?千真萬確的事物?!?br />   ??
      這是一本繪制了色彩的“旅行日志”,尼泊爾、突尼斯、馬耳他??又或者春風、夜晚、山坡、海邊,每到一處的場景經(jīng)他描繪都顯得極富吸引力,也許快樂的人連吸到的空氣也是快樂的。
      
      沒錯,這確實是一本為快樂而寫的書。
      
      
      3
      現(xiàn)行的《人間食糧》是一本集子,一般包括兩部作品,除了1897年發(fā)表的《人間食糧》全文外,還有作者1935年發(fā)表的《新食糧》。后者承襲了前者的精神和要義,不同的是,后者的風格變得沉穩(wěn),依然歡愉但多了反思的味道。
      
      紀德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樂觀派,也并非崇尚個人享樂主義,無論是《人間食糧》還是《新食糧》,其表現(xiàn)的詩情和哲理是融為一體的。他是快樂的歌詠者,更是深知生活真理的導師。文章從開篇就在提醒我們要重新審視周圍事物和自我。
      
      擺脫世俗的束縛、不要崇拜偶像、追求自由和獨立精神、放棄自我、擁抱人和物的生命?也許他最終給出了獲得幸福的秘訣——“個人的勝利就在于個性的放棄之中”。
      
      我不確定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懷?是宗教里那種謙卑以及救贖自己的情懷嗎?他歌頌眼前一切廣闊美好的事物,然后告訴你,你恰好是這些美好中的一個,可當你正在為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歡呼雀躍自鳴得意的時候,他又跳出來告訴你不要執(zhí)著于自私的感受,放棄狹隘的自我,真心觀察事物,寬容地迎接他人和世界吧。
      
      正如他在結(jié)尾說的:“但愿這本書能給你教益,使你對自己比對它更感興趣,進而對其他一切比對你自己更興趣?!?br />   
      
      4
      小小的一本,每次讀都面臨囫圇吞棗的窘迫。
      
      值得寬慰的是讀后的心境到是極好,像是走進撒滿晶瑩剔透晨露的森林,悄悄深呼吸了幾下,然后驚喜地發(fā)現(xiàn),那些富足的氧氣里居然伴隨著幸福的風。
      
      是啊,我感到我存在。。。
      
      
  •     封面有很大的迷惑性,
      我以為是介紹法國美食的書籍,
      既然不是,好歹也知道紀德原來很有名。
      那就不才看下去,額。。。??床幌氯?,
      不知道是我的水平有限呢還是作品高聲莫測呢?
      最后,我很佩服前面24位對這本書四星并有深刻認識的高人們。
      
  •     是誰喚醒了你長期懶散的幸福?
      
      香理
      
      人只有一生,但若你去了解他人和閱讀書籍的話,你就可以體驗到很多人的人生,這樣的人生才叫豐富和不虛度。靈魂的稟賦在于燃燒,不停的囤積能量,再慢慢的釋放,鍛煉出烈火金剛之身心,而不是一具活死人。
      
      紀德矛盾,又在矛盾中找到自己的坦誠。自己提出的論點,又找出駁論斥回,再反復一直找到正確的答案為止。他善變,不停的變化,不喜做一個固定模式的自己,他認為維持自身的一致就難免陷入虛偽當中。他有持續(xù)的激情和渴望,不斷地追求,但不是占有支配和貪婪的享樂,他擴展愛,不是滿足愛,把快樂無限延升,不是提前衰竭。
      
      他認為精神的快樂勝過一切物質(zhì)與肉體的快樂。只要不是騎在他人脖子上行樂,不必刻意在乎倫理道德,他以為等待的不是忽視倫理道德的后果,而是精神的自由和快樂,這才是最高的快樂。
      
      他用熱情去影響人,活著就要象一團火象一個球。他對靈魂的快樂與精神愛情追求著純粹,即使犧牲巨大也在所不惜。他要保持幸福感的永不衰竭,保證自己成為一個幸??鞓返娜耍缓笤賯鞑ソo他人。
      
      他演各種角色,逼真生動活潑智慧幽默,常給人帶來快樂與回味,善用暗示的方法提醒他人進取與糾錯。他不惜花費時間與精力傳播益知識,只要是對人類有益的。他也執(zhí)著,可以數(shù)幾年如幾月,象一只不知疲倦的蟲子。他用智慧與愛心喚醒一些讓幸?;杷娜耍M可能地讓自己和他人對生活與人發(fā)生濃厚的興趣。他希望給到最愛的人一種誰也沒有給過的快樂,他要實現(xiàn)他的愛是雙向的,如果他憂傷也只是低落的熱情。他的激情象宗教一樣敞開,他的感覺是無限的存在。他不斷地吸收能量且熱情洋溢,燃燒是他的靈魂價值。
      
      他用有限的一生與熱情,豐富地體驗了很多的人生。凡接觸他的人多少會被他感染,他教導人要關(guān)注一切事物勝于關(guān)注自身,與其索取不如給予,與其空洞的給予首先充盈自身,他在去愛的路上獲得了豐富的被愛。
      
      他認為自己把愛消耗在了美妙的事物上,他的燃燒讓事物光彩奪目,他樂此不疲,一切熱衷都是愛的耗散,一種甜美的耗散。他不同情人的愚蠢,但他不泛愛心。
      但他的愛心是給大家的,不僅僅只給到任何一個人,而剝奪那一個人。
      
      最后他說:
      但愿《人間食糧》教你關(guān)注你自身超過關(guān)注本書,進而關(guān)注一切事物超過你自身。
      
      此書紀德寫給未曾謀面的納塔納埃爾,他想給她熱情與別人給不了的快樂,靈感也由此而起,娓娓而談,溫柔有愛,象一封綿綿的情書,誰讀了這本書獲得了新知誰就是他那個未曾謀面的納塔納埃爾。
      
  •     學法語的學生,文學課上多少聽過紀德的大名。就沖著這名字出國前在王府井購書,順帶買了這么一本翻譯作品。原著我沒有看過,對翻譯的好壞無從評判。也正因為此,這本我硬著頭皮也沒有讀完的書究竟是法語本就寫的這么佶屈聱牙呢還是翻譯水平實在太差導致中文讀起來非常之不順,我找不出答案。
      
      但依我看過的極為有限的法語書籍來看,很有可能是翻譯問題影響我的閱讀。中法文小說題材最大的不同我以為是前者簡潔,后者啰嗦。與作者風格無關(guān),語言差異所致。人稱巴爾扎克的小說為“帶家具的小說”,實不為過。法語小說里,對周遭環(huán)境的描寫可以細到一張椅子的年代,一副掛毯的來歷,難得的是我等讀者并不覺得多余,還得讀得津津有味,法語中形容詞之豐富功不可沒。換到中文語境中,倘過分忠實于字面意思,不在充分理解原意的基礎(chǔ)上再加工,結(jié)果就是生生羅列一堆繁瑣細碎的近義詞,讀來毫無美感可言,意思也不甚明了。
  •      紀德的人間食糧我看了近一個星期。這是我看過得最有共鳴的散文集。就像我懂得他的不安,懂得他愛的漂泊,也懂得他一直試圖告訴我們的快樂。我知道他是gay,我在他所有的快樂里看到了落寞的背影。孤獨并非是詞匯,是高寒的侵襲,是不能形容的魔鬼?!澳闼J識的一切事物,不管多么分明,直到末世也終究與你涇渭分明,你又何必如此珍視呢?”為什么我看到這里是這么難過。
      
