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2-1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法] 莫里斯·哈布瓦赫 頁數:435 字數:271 譯者:畢然,郭金華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世紀文庫”定位于出版高質量的優(yōu)秀學術圖書,特別是已獲定評的中外學術經典?!蔽膸臁胺譃閮纱箢?,即著作類與譯作類?!蔽膸臁皩⑸婕叭宋?、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如哲學、史學、文學、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政治學、法學、教育學、語言學等等。
作者簡介
哈布瓦赫,涂爾干的弟子和年輕同事。1925年,哈布瓦赫提出了"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 )的概念,用于研究在家庭、宗教群體和社會階級的環(huán)境中,過去是如何被記住的。在摒棄了當時在歐洲流行的對記憶的幾種心理學解釋之后,他指出所有對個人回憶的討論必須考慮到親屬、社區(qū)、宗教、政治組織、社會階級和民族等社會制度的影響。為了證明自己的核心論點,他指出,在穩(wěn)定的社區(qū)生活中每個家庭都有其私下的記憶與秘密,只向自己的成員揭示。這種"家庭記憶"并不只是個人記憶的組合。
書籍目錄
鳴謝
導論 莫里斯·哈布瓦赫
第一編記憶的社會框架
序言
一、夢與記憶意象
二、語言與記憶
三、過去的健康
四、記憶的定位
……
第二編福音書中圣地的傳奇地形學
結論
譯名對照表
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在猶太以色列的意識中,為什么梅察達占據著一個光榮的位置,似乎并沒有什么明顯的理由。許多民族的紀念活動紀念的都是這個民族的起源和興衰,因為這些過程被隊為對這個民族隨后的歷史起著重大的影響作用。但是梅察達之役并沒有顯示出這樣的特征。在猶太歷史上,它只是一個掃尾工作,對后來的事件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影響?! ≡诠纪吆盏难壑校粋€民族或一個社會的記憶是對過去的重構。正如施瓦茨等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那樣,哈布瓦赫試圖揭示現在的情勢是如何影響了人們對過去的歷史具有選擇性的感知的?! ‰m然在猶太復活主義出現之前,梅察達保衛(wèi)戰(zhàn)在猶太人的共同意識中并沒有被特別地提起,但是,對近幾代的以色列猶太人來說,卻具有深遠的意義,因為它象征著英勇無懼的抗爭精神,象征著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jié),象征著不畏強暴的民族尊嚴。一旦猶太民族共同體中大部分的人們都決定要采取堅定不移的立場,走奮起抵抗之路,梅察達也就變成了一個再合適不過的民族象征了。以色列人長期生活在四面包圍中,這樣一種環(huán)境造就出了一種始終處于動員狀態(tài)的感受,因此,在這種形勢與一個在猶太歷史中長期遭到忽視的事件之間,存在著某種親和力,正是這種親和力導致了對拉姆丹的史詩《梅察達》的接受和廣泛傳播。他充滿激情的感受,反過來又把這些具有兩千年歷史的事件移入了以色列猶太人的民族意識和社會意識的最核心部位。 三位研究者敏銳地評論說,這首詩在兩種對立的情感——目空一切的樂觀主義和絕望無助的悲觀主義——之間游移不定,并且在這兩種從來就沒有緩釋的情緒之間又制造出了一種張力。