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魔術師

出版時間:2006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虹影  頁數(shù):311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著名作家虹影首部暖愛小說,轉(zhuǎn)型之作,《饑餓的女兒》樸實文風與《K》細膩筆法的完美綜合,充滿朦朧、奇妙、神秘的少年情愫,一改往日凄楚與不完美的結局,講述了一個溫暖人心的情感故事?! ×骼说莫q太人“所羅門王”和他收養(yǎng)的中國孩子“加里王子”,遭遇到古靈精怪的雜技女孩蘭胡兒和她的雜耍班子。在1945-1948年的上海大世界,時局詭譎,西洋魔術與雜耍班為時局所趨,同場謀生,各懷心事。奇幻的魔術,驚險的雜技,困惑的兄妹之謎,兩個少年的成長被朦朧、奇妙、神秘的情愫照亮。默契的配合演繹出精湛的絕技,一次次從死亡中掙脫,他們終于明白,此生無法分離。

作者簡介

  虹影,享譽世界文壇的著名作家、詩人。中國女性主義文學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長篇《上海王》、《上海之死》、《饑餓的女兒》、《英國情人》、《孔雀的叫喊》、詩集《魚教會魚歌唱》等。現(xiàn)居北京?! ∷牟块L篇被譯成25種文字在歐美、以色列、澳大利亞和日本、韓國、越南等地出版。  曾獲紐約《特爾菲卡》雜志“中國最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長篇自傳體小說《饑餓的女兒》曾獲中國臺灣1997《聯(lián)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被中國權威媒體評為2000年十大人氣作家之一;2001年被評為《中國圖書商報》十大女作家之首;被《南方周末》、新浪網(wǎng)等評為2002、2003年“中國最受爭議的作家”?!队槿恕繁挥丢毩蟆罚↖NDEPENDENT)評為2002年十大好書之一?! ?005年獲意大利“羅馬文學獎”。

書籍目錄

大世界的雜語演出(序)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大世界中的小世界(后記)附錄一 虹影主要創(chuàng)作年表附錄二 虹影獲獎情況一覽表