  •      安德烈·紀德,用一本《人間食糧》鑄造了一段自己與這個時間的溝通傳奇,這本書以獨特的思想和深邃敏感的語言,帶領(lǐng)現(xiàn)在或者未來的讀者走進了一個聰明智慧和辯駁的人文世界。有評論家說,紀德的這本書是法國思想的一座豐碑,我覺得再合適不過了。
      
       看過本書,我很懷疑,紀德是不是連睡覺都在思考,是不是那種對一個夢耿耿于懷的人,不然,何以能以如此細膩強烈的語言來描繪他的思想。他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其實充滿了積極和消極的雙重性。他一面鼓吹生命的積極性,認為人的存在造就了上帝的存在,“我感,故我在。”在生和死的命題里,他極力宣傳了生命存在的燦爛性,認為即使是一瞬間的生存也比死亡的無限恐懼要龐大。他毫不猶豫地追求著活著的感覺,凡是充滿生機的食物,他都滿懷激情。他追求著人的欲望,認為欲望其實是作為人生活的最本真的東西,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對于欲望的激情。
      
       但另一方面,紀德又無限留戀于逝去的和飄蕩的東西。在追求欲望的道路上,他寫道——“我們的欲望穿越了許多世界,卻從來沒有得到饜足。又渴望休憩又渴望快樂,大自然也掙扎得好苦?!庇m然能填飽他作為人的肚子,卻也讓他感到了重重的勞累。紀德的鼻子和眼睛,是如此敏感,他甚至在《人間食糧》里,用了大量的篇幅來寫這個世界的一瞬間的美,瞬間的藝術(shù),底下卻飽含了淡淡的憂傷。紀德在強烈感受活著的狀態(tài)的時候,也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暫對事物的摧殘。他不斷自己感受活著的感覺,甚至寫下“我在旅途上,首先尋求的不是旅館,而是饑餓感。”
      
       用什么填飽這宇宙間生靈的肚子,紀德,這個游走在世界的思想家,王子,他讓自己的靈魂的飽和和干癟的狀態(tài),觸動著我們這些讀者和他感同身受。是陽光的味道,也是深夜沙灘上月光的咸味,這兩種味道,才是紀德對人間食糧最真的味覺。
  •      《在路上》是美國垮掉一代的《圣經(jīng)》,《人間食糧》是法國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經(jīng)》,怎么都叫什么什么一代人的圣經(jīng)?。慷叶际怯斡涱惖陌??大家就把這兩本書當做一般的游記看吧,那是美國人和法國人的圣經(jīng),不是我們的。這書之于我們和一般的游記沒有任何區(qū)別,所以不要迷信《圣經(jīng)》,也不要迷信被稱作各個領(lǐng)域《圣經(jīng)》的書,圣經(jīng)畢竟是西方的,以后讀讀被稱作擦擦的《論語》那樣的書,怎么的都比《圣經(jīng)》有現(xiàn)實意義。
       不過拋開不安一代《圣經(jīng)》的光環(huán),這書還是很好看的。。里面的很多話都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再有就是這書是合訂本,包括《新食糧》啊,《土耳其游記》什么的,不喜歡的酒不用看了,我覺得沒啥意思。。。
  •      我真不敢說我看明白這本書了,剛開始是在飛機上看的,一直走思,想不明白原因,然后作罷。
      
       放了幾天又看,還是費勁,突然想起了那篇同樣沒看明白的“譯序”,一看時間:一九四二年十一月。
      
       孤陋寡聞如我,上網(wǎng)一查,原來“最好的譯本來自盛澄華”。關(guān)于翻譯我無話可說,別說法語,英語我也不會,中文到是天天用,不敢說會,只能說有一時期的中文讀著真讓人難受,比如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中文,半白半文,夾雜著音譯、直譯與方言,創(chuàng)造了一些終究沒有通行的詞語,當然,你可以說這個時期的中文“很文藝”。
      
       現(xiàn)在的火星文也“很文藝”,神馬浮云滿天飛。
      
       按我看完之后的一知半解,我想《地糧》像是紀德自己寫給自己的小紙條,自說自話,自己給自己打氣,自己給自己堅定信念,告訴自己作為一個演員,是可以演出各種不同的角色的,但是——不要有師承、不要有偶像、不要有包袱。
      
       而不得安息的欲望能成就自信與力量。
      
       這論調(diào)不錯,我想說。
  •     覺得它更像一幅幅畫。讀的時候不是在閱讀文字,不像讀《約翰·克里斯托夫》那般字字斟酌,我甚至不愿停留去細細理解每個詞每句話的含義——我曾嘗試過,但是失敗了,因為發(fā)覺新詞很多,那些地名呀人名呀,其實就這樣掃過一遍也許更好——于是我就快快掃過了。我喜歡。
      
      我發(fā)現(xiàn)我看到的不再是句子,而是畫面。這是一本畫面感極強的書。一個又一個場景,在你眼前展開。無需多想,只需心甘情愿地跟著它,看那些畫面。然后用心去感受。就像跑去美術(shù)館看藝術(shù)作品般,用你的第一感覺去看。而不是去思考。
      
      因為無需思考的。因為一切的疑問,都會隨著你的閱讀,而解決。
      讀完之后,你自會知曉你需要的是什么,這本書告訴你的是什么。
      
      拋開這本書,跑到外面去。
      滿足你的快樂,當你的靈魂還能微笑——滿足你愛的欲望,當你的口唇還能感到接吻時的愉快,而當擁抱對你還是一種莫大的驚喜。
      而不要等一切都過去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抓住。
      
      不要停留。去流浪。去欲望。
      要對自己以外的一切,比對自己更感興趣。
  •     我向每件事物大膽的伸出手
      自認為有權(quán)得到我所渴望的對象
      
      切莫在未來中尋找過去
      
      夢想明天是一種快樂 但明天的快樂卻是另一樣
      幸好事實與人的夢想不同 惟其不同 事物才各具價值
      
      夜晚一陣陣等待 不知等待什么愛
      
      我生活在妙不可言的等待中
      等待隨便哪種未來
      
      同你相遇之前 我的生活沒有故事
      現(xiàn)在怎么能有呢?你不就是我的全部生活嗎
      
      養(yǎng)一身虱蚤也有樂趣
      
      我一旦確信我不需要追求幸福 不料幸福就開始常駐心頭了
      是的 就是從我確信我什么也不需要就能幸福的那天起 我朝利己主義刨了一鎬頭 心中立刻大量涌流出快樂 足以供所有人暢飲 我隨即明白 最好的教導就是表率 我把自己的幸福當成一種使命來承擔
      
      為什么解除痛苦只帶來很少快樂 而歡樂結(jié)束卻造成很大痛苦呢 其原因就是 你在痛苦中 總想著你沒有得到的幸福 而在幸福中 就根本不想你僥幸免遭的痛苦 也就是說 你天生就是快樂的
      
      未來呦 不確定的 我多么愛你
      
      我們身上最寶貴的 正是尚不確定的東西
      
      哪怕每千年能跨進一步 我也早就上路了
      
      我有感覺 我感到我要走了
  •      不久前,有位好友曾向我表達這樣的疑惑:為什么在讀紀德的《背德者》時,絲毫不覺紀德“被魔鬼俯身”,也不感到其作在道德上有傷風化。當時我沒讀過紀德,便打趣說:或許是你自己的尺度太寬了吧。
      
       借此次【讀品】“紀德”專輯的機會,最近也在陸陸續(xù)續(xù)讀紀德。這段時間紀德作品紛紛再版,光《人間食糧》國內(nèi)就差不多出了三個版本,出版社再版經(jīng)典的努力值得稱道,但我同時也有不小的擔心:在這樣一個喧囂而變化劇烈的當下,紀德式的慢節(jié)奏無疑有些不合時宜的。在這個連薩特都被巴特搶去風頭的時代,紀德還能博取多少青年人的青睞?像《人間食糧》這樣的作品是否還能重溫舊夢,像那個逝去的時代那樣,重新激起青年人心中的漣漪?
      