這首詩的許多熱心讀者都明顯覺出這首詩反映了他們自身陷于困境的心態(tài),反映了他們不只面對現在而且還有未來的一種矛盾心情。這似乎也解釋了為什么這首詩在那些出生在以色列本土、充滿自信與樂觀的一代人中間已經失去了影響力這樣一個事實?! ∪谎芯空哒撟C說,為生存而奮斗的社會可以在英雄的過去中尋找榜樣,投合現在的情勢,這也是作者的結論。如果一個社會對基本的生存安全已經樹立起了牢固的信念,那么到了這種時候,它也就不再需要梅察達來提供支持了。人們只能這樣期盼,在將來,以色列將長期不再需要梅察達的形象了。 但是,情形往往是這樣的:我們表面上好像是在重讀以前讀過的書,而實際上卻似乎是在讀一本新書,或者至少是一個經過修訂的版本。我們會覺得這本書似乎少了幾頁、缺了一些情節(jié)發(fā)展或者細節(jié),而我們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讀這本書時,這些內容明明存在;同時,因為我們的興趣和反思集中在我們現在很清楚但當時卻無法注意到的行為和人物的許多方面,書中似乎又增添了一些內容。而且,現在看來,這些故事對我們來說似乎不像當年那么不同尋常了,而是多了一些程式化,少了一些生動性。在我們眼中,這些故事喪失了許多魅力:我們不再理解,它們當時為什么能夠以及又是如何把這樣一種振奮傳達給我們的想象力…… 我們保存著對自己生活的各個時期的記憶,這些記憶不停地再現;通過它們,就像是通過一種連續(xù)的關系,我們的認同感得以終生長存。但正是因為這些記憶是一種重復,正是因為在我們生活的不同時期,這些記憶依次不斷地卷入到非常不同的觀念系統(tǒng)當中,所以,記憶已經失去了曾經擁有的形式和外表。這種記憶并非是動物化石中保存完好的脊椎,可以憑之就能重建包含它們的整體。人們不如把它們比作在某些羅馬劇場里找到的那些安置在里面的石頭,在非常古老的建筑中,這些石頭被用作原材料。它們是不是年代古老,并不能通過它們的形式和外表來判定,而只能通過它們仍舊顯示出已被磨蝕的古老特征的痕跡這么一個事實來判定…… 成年人專注于日常關心的事務,對那些與現在關心的事務無關、屬于過去的東西不感興趣,這看起來相當合乎常理。成年人恰恰是因為要迫使自己進入現在的框架之中,所以才使得童年的記憶發(fā)生了變形,難道不是這樣嗎?但對于老年人來說,卻并非如此。這些老年男女已厭倦了勞碌奔波,因而從現在抽身而退,所以,他們所處的位置最適宜喚起對過去事情的回憶,仿佛這些事情真的出現了一樣。但是,如果這些事情真的重現了,難道不正是因為它們一直就在那里嗎?這不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可以證明,那些我們以為已經根除的記憶實際上仍然保存下來了嗎?…… 按照柏格森的理解,如果說存在著兩種類型的記憶——一種是由習慣構成的記憶,指向行動,另一種記憶則包含著對現時生活的某種漠不關心,那么,這就會在實際上誘導人們以為,因為老年人脫離了人和物的實踐方面,因為普遍來說,他們已從職業(yè)、家庭所強加的,乃至為了在社會中積極地生活而面臨的種種束縛中解脫了出來,所以,他們就發(fā)展了重返過去并在想象中重溫過去的能力…… 將現在的社會與我們在沉思時浸沒在其中的社會區(qū)別開來的首要特征是什么?首先,后者不是強加給我們的,而且,不論何時,只要愿意,我們都能隨心所欲地喚起對它的回憶。我們可以從過去當中自由地選擇我們希望沉浸其中的各個時期。我們在不同時候認識的人,要么于不同的類型,要么展現出了他們各自的不同方面,所以,是由我們在其中來選擇希望自己所屬的社會的。在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里,我們占據一個確定的位置,并服從隨之而來的種種約束,但相比來說,記憶給了我們一種幻覺,讓我們覺得自己正生活在不會囚禁我們的群體中間,只有當我們愿意接受這些群體,它們才能加諸我們身上,而且只要我們愿意接受這些群體,它們就能加諸我們身上。