章節(jié)摘錄

  天下第一名旦梅蘭芳多年留須明志,這幾天在南京西路成都路口中國銀行大廳里開畫展。畫得如何不說,梅蘭芳在上海灘露臉,馬上會天光大亮。在練完第一趟休息時,張?zhí)鞄熣f給每一個徒弟聽。  1945年春天來得夸張,鼓翻旗搖。這春天叫人覺得什么都真真假假花頭十足?! ”热?,那個正上后臺的少年,鐵蓋兒笨頭傻臉?! √m胡兒喜歡歡梅大師,覺得此人是驚艷絕世。師父說他是男人裝扮,才會那般牽腸風情,嗓音才會妙意百轉(zhuǎn)。如遇機會,她愿告訴梅大師,他是頂頂?shù)谝缓脻h,因為有顆女人心。名字也有緣哪,梅有梅派,蘭有蘭技;梅有梅腔,蘭有蘭語。  這想法讓她高興起來。兩個鷂子連翻,倒立在墻邊,倒過來的眼睛繼續(xù)看那少年,騰出右手在墻上拍了拍。  “行行有規(guī),外人偷看練功要瞎眼!”   那家伙聽見了,沒有應答,倒是停住腳步,站在原地。  既然師父沒有攔,好像也不必把這小子趕出去,反正倒立的時候,她也沒法動手。這個人皮鞋不新,尺寸比她自己的腳大半截,小孩大腳,不過鞋油擦得明光锃亮,褲管也沒有臟灰。這點印象不壞,大部分男孩子臟里巴幾,讓她橫豎瞧不起?! √m胡兒眼睫毛翻動,一點點往上看。少年細眉細鼻,頭發(fā)剪得整齊,穿了一件黑西服,合身得很,不過早就磨破袖口,明擺著用黑墨涂的。里面的白衣洗得過得了眼。對于她長久倒立,單手脫換,甚至雙脫手,單靠頭倒立,很多人禁不住好奇,但這個惹人不快的東西竟然一無所動?! ∷苌鷼猓沽⒅呦蚝笈_頂端,雙腳重新靠在墻上,看不見那人了。就在這時,她扎頭發(fā)的紅布條散落了,頭發(fā)撒在地上,像一匹閃亮的黑綢。一只手伸過來,長長的手指把那布條拾起來,吹吹上面的灰塵。老大老實說,從未見過男孩子手如此細巧?! ∵@個令人煩心的中午,蘭胡兒說的第二句話是:“少在此管不該管不能管不必管的事。”  此話很不客氣,而且?guī)в谢鹚幬?。那少年拿著紅布帶,沒有動,也沒有說話??隙ㄊ枪室庋b蒜繃面子。  “你以為拾個發(fā)帶,密斯本人就會理你?”蘭胡兒從鼻孔里哼出一聲。另一條扎頭發(fā)的紅布帶也落在地上,她一頭黑發(fā)如煙花炸開,熱鬧唱一場。  少年又彎腰拾了起來,放在嘴邊吹了吹。蘭胡兒的眼睛倒斜著看少年,他依然不說話,不知在打什么臭主意。她怒火沖天而起:這個人至少應當感到好奇,至少應當問密斯本人兩句,不能認為有人生來就該倒立著做人。蘭胡兒心里定下主意,不給少年再獻殷勤的機會。突然一個翻倒,她雙腳掛上他的脖子。少年驚奇得張口發(fā)出“噢噢噢”的聲音?! √m胡兒罵了一句:“看你就是個啞巴!”她的腦袋穿過他的雙腿到他前面來,對著他惡作劇地一笑?! ∩倌隉o可奈何地攤開雙手,像是在阻止自,已不去拉掉這個不講道理攀上來的身體?! √m胡兒腳輕輕一勾,雙手往他的膝蓋一勒。他沒有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就仰面倒在地上。爬起來,整個后臺已經(jīng)沒有人。場子大門吱嘎一聲,蘭胡兒跑了出去。  當天夜里,加里失眠了。下午在大世界的所有經(jīng)歷,眼前繞來繞去都是那個紅衣女孩的神態(tài)。實際上他完全沒有看清她是什么樣子。他這輩子還沒有看過倒立人的臉?! 〔贿^這是平生第一次被一個女孩子抱住,用腿倒過來抱他。這印象太深,他不想也得想?! 〉较掳胍梗]上眼睛前,發(fā)現(xiàn)所羅門并未睡,在床上看一本黃黃的書,手摸著胡須。房間里惟一的燈泡被拉到床柱頭邊,用了一根麻繩系住,光線發(fā)黃。他們住得離大世界不是太遠,小南門弄堂里福祉小客棧的亭子間。靠墻有張單木床,屬于所羅門。墻邊一張小桌子。加里每夜打地鋪,一向一睡到天明才醒?! ∷_門有個上鎖的木箱,里面裝了一個上鎖的小木箱。加里用眼睛的余光瞅得到,兩層鎖里不過是幾本舊書。但所羅門每次都小心地鎖上,鎖時還專門背過去,怕加里看出鑰匙翻了幾圈。鑰匙從不離身,套了皮繩,當項鏈戴在脖頸上。  加里問自己是不是太有點糊涂。哈哈鏡中見過紅衣女孩,倒過來也見過,就是沒正面看清過她,值嗎?  加里摸摸自己的脖子,有些痛,被她那特別有勁的雙腿絞的,怪年頭,連女孩子一雙腿也能跟他有仇怨?! ∷钠つw是風吹日曬的橄欖色,眼睛直直地從下面盯著他。臉上的紅暈像畫上去的,腰似蛇S,翻過來像X,走掉的背影像A,就不知道她臉像不像Q?不過摔倒他像W,兩個翻倒的人?! ‘敃r他拾起那兩根紅布條,卻不知道怎么替她把亂發(fā)扎好――她根本就沒有梳辮子,而是隨便地兩把頭發(fā)分成兩束,長發(fā)飄飄?沒看清。但他有這沖動,只是從沒碰過任何女人。他從枕下摸出紅布帶,取過褲子,小心地將布帶塞進褲袋去?! 「竿醪碌谜鏈?,和父王打這種賭,他輸定了。  天哪,我哪能睡著。加里氣得捶地板,我可以做到不想這個妖精妖怪。他閉上眼睛,臉頰輕輕貼著墻說。你就是阿依安,你讓我身處迷宮。當魚碰見了魚鷹,末日就降臨了。  ……