       與我那朋友的閱讀感受類似,讀過幾部紀德作品之后,我也不大相信那種“大聲念紀德的文章10分鐘以后,你的嘴巴會發(fā)出惡心的臭味”的論調(diào)了。隨著時光的流逝,道德的變遷,使得曾經(jīng)被視為“撒旦”的紀德,在我們的時代不再驚世駭俗,也不再觸犯眾怒。那種對道德秩序的挑釁,憎恨家庭與父母,虛無與孤獨,這種紀德式的生存在當代青年人里也并不鮮見,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對于他們而言,紀德也不再有那么大的魅力。有時候,紀德流露出來的宗教情緒反倒叫他們厭煩。于是問題就出來了,在背德者的時代,紀德何為?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不如先看看紀德時代的年輕人如何受到他的影響。
      
       當時的青年馬爾羅曾對人說,紀德是地鐵的出入口。地鐵里的所有人都要從那兒經(jīng)過;巴塔耶看了紀德的作品佩服的五體投地,同時又感到絕望,覺得自己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紀德那樣的膽識和優(yōu)美,一氣之下把自己的詩都燒了;而莫利亞克第一次與戴高樂將軍見面,見將軍張口閉口只談紀德,也為此感到極其驚訝。而薩特更是認為,法國那三十年來的思想都應(yīng)當根據(jù)紀德來定義。
      
       對于那代法國青年來說,紀德身上的“撒旦”氣質(zhì)尤具魅力。他的不相信道德,不相信上帝,痛恨虛偽,拒絕束縛,追求解放與自由的氣質(zhì),引起了青年人的共鳴,六八一代青年人的血液中不乏紀德的基因。正如薩特所說的那樣:“紀德給予我們最為珍貴的東西,是他決心徹底地經(jīng)歷上帝的末日和死亡。”
      
       紀德筆下的事物總是讓正經(jīng)人感到惶惶不安:同性戀,戀童癖,雞奸者,無神論。從《梵蒂岡的地窖》到《偽幣制造者》再到《如果種子不死》,紀德展示的世界充滿矛盾、動蕩與不安。每個人物都穿梭于神魔之間,流離彷徨,孤獨絕望。與惡為伍的文學每每如此,正如克洛岱爾所說:“紀德的名字就意味著雞奸和反天主教?!痹谶@個意義上,紀德同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站在一道的。在走向惡的同時,他們用他們的文字與人生在向我們展示人性的深度。
      
       然而一個時代終將結(jié)束。對于“上帝之死”,人們已由絕望走向狂歡。這種紀德式的叛逆與絕望似乎不再能獲得理解了。盡管他的后輩們拉康、巴特、德勒茲們向其表達過敬意,但在這群“后”學家們“非道德”的視野中,紀德式的“反道德”依舊逃不出本質(zhì)主義的囹圄。自由主義者的解讀更傾向于將紀德作簡單的理解。因為在他們的眼里,紀德的地位是憑借著《訪蘇歸來》而奠定的。他們欽佩紀德的勇氣,因為他在關(guān)鍵時刻敢于糾正自己的立場,敢于批判蘇聯(lián)與斯大林,并且能站在了反極權(quán)主義的一邊。這里的紀德理性、誠實,富有常識感,但這一形象又如何與其魔鬼形象并存的。在這個問題上,他們的討論顯然是不夠的。
      
       紀德在今天遇到的尷尬或許是,人們對惡早就習以為常,人們對反極權(quán)也不感興趣,人們似乎也不在意信仰的有無。所謂后現(xiàn)代,是后道德非道德的時代,人們不喜歡在善惡美丑真假之間做選擇,而更愿意在無真假無善惡無美丑之間流連。
      
       然而,紀德的真誠還是必須提及。奧斯卡·王爾德曾這樣評價紀德:“這張嘴是不會說謊的?!崩仙U勥@樣的話題固然落伍,但真實對于紀德而言太重要,為了真實他寧愿犧牲自己的信念,為了真實他可以背棄道德與信仰,為了真實他可以把小說寫得支離破碎,把人物塑造得顛三倒四??梢哉f,沒有真實就沒有紀德。要把紀德置于當代,絕不是使其適應(yīng)時代,而是要讓這個時代求教于他。
      
       人們可以通過對真的追求,找到一把破解紀德其人其作的鑰匙。道德教條遮蔽了人生的豐富,宗教秩序掩蓋了人性的深度,而極權(quán)主義更具抹殺個體真實的危險。為此紀德更注重身體感覺與生命體驗,他寫自傳不是為了彰顯自我,而是為了搞明白真實的人生是什么。命運多舛,人性多變,但紀德恪守真誠,并為此舉步維艱,左右彷徨。他的所有作品都是他的自畫像,他的字里行間回蕩著盧梭的呼喊。
      
       人們還可以通過紀德對真的追求,看到這種求真的困境與危險。這種對真的追逐與依賴,是徹徹底底的法國式。從笛卡爾式的思想革命(“我思故我在”)到盧梭式的社會革命(“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中”),再到??率降脑捳Z革命(“知識即權(quán)力”),法國的文學與哲學上的批判精神一脈相承。徹底的懷疑與批判固然能避免陷入謬見,但批判也可能在否棄一切的過程中放棄了原有的追求。為了抽象的真實而放棄具體的常識,為了理論的真實而否定生活的真實,批評家特里林的《誠與真》為此寫下過一曲動人的挽歌。
      
       然而,紀德畢竟不會走得這么遠,他一再地告訴我們生活比理論更可靠。他背棄了道德,卻沒有背棄生命的真實。在他看來,這種真實是生活意義上至高無上的道德。而今天的人們很可能不但背棄了道德,同樣也背棄了真實。也正是由于背棄了后者,他們才順理成章地背棄前者。盡管德國學者法蘭克福在《論真實》這本小冊子中一再警告,真實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食糧。但令人驚奇的是,人們卻可以在大量的謊言、扯淡中活得游刃有余、如魚得水。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國,人們對真實是毫不在意的,一切的爭吵與辯論都是在毫無真理渴望的情境下發(fā)生,更別期望他們會為了真相而改變各自的信念。人們更容易記住的是紀德對道德秩序的顛覆,對蘇聯(lián)斯大林的譴責,但我們最難記住紀德類似這樣的提醒:“凡是始終一貫堅持自己的意見,往往會發(fā)生不誠實的危險;我認為當著多數(shù)人的信念和自己的信念成了問題的時候,尤其需要誠實。”但從最近中國知識界一系列事件發(fā)展的事態(tài)來看,這樣的提醒人們是很難聽進去的。
      
