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南懷瑾 頁數(shù):18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2003年-2006年間、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圣吉及其團隊四次拜會參訪南懷瑾先生,本書收入了南懷瑾先生與彼得·圣吉等人的訪談對話記錄。內(nèi)容涉及禪宗的修持方法,以及生命科學、認知科學等,問答之間,思想深邃,充滿睿智,發(fā)人深省。這組頗有深度的跨文化對談,也凸顯了東西文化匯流的趨勢。 南懷瑾先生關(guān)心國家統(tǒng)一、民族振興大業(yè),一生致力于復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近年來,以望九高齡,仍奔走各地,建立學堂,講解傳授,為弘揚、傳承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盡心盡力,其成就貢獻,舉世稱譽;其執(zhí)著精神,感人至深。 近幾年來,彼得·圣吉開始接觸中國的儒、道、佛思想,并且多次拜訪南懷謹先生。二○○三年至二○○六年間,彼得·圣吉及其團隊四次拜會參議南懷謹先生,本書收入的正是南懷瑾先生與彼得·圣吉等人的訪談對話記錄。內(nèi)容涉及禪宗的修持方法,以及生命科學、認知科學等,問答之間,思想深邃,充滿睿智,發(fā)人深省。這組頗有深度的跨文化對談,也凸顯了東西文化匯流的趨勢。
作者簡介
南懷瑾先生1918年誕生于浙江溫州樂清一個世代書香之家,抗日戰(zhàn)爭時期投筆從戎。后赴臺灣執(zhí)教,執(zhí)教于臺灣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又遠赴歐美國、歐洲等地,考察講學。門生弟子遍天下。先生長期精研國學,讀書數(shù)十萬卷,于佛、道、佛皆有精深造詣,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yī)學養(yǎng)生諸學,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理解,學貫中西,著作等身,堪稱一代宗師,在中西文化界有巨大聲望。
書籍目錄
上編 南懷瑾與皮得·圣吉 第一章 時間:二○○三年十一月十日至十四日 第一講 內(nèi)容提要:學禪定是什么目的…截斷眾流…頓然而悟…知覺與感覺…風和氣 第二講 內(nèi)容提要:安那般那出入息…修出入息是修什么…呼吸不是息…念頭和氣 第三講 內(nèi)容提要:六字口訣…安那呼出病氣業(yè)氣 第四講 內(nèi)容提要:止和觀是方便…生理是五陰中色法…色受想行識…知時知量用功…表色形色顯色 第二章 時間:二○○四年十一月八日至十日 第一講 內(nèi)容提要:最早講生命科學的人…宗教追求什么…生命的生理問題…氣與生命…生命本元之氣…什么是種子氣 第二講 內(nèi)容提要:時間用在哪里最好…圣吉談工作與修行…如何達到止息 第三講 內(nèi)容提要:生命來源泉與十二因緣…佛法不是宗教是科學…最難懂的無明…四種死亡…三種無?!宸N癡…大政治家不搞宗教信仰 第四講 內(nèi)容提要:說止息…魚不認出水 人不認氣…修行人的呼吸…出氣最重要…大勢至無法擋…南北分歧…如何觀想 第五講 內(nèi)容提要:中國人的宗教觀…西游記的含意…原罪和業(yè)力 第三章 時間:二○○五年十一月十二日至十四日 十二日晚 漫談 內(nèi)容提要:中國茶…倒爺企業(yè)家…誰是企業(yè)家…教育問題…信仰問題 十三日晚 漫談 內(nèi)容提要:顏色聲音影響人…不同文化的困惑…生是生 命是命…時間 空間…人體生命的神奇…科學發(fā)展的影響 第一講 內(nèi)容提要:再說息…長養(yǎng)氣 