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國際沖突

出版時間:2002-02-0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小約瑟夫·奈(Joseph Nye,Jr.)  譯者:張小明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國際沖突是人類文明中一個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謎"。安定與不安定、延續(xù)與中斷、混沌與無序時國際沖突的主要特點。兩次堪稱浩劫的世界大戰(zhàn)以及長達50年東西方對峙的冷戰(zhàn)局面都曾把善良的人們推到毀滅的邊緣。那么它的實質到底是什么呢?本書作者曾長期在美國政府擔任要職,他的關于國際沖突的觀點會讓你耳目一新。

書籍目錄

中文版前言
第一章 世界政治中存在著永久的沖突邏輯嗎?
兩個理論傳統(tǒng):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
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
道義問題和國際政治
第二章 20世紀重大沖突的起源
國際體系和原因層次
反事實推理
第三章 均勢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均勢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起源
第四章 集體安全制度的失敗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集體安全制度的興與衰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起源
第五章冷戰(zhàn)
威懾和遏制
有關冷戰(zhàn)的三種觀點
羅斯福的政策
斯大林的政策
沖突的階段
冷戰(zhàn)是不可避免的嗎?
分析的層次
美國和蘇聯在冷戰(zhàn)中的目標
遏制
冷戰(zhàn)的發(fā)展
冷戰(zhàn)的結
核武器的作用
第六章 干涉、制度和地區(qū)沖突
主權與干涉
國際法和國際組織
中東的沖突
第七章 相互依存、全球化和信息時代
相互依存的概念
跨國石油政治
跨國行為體
信息時代的權力和相互依存
第八章 新的世界秩序?
有關未來世界的各種構想
民族主義和跨國主義
新的世界秩序?
對未來的思考
譯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理解國際沖突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國際沖突是國際關系中一個重要的話題,對大部分人來說,國際沖突似乎只是一個個新聞事件的疊加,它背后真正的原因和邏輯是什么,是什么導致了國際沖突?冷戰(zhàn)的經濟全球化和信息革命會帶來新的世界秩序嗎?本書如同一個友好的領路人,帶我們走進這片迷霧籠罩的森林,以從枝干到樹木再到森林的邏輯層次,為我們有系統(tǒng)地解讀了國際沖突理論。
       書的開頭,作者就提出了一個貫穿全書的命題:世界政治中存在著永久的沖突邏輯嗎?圍繞這一命題,作者引證古今,從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說起,繼而討論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冷戰(zhàn)以及冷戰(zhàn)后的國際格局。為了分析這些不同時代、不同形態(tài)的國際沖突,作者引入了傳統(tǒng)的現實主義方法和冷戰(zhàn)后流行的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用簡潔的語言和歷史事例來闡述晦澀難懂的概念,為讀者提供了理解國際沖突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據說作者曾把《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讀到韋編三絕,因為公元前發(fā)生在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那場戰(zhàn)爭,如同一個簡潔的模型,可以概括和提煉出很多在后來世界沖突中應用的理論工具。其中“均勢”這個概念被作者一直沿用到對兩次世界大戰(zhàn)以及冷戰(zhàn)的分析中。雅典與斯巴達是當時的世界兩極,他們分別有自己的同盟,也曾在波斯帝國威脅地中海城邦國家時結成盟友,共同抵抗外敵。但是小國科林斯與科西拉之間的爭端,卻將雅典與斯巴達卷入了十年的戰(zhàn)爭,原因是如果科林斯吞并了科西拉,將使雅典在海上處于劣勢,即兩個力量之間的均勢被打破,戰(zhàn)爭就變得不可避免了?!熬鶆荨币餐瑯涌梢越忉屢粦?zhàn)中同盟國與協約國的行為與利益沖突,二戰(zhàn)中美國的介入如何改變了戰(zhàn)爭局面,以及冷戰(zhàn)中的美蘇關系如何影響中東局勢。
      但是作者同時又理性地提醒我們:不要進行庸俗的歷史類比,對于問題的分析要結合時代背景。在對一戰(zhàn)的分析中,作者提出了從微觀到宏觀的“個人——國家——國際體系”三個分析層面,并提出了一個思想實驗的方法“反事實推論”。在關于二戰(zhàn)的分析中,作者關注到了“集體安全制度”的發(fā)展與局限。而在對冷戰(zhàn)的分析中,作者則將討論的重點放在了核威懾與遏制政策。對于冷戰(zhàn)后的地區(qū)和民族沖突,作者就主權與干涉、民族主義及其來源進行了探討,最后回顧了后冷戰(zhàn)時期以來國際社會關于未來國際秩序的許多構想,作者提醒我們,面對這樣一個“歷史終結”后的世界,我們應該跳出冷戰(zhàn)的舊有思維,為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國際新秩序而認真思考。
       一本好的教科書書要滿足三個條件:系統(tǒng)性和理論性,材料的豐富性,講解的清晰度。奈教授的這本書無疑滿足以上的條件,更難得的是,對于國際關系這樣一個交叉學科,作者在書中借用博弈論、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傳播學等其他學科的經典理論,使這本不厚的教科書包羅萬象,處處值得品味。
       不過遺憾的是,作者將20世紀的國際沖突基本上鎖定在了歐美、美蘇這些傳統(tǒng)的大國之間,對于第三世界國家著墨甚少,近年來國際格局的發(fā)生了強烈變化,或許在今后的著述中,作者會更關注中印這樣的新興國家。
       最后跳出本書說點感想,我們分析和理解國際沖突是為了什么?是為了構建一個和平的世界環(huán)境。美國教師John Hunter在小學生中推廣一種“World Peace”的政治模擬游戲,讓孩子們模擬虛擬國家的領導人,處理經濟、社會和環(huán)境危機和戰(zhàn)爭的威脅,游戲以達成世界和平為勝利條件。孩子們在游戲中表現出的政治智慧和對和平的理解,令很多政治家都汗顏。Hunter老師說:If only they can learn something good for the world,they may save us all. 我想這同樣也可以成為我們的愿景。
      