  •     其實我不會起標題。
      
      一、
       這是我第二次讀《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這本書了。為什么要使用法語的原文標題呢?原因在于我第一次看的是李玉明《人間食糧》這個譯本,而這一次讀的確實盛澄華先生翻譯的《地糧》。
       在拿到書之前就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到譯文的編輯對于盛澄華的譯本非常的推崇,而這個六十多年沒有刊行過的譯本到底有哪些精妙之處也就成了我本次閱讀的最大動力。只是由于讀《人間食糧》時還是在大學圖書館,而讀《地糧》卻已經(jīng)工作,因此沒有機會把這兩個版本去進行比較了。
       通讀下來,在總體感覺上有些奇怪——閱讀開頭的時候,我能清晰地意識到譯者所使用的語言并不同于當代的漢語,二十世紀前半葉的風格可以說是特別明顯的,可讀到了后半部分,我就在難區(qū)分出在語言層面與當代漢語的差異了。
       成因我思考了三點:一是編輯對于前文的修改要少于后文;二是由于閱讀的深入我自己逐漸適應(yīng)了這樣的風格;三是最開始的內(nèi)容更為抽象,因此翻譯出來的內(nèi)容也就比后文精深了一點。當然具體是什么原因并不重要。
       雖然我沒看過,也看不懂法文原版的《地糧》,但是僅在盛澄華的譯本僅在閱讀層面上就給了我一種享受,因此我想武斷的說這個譯本確實是目前最好的譯本。而幾十年前的學者在翻譯上的功力確實不是現(xiàn)當代那些后輩所能比擬的。
      
      二、
       最近這段時間,除了看偵探小說打發(fā)時間以外,閱讀上基本只是專攻《地糧》這一本書。但這并不是因為我對《地糧》的情有獨鐘,也不是想要裝逼的細細品味,而是因為實在看不懂。總是感覺我的思維和閱歷與作者本身的完全沒有交集,因此閱讀起來著實艱難。
       花了大把時間終于讀完后,我腦海中最初浮現(xiàn)的一系列卻和書的內(nèi)容無關(guān)。我一直覺得市面上很多熱賣的名著、翻印最多的名著或者最受追捧的名著其實又有多少是那些讀者真正能夠讀完的呢?有的人開口卡夫卡,閉口納博科夫;有的人推崇博爾赫斯貶低卡爾維諾;有的人看見再版的??思{、《追憶似水年華》就毫不猶豫地買下全集;可是真正讀過的、讀懂的、能夠花心思認真去讀的,又會有多少呢?
       如果諾貝爾文學獎像奧運乒乓球冠軍一樣那么容易被中國人得到,那么國人回去關(guān)注諾貝爾獎嗎?如果紀德沒有獲得過諾貝爾獎,那么國內(nèi)又有多少人會知道他、關(guān)注他、去買他的書?如果你把《地糧》的作者隱去,但讓現(xiàn)在的年輕人去閱讀里面散文部分的內(nèi)容,會不會有人覺得也不比郭敬明強多少呢?
       實在巧合的是,紀德在創(chuàng)作《地糧》的時候正是但是文壇最浮躁的時期,而這本《地糧》在國內(nèi)發(fā)行的現(xiàn)代,文壇、閱讀群體的浮躁程度肯定是遠甚于當年法國的。我有沒有沉下心來閱讀我自己也說不上,所幸的是我在閱讀《地糧》中還是有不少體會的。
      
      三、
       前文已經(jīng)說過我不太能讀懂《地糧》這本書。除了思維和經(jīng)歷之外,我覺得書中人稱的繁多和不斷轉(zhuǎn)換也是影響我理解的重要因素。時不時的美那爾克,時不時的奈帶奈靄,以及貫穿全文的次要人名,讓我閱讀時整個邏輯上就混亂掉了,或者說作者寫作是的邏輯本身就是不清晰的。
       我覺得想要比較好的理解文意,首先就要理清——“神”、“美那爾克”、“奈帶奈靄”這幾個人稱到底指的是什么,或者象征地是什么。而到目前,我就在文中找到了“神”的定義,就是“愛”,就是熱愛生活,而這個“神”肯定是有悖于絕大部分傳統(tǒng)宗教的。因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基督教世界是那么的反對紀德。而至于“美那爾克”和“奈帶奈靄”我并沒有什么想法,我覺得還是見仁見智的,把這兩個名字都理解成作者自己也未嘗不可,或者僅僅當做書中一個人物的代稱好了。
       同時我在文中還讀到了一個東西,就是體驗。人生就是一場體驗,不論遇到什么,或者想要什么,都應(yīng)該放開心情地去體驗,只有抱著這樣的態(tài)度去生活才會對生命充滿熱誠和渴望?,F(xiàn)代人在精神上往往有很多束縛,羈絆太多、想法太多、需求太多、計劃太多,而這樣生活就會失去樂趣。紀德的這種理念,在某種程度上有及時行樂的意味,有他的好處,但也不能全盤接受,至少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酒醒只在花前醉”、“且向花間留晚照”這些生活是不值得提倡的。
       可紀德偉大的地方就是在于他在全書的開頭就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書中的內(nèi)容只是他自己的體驗,只是他自己希望對生活產(chǎn)生熱情的方式。而他的主張是讀者應(yīng)該在看完書以后把書拋掉,自己出去走動走動,換言之就是自己出去體驗生活。
       別人生活的經(jīng)驗可以是一個啟發(fā)的作用,但卻不能是一種代替的作用。因此很多作家甚至不愿意自己的作品在思想性上恒久不衰,也不希望自己的東西對于讀者產(chǎn)生太強烈的影響,魯迅就說自己在寫“速朽”的東西。而這種思想才是真正意義上對人類生活和思想的終極關(guān)懷,是作家最高的境界,因此紀德在作品數(shù)量不多,當時銷量不大還備受爭議的情況下還能獲得諾內(nèi)爾獎也就不足為奇了。
      
      四、
       看不懂的文章我一般不敢胡亂評價,因此對于《地糧》思想層面的東西也就只能寫這么多了。只是本書除了在思想層面上有很高的成就之外,在文字層面還是有極多可圈可點之處的。
       《地糧》的文體有點“四不像”,因此只能歸結(jié)于長篇的散文。不過全書還有小說、詩歌、游記的影子,完全以天馬行空般的思路串聯(lián)在了一起。
       因此書中有點情節(jié)的部分我會想到紀伯倫的散文詩;書中抒情、說理的部分我又會想到泰戈爾的散文;書中對于景物的描摹我又有一種俄羅斯派文學(蒲寧、納博科夫、《金薔薇》的作者帕烏斯托夫斯基等等)的感覺;而講述城市的一些片段我又不禁聯(lián)想到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我之前的這些類比也都是其所代表的文學中最杰出的典范了。
       不過最讓我喜愛的是關(guān)于北非、意大利的那些城市和風物的只言片語??粗o德的文字,我不知道怎么,在眼前浮現(xiàn)的是電腦游戲的畫面——大航海時代。仔細想來,大航海時代最重要的就是地中海的情節(jié),而紀德描繪的地點又都位于地中海沿岸,那種浪漫的風情真是躍然紙上。這些可以算是本書給我最多心靈慰藉的地方了。
      