報身氣 根本氣…風喘 氣息 第二講 內(nèi)容提要:報身氣用完了如何…病是氣造成的…種子氣是什么 第三講 內(nèi)容提要:三種意念--心意識…誰是真正的活佛…胎兒是思想與感覺…十個一切人 第四講 內(nèi)容提要:什么是色法…三十種所觸…四種能觸…心念的光 物理的光…色與光不同下編 談生命科學 為ELIAS講課 時間:二○○六年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三日 第一講 內(nèi)容提要:一本治世的老書…《易經(jīng)》的五種含義…認識變 領(lǐng)導變…儒釋道如何應變 第二講 內(nèi)容提要:《易經(jīng)系傳》上下篇說變…認識自己生命的能源…導引人類進入幻覺的科技…思想感情是什么…認知醒與夢…知的六部分作用…什么領(lǐng)導了思想作用 第三講 內(nèi)容提要:永恒的生命 分段的生死…生命的變化…說記憶 談胎毒…嬰兒的污染 第四講 內(nèi)容提要:個性思想是遺傳嗎…宗教 哲學 科學…腦的修養(yǎng)問題 第五講 內(nèi)容提要:動態(tài)的人和萬物…生命的能源來自寧靜…打坐學寧靜…生命初次的發(fā)音 第六講 內(nèi)容提要:靜態(tài)達到極點的現(xiàn)象…靜的功效…老年人的靜 第七講 內(nèi)容提要:光的問題…音聲瑜珈…笑與音聲 第八講 內(nèi)容提要:東西文化溝通的諸子百家…身體瑜珈的武功…武功 氣功 內(nèi)功 道功 禪功 第九講 內(nèi)容提要:修金溫鐵路的理念…銀行與貸款…人生的目的…生是生 命是命…生活與生存…四種理論的影響 第十講 內(nèi)容提要:自然變化的規(guī)律…反省自己 認識生命…科技帶來的煩惱…墨子及科技…站在墨子與楊子之間的人 第十一講 內(nèi)容提要:騙中國搶印度的歐洲…科技與精神修養(yǎng) 第十二講 內(nèi)容提要:意識的獨影…夢和不夢…把握自己的知性…直覺和空靈…香象渡河的氣魄…享受寧靜
章節(jié)摘錄
南師:開始講修持之前,我先問你,在你幾年前來這里參加禪七打坐以前,你有沒有在別的地方學過靜坐、瑜珈、冥想之類的?圣吉:我初學靜坐,是在加州一所由日本禪宗大師鈴木大拙開辦的禪修中心。那是很多年以前了,我當時約廿一歲,還是大學生。其后我也陸續(xù)參加過一些其他的靜坐活動,像是印度大師SwamiMuktanada的課程,還有一些開發(fā)人類潛能運動之類的修習。 南師:以你的年齡,應該沒有見過鈴木大拙本人。 圣吉:是的,我參加他的禪修中心時,鈴木大拙本人已經(jīng)去世了。 南師:鈴木大拙只是講禪,不作功夫的。修持正是我們今天要談的題目。無論如何,比起密宗還有一些其他的門派,至少你由禪宗開始,算是走了一個比較好的路線?! ≡谡介_始之前,我再問你一個簡單的問題,你學這個的目的是為了入世還是出世?因為目的不同,開始修持的方法也不同,但是到最后仍然是相結(jié)合的?! ∈ゼ汉靡粋€簡單的問題!好,我給一個簡單的回答,我想為人類作出貢獻?! ∧蠋煟汉?,這是你現(xiàn)在這一次的答案,你自己記住。你每天打坐幾次? 圣吉:早晚各一次?! ∧蠋煟好看味嗑媚?? 圣吉:早上一坐約四十五分鐘到七十五分鐘,晚上約半小時。我早上也做氣功,所以一共要用上兩小時。 南師:針對你的目的,我們談一些修持的方法。你做了精神會好,心理也會寧靜很多?! ∩洗文銇磉@里的七天當中,我們有沒有提過生與死的問題?人怎樣生出來的,死時又是什么情形? 圣吉:有的?! ∧蠋煟含F(xiàn)在我們只講生的一面。生命都有兩個層面,一個是知覺的,像是意識、思想、情緒;另一個是感覺的,例如疲勞想睡、肚子餓要吃等。知覺用現(xiàn)代話說是心理的,感覺是生理的;西方說知覺是理性的,感覺是感性。西方認為理性是唯心的,這不同于我們講的唯心,他們認為感性是唯物的。 當你打坐時,你的思想在轉(zhuǎn)動,有時多一點有時少一點,你清楚嗎? 