媒體關注與評論

  一本奇詭莫測的小說。虹影總是能讓人驚喜。  ——著名作家  蘇童  這故事讓我想起狄更斯的作品,虹影成功的重現(xiàn)了上海那個時代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境況。結局精采萬分,最巧妙是主角以魔術師的本事存活下來,這樣的結局與主題,書名都是絕配?!  _灣著名作家 黃寶蓮  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天地,既不必為論家的批評所限,亦不必為讀者的要求所限;可倚恃者,惟有個人的天分、見識與興趣。我讀虹影《上海魔術師》,深深體會到這一點?!  膶W評論家,新星出版社總編輯 止庵  虹影,我是望塵莫及了。虹影向魔術師表達敬意,虹影自身就是話語的魔術師,她制造的上海神話,令我們不安,因為超越了我們意識所能企及的范圍。  ——文學評論家,同濟大學教授  朱大可  虹影由此為中國的現(xiàn)代性開辟了新的想象路徑——這種路徑不僅穿過昔日上海的大世界,也一直通到這個全球化時代和網(wǎng)絡化時代的中國。  ——文學評論家  李敬澤  中國在海外的女作家中,虹影是最值得關注的,她擁有的恰恰是國內(nèi)作家缺乏的豐富國際寫作經(jīng)驗。虹影的重要是不可忽略。  ——上海文藝出版社總編輯  魏心宏  虹影的《上海魔術師》,從“大世界”的獨特角度來尋找上海這座城市的文化特征?!  旅裢韴蟆 『缬皩毠?jié)有一個優(yōu)秀小說家的眼光,讀到她關于夢想的需要,關于色彩與光明的需要,無人會不感動?!  ┪钍繄蟆 『缬暗臄⑹?,其堅忍和想象力,其幻異能力,使人著迷?!  绹迳紮C時報

編輯推薦

  羅馬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虹影最新力作!  《饑餓的女兒》與《英國情人》的完美結合?! 矍槟g師:  1.愛情是一種魔術?! ?.愛情讓人成長,擁有愛情,普通人將變成身懷絕技的魔術師。靠著默契,加里和蘭胡兒演繹出精湛的絕技,成長為彼此的支柱與伴侶。愛情與魔術讓他們逃脫一次又一次的劫難,一次次從死亡中逃脫。  3.真的愛情可以穿越災難?! ≌鎸嶉_放的大上海:  1.1945-1948年的上海。抗日勝利之后的上海,面對時局跌宕,各派勢力皆有重新組合的精彩變故。在此背景下,無力主導歷史與自身命運的底層人民只能隨波逐流。虹影與眾不同之處就在于,她并未放棄對隨波逐流者的同情與注視,反而從這些并不傳奇的日常生活中重新開掘出時代的波瀾壯闊,以一個更加貼近人心的故事直探那個特殊年代的上海風貌與世道人心。  2.國際化的舊上海。通過引入流亡猶太人的視角,虹影將40年代的大上海與當時整個世界風雨飄搖的時局聯(lián)系在一起,跳出了以往舊上海小說過于地方化的窠臼,更真實地再現(xiàn)了久被忽視的舊上海作為國際化文化城市的一面?! ∧g世界:  西方魔術、東方雜耍。虹影潛心沉浸魔術世界十年,首次以文學的形式再現(xiàn)了西洋魔術與中國雜耍同場謀生、奇幻驚險的上海大世界。驚險奇詭的幻術層出不窮。更有猶太魔術不傳密技穿插其中,引人入勝。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上海魔術師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條)