      五、
       最后我還是想強調(diào)——每一個熱衷政治的作家,最后多不會有好下場,而紀德就是一個代表。理想太純粹,破滅以后就會讓人更難以接受。我不難想象熱衷于共產(chǎn)主義的紀德在親眼看到蘇聯(lián)法西斯倒行逆施的行為后,到底是怎樣一種心情。
       紀德肯定是一個很理想主義的人,因此他的作品肯定非常純粹,而非常純粹的作品有時候卻會給讀者帶來一些不好的閱讀收獲。不過紀德在《地糧》中就傳到了這種意圖——食糧是要自己尋找的,別人給你的不能讓你解決饑餓,因此每個讀者都要去尋覓屬于自己的人間食糧。
      
  •     “美那爾克,在啟程時你那樣喜歡的究竟是什么?”
      “臨死前的一種滋味?!?br />   
      不知該怎樣告訴你,關(guān)于這本書。
      這個春天,我讀到這些句子。我多么希望你也能喜歡它們。喜歡這個人。
      
      奈帶奈藹,不需要同情,而是愛。
      奈帶奈藹,我將教給你熱誠。
      
      這并不是一本病人所寫的書,至少是一個人在恢復康健后所寫就的——這人卻曾經(jīng)是病者。
      你也許要覺得只是他的胡言亂語,甚至要嘲笑他的瘋誑,質(zhì)疑他的造弄。
      其實并非如此,你也知道的,不是嗎?
      真正的語言,是不需要編織,是自然從心頭涌出的清泉。
      那是一種把生命當作行將失去的東西,而奮力想把它抓住的企圖。又是拋下一切,再次啟程之際聽見的召喚。
      
      這是一本寫給少年的書,一個如你的十六歲,又比我更自由更成熟的少年。
      讀完這本書,希望你拋下它去旅行,遠遠離開家鄉(xiāng),離開城市,離開你的那些思想,當然,也離開我。
      令夜鷹陶醉的難道是美酒?
      令雄鷹陶醉的難道是乳汁?
      令畫眉陶醉的難道是刺柏子酒?
      雄鷹陶醉于翱翔。夜鷹陶醉于夏夜。原野因酷熱而戰(zhàn)栗。
      但愿每一種激情都能令你沉醉。
      
      欲望是有益的,同樣有益的是欲望的滿足。
      為何我們總要歌頌痛苦,而非歡樂?
      生活本來可以更美好,超過人們所允許的程度。
      一切我在唇邊所遇見的笑,我愿吻它;頰上的血,眼中的淚,我愿飲它;枝頭迎送來的一切果實,我愿咬住它。
      我向每件事物大膽地伸出手,自認為有權(quán)得到我所渴望的對象。
      況且,我們對事物的欲望,并非出于想占有,而是施愛。但愿一切美好都能裝點我的愛。
      
      要行動,就不必考慮這行為是好是壞。
      要愛,就不必顧慮這愛是善是惡。
      為何人生只有一次,而我又是如此貪心?
      為何我們只能選擇一種生活,而無法體驗其他的路?
      那些來來去去,穿梭于我們生命的人,為什么不可以盡全力去愛他們?
      生命如此短暫,而我想要做的事又如此之多。
      人生在世,與其平平安安,不如大悲大慟。我不要休息,但求逝者的長眠,唯恐我在世之時,未能滿足的欲望、未能耗散的精力,故世后又去折磨我。我希望在這世間,表達盡一切所等待于我的,完全滿足之后,再徹底斷念地死去。
      
      所做的一切我不曾后悔。我所懊悔的,只為那些我不曾體驗過的。
      我不知道那些值得我們珍惜的一切如此脆弱,轉(zhuǎn)瞬即逝;也不知道去愛它們是刻不容緩的事。我唯一的借口是我還太年輕。
      
      “我身不由己,總受各種事件的支配?!?br />   “算了吧!沒有實現(xiàn)的事物原本就是不能實現(xiàn)的事物?!?br />   所以我又有什么不滿呢?
      
      絕不應(yīng)有同情心,應(yīng)有有愛心。唯恐失去愛,我才對悲哀,煩惱,痛苦抱有好感,否則我不可能容忍它們。每個人只能負擔起自己的生存。
      但愿你內(nèi)心的每種等待,連欲望也算不上,而僅僅是一種迎接的準備,等待來向你的一切。
      但你只能渴望投向你的東西,只能渴望你會擁有的東西。
      
      切莫羨望重嘗昔日之水,切勿在未來中尋覓過去,抓住每一瞬間中再難重復的新奇,而別準備你的歡樂。
      不要準備任何快樂。我拒絕一切安排好的東西。即使是歡樂。
      難道你還不明白,任何幸福都可遇不可求。如果你說你的幸福早已死去,因為你曾夢想的與它的不同——你不承認這也是一種幸福,因你只肯接受符合你的道德原則和心愿的幸福,那么你就總會落于不幸中。
      幸好事實與人的夢想不同;惟其不同,事物才各具價值。
      
      我曾希望自己能給你一種快樂,一種至今不曾有人給過你的歡樂。我不知道如何把它給你,雖然,我自己擁有這種快樂。我希望與你交談比任何人都親切。我希望能夠?qū)懡o你這樣一本書,其中包含著我希望給你的一切,希翼、勇氣、幸福,還有狂喜。
      我希望靠近你,并且你愛我。
      
      智慧并不存乎理性,而是寓于愛中。
      我一旦確信我不需要追求幸福,不料幸福就開始常駐心中。我朝利己主義刨了一鎬頭,心中立刻大量涌現(xiàn)出快樂,足以供所有人暢飲。
      誠然,這世間充斥著膚淺的消遣,所以你以為這不過是又一個無知者的陶醉。我并不想辯解。
      快樂實在是比憂傷更珍貴,也更美好。
      真正的快樂是需要以莊嚴的勇氣去承擔的使命。
      我知道什么是堅強,也見證過勇敢,卻不曾見過一個真正快樂而強大的人。
      
      但如今,我心里充滿了憐憫,
      認為人類的過錯情有可原。
      
      “不值得為人類操那么大心?!倍淼移炙拐f。
      “不為人,那又為什么操心呢?”我的王者反詰道。
      親愛的俄狄浦斯,我贊佩你的智慧,不過在這條路上,我的思想?yún)s不能與你為伴。我始終是大地的孩子,相信人不管如何,也不管如你判斷的有多大污點,總應(yīng)該玩一下手中掌握的牌。
      
      我可以告訴你我為什么喜歡他嗎?
      不是因為勇氣,而是因為愛。
      
      有時,我會想和你談?wù)勀俏徊豢擅缘闹粮哒摺?br />   你又要不屑,亦或是嫌我的不敬了?
      我還是要說,如同每一個夜里我對你說過無數(shù)次的話。
      我相信所有的神都是同一位,即是只照看我一人的那位,亦是照看所有人的那位。
      正因為如此,我才愿意愛一切,把所愛的一切稱作神。
      人本來就擁有神,卻看不見,于是便四處隨便下跪了。
      必須停止看世界,才能看到神。
      不要有準備好的臺本,也不要準備好的快樂。
      只除了那一位的安排。我將欣然接受。
      我的母親,我的姐姐,還有在你明亮的眼中看到的,我自己。
      