圣吉:很清楚?! ∧蠋煟哼@個思想,縮小到唯識的說法,是屬于第六意識的分別意識。你還記得,我說過第六意識不屬于身體,也不屬于腦,不在內(nèi),也不在外,無所在,又無所不在。密宗和西方觀念認為第六意識是在腦,這是錯誤的,因為腦僅僅是身識的一部分。 我常聽人說打坐坐不久,坐久了不是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痛。如果有人用槍指住你的頭,你敢動一下就開槍,你還敢下座嗎?這時第六意識都知道,可是身識就不影響你了。 圣吉:是的,我有時打坐時腿部抽筋,非常痛,但是還會忍住不動。如果是在睡夢中抽筋,我一定會本能地放開腿去按摩它。 南師:不錯。所以打坐坐不住了,到底是身子坐不住還是心坐不???自己檢查看看,大部分都是第六意識要你下座的。第六意識晝夜都在不停地流動,連睡眠時也不停,仍在做夢。不過也會有短暫的停止,不做夢了,好像真睡著了,其實那個還是第六意識的境界,是第六意識呈現(xiàn)的昏沉境界,我們叫它睡眠。你打坐時有過第六意識被截斷的經(jīng)驗嗎? 圣吉:有時候有,但是不常?! ∧蠋煟嚎上且幌履惆盐詹蛔?,否則今天的你就不同了。不只是你,所有的人都不行。這一剎那不是只有在打坐時來到,行住坐臥,任何姿勢都有可能發(fā)生這個第六意識之流被切斷的情形。這像是把流水一樣的知性從中截斷,是很不容易發(fā)生的。下次碰上了千萬不要錯過,就定在那上面,越久越好。 圣吉:我是碰過幾次的,其中一次是我在一個冰凍的湖邊上,它突然來了,我的念頭完全停下來,當時沒有任何感覺或知覺。在打坐時,也發(fā)生過幾次?! ∧蠋煟汉?。鈴木大拙講了很多這種境界,但不要搞錯,這完全不是開悟。這僅僅是個提供開悟的機會,也不要認為是開悟之門。歷史上很多祖師,就是在這意識之流突然被完全截斷的時候,爆發(fā)出開悟的?! ∵@個境界在一般人大喜、大怒、大哀、大樂的時候,也可能會產(chǎn)生。你能在它來臨時認得它,多保持在這個境界,遲早可以開悟的?! ≡谥袊纬臅r候,有位官做得很大的文人,他去請教一位禪師,問佛經(jīng)上說一陣黑風把你吹到羅剎國土,是什么意思。哪曉得這位一向待他很好的師父,居然把臉一變,把他羞辱痛罵一頓。這位官員素來對師父恭敬,不料被這么一罵,氣得不得了,正待發(fā)作,此時師父又收起忿怒之相,對他說,喂,這就是一陣黑風把你吹到羅剎國土了。這文人慚愧之極,當下稱謝?! ∵@個境界甚至在打仗殺敵之際都會呈現(xiàn)的。不但如此,我年輕時人家問我,什么工夫才能開悟?我告訴他們,很簡單,開悟的前奏境界就像是你大便憋急了,在大街上來回找?guī)也坏剑钡貌坏昧?,忽然找到,褲子一脫,咚,哇!那差不多是了。 …?/pre>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書評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圣吉先生,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現(xiàn)為美國麻省理工不院資深講師,也是該學院“組織學習與變革”團隊成員,以及“組織學習協(xié)會”(SoL)主席,致力于建立基礎(chǔ)的組織變革知識。他的著作《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shù)與實務》,于1997年被評選為二十年來最具影響力的五本管理學書籍之一。編輯推薦
近幾年來,彼得·圣吉開始接觸中國的儒、道、佛思想,并且多次拜訪南懷謹先生。二○○三年至二○○六年間,彼得·圣吉及其團隊四次拜會參議南懷謹先生,《南懷瑾與彼得·圣吉:關(guān)于禪、生命和認知的對話》收入的正是南懷瑾先生與彼得·圣吉等人的訪談對話記錄。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