 
 

  •     《上海魔術師》的美好單純,讓我留戀,也許這正是虹影心中向往的純潔愛情。
       我相信上帝同情有話直說的作者,虹影的了不起就在于,她敢于直面這個真實的世界,她的無畏和徹底,令人憐惜,令人敬重,看完上海三步曲,讓我愛上了這個血性女子。
  •     你們大家難道沒有看她寫在前面的話嗎?這是一本語言實驗小說,能不能動動腦子,她都可以動腦子不走老路,尋求新路子,新表達方式,你們看不懂是你們自己的問題!??! 我會一如既往支持虹影?。?!
       蘭胡兒的精靈古怪,加里的聰明機敏,真是一對絕配!
  •     雜語之書,雜語之術,卻沒幻化出一個夢花樣的想象。
      我忘記加里是英俊的,蘭胡兒是俏皮的,模糊了臉,忘記了他們之間的愛。
      大上海終是灰飛煙滅,雜語聲聲喚不回一絲魂魄。
      還是想起《K》,總是《K》。第一遍什么都沒看懂,卻已被那華麗而熱辣辣的文字燙著了。第二遍才看到林的愛情:兩個人挨得那么近,又遠離著。你沒看到那女子發(fā)白的指節(jié)嗎?她緊緊抓住這愛情,手指要被捏碎在心里。最后的最后,林站在書外,沖我叫著。
      有時則是《饑餓的女兒》。最后我無助了,平攤開書,看骯臟發(fā)黃的江水從書頁中涌出。那些字早就濕的一點點化開,現(xiàn)出一份我如此陌生又難忘的閱讀經(jīng)歷。
      
      虹影似乎總是那么年輕,其實和母親同歲。說幾分南方口音,拌幾下五色沙拉。英國的生活又怎能掩蓋重慶的歲月?電視上的她讓我困惑,但回到文字中,破敗潮濕汗水愛情體溫大朵荼靡之花經(jīng)文... 我無法描述,書術詭異,魔術師永遠是重慶的那個她。
      
      后序最漂亮。對于他——離開后,愛你不顧一切。
      對于她,雜語之書是必然。
  •     如今寫上海早已不希罕,且不說蘇青、張愛玲已把這座城市的世態(tài)人情寫個遍,她們筆下那亂世中的愛情早成經(jīng)典,只說王安憶、陳丹燕也寫足足寫盡了上海的風花雪月和金枝玉葉。在這些前人文字面前,虹影并不怕,這本《上海魔術師》里她自有本領,帶你以別樣的眼旁觀這座城,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看那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她肯耐心為你說故事,沒有第一爐香,也不消十年之久,她只用她的"雜語"搭建起一座迷宮,又引你走向那應許之地。
      
      一九四五年,那時的上海還被叫做大上海,那時的上海摩登并非只有良友畫報、旗袍和美女月份牌,也有臭豆腐、雜耍和薺菜炒年糕;那時的上海風景并非只有外灘、霓虹燈、咖啡館,也有大世界、弄堂亭子間和貧民棚戶區(qū)。虹影的故事就從臭豆腐和眼花繚亂的大世界開始,她的主人公就從那破爛棚戶里弄走上五光十色的大舞臺。
      
      在小說里寫上海,寫愛情本非虹影專利,但一旦讀下去你就不由發(fā)覺這女人的不簡單。她不是城市小資寫手,她是江邊棚戶區(qū)長大的饑餓的女兒。她也不是小女人作家,她有一片舒展的大氣度。其實在這個故事里,寫上海,寫愛情都不是虹影本意,讀讀她先前書中的一段話,就能明白她此刻寫故事的心意:
      