      我們所尋求的,其實是同樣的東西,只是你未曾察覺罷了。
      
      一個秘密,或許是你早已知曉的。
      我們頭頂?shù)纳n穹中,你所見的每顆星,都有屬于它既定的軌道。那既是它應(yīng)該遵循、亦是它愿遵循的;既是命定,卻又是它最喜歡的,因是每星都有它自己統(tǒng)一的意志。導引它們的正是一種奪目的愛。
      我們的選擇決定我們的法則,人與人的交匯,也許是,連星辰的軌跡都可以改變。
      做只有你能做到的事。千萬別對你自己說:這只是站在生活前千百種可能的姿態(tài)之一。尋覓你自己的路,別人能和你做得一樣好的,你就不必做;能與你寫的同樣好的文章,你就不必寫。只有你感到自身獨具、別處皆無的東西,才值得你眷戀。急切而且耐心地塑造你自己,將你塑造成無法替代的人。
      如果感到疲憊,請到我身邊休息。
      待你恢復了體力,請再次上路吧。
      
      種下塵世的種子,長出一切可能性。
      終有一日,一切的磨難、苦痛,都將證明它有意義。
      而我也將欣然地期待著,你成長的模樣。
      
  •     
      
      看完后想起棉棉說的虛榮是年輕人佩戴的一朵優(yōu)雅的花,
      
      這本書讓人又回到了需要宣泄的、隨時都有力量的、什么都想做又貌似什
      
      么都做不了的時而總結(jié)自我的青春。殘酷而且隨意。
      
      里面的一段話很好,說給自己聽:
      
      我一旦確信我不需要追求幸福,不料幸福就開始常駐心頭了,是的,就是
      
      從我什么都不需要的那天起。我朝利己主義刨了一鎬頭,心中立刻大量涌
      
      現(xiàn)出快樂,足矣供所有人暢飲。我隨即明白,最好的教導就是表率。我把
      
      自己的幸福當成一種使命來承擔。
  •      紀德推翻了"我思,故我在"的說法,改而"我感知,故我在",最近翻出之前在工作期間出差到某書博會上買的一本書,買前我完全不知道這是本怎樣的書,只是覺得裝禎和封面不錯,沒想到買來后才發(fā)現(xiàn)是紀德他老人家的書.嚇我一跳.
       似乎又是一本哲學書,教人思考,教人熱愛生活.無論如何,每個人看書的觀察角度不同,理解程度不同繼而得出的總結(jié)也不同.我是記得書中有句話印象很深刻,簡單概括來說就是"追求比占有更讓人充滿了真實感".
      
       的確,大部分時間我們是在追求,而不是占有,比如我們花時間準備一頓早餐,我們準備的時間遠遠超過了吃掉它所花費的時間.又比如我們花3/2的人生去買一間房而卻或許只能花3/1人生去享受它,如果萬一,我是說萬一出了意外,那很可能辛苦賺來的房子也只是一間空屋了,當然我這樣說不是逃避現(xiàn)實,主張"過一天是一天" 因為現(xiàn)在的人往往把占有看重于追求,我們都想輕易的占有錢財,愛情,美夢,但卻無視其追求的過程.我很有切身體會,好比現(xiàn)在自己在創(chuàng)業(yè),而極少有人會關(guān)注你的過程,大部分人只想知道你創(chuàng)業(yè)的結(jié)果,一個月的實際收入.假如你成功了,反過來人們才會去關(guān)注你的過程,模仿你夸贊你.反之一旦失敗,你的任何過程在旁人看來都不具任何意義.
      
       這么一來,生活的本質(zhì)就偏離了,我們開始厭惡工作,厭惡生活,勞累不堪,因為當你不去在乎過程中的任何感受時,你的生活也就從此開始了漫長而無目的的麻木狀態(tài).舉個例子:你是否會在早晨上班的路上閉眼大睡?還是會饒有興趣的觀察早晨的社會?和來往的人群?又或者是看一些新聞?你是否在嘗一道美味時,試著讓自己更多的用色澤,口味,氣味來調(diào)動你的感知?還是你只會說一句"哦,好吃!"
      
       或許,我們已經(jīng)許久沒有深入到生活的本質(zhì),而只是為著單一而又虛幻的占有而賣命,如果真是那樣.朋友,歇一歇,讓你的生活重新注入活力,去更多的感知這個世界吧.
  •     這是一本散文書,所以它變化多端,若即若離,伴著感官快樂的陣陣戰(zhàn)栗。
      切莫停留,拋開它表面的欲望和本能,抓住文字的翅膀,紀德帶我們來到1936年的《新食糧》。
      滿滿六十五頁的內(nèi)容說的都是奧義的注解:人就是為幸福來到世間、任何感覺都是一種無限的存在、擴展塵世事物、關(guān)注人本身的進步。
      這就是我們在人間所吃的食糧,帶著大地和大海的咸味,讓紀德遠離浪漫主義的憂郁和病態(tài),為矯揉造作的文壇注入堅實的力量。
  •      遇合,是紀德在《新食糧》中經(jīng)常提到的一個詞。它恰巧說明了我和這本書的緣分和遭遇。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圖書館的某個角落。我蹲在書架旁尋覓能激蕩我心靈的書籍。恰巧,就在這時,我遇見了你,《人間食糧》。
       在這之前,我并不知曉紀德是一個怎樣的人物。恕我孤陋寡聞。然而,當我伸手觸碰到這本書時,當我看見書的封面上,白色盤子中央的那只眼睛時,我被它深深的吸引了。
       在書的1927年版的序言里,我看到這樣一句話:“《人間食糧》這本書的作者,既或不是一個病人,也至少是一個正在康復的人,一個剛剛病愈的人,一個患過病的人?!?br />    這或許就是人世間的一種遇合。
       在人的一生中,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挫折。是苦痛,是折磨,更是一種磨煉,堅強的人,會在這酷似地獄的環(huán)境中重新站立起來。
       《人間食糧》就具有這樣一種力量,讓那些正經(jīng)歷苦痛的人,又或者是剛剛走過苦痛的人,找尋到重生的勇氣,繼續(xù)為自己、為生活而戰(zhàn)斗。
       在《人間食糧》和《新食糧》里,我讀到很多精美的字句。想和大家一同分享,把它放在下面的文字里。
       1、你永遠也無法明了,我們作了多大的努力,才對生活發(fā)生了興趣,而生活同任何事物一樣,我們一旦感興趣,就會忘乎所以。
       2、人生在世,納塔納埃爾,與其平平安安,不如大悲大慟。
       3、不要把上帝和幸福區(qū)分開,你的全部幸福要投放在現(xiàn)時。
       4、但愿你的視覺時刻更新。智者就是見什么都感到新奇的人。
       5、生命最小的瞬間,也比死亡強大,是對死亡的否定。
       6、凡是沒有體驗過的認識,對我都沒有用。
       7、由衷的樂趣是我行動的最重要指南。
       8、我可不愿意聽你說:來吧,我給你準備了這樣那樣的快樂。我只喜歡意外碰到的歡樂,只喜歡我的聲音撞擊巖石迸發(fā)出來的歡樂,那是為我們奔流的歡樂,既新鮮又強烈,猶如壓榨機下汩汩流出的新酒。
       9、切莫事先為自己準備任何歡樂。
       10、不過你要明白,用許多歡樂才換取這一點思想的權(quán)利,自稱 幸福而又思考的人,才真正稱得上強者。
       11、不要停留在于你相似的事物旁邊,切莫停留,納塔納埃爾。一旦環(huán)境變得與你相似,或者你變得像環(huán)境了,那么環(huán)境就對你不利了。
       12、自己下不了決心放棄許多其他東西。就不能持續(xù)地進行任何研究。
      我常想,幸福屬于那些在世上無牽無掛的人,他們總是流動,懷著永恒的熱忱到處游蕩。
       13、“梅納爾克,你臨行的時候,最喜歡什么?”他回答:“最喜歡臨死的滋味?!?br />    14、當然,并不是看還有什么東西可以帶走,而是放棄多少對我可有可無的東西。
       15、汲來之水,恰如人的智慧。人的智慧,你沒有江河流水那種永不枯竭的清涼。
       ——《人間食糧》(1897)
      