  •     
      
      第一章:世界政治中存在著永久的沖突邏輯嗎?
      
      國際政治研究者的任務是借鑒歷史,以理解延續(xù)性與變遷性,而不應該為過去所束縛。修昔底德所描述的斯巴達和雅典之間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中體現出來的國際政治中沖突的邏輯,在現在依然有借鑒意義。但是要結合現代社會的一些新因素,例如核武器、臭氧層等問題,從而更好地把理論運用到當前的環(huán)境當中來。
      
      什么是世界政治?
      從古至今,世界政治有三種形式:一為在世界帝國體系中,有一個政府主導者與它交往的絕大多數國家的行為;二是封建主義體系,個人的效忠對象和政治義務主要不是由領土邊界決定;三是無政府的國家體系,它是由相對具有內聚力的國家組成,沒有一個更高的政府凌駕于這些國家之上。第三種是最接近當今世界國際政治的現實。
      
      兩種關于無政府政治的觀點——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
      現實主義:對于現實主義者來說,國際政治的中心問題是戰(zhàn)爭和使用武力的問題,有關無政府國家體系的假設是現實主義者思考問題的起點。
      自由主義:自由主義者認為,存在一個國際社會于國家并存,并且異同發(fā)揮作用,而國際社會則是制約國家行為的一部分外部化境。認為現實主義者過于夸大國內政治和國際政治之間的差別,忽視了經濟相互依存和跨國性全球社會的形成對國際政治局勢的影響??梢哉f,自由主義者是在試圖批判補充現實主義者的基礎上形成的。在關于無戰(zhàn)爭的語言被證實為錯誤的情況下,自由主義者又認為,迅速發(fā)展的生態(tài)相互依存(包括全球化的臭氧空洞、氣候變暖、環(huán)境污染等)將使國內政治于國際政治的界限變得模糊起來,人類將進入無國界的世界。
      兩者的區(qū)別與聯系:現實主義比較悲觀,自由主義比較樂觀;現實主義強調歷史的延續(xù)性,自由主義強調歷史的變遷性;
      
      行為體、目標、手段,是國際政治理論的三個基本概念。這三個概念都是在不斷的變化當中。
      行為體——國家是當今國際政治中的主要行為體,但是他們并沒有占據整個舞臺;
      目標——隨著威脅的變化,安全觀念也在發(fā)生著變化,軍事安全已經不再是國家追求的唯一目標;
      手段——武力并沒有過時,但是現在實用武力要比以前困難得多,也要付出更高的代價;武力還是國際政治中重要的手段,但是已經不是唯一的手段了。
      
      安全困境:在無政府狀態(tài)下,一個國家追求安全的獨立行為可能導致所有的國家更不安全。正如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的根源,乃是雅典力量的增長及其引起的斯巴達的恐懼。
      國家可以通過合作,來避免出現這樣的安全困境。
      