      " 那年夏天在東京,我突然醒悟:我應當學學我去見的人,周樹人從來沒有夢想充當民族的喉舌,我也決定清除代小女子發(fā)言的打算。于是自己沉一沉氣,開始亂讀閑書,胡拼CD ,讓自己在憂郁中慢慢體驗憂郁。心理消沉時,看男人女人,也就都平淡如水。"
      
      她早已下定決心在自己的故事中不講政治,也不要小女人的扭捏作態(tài),她只愿意為這亂世留下些許記憶,為這些市井小兒女立傳。于是她筆下就有了這兩個雜耍班子,張?zhí)鞄熀退_門王,也有了這一雙小兒女,加里王子和蘭胡兒。
      
      你說他們漂泊,所羅門王失去愛情于是選擇終生流浪,草莽藝人只靠手挑肩抗就能走街串巷;你說他們孤獨,天師班徒弟個個是孤兒,亂世中相依為命,一個落難定有人來幫;你說他們貧苦,蘭胡兒 那件紅白相間的衣服,本是小了不能穿接上白布,補丁處還不忘繡上美麗花朵;你說他們絕望,苦命的藝人卻仍可以活得舒展。這些苦難的人們,生長如植物,扎實挺拔,綠色健康。 虹影以自己的筆成全了他們,因深知,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他們必得憐憫;哀慟的人是有福的,他們必得滿足。
      
      你看這兩少年,加里王子和蘭胡兒,一 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開始只是斗嘴取笑,互相冷落試探,彼此都只將真心瞞了,用假意來試探。其實這一對小兒女,命運相遇時早已彼此認定。她咬牙,他便疼痛; 她失手,他便相救。他出走,她便盲目;他回來,她便復明。讀者還在驚訝,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卻不知上帝說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愛本就是恒久忍耐 。他們只是單純?nèi)?,只為這愛就像是生生接了一整把從天上掉下來最美妙的乾坤珠寶。 他們的愛情省略了一切語言和形式,從沒有向?qū)Ψ街v穿過相互給與的快樂,彼此心知,便很滿足。
      
       不只講愛情故事,虹影在大世界這個舞臺上也盡情上演她的文字柔術,創(chuàng)造屬于她自己的柏叢與玫瑰之地。在她的敘事中,政局那亂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于藝人們只意味窮困潦倒、生機無著,通貨膨脹只是演出后的立時搶購,抗戰(zhàn)勝利也無非演出多收那三五斗。社會、歷史或你說政治,再沒有宏觀的大敘事,而統(tǒng)統(tǒng)成為微觀話語。虹影意不在寫政治,卻又在日常態(tài)中帶出大氣度?,F(xiàn)代漢語也在她手中發(fā)展到極致,所羅門王的圣經(jīng)話語,張?zhí)鞄煹慕?,蘭胡兒的怪異"蘭語",加里王子的上海話加洋涇浜英文,乖乖,你何時見過如此寫小說?虹影所做的這一切不僅是新鮮熱鬧的文學試驗,更是讓這本小說成為底層的話語狂歡,為消費社會保留下不被淹沒的微弱聲音。
      
      最終, 虹影沒有辜負讀者,加里和蘭胡兒的新生在小說結束時才剛剛開始。這本就是一個魔術的故事,誰又能料到結局? 打開書頁,你就知道,他們必跨越時空,從遠處來此,與你相認。
  •       清晨或者傍晚。我在上下班的路上看完《上海魔術師》。
        北京的清晨或傍晚總是一副忙碌的樣子。車流、人流、川流不息。
      
        大世界里綺麗的景象。加里和蘭胡兒的夢境。那些關于宿命的掙扎與堅定,像傍晚流麗霞光,帶人回數(shù)十年前的大上海。
        我總以為,綺麗就是城市夜霓虹的模樣。像上海外灘人滿為患的夜晚,江上是招搖而過的花哨游艇。行人慢步而過,操著滿口的吳噥軟語,總是透出或輕蔑的、或輕嘆的語氣。嘈雜里,只有我這異鄉(xiāng)人帶著陌生的眼光去悄悄的看這世界。
        出離,是一種我喜歡的狀態(tài)。
      