       1、人是為幸福來到世間,自然萬物無不這樣指點。
       2、你穿越的速度越快,目光也就越要貪婪;你逃離得越匆忙,擁抱也就越要果斷。
       3、我完全受我的過去束縛。
       4、我要跳過自尊強加給我的約束。
       5、一切力圖自我肯定的,反而自我否定;一切力圖自我否定的,反而得到肯定。完全的占有,只有通過奉獻才得以證實。
       6、任何美德,惟有舍棄自身才能圓滿。果實的無比甜美,就是要追求萌芽。
       7、攪得我們寢食難安的問題;當然不是微不足道的,但根本解決不了——我們的決定若是依賴這些問題的解決,那就太荒唐了。因此盡可以不管。
       8、讓他們好好學習如何服從這些法則吧,讓他們明白只有這樣才能最有效地利用。
       9、大地是圓形的,從它規(guī)則的圓周一點出發(fā),又能到達出發(fā)點。
       10、自然萬物都在追求快樂。正式快樂促使草莖長高,芽孢抽葉,花蕾綻開。正式快樂安排花冠和陽光接吻,邀請一切存活的事物舉行婚禮,讓休眠的幼蟲變成蛹,再讓蛾子逃出蛹殼的囚籠。正式在快樂的指引下,玩物都向往最大的安逸,更自覺地趨向進步……這就是為什么,我從快樂中得到的教益多于書本,為什么我越看書越糊涂。
       11、我深知一場歡樂有所準備,以求確保,就只能使其乏味,而一場驚喜完全把人抓住,才是最甜美的。
       12、放棄快樂無異于不戰(zhàn)而敗,無異于認輸和怯懦。
       13、時至今日,人僅僅靠損害他人,騎在他人頭上來享樂,即使是能達到幸福的那種享樂,我們再也不能允許了。要大多數(shù)人在塵世放棄由和諧自然而然產(chǎn)生的幸福,我同樣也不能接受。
       14、有時,為了贏得別人贊同,我就做出蠢事;反之,我認為應(yīng)當做的事有時不敢做,心知做了也得不到別人的贊同。
       15、光陰逝去再難追尋。
       16、我存在,不過我要弄清存在的理由。我要了解我為了什么活在世上。
       17、是的,不抱著進步是可能的想法,我就會覺得生活毫無價值了。
       18、妖魔鬼怪產(chǎn)生于恐懼——懼怕黑夜和光亮,懼怕死亡和生命,懼怕別人和自身,懼怕魔鬼和上帝,此外,你再也拿不出什么來恐嚇我們了。
       19、因此,我覺得一切可能阻礙幸福的東西,都是可恨的,諸如膽怯、氣餒,互不理解,誹謗中傷,美化臆想的痛苦形象,突然渴望不現(xiàn)實的東西,黨派、階級、民族或種族的紛爭,一切把人變成他自身和別人的仇敵的東西,不和的種子,壓迫,恐嚇,拒絕,等等。
       20、人類社會只有具備多樣活動方式,只有促進多樣幸福的形式,才可能十全十美。
       21、已經(jīng)公認的各種概念、原則,我的思想沒有親自辨識之前概不能接受。
       22、過去如何,將來不會再那樣。人要逐漸擺脫從前保護自己、今后要奴役自己的東西。
       23、你期待的這種人,向你自身索取吧。
       24、必須從“此界”就生活。
       25、不要輕信,不要接受強加的東西。
       26、人類珍愛自己的襁褓,可是,只有擺脫襁褓,人類才能成長。
       27、你只需要自身汁液的沖騰和陽光的召喚,就能挺直地生長。
       28、你要力圖使哀怨對你毫無作用。自己能獲取的,就不要哀求別人。
       29、工作吧,戰(zhàn)斗吧,絕不要接受你能改變的任何不幸。
       30、朋友,不要原樣接受別人推薦給你的生活。要始終確信,生活,無論你自己的生活還是別人的生活,能夠變得更美好。
       ——《新食糧》(1935)
      
       這或許不能算是一篇評論,只是關(guān)于它的感悟罷了。
      
      
      