      道義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用不如在國內政治中的那么大,原因如下:
      1. 有關價值觀念的國際共識很少,對于某些具體判斷,存在著宗教、文化上的分歧。
      2. 國家與個人不同。人們用不同的標準分別判斷政治家作為國家領導人的行為和作為個人的行為。
      3. 由于因果關系的復雜性,道義在國際政治中扮演一個相對較小的角色。例如“漢堡包論調”。沒能看到因果關系的復雜性,他們沒能似的出于良好意愿的行動與其結果相統(tǒng)一。
      4. 國際社會的制度特別軟弱無力,秩序和正義在國際政治中相互脫節(jié)的情況比在國內政治中要嚴重得多。秩序是正義的前提。
      三種有關道義作用的觀點:
      懷疑論者:認為道義在國際關系中毫無意義,因為在國際關系中缺少可以維護秩序的制度。
      國家道義主義:國際政治的基礎是國家社會,它有一些行為規(guī)則,但是國家不一定總是嚴格地遵守這些規(guī)則。
      世界主義:國際政治并不僅僅是一個由國家組成的社會,它還是一個由個人組成的社會。
      
      
      
      第二章:20世紀重大沖突的起源
      
      國際政治體系是國家間關系的格局。
      任何一個體系的特點在于,整體格局總是大于個體的總和,換句話說,體系所造成的結果可能與體系行為體的愿望大相徑庭。
      國際體系中的國家間權利分布狀況,有助于我們預測國家的某些行為。根據“我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也能導致類似跳棋盤似的同盟模式產生。
      
      分析國際政治的層次:個人、國家、國際體系。
      有意義的解釋通常是把第二和第三個分析層次結合起來,體系層次分析是從外部來解釋問題,也就是討論整個體系如何制約國家的行為;第二個層次的分析是從內部解釋問題,也就是通過內部發(fā)生的事情來解釋結果。
      
      體系分析的結構與過程:
      體系結構指權利分布,體系過程則指體系單位之間互動的模式與類型。其中,結構式更為基本的,而且其變化速度比過程要緩慢。
      國際政治體系的過程是由以下3個因素決定的:
      1. 體系的結構,結構是過程的基礎
      2. 文化與制度環(huán)境,它環(huán)繞著結構并決定國家參加合作的動機與能力
      3. 國家的目標和手段屬于革命性的還是溫和的
      我們從現實主義者所關注的結構分析方法入手分析,因為這種方法較為簡明。但是,這樣的分析只能提供部分答案,建構主義者對過程的關注提醒我們不要忽視社會的變遷。同時還應該注重國內因素的影響。
      由于高度簡約的體系層次分析通常是不夠充分的,所以我們必須考察體系單位內部所發(fā)生的事情。
      所以,國際政治是由結構、過程、國內三個方面因素共同影響的。
      另外,外交政策上的差異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三章:均勢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均勢:國家追求均勢的目的在與維護自身的獨立,而不是維持和平。均勢有助于維護由獨立國家組成的無政府體系,但是并不能保證所有國家都生存下來。
      
      均勢的三種含義:
      1. 作為權利分布的均勢:指權力分布
      2. 作為政策的均勢:一種平衡政策,以為這其他國家會采取行動阻止一國發(fā)展成為主導國家。也就是意味著均勢代表幫助弱者,因為如果幫助勝利者,那么自己很可能有朝一日會遭受勝利者的侵害。
      3. 作為多極體系的均勢:被用來描述歷史上的多極體系的例子。這種意義的均勢要求有5或者6個國家,遵循一臺被普遍認可的游戲規(guī)則。
      
      
      權力(Power):讓別人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的能力(耶魯大學政治學家羅伯特?達爾),在這個定義下,我們需要首先知道對方的偏好,這就需要根據行為來界定權力。但是政治家往往采取從國家掌握的資源的角度來界定權力的。這些資源包括:人口、領土、自然資源、經濟規(guī)模、軍隊、政治穩(wěn)定等等。但是在從資源角度考慮權力問題是,還牽扯到權力的轉換的問題,即把潛在的權力(用資源來衡量)變成實際權力(用別國行為的改變來衡量)的能力。
      另外,在迫使別人改變行為的形式上,可以根據直接和間接分為硬權力和軟權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起源:
      用三個層次分析:
      一、在機構層次上:德國的崛起和同盟體系的僵化。
      原因:
      1. 民族主義的興起
      2. 人們對和平產生了自滿情緒
      3. 德國的政策
      二、在國內社會和內部政治的層次上:一個正在衰落的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內部危及,另一個是德國的國內政治形勢。
      三、在個人層次
      用原因類型的方法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深層原因是均勢結構的變遷和國內政治體系的某些方面的變化。中層原因是德國的政策、和平自滿情緒的增長和領導人的個人特性。突發(fā)原因是費蘭茨?費迪南在薩拉熱窩被一個塞爾維亞的恐怖主義者刺殺。
      