        在蘭胡兒昏暗的夢境里,絲絲透出未來的方向。這暗語更像一道咒語,絮絮的讓人緊張無比。所以她說人聽不懂的話,夾著上海話、寧波腔、偶爾也蹦出英文來——只有明白的人明白。
      
        我很喜歡那結局。
        一望無際的汪洋上。少年魔術師與柔軟的蘭胡兒,乘一白帆漸行漸遠。在海浪聲中清晰的對白——未來仍然或明或暗,可是他們在一起。蘭胡兒與加里只要在一起,這生命原本無常。所有的結局都混沌,生活本就如此。
        一直遠去,就是好的方向。
      
        離天三尺三,月低眉,馬下鞍。
        生命困頓,也需休憩。
        我在這里等你,離天三尺三,月低眉,馬下鞍。等你一起往一個方向,只是遠去,不問結局。
        這生命沒有結局,只有遠去。
      
        紅綢衣的蘭胡兒公主和加里王子。所羅門王的遺憾與歸去。未明的天師班的未來。洞穿一切的蘇姨的言語。還有燕飛飛與小山大崗。
      
        生命里,這樣一些相逢與相助。
        那樣浮華的掙扎的城市與人群。
        在瑰麗的霞光里終將遠去——這是唯一的結局。
  •     想象的盛宴
      
      想象力對一個作家來說究竟意味著什么?這也許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是,總有一些作家的想象力,其瑰麗程度能達到令人感到驚艷的程度,就像是寫作《少年血》與《城北地帶》時的蘇童,就像寫出了《兄弟(上)》的余華。而總有一些作家的想象力,其匱乏的尷尬也能進入使人覺得心寒的境地,就像寫出了《碧奴》的蘇童和寫完了《兄弟(下)》的余華。如果我們兩廂做一下比較,想象力之于作家的意義,應該不言自明了吧?
      
      在《上海魔術師》的自序里,作者虹影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我正苦苦構思這本小說,信步走到(上海)大世界門口,吃到了香噴噴現(xiàn)煎的臭豆腐。正滿心高興著,抬頭一看,大世界關了鐵柵,落了大鎖……痛惜之余,我在這本書里重造了一個大世界?!?br />   
      如果,小說家也是有任務的話,那么,“重造”一個世界應該算是其中之一。與現(xiàn)實世界的美好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同,“小說世界”的完美與否,則全在小說家的個人努力,這也正是小說家能否偉大的關鍵。而這一次,虹影在臭豆腐的香氣里為我們營造出來的大世界沒有讓我們失望。在這個完全由虹影主宰的“世界”里,有亂世的紛亂,有時局的動蕩,有人生的滄桑,有命運的無常,更有愛情的掙扎、溫暖與壯烈。和以往一樣,虹影再次使我們迷失在她的想象世界里,也許,讓我們感到驚訝已成了虹影的習慣。
      
      作為組成“上海系列”的第三部小說,《上海魔術師》的背景依然在上海,而故事的內(nèi)容,仍舊帶有虹影小說特有的傳奇色彩。上世紀40年代,流浪到上海的猶太人“所羅門王”和他收養(yǎng)的中國孩子“加里王子”,在“大世界”遇到了一個雜耍班子和古靈精怪的女孩蘭胡兒。而當時的上海,時局詭譎,謀生艱難,所羅門王帶著西洋魔術與雜耍班子合并,雖同場表演,卻又各懷心事。于是,奇幻的魔術,驚險的雜技,“加里王子”與蘭胡兒之間困惑的兄妹之謎,兩個少年的成長與愛情,默契演出的絕技,等等,共同組成虹影筆下的“世界”。這個龐大的世界,則完全建立在虹影的想象力之上,那其中,有死里逃生,有恩怨纏綿,更有國仇家恨,讀來直叫人痛快不已,酣暢淋漓。
      
