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記憶,四年忘卻

出版時間:2004-1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大劉  頁數(shù):327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出生在一個講理想的年代,卻不得不生活在一個重現(xiàn)實的年代。(70年代人漂泊的青春記憶)說點70年代人的日常破事玩玩,那樂不可支的,那曾熟識的,最后你或許發(fā)現(xiàn)——他的三年往事記憶,卻要花四年才能忘卻。忙了那么久,最終發(fā)現(xiàn),他的理想、愛情、婚姻、工作、迷幻之戀全都破來了。在他的大學,動物兇猛的年代,理想如爆米花般膨脹,“蹲坑”居然幫助他找到了老婆,那燥動的夏季......  聽說他小時候很風光,敢以巷子的白墻上寫大字:打倒李平山!驚嘆號像長了一雙驚恐的眼睛。大人們都說,這小子有種!李平山是個山上下來的,綽號臘月屠夫,殺雞不眨眼.....

作者簡介

  大劉,茍且活在上海?! ?0年生在一個雪夜的國營農(nóng)場,父親曾是個工廠看大門的?! ‘厴I(yè)于復(fù)旦大學新聞系,一個最世俗的系科,所以,日常的生活也俗不堪言?! ∩形雌飘a(chǎn),過著民工式的資產(chǎn)階級生活。未來會在鄉(xiāng)下種片田,養(yǎng)條野狗什么的?! ‘斎?,也總在幻想能夠象已被斃了的貪官一樣周游一趟世界,  并正在攢銅板兒!  大劉,原名劉群,上海人,出生在一個雪夜的國營農(nóng)場,農(nóng)場名字說出來也沒幾個人會知道。93年復(fù)旦大學新聞系畢業(yè)后,在某報混當了9年記者,后來成功創(chuàng)辦自己的房地產(chǎn)策劃公司。人生主要理想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寫幾本書;對于西藏、內(nèi)蒙、新疆、尼泊爾等高山荒原、窮山惡水,想一再去反復(fù)去;次要理想是最好不上班,每天喝老酒,背包去野營。

章節(jié)摘錄

  請讀片段  王靜是那時永遠的話題?! ∮腥苏f她是法語專業(yè)的,法語水平中不溜秋兒,但英語學得比較有人覺得她的鼻子過高,懷疑父母一方有少數(shù)民族血統(tǒng),因為姓王的也有不少是少數(shù)民族人士,是大王賜的姓,如南北朝的王絳就是一例,但他命沒有王靜好,給賊人切了頭。聽說她校內(nèi)的追求者多得排成行,收情書像收到草紙一樣,不知是真還是假,但她還是在社會上找了一個男朋友;還有人說她和中文系的某某副教授來往過密,也有人說那不過是一般的師生關(guān)系;有人說她晚起晚睡,老是遲到,遲到進人課堂的樣子懶散而撩人,有宋詞“欲妝臨鏡慵”的景致,男老師一個也不舍得批評她;但年輕的女教師則視她為眼中釘,常在背后發(fā)出白雪公主后媽式的詛咒;更有人認真分析她的胸脯是墊了厚厚的胸墊,因為東亞人種這年齡還沒發(fā)育成那樣。李風華說她身高一米七零,但他把胸脯拍得砰砰響肯定地說,打賭,她絕已不是處女?! ∫驗槭遣皇翘幣?,他用鼻子聞也聞得出來?! ∈懿涣诉@個王靜,終于有一天起,同寢室的老哥幾個打算親自檢驗一下該美女何許人也?! ≌l說的,實踐是檢真理的惟一標準?! ∶琅λ廊税?。  午夜,李風花飄飄然飛回來,踅進寢室,他說他打聽到,王靜就住在九號樓的二樓東面數(shù)過來第三間,隔著大馬路,對著對面男生七號樓。  呼哧呼哧,爬到男生七號樓四樓的公共廁所,就能清楚地俯視王靜寢室?! 嬍业男值軒讉€,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沒錢沒力的捧個人場。老么的爹媽有錢,以為他要登佘山而高瞻星辰、遠矚流水,特地贊助了他一個帶三腳架的高倍望遠鏡。為了這事,老么那幾天在寢室里頤指氣使,恨不能憑空里生出一只手來,拍一下自己的肩膀說,老么,你真行?! 】上В髮W里全都是機會主義分子,實不能共大事?! ∮啾姵隽?,幾個人七手八腳把望遠鏡支在七號樓公廁里,由于該廁所惟一能開的一扇窗在一個蹲坑的位置的上方,于是望遠鏡被架在這個坑位上。一哄而上,宛如少劍波小分隊在觀察坐山雕的地盤。  王靜!可能是王靜的!!老么看得興奮的大呼,李風華一把推開他,搶了過來,看不到什么,瞄上沒幾眼、老孫也擠上去,只看到幾條細細的女生腿在寢室里走來走去,很難判斷哪條腿是王靜的。她們似乎并不走到窗口來?! 〕跏嫉呐d奮讓人感到甲狀腺亢進。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大劉的辛酸意味著拼命的調(diào)侃,我們心底的辛酸就像發(fā)酵過頭的灑水,在隔夜的飽嗝中翻上來,沖鼻嗆肺。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閑情逸致不勾兌!給青春歲月的總結(jié)!  ——郜曉琴 1972年生人  在大劉筆下的老孫身上,有我們這一代人的影子。我們和老孫分享共有的記憶,我們或許也和老孫一樣在嘗試著忘卻。大劉給我們的是這個群全權(quán)的又一幅自畫像。其中既有這個改變我們的時代,也以被這個時代改變了的我們。  ——張謙 1972年生人  老孫絕對不是個案,在70年代生人中。我們生活著,可因為沉重的壓力和對感情生活的無奈,有些人逐漸頹廢了。對這些人來說,青春或許只是個名詞罷了,說有就有,就沒有也就沒有了?!盎钪边@兩個字永比“青春”要實在得多。  ——郊原,1973年出生人  老孫的七年,讓人想起溽濕的上海夏天。在潮濕悶熱的霧氣中,在太陽慵懶的昏黃與刺眼的正午亮光之間交替,漫不經(jīng)心卻又憤世嫉俗,讓所有70年代生人重新回味曾經(jīng)和逝去的青春?!  狹ICK,1976年生人

編輯推薦

  出生在一個理想的年代,卻不得不生活在一個重現(xiàn)實的年代,70年代人的青春記憶。給青春歲月的總結(jié)!復(fù)旦、北大等15名70年代生人聯(lián)合推薦。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三年記憶,四年忘卻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