      
      第四章:集體安全制度的失敗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集體安全制度:
      興起:
      一戰(zhàn)結束之后,美國當時的總統(tǒng)威爾遜建議廢除均勢體系,在國際上建立起類似于國內立法和司法機關的國際制度,似的民主程序也可以應用于國際層次上,成立基于特別盟約基礎上的國家聯盟。
      與均勢的區(qū)別:
      1. 人們的關注點是國家的侵略政策而非國家的能力。
      2. 同盟不是預先建立起來的,而是在侵略行為發(fā)生之后,才有所有國家反對一個國家。
      缺陷:
      1. 個別地方含混不清。
      2. 安全制度的實質是國家把一部分主權轉讓給所參加的國際組織,以換取集體安全和伙計法的保障。因此有強制的意味在里面。
      3. 美國作為組建者,但是自己不參加這個國際組織。因為美國擔心這樣的強制性會限制美國的主權和憲法賦予議會的宣戰(zhàn)權力,從而不是有參議院的決定和人民的一員,而是被動地被拖入戰(zhàn)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起源:
      
      
      書中一些值得思考借鑒的思維方式:
      1. 因果聯系的復雜性:由于因果具有復雜的特性,所以人們容易在考慮不清因果聯系的情況下,把兩件看似有關但實則無關聯的事情畫上連接符號,做出不明智的選擇。比如“漢堡包論調”,認為自己在學校餐廳少吃肉就能一定程度上緩解世界糧食短缺的問題,其實不吃漢堡包生下來的糧食并不能到達孟加拉饑民的受眾,反而會引起美國市場的商品過剩,更可能引起國內市場價格下跌、農民減少產量等一系列影響。所以,沒能看到因果聯系的復雜性,可能會使處于良好意愿的行動與其結果向背離。P34
      2. 簡約原則:14世紀哲學家奧卡姆認為,好的解釋方法必須拋開不必要的細節(jié)。簡約——以簡單語言概括較復雜問題的能力——使我們判斷理論是否恰當的一個標準。簡約應是一個問題分析的起點,當這個分析被證明是不恰當的時候,在增加考慮因素,增加難度,直到得到合理的解釋。P55
      3. 相互關聯的誤導性:相互關聯的現象并不一定包含真實的因果關系。例如活在和救火車的出現顯然是相互關聯的,但是我們不能認為救火車引起了火災。認為民主國家之間不會發(fā)生戰(zhàn)爭也是這樣的思維模式在作怪,因為這個現象之所以會產生的原因也可能在于,民主國家一般是富裕國家,而富裕國家傾向于從事貿易,而根據貿易自由主義理論,富裕國家不太可能交戰(zhàn)。即不能簡單地有現象引到一個結論,現象有可能與和他最近接的結論并不一致,而是拐了很多的彎,從而和其他結論相連接。P72
      4. 反事實推理:反事實推理就是設定與事實相反的條件,即假定在現實的情形中,只有一個事情發(fā)生變化,其他事情是不變的,然后根據這個假設來判斷歷史的走向。這樣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我們理解在國際政治當中,個人的因素(如果德皇沒有在1890年接觸俾斯麥的職務,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是否會發(fā)生?)以及一些偶然的因素(如果佛蘭茨?費迪南的司機開車到薩拉熱窩哪個重要的路口向左轉彎而不是右轉,以及那位奧熊帝國皇儲沒有被暗殺,戰(zhàn)爭還會爆發(fā)嗎?),也有助于我們探討某個原因是否重要。反事實推理要根據四個標準來衡量其恰當與否:
      合理性:須在合理的選擇范圍內,替換條件必須與原條件同時存在。
      相近性:時間上接近以為這因果關系鏈上兩個時間比較相近,也就更加準確。
      理論性:好的反事實推理應該借助現有的理論,與理論結合的反事實推理更有意義,也更有用處。比如在考慮冷戰(zhàn)是否源于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理論是否正確時,就可以假設美國當時是社會主義國家或者蘇聯當時是資本主義國家,看看局勢會走向何方。
      真實性:為檢驗一個思維實驗是否有道理,我們必須搞清楚,所謂不變的因素是否與已經發(fā)生的真實情況相吻合,謹防在同一個思維實驗中,把一個反事實推理論點建立在另外一個反事實推理論點之上。
      5. 原因層次:根據時間上的遠近,事情發(fā)生的原因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最遠的是深層原因,其次是中層原因,最近的是突發(fā)原因。
      例如,我們用房間里的燈光來照明,突發(fā)原因是按了開關,中層原因是有人給房子拉了電線,深層原因是愛迪生發(fā)明了輸送電力的方法。
      例如,我們劃著火差,木頭可燃是深層原因,干柴和紙張是中層原因,劃火柴是突發(fā)原因。
      用這種分析方法的一般性結論:突發(fā)原因并沒有那么重要,突發(fā)原因可以有很多個,這個不發(fā)生那個也可能發(fā)生。但是這僅僅是一個可能性的問題。由于深層原因和中層原因的存在,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很大,但并不是等于無可避免。這就是幾個層次原因的關系。
      
