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1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胡振平 頁數(shù):136 字數(shù):133000
前言
我與胡振平研究員相識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開始是讀到他寫的文章,印象最深的是深刻的道理通過樸實而嚴謹?shù)奈淖株U述出來。在上海市哲學學會和上海市社聯(lián)的會議上相識后,就感覺到文如其人,他的待人接物如他的文章一樣樸實和嚴謹。由于自己的性格與他有相通之處,因而就有一種親切感。他后來擔任上海社會科學院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負責人,還兼任《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雜志主編。在那個時候盡管我對他有一種親切感,但兩人之間的交往并不多。90年代末,振平與我參加在北戴河召開的第五屆全國價值哲學會議后一起坐火車回上海,路上就我們兩人相伴,天南海北地談得很多,發(fā)現(xiàn)彼此有許多共同的觀念,友情也就加深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個偉大成果。這二十多年來,振平一直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三個偉大成果均有自己獨到的研究體會。他的《論毛澤東“結合”思想》、《鄧小平南方談話:實踐辯證法》以及《實踐辯證法的勝利——從鄧小平南方談話到江澤民“三個代表”思想》等在學術界曾引起很大的關注。我與黃凱鋒副研究員的認識要比與振平的認識晚得多。1997年我參加在日本東京舉辦的“第二屆中日價值哲學會議”。有一中國男青年來我們住所找代表團主要成員的李德順教授,爾后我知道此人是當時李教授博士生的丈夫,這個博士生就是黃凱鋒。
內容概要
黨的十六大已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進了黨章,它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成為新時期指引我們勝利前進的偉大旗幟。如何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繼續(xù)深入研究“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人們所普遍關心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進一步澄清某些模糊認識,是擺在每個理論工作者面前的艱巨任務。本書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的又一次與時俱進”為切入點,分別就“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認識論基礎、歷史唯物主義基礎及其新貢獻、對馬克思主義價值論的繼承和發(fā)展以及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基礎及其新貢獻,分章全面而系統(tǒng)地進行了深入開掘,不落俗套,別具一格。作者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敏銳把握,對理論與實踐關系的科學駕馭,反映了其深厚的理論底蘊和密切關注現(xiàn)實的優(yōu)良學風。
書籍目錄
序一序二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的又一次與時俱進 一、時代的跨越和鄧小平理論 二、新的理論視野和理論體系第二章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認識論基礎 一、高度重視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 二、深刻把握和發(fā)展認識論問題的精髓 三、堅持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探索 四、構建新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框架第三章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唯物主義基礎及其新貢獻 一、馬克思唯物史觀的精髓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二、關于社會發(fā)展的動因 三、關于社會發(fā)展的方向 四、關于社會發(fā)展的機制 五、關于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第四章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馬克思主義價值論的繼承和發(fā)展 一、馬克思主義價值論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價值論第五章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基礎及其新貢獻 一、在實踐辯證法的基礎上提出了治黨治國之道 二、堅持矛盾分析突出了解決矛盾的動態(tài)平衡方法 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第六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的契機后記
章節(jié)摘錄
1.新的理論視野什么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什么在黨的十五大提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之后僅五年,中國共產黨又在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胡錦濤總書記2003年7月1日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深刻指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的巨大勇氣,為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斷在實踐中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打開了新的理論視野?!闭J真理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論創(chuàng)新之處,特別是理解它打開了什么樣的新的理論視野,對于解決干部群眾中的疑惑有著重要作用。新的理論視野并非來自主觀臆測,根本上來自于社會發(fā)展提出的新的重大課題及其逐步展現(xiàn)出來的新的發(fā)展特點和趨勢。在世紀之交,我們之所以特別強調與時俱進,是因為時代本身確實在發(fā)生著重大的變化,這個變化之大,是不能僅僅用已有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乃至鄧小平理論的現(xiàn)成結論來解釋的,它必須通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分析當今時代的新變化新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才能作出比較科學的解釋,并形成比較正確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這就是江澤民同志在世紀之交一再強調“與時俱進”,一再強調“一定要看到《共產黨宣言》發(fā)表一百五十多年來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發(fā)生的重大變化,一定要看到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發(fā)生的重大變化、一定要看到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工作、生活條件和社會環(huán)境發(fā)生的重大變化,一定要充分估計這些變化對我們黨執(zhí)政提出的嚴峻挑戰(zhàn)和嶄新課題”①的根本原因。
后記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對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隨著它被寫進黨章和憲法,也從法律和法規(guī)上確立了它對于全黨和全國.的指導思想地位。但是,不少人對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新的理論成果還不大理解,特別是它和鄧小平理論的關系,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關系,不少人更是了解甚少。其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并非個人的杰作,而是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率領全黨和全國人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性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和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和當今世界新的特點相結合的理論創(chuàng)新。它不僅和在中國土地上從事著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廣大人民息息相關,而且還在我們所從事的新的實踐中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著。胡錦濤原來就是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他擔任總書記后,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針對實踐中的問題,又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觀點、新的舉措。這些都是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取得的,并且是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豐富和發(fā)展。然而,要真正理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關系,還得站在哲學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的高度上。為此,我和我的同事黃凱鋒博士一起申請和承擔了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所設立的重點課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學基礎》。課題的中間成果曾分別在國內的核心期刊上公開發(fā)表,并且多次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等轉載。雖然完成了課題,但是我們也深感自己學識水平之不足,就在再一次修改定稿之時,仍然懷有忐忑不安的心情。本書只能說貢獻出我們自己的一家之言,以供大家的批評指正,如果能夠給人以一點點啟發(fā)的話,那我們就會榮幸地感到勞有所值了。
編輯推薦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學基礎》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