如果某些記憶給我們帶來了不便,或給我們造成了負擔,那我們就總是要把它們和與現在生活密不可分的現實感對立起來。但人們還能更進一步。在記憶中,我們不只是能在這些群體中信步漫游,從一個群體走到另一個群體,而且,在其中的每一個群體里,即使我們已決定在沉思默想中和它們廝守在一起,我們也不會像現今這般強烈地感受到這種來自于他人的約束。而其原因就在于,我們記得的人已經不復存在了,或者已經或遠或近地離開了我們,在我們的眼中,僅僅代表著死去的社會——或者至少是一個與我們現在生活的社會很不相同的社會,這個往日社會里的多數清規(guī)戒律如今都已棄置不用了?! ∽蛱斓募s束和今天的約束在許多方面都是不一致的,因此,我們只能殘缺不全、不盡完整地想象過去的那些約束。因為我們把兩者都放在了完全包含它們的同一個框架中,所以,我們能夠喚起對地點和時間的回憶,盡管它們和我們現在所處的地點和時間有所不同。但是,當昨天和今天的這些約束互不相容時,我們又如何才能同時體驗到某種社會秩序的不同約束呢?這里只有一個框架是重要的——這個框架由我們現在社會的戒律組成,它必然排除了所有其他的戒律。人們相互之間形成關系,并創(chuàng)造出友誼和團結的紐帶;但是他們也相互競爭。這釀成了許多痛苦、恐懼、敵對以及憎恨。然而,我們今天經歷的競爭,已取代了昨天的競爭,而且,我們清楚地意識到,這兩者是互不相容的。今天的人們也會關注不久的將來或者遙遠的未來。我們對于未來的期望,既可能更好一些,也可能更壞一些:但無論好壞,都是不確定的。過去的人們,他們的生活和行為現在都被固定在一個清楚界定的框架中間,對于我們,他們也許曾經表達過或好或壞的意圖,但是,對于他們,我們現在無所期待:他們在我們身上喚起的情感,既不是懷疑、敵意,也不是嫉妒。我們既不能愛他們,也不能恨他們。簡言之,因為約束只有運作才能被感覺到,而根據約束的定義,過去的約束已不再發(fā)揮效力,所以,昨日社會里最痛苦的方面已然被忘卻了。 首先,當一個社會改變它的宗教時,它就在某種程度上進入了一個未知領域。一開始,社會還沒有預見到它所主張的新原則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不同的社會力量之間相互斗爭,最后某些社會力量獲勝,使得群體的重心偏移。但是,為了使這個重心保持均衡,就需要重新進行調適,以便使構成共同生活方式的所有制度的各種趨向相互適應。社會意識到,新的宗教并不是一個絕對的開端。社會希望采納這些更廣博、更深刻的信仰,同時又不完全破壞此前的觀念框架,社會正是在這個框架中成熟起來的。因此,社會在把它新近闡發(fā)的概念投射回過去的同時,也一心想把可吸收進新框架中來的舊崇拜的要素納入到新的宗教里面。社會必須勸服其成員,他們自身已經至少部分地持有了這些信仰,或者他們將恢復一段時間以前已經拋棄的信仰。但是,這只有在社會不是完全與過去相對立,至少保存著過去的某些形式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實現。甚至正當社會不斷演進的時候,社會折回到了它的過去。社會把新的要素置于框架之中,并將其推至由記憶、傳統(tǒng)和家庭觀念構成的總體的前沿?! 」珓杖藛T的真正角色,可能就是使其所有那些專業(yè)以外的社會生活滲入到技術組織之中。剩下的則是只代表著他的活動中最無足輕重的部分,也是最少有困難的部分,在這部分活動中,下屬能很容易取代他。法官會遇到某種情形的事件,不能輕而易舉地納入現有的技術框架,只有碰到了這種特殊的情境,法官才會像律師或所有同類的公職人員一樣,被要求施展他的才能。事實上,技術只適用一般的規(guī)則;它不認“人”。公務人員的任務就在于,能夠自信而靈活地在以下兩種觀念之間作權宜性的選擇:一種觀念是技術性的、普遍性的,另一種觀念則是人性的、社會性的。