  •      中小學教材這些年改來改去,簡直“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恨不能和曹雪芹看齊,改成一本不朽的《紅樓夢》式教科書。結果大家有目共睹——我常常懷疑教育部人浮于事閑極無聊,只能出此下策。我們常年批判日本教科書如何無恥,其實自己的語文歷史教科書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又扯遠了。不過事已至此,不妨再扯遠一點。民國有一本啟蒙教科書《開明國語課本》,編者不是什么“組”,而是大名鼎鼎的葉圣陶,連插畫都出自豐子愷手筆,簡直可以流芳百世。
      
       “小小的蒲公英,金發(fā)的姑娘,現在是秋天了,你將怎么樣?”
       “時光真快呀,轉眼交了秋,我就要老了,我將白了頭??墒牵业陌装l(fā)向那里飄揚,明年,那里又見金發(fā)的姑娘。白頭轉成金發(fā),金發(fā)轉成白頭,在每一年里頭,就這樣地輪流?!?br />   
       語言如流水,淺顯卻回味深長。開蒙時候能讀到這樣的課本,是一個人的福氣。此后若干年,生活在他的心中必定還是美的。
       我們這些人就沒這種福氣,中小學課本一律苦大仇深,終于出現朱自清的《背影》和魯迅的《社戲》,老師們也迫不及待地把它們講得苦大仇深,現在干脆刪去了。于是長成以后,我們頗多郁郁不平之氣,動輒“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所作所為多乖張怪誕,自以為是。
       大學以后,一切自然廓清不少。無奈如我讀國際政治,十本教科書里倒有九本根本志不在“傳授”,而在“炫耀”。語言枯燥,術語林立,例子晦澀(有的干脆不舉例),而且居然一二三四分條列點,意思仿佛就是:你使勁背吧。
       最后大家都主動放棄教科書,尋找各家各派的學術論著??墒菍W術論著這種書齋讀物,哪里是大一學生能看進去的,只能囫圇吞棗,略知一二。
       如今想來很奇怪,我們其實不乏“牛人”,為什么這些家伙就不能寫出一本通俗易懂的普及版教科書呢?
       所以知識有時使人放不下架子。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倒不是說讀書百無一用,而是書生滿腹經綸,猶如懷了個千年怪胎,自矜自傲,滿口高深學術,就是不肯說人話。
       其實國內所謂“牛人”,在小約瑟夫·奈等人面前不過也就是一個編小學教科書的水平而已,不知何故自己就先輕飄飄起來,以為天下唯我獨尊。
      
       我其實極推薦各類有閑人士讀讀這本書,通俗易懂,主要學派梳理得很清楚,而且在分析具體例子時也分述了各家的看法。
       另外就是所謂三層次分析發(fā)和反事實推理。對于有志此學的人,三層次分析法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對于我等混文憑的人,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分析方法,既容易上手,又能帶點理論,顯示出你與京城出租車司機的本質區(qū)別。
       對于非相關專業(yè)又想耍帥的人,更是不能放過這兩個研究方法。因為奈基本就是用大白話寫就這本書的,只要你不求深入了解,這其實就是一本“零基礎”的教科書。
       想來奈作為自由主義領軍人物,寫過《權力與相互依賴》這樣里程碑似的著作,居然愿意俯就寫一本本科教材,還要寫得這樣平易近人。這實在值得本國各類“教材編寫組”好好學習。
      
       補充一句,泛泛而言奈是屬于“自由主義者”,實際這家伙是個潛伏得并不深的現實主義者。在一篇訪談中他終于忍不住說,自己其實是個“自由化的現實主義者”(我理解這實際就是防御現實主義者)?,F實主義如今已經成為各流派建立學說的起點,所以不要再說“這個自由主義者居然能把現實主義闡釋得這樣好”這類蠢話。
  •   同時在看這本和《政治學基礎》。。。深以為是!感慨。謝謝你的好文。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