  •   ”你應(yīng)該在自己心里燒掉所有書籍“ 謝謝你提醒了我,太對了,自己創(chuàng)造!
  •   比看心理書有用多了~~!?。。?!
  •   很可能是翻譯的問題,很多朋友都有你的這種感受~~
  •   呵呵慚愧,我的評論屬于隨便胡謅留給以后的我自己看的,紀德的書純文藝,翻譯再好估計我也看不懂^_^
  •   看過他的道德三部曲嗎?
  •   木有啊,三部曲?學生時代倒看過射雕三部曲,工作以后就只看過三體三部曲嘍。法國文學離我很遠,偶估計會對法國美食感興趣,我最喜歡的法國小說還是基督山伯爵,以此為基準你就知道以我的口味大體上不會對道德三部曲感興趣,除非他不道德呵呵呵呵
  •   現(xiàn)在帶三個表,厲害啊
  •   恩,老夫不學無術(shù)地是挺厲害的,承讓^_^
  •   他要保持幸福感的永不衰竭,保證自己成為一個幸??鞓返娜?,然后再傳播給他人。
    __________
    做人要做這樣的人
  •   自己幸福才能給人幸福。
  •   這話真像黎戈的口氣。
  •   反正你們一樣有才。
  •   不要笑話我了,這些話都是紀德寫的,我簡化后搬一下。
  •   讀書破萬卷,才會下筆如有神啊。
  •   我百卷都未破。你怎么不太寫了呀,我很喜歡看你的文章。我有自知之明啦,藍小姐,你別難為情我了。
  •   我是真覺得你寫得好啊??晌覜]寫什么文章呀,只是讀了書做點筆記。最近沒讀書,在追劇呢。
  •   《十三釵》網(wǎng)上搜不到,我沒看。
  •   我也沒看過,并且也不準備去影院看。等吧,等到有得看了,再看。
  •   對,反正想看網(wǎng)上大把的其它片,不過我很少看電視和電影。
  •   不會是因為覺得看片虛度光陰吧?
  •   我沒有學過法語,就連英語也只是過了四級,在這種情況之下,只有兩種選擇,要么學習法語,要么看中文譯本,除非你不看這本書。所以,兩者相權(quán)取其輕,只能看中文譯本,無論如何,刨去冗雜的修辭成分,思想深度和個別句子還是相當有韻味的。
  •   沒有共鳴 所以不暢通
  •   生活原來如此簡單
    ——讀《樂活》叢書有感
    杜冬梅
    周末到書店幫女兒買教輔書,無意間被一套色彩亮麗的叢書吸引,充滿動感的卡通形象的封面,《樂人我過我的》、《樂知給你好看》、《樂玩這就動手》,感覺有點莫名的書名,讓我不禁駐足翻閱。翻開內(nèi)文,即被其漂亮的圖片,新穎的形式所吸引。愛不釋手,遂買回一套,細細品讀。
    一杯清茶,一本好書,于我是工作之余莫大的享受。
    《樂人我過我的》——體味別樣樂活人生
    翻開此書,為書中別樣的人生所吸引、所感動,《樂人我過我的》為你展現(xiàn)人生多彩的絢麗畫卷。孤獨的極地達人、潮女探險家、蜘蛛俠、垃圾天使……他們放飛心靈、追求人生夢想,他們?nèi)谌胱匀弧⑻魬?zhàn)極限;他們將自己的人生奉獻給社會、奉獻給公益……為他們的人生所驚嘆!
    看后頓悟:原來有這樣的別樣人生!原來人生可以這樣過!大千世界,何奇不有。一個人的世界太小了,何不融入自然、融入社會,融入大千世界,方寸之間,也可以體味別樣人生。為這樣的人生歡呼、喝彩,為瞬間走入了新奇的世界而興奮。
    朝九晚五的日子久了,感覺很單調(diào),習慣的生活很多時候委讓我們流于平庸,不愿意去嘗試、去轉(zhuǎn)變;喧囂的社會,很多時候又讓人感覺到自己浮躁,對很多東西沒有時間去靜靜的體味、去靜靜的思考?!稑啡宋疫^我的》讓我感覺釋然。人生是不同的,每個人腳下的路一樣,但依然可以讓平凡的生活過得精彩,過得與眾不同。
    于是,便有了這樣的夢,把自己融入自然,也做個樂活一族。熱愛自己的生活,熱愛自己的人生。
    《樂知給你好看》——縱覽別樣樂活世界
    眼前的世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已習慣了眼中看到的一切。喧囂的街道、擁擠的人流、遍布的高樓……熟悉的一切,似乎讓人們?nèi)鄙侔l(fā)現(xiàn),缺少激情、缺少沖動。
    《樂知給你好看》,悅覽我的家,悅想我的未來,悅品我的E生,悅游我的地球,換一個視角、換一個思路,重新審視這些熟悉的東西,一種全新的生活躍然紙上。我家的未來模樣原來如此,移民火星……似乎一切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原來,生活并不缺少新意,而是缺少了發(fā)現(xiàn)的眼睛。找回這雙久違的眼睛,重新審視熟悉的世界,哪怕是一個細微的改變,也會帶來新的驚喜。
    在樂活的世界里生活,在樂活的世界中暢游,做一個快樂的樂活者,又何嘗不是人生之幸事!
    《樂玩這就動手》——找回動手的快樂
    以為早就過了做手工的年齡,那只是記憶中的紙飛機、千紙鶴……印象中的手工似乎永遠只是兒時的游戲、娛樂。翻開《樂玩這就動手》,馬上被其中的新奇的小物件所吸引,紙殼做成的圓凳、燈泡做成的花瓶、儲水的花盆、帶提手的包包、迷彩儲物盒……生活中平平常常的東西,原來可以有如此多的創(chuàng)意,有如此多的靈感!
    于是,便有了動手的沖動,全家齊上陣,家中的廢舊物品成了最好的原材料,剪刀、膠水……擺滿桌子,讓舊物換新顏,讓廢舊物品再利用,既經(jīng)濟又環(huán)保,何樂而不為!
    看著全家人歪歪扭扭的戰(zhàn)利品,還是充滿了快樂。原來人真的很容易滿足,快樂也如此容易找到。
    后記:找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靜靜地坐下來,一杯清茶,幾本好書,兩三個朋友,談?wù)勑?、敘敘舊。伴著清風陣陣,鳥音啼轉(zhuǎn),將自己融入自然,用心去感受、去體味一下別樣的悠閑,這種感覺于我象一杯濃濃的咖啡,一番滋味慢慢品來。生活原來如此簡單!
    于2010年9月29日晚
  •   人們對惡早就習以為常,人們對反極權(quán)也不感興趣,人們似乎也不在意信仰的有無。所謂后現(xiàn)代,是后道德非道德的時代,人們不喜歡在善惡美丑真假之間做選擇,而更愿意在無真假無善惡無美丑之間流連。
    +1
  •   絕得這應(yīng)該是人間食糧評論中相當出色的一篇,但腫么覺著曲高和寡啊!
  •   寫得一級棒?。?!
    紀德所謂的背德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放棄道德,而是被非道德觀念吸引的同時對非道德有排斥心理,并且希望通過這樣建立自己的道德,
    最佩服他敢于正視自己,不留絲毫地表達自己。
  •   實在感慨每次你能打出那么多字。
    小姨娘對此表示壓力很大。
  •   我勒個去。。。
  •   對紀德的小說無愛,他的風格似乎更適合散文或者詩歌
  •   好像是奧。。是這個民。。
  •   看不懂法語,不發(fā)表意見
  •   非常希望知道,“美那爾克”和“奈帶奈靄”的法文原文是什么?如能告知萬分感謝~~
  •   Ménalque
    Nathana?l
    應(yīng)該是這個吧
  •   Merci beaucoup!!
  •   多謝
    and 書評寫得也很贊的說
  •   紀德的書我也看不下去⊙﹏⊙
  •   nice 我正在火車上看這本書
  •   我同意樓主的一個觀點,很多人動不動就說,某大家的全集都有了,真正精心去讀的又有多少呢。
  •   郭敬明很推崇紀德的
  •   有些句子很好,是書里摘錄的嗎?還是LZ寫的?
    我很喜歡。
    一切我在唇邊所遇見的笑,我愿吻它;頰上的血,眼中的淚,我愿飲它;枝頭迎送來的一切果實,我愿咬住它。
  •   是文中的摘錄融合自己的感觸吧?
    寫得真好,分享了。
    我也多愿大家愛這本書,這些句子。
    它太美了。
  •   覺得好的句子就是摘錄,不好的就是自己寫的^_^
  •   LZ太謙虛了
    這些句子我太熟悉了,一眼就能分辨。你寫得真好,渾然一體的感覺。
  •   奈帶奈藹 是什么意思啊?以前的用法不太清楚,書里一直出現(xiàn)這詞。
  •   是人名。
    后面附了人名、地名對照表,可以查到原文。
  •   太美
  •   奈帶奈藹這個名字意味著“上帝的饋贈”,是紀德期待的,也是他抱憾未能成為的自由而熱忱的少年。
  •   謝謝 七草 的答疑!
  •   “我將教給你熱誠?!焙芟矚gLZ的評論~
  •   我希望靠近你,并且你愛我。
    智慧并不存乎理性,而是寓于愛中。
    -----------------------------------------------
    很喜歡你寫的評,會去買書看。
  •   有三個譯本 哪個好?
  •   自然是 唐祖論 先生翻譯的了
  •   生命最小的瞬間,也比死亡強大,是對死亡的否定。
  •   這一天這一刻
    遇合
    心里的漣漪...
  •   遇合……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