      如果說,我們相信虹影僅僅在享用美食的瞬間里編織了一個世界和一個故事,那么,那幾塊臭豆腐倒是過于神奇了些。有很多情節(jié)與細節(jié)可以依靠資料的幫助也是不爭的事實,就像一盤美食,雖然要肯定廚師的天才,但原料的功勞當然也不能忘卻。另一個組成小說的重要因素,人物的性格塑造,也許,更能倒映出虹影想象力大廈的璀璨燈光。
      
      作為虹影作品的另一個標志,她總是能從看似相同的生活里尋找到不同,于是,她的作品就顯得格外與眾不同。這一次,被虹影用來作為發(fā)現(xiàn)和個性的道具是小說中人物的語言,如果我們已經(jīng)在小說人物千人一辭的敘述中感到麻木,相信《上海魔術師》的人物語言能刺激我們恢復靈敏。小說的重要人物之一,猶太人“所羅門王”的語言是《舊約圣經(jīng)》式的語言,具有完全西方的風格。而“所羅門”的對手“張?zhí)鞄煛?,因為其江湖賣藝人的身份,他的語言,是中國傳統(tǒng)江湖語言,并嵌入相當多的行話切口,聽來相當有趣。而兩位主角之一,“加里王子”的語言則揉匯了洋涇浜英語、市井語和戲劇腔,就像是當時大上海的一個縮影。最精彩的是“蘭胡兒”的語言,她的語言被稱為“蘭語”,看似荒誕不經(jīng),其實卻深有韻味,就像魯迅小說《鑄劍》里那顆頭顱所唱的歌謠。單單這四個人的語言,湊合在一起就已足夠熱鬧。在這部小說中,虹影徹底打破傳統(tǒng)小說在塑造人物時僅到“性格化語言”的慣例,以非凡的想象力,深入了語言的深處,干脆就為每位人物設計了一套語言系統(tǒng),雖然各有各的奇異之處,湊在一起,卻有說不出的熱鬧與有趣。
      
      如果將想象力落到實處,那么,對細節(jié)的描寫無疑最具有力量。小說中,對“加里王子”與蘭胡兒之間愛情的描寫就充滿了埋藏在細節(jié)深處想象力的閃光。小說的前半段,頗有《少年維特之煩惱》的細致與真實,特別是從第78頁開始的對“加里王子”深夜漫步的描寫,充滿了親見般的質(zhì)感。從那開始,一段熱烈的愛情噴薄而出,虹影的想象也愈達巔峰,在這一場想象的盛宴里,再懶惰的讀者,大概也能明白,如果缺少想象的激烈與熱切,再真摯的愛情,也會迅速索然無味。
      
