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09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俄)舍斯托夫 頁數(shù):335 字數(shù):360000 譯者:董友 等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在約伯的天平上》(靈魂中漫游)是舍斯托夫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他對俄羅斯著名思想家、文學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與托爾斯泰兩位大師的評述。舍斯托夫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具有雙重視力,即“天然視力”和天使賦予他的“超天然視力”。天然視力看到的是必然存在,是自明,而超天然視力則看到了自由自在,是要讓人戰(zhàn)勝自明。因則當人把生當作生,死當作死來看時,并不排除另一種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的看法。舍斯托夫認為,托爾斯泰在面對最后審判時刻時,不得不拋棄自己偉大過去的一切,因為他已領(lǐng)悟到,死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行尸走肉地活著。 第二部分是舍斯托夫關(guān)于敢想敢為和俯首聽命的片段集。其中論述到啟示、哲學標準、科學與哲學的關(guān)系、最后審判、存在的假象、存在的秘密、什么是美、認識你自己、哲學的當前任務(wù)、形而上學真理、通向真理之路、死的諷刺等問題,每節(jié)都主題鮮明、語言精煉、寓意深刻?! 〉谌糠质巧崴雇蟹蛟u述斯賓諾莎、帕斯卡爾、普羅提諾等著名哲學家的文集。舍斯托夫認為,正是斯賓諾莎繼承了笛卡爾的“懷疑一切”與“我思故我在”的思想,以為只有實體、數(shù)學方法是惟一的探索方法,其實質(zhì)就是否定圣經(jīng),也就殺死了上帝。帕斯卡爾則與大多數(shù)哲學家相反,他不是去為理性大唱頌歌,而是在呻吟中去探索,到圣經(jīng)中去尋找真理。普羅提諾雖然不否認理性,但他對理性失去信心,成了理性的憎恨者。最后一篇是舍斯托夫答復赫林教授評論的文章,論述什么是真理的問題,此文與胡塞爾有關(guān),請把它與舍斯托夫論述胡塞爾的文章一起閱讀。
作者簡介
列夫·舍斯托夫(Lev Shestov)于1866年出生在俄國基輔,有猶太血統(tǒng),早年畢業(yè)于基輔大學,其畢生的學術(shù)創(chuàng)作都集中于猛烈抨擊傳統(tǒng)形而上學和追尋圣經(jīng)中全能的上帝。十月革命之后,舍斯托夫被迫流亡巴黎,成為二——三十年代俄國流亡文化的杰出代表,1938年11月,正值他最重要的
書籍目錄
科學和自由研究(代序)第一部分 死的啟示 1.戰(zhàn)勝自明(Φ.M.陀思妥耶夫斯基誕辰一百周年紀念) 2.最后審判時刻(л.H.托爾斯泰的后期作品)第二部分 敢想敢為和俯首聽命 1.死者的(Morituri) 2.啟示 3.界限 4.哲學標準 5.科學和哲學 6.最后審判 7.存在的假象 8.竊聽 9.竊聽的注釋 10.今天和明天 11.觀念的和物質(zhì)的 12.溫順的學派 13.存在的秘密 14.死和夢 15.解釋和現(xiàn)實性 16.問題從何產(chǎn)生? 17.道德和悲觀主義 18.恍惚和幻想(Quasi una fantasia) 19.兩則邏輯 20.上帝怎么是人?(Cur Deus homo?) 21.結(jié)論 22.無法解開的結(jié) 23.老年人和過來人 24.思想的生活 25.愛磨人的兒童(Enfant terrible) 26.機械降神(Deus es machina) 27.什么是美 28.自由、裁決、無差別(Liberum arbitrium indiffeentiae) 29.問題和答案 30.認識你自己吧 31.無意識 32.詞的起源 33.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奧古斯丁主教 34.歷史前景 35.貪心 36.重新評價 37.回憶 38.哲學的當前任務(wù) 39.金毛羊 40.真和善 41.生死簿摘抄 42.形而上學真理 43.存在的“非理性殘余” 44.混沌的觀念 45.認識的來源 46.問題 47.表面性和深度 48.通向真理之路 49.只通過信仰(Sola fide) 50.死的諷刺 51.“崇高”的來源 52.敢想敢為和俯首聽命第三部分 關(guān)于歷史哲學 1.時代之子和繼子(斯賓諾莎的歷史命運) 2.帕斯卡爾的哲學 3.發(fā)狂的演說(關(guān)于普羅提諾的神魂顛倒) 4.什么是真理?(關(guān)于倫理學和本體論)俄漢人名對照表譯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