實際上,正是在社會(家庭和世俗生活)中,人們的群體本身彼此產生關系,并根據他們的個人品性建立起等級秩序,所以,每個人都根據群體成員的評價得到一個獨一無二的位置,沒人能取而代之。正是在社會中,我們習慣了理解和評價個人的行動、言辭和性格的品性。在社會中,我們找到了足夠復雜的規(guī)則,能夠將這些價值分出三六九等,并對它們加以邏輯推斷。這些社會情境所承擔的任務正是保存這樣的價值。培養(yǎng)出這樣的一種精神氣質,其手段多種多樣:家庭中的教育和傳統(tǒng)、對話、智識關系和以感情為基礎的關系,從各個歷史時期、從社會中的三教九流那里,以及從日常的聚會中得來的觀念和經驗的彼此交匯,最終還有戲劇,以及那些有教養(yǎng)的群體經常閱讀的文學作品?! ?/pre>媒體關注與評論
譯后記 本書譯事得以告竣,首先要感謝李猛、李康兩位老師,是他們對我們的殷切鼓勵和自始至終的關懷,才使我們有信心堅持將這本書翻譯完成。在本書翻譯工作正式展開前,李猛老師校閱了序言和第一章的初步譯稿,為我們糾正了“系統(tǒng)偏差”。翻譯基本完成后,他作為本書的校對者,又逐句逐段地校閱本書的全部譯稿,糾正了許多錯誤與不當之處,改進了很多句子的譯法,使譯稿不斷完善。在翻譯過程中,李康老師于百忙中抽出大量寶貴的時間,耐心地為我們答疑解惑,傳授翻譯經驗,指導我們攻克了許多疑難句子,并對許多地方進行了調整,使譯文更為流暢。本書的翻譯,凝結著他們兩人的心血。在此我們謹向他們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覀円貏e憾謝我們的導師孫立平教授,孫老師將我們帶進這個“中國農村社會生活口述史”這個課題之中,正是在由孫老師主持的口述史課題里,我們開始對社會記憶這個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要感謝孫老師這些年來對我們學業(yè)的悉心指導,感謝他對我們生活上多方面的關懷和愛護。我們也要感謝楊善華、楊念群、景軍等幾位關注本書翻譯的老師?! ?998年的時候,在北大口述史研究中心的一次讀書會上,曾就本書英譯本進行過討論。這次討論加深了我們對這本書的理解和認識。那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美好的夜晚,至今回憶起來歷歷在目。我們要感謝參與討論并始終關心著本書翻譯,給予我們大量幫助的應星、方慧容、晉軍、程秀英、李放春、白春燕、何江穗、劉建華、任道遠、姚映然等諸位師兄師弟、師姐師妹,還有參與討論的顧杭(顧杭先生還解答了本書中一些有關法國史的問題)、郁寧遠兩位先生。我們要感謝渠敬東先生,他為我們解答了有關涂爾干的問題。我們要感謝我們的學長吳飛,他—直關心著本書的翻譯,并欣然應允校閱本書的第二編,雖然十分遺憾,在他赴美之前,我們還沒有最后完成本書第二編的翻譯。本書中譯本得以問世,應歸功于這個學術共同體。請允許我們將這個譯本獻給他(她)們,以及在本書翻譯過程中給我們以幫助的各位同學?! ”緯脑S多章節(jié),尤其是第六章和第二編,涉及許多我們專業(yè)以外的知識。對于書中出現的大量專用術語、地名、人名、《圣經》典故的翻譯,我們盡量查閱有關文獻,力求做到有根有據,但還是遺留下來諸多疑難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承蒙張旭、周偉弛、瞿旭彤、王獻華等幾位專業(yè)人士,以及互聯網上一些不知名的熱心網友的指點,使我們得到了許多有益的線索,在此一并向他們表示誠摯感謝?! ∥覀円孕母兄x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的施宏俊先生,感謝他對我們的信任和理解,使我們有充分的時間來從容地完成這項翻譯工作。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