      作者博客:http://zhoudakuan.spaces.live.com/
  •      上個世紀初的上海,叫做大上海。那是張愛玲和蘇青的語詞構筑的金風細雨樓,團團座座,或破敗,或堂皇,總被雨打風吹去,無聲無息。這座城市的生命力如此旺盛,魯迅先生筆下的野草迅速生長起來,洗去舊日腐敗氣息,唱一出高風亮節(jié)的《紅燈記》。
       但亂世中樸素的真情永不再現(xiàn)。時代進步得太快了,我們不斷脫下舊雨衣抓起墻角的花邊雨傘,不斷尋找新的方式彼此取暖,每一種方式都被用到極致,然后過時。我們所追尋的到底是那一端的衷情,還是這個過程中有聲有色的自我安慰,已經(jīng)不能分辨。無數(shù)的概念被解構,被嘲笑,它們再無面目見世人,我們也就順理成章地,忘掉它們,忘掉那些一度優(yōu)美動人的事和人,字和詞。我自幼生于北方,只是憑了一點對于文字尚未泯滅的敏感,才自“蘭語”中讀得“海話”的跳脫和靈犀。好似莎士比亞的戲文,毫不吝惜筆墨,滿天花雨似灑將下來,地上的人們只覺沾衣欲濕,吹面卻不寒。
       你看那兩個少年人多么令人羨,乍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心意相通,攜手并立,便這樣走遍人世又有何難。她咬牙,他便疼痛。他不知去向,她變盲女;得知他回來的消息,一時三刻就能辨清眼前五光十色。覺得神奇么?這神跡實在不算得偉大,但摩西渡紅海的故事,你又信幾分?寧愿相信這世間真有這般的渺渺不可測,教人在萬丈紅塵里看見清澈的光,足以救贖一切。
       書中我最愛的兩處之一,是蘭胡兒頂碗那一場,落地收勢,一摞青花瓷碗眼看跌落,加里斜刺里跳出來接住。兩人手拉手謝幕回到后臺,蘭胡兒想問你怎知道我接不住那碗,抬頭看見加里燦爛笑容,突然哭了出來。無數(shù)理由,但沒有一條能說明她為什么要哭。加里仍是笑,拍她肩頭說就好就好,她就覺得心里輕松了許多?!盎匦环N說不出口的快樂,像是生生接了一整把天上掉下最美妙的乾坤珠寶?!睕]有一句話能夠更恰當?shù)孛枋鲞@一刻的美妙。這場景讓我想起《半生緣》里曼楨見到剛從南京回來的世鈞那個早晨,世鈞對她說我有好些話要對你說,然后——“其實他等于已經(jīng)說了。她也已經(jīng)聽見了。她臉上完全是靜止的,但是他看得出來她是非常快樂。這世界上突然照耀著一種光,一切都可以看得特別清晰,確切。他有生以來從來沒有像這樣覺得心地清楚?!?br />    上帝說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我一直覺得這句話里有很深的慈悲。那些歷經(jīng)苦難的人們,他們寬容而善良,在艱難和沮喪里仍然保留著質(zhì)樸的感情。蘇姨輕咳一聲,張?zhí)鞄熅鸵谎圆话l(fā);他對孩子們苛刻,但不容許別人對他們有丁點侮辱;他舍身扒火車,成全他們的愛情。他要看到他們比他更好、更快樂,并愿意為此付出任何代價。就要離開上海的所羅門王站在碼頭上,那痛痛快快的一場罵,是我另外一處我最愛的場景。他背井離鄉(xiāng),流落異國,受人欺辱,無法還擊,只能在訣別里失常地發(fā)泄,這么心酸,又這么豪壯。在他的罵聲里賣湯圓的小阿哥清脆地唱:吃了湯圓好團圓。好團圓,好團圓。他就要回家,他不再害怕,不再躲藏。
       半生緣不過只有半生而已,而加里和蘭胡兒的一生在小說結束時才剛剛開始。魔術師的故事,誰又能猜到結局。他們一動,眼前花朵變作白鴿。離天三尺三,月低眉,馬下鞍。太喜歡這句民謠,說不出的裊娜風致,卻又自然坦白,帶著驕傲的口吻。初初看完這本書的時候,心里是空洞的。其時是夜里三點鐘,而第二天并非周末。從一點鐘開始,每讀完一章就對自己說,看完這一章就睡,而每次都在好奇和誘惑中翻開下一頁,好似偷吃糖果的幼童。
       兩個心意相通的少年人,帶著所有人的寬恕和祝福,千奇百巧中逃出生天,即將開始新的生活,這是多么快意恩仇的事,多么令人歡喜的故事。而我整個人在深夜里由于這種好奇心和偷偷閱讀的快樂,愈加神采飛揚,完全忘記了白天的困倦,自鏡子里望進去,臉孔紅彤彤。合上書對著封面出了好一會兒的神,想起博爾赫斯說,如真有天堂,該當是圖書館的模樣。
      
  •   想像力驚人的作家,文字會有很詭異,魅惑的力量。。。比如蘇童,比如虹影。
  •   ^ ^
    我也喜歡那兩段...愣是看了N遍..
  •   寫的非常好??!
  •   他們的默契無人能敵。誰也無法將他們拆散。
    他們之間的感情,已經(jīng)超越了其他普通的愛情。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