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史 下冊

出版時間:1985-5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全增嘏  頁數(shù):87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德國資產階級革命準備時期的哲學、德國啟蒙運動思想家的哲學觀點、康德的批判哲學、 費希特的哲學(附:萊茵哈特和雅可比的哲學觀點)、謝林的哲學、黑格爾的哲學等。

作者簡介

全增嘏(1903-1984),著名外國哲學史家。1923年畢業(yè)于清華學校,1927年獲哈佛大學哲學碩士學位,并修完全部博士課程,抗戰(zhàn)前后,曾任英文《中國評論》周刊編輯、《論語》主編、英文《天下月刊》編輯,1942年起擔任復旦大學外文系教授、系主任及校圖書館館長,1956年任復旦大學哲學系邏輯教研室主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主任、西方現(xiàn)代哲學研究室主任等職,并成為全國西方哲學史專業(yè)第一批博導,1958年開始任《辭海》編委兼外國哲學史分科主編,1979年任《哲學大辭典》副主編兼外國哲學史卷主編等職。主要譯作著作有《西洋哲學小史》《不可知主義批判》宇宙發(fā)展史概論》《愛因斯坦論著選編》《牛頓自然哲學著作選》《華萊士著作集》《自然科學史》(梅森著)、《西方哲學史》(上、下冊主編)等。

書籍目錄

第六編  德國資產階級革命準備時期的哲學  引言  第一章  德國啟蒙運動思想家的哲學觀點  第二章  康德的批判哲學  第三章  費希特的哲學(附:萊茵哈特和雅可比的哲學觀點)  第四章  謝林的哲學  第五章  黑格爾的哲學  第六章  黑格爾學派的解體與青年黑格爾派的哲學觀點  第七章  費爾巴哈的哲學  小結第七編  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后的資產階級哲學  引言  第一章  唯意志主義  第二章  實證主義  第三章  馬赫主義  第四章  新康德主義  第五章  新黑格爾主義  第六章  生命哲學  第七章  實用主義  第八章  二十世紀的實在主義思潮  第九章  分析哲學  第十章  科學哲學  第十一章  新托馬斯主義  第十二章  現(xiàn)象學  第十三章  存在主義  第十四章  西方哲學中的結構主義理論  第十五章  法蘭克福學派的哲學觀點與社會理論  小結

章節(jié)摘錄

  第三節(jié) 康德的批判哲學(一)——關于感性的理論(數(shù)學如何可能)  康德的批判哲學的中心任務是要解決知識的問題、認識論的問題;解決知識本身是否可能,如何可能;解決能不能認識世界以及在認識世界時能夠達到什么界限的問題。換句話說,在未認識事物以前,先得要確定我們認識事物的能力本身??档碌倪@種提法強調不要根據(jù)認識過程本身來檢驗我們能不能確切地認識事物,而是離開經驗,來預先估計和確定我們的認識能力。這也就是說要在認識過程以前決定我們能不能認識世界,來確定我們能夠深入事物的程度。這就好比是教人在岸上先學會了游泳然后再下水一樣。康德之所以這樣提出哲學的任務,乃是由于他認為以前的唯理論與經驗論都沒有考察人的認識能力就斷言人的理性可以完全認識事物,或者斷言人的經驗可以認識事物是缺乏根據(jù)的武斷,所以他提出要考察人的認識有多大的能力。其實,唯心論的唯理論與唯心論的經驗論的錯誤并不在于他們不了解人的理性認識能力有多大的范圍,而是在于他們否認人的認識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否認人們只有在實踐中才能認識世界。康德不是去批判反對唯物主義的傾向,而是批判理性,給理性劃定范圍,形成了一整套的先驗論,所以他在這一點上與這兩派是一致的。人的認識能力是從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增長起來的,不參加社會的實踐就不可能有對事物內部本質的認識,對事物本質的理性認識也是不斷發(fā)展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康德離開了實踐的認識活動去考察認識,這就必然走到從人的主觀活動中去尋找知識的來源,認為知識是頭腦中自生的或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R是否可能,如其可能,如何可能?這就是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所提出的基本問題,康德把知識分為三類:數(shù)學的知識,自然科學的知識和哲學的知識。這本書的中心內容由兩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先驗感性論”,其中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數(shù)學知識是否可能,如可能,如何可能的問題。第二部分是“先驗邏輯”,又分為“先驗的分析論”和“先驗的辯證論”。前者要解決“自然科學的知識是否可能,如可能,如何可能”的問題;后者要解決“形而上學是否可能,如可能,如何可能”的問題??档抡J為:當時數(shù)學與自然科學已經證明是一種可靠的知識,因而已經用不著討論“是否可能”的問題,只討論“如何可能”就行了;而形而上學則紛爭不已,還不能證明是可靠的知識,還要討論是否可能的問題;他認為當時的各種形而上學體系還不能成立,但作為科學的形而上學通過對純粹理性的批判在將來是可以成立的?!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西方哲學史 下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7條)

 
 

  •   古希臘歷來被認為是歐洲文明的搖籃,也是歐洲乃至整個西方哲學的故鄉(xiāng)。古希臘哲學的最早流派米利都學派約產生于公元前7或前6世紀,在此之前,古希臘哲學也有一個漫長的孕育時期。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古希臘哲學的前提是古希臘神話。古希臘神話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部分。在最古老的神話中,講到了天地的開辟、眾神的誕生、人類的起源等等。在古希臘人的想象中,神和人是同形同性的,神具有人的形象和人的感情。神和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們是永生不死的,他們比人更高大、更有力量,而且主宰著人間的禍福和命運。奧林匹斯山的12個主要的神實際上就是自然力的化身。中世紀哲學歐洲中世紀,天主教在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占據(jù)了統(tǒng)治地位,哲學成了神學的婢女,它的作用是為信仰作理性的解釋。5~10世紀是中世紀哲學的早期,這段時期哲學研究的重點是關于普遍與個別的關系問題。后期羅馬哲學家A.M.T.S.波愛修非常重視具有多樣性的個別事物的真實性,認為共相存在于個別事物之中,其本身不是物質性的。愛爾蘭的哲學家J.S.愛留根納認為普遍的整體是最真實的,神就是總體,它創(chuàng)造一切,包羅一切,又超越一切。神與萬物不同,萬物是神的部分,但神又在萬物之中。11世紀初至14世紀初,在中世紀早期哲學思想的基礎上,形成了唯名論與實在論兩個派別。以法蘭西經院哲學家羅瑟林為代表的唯名論認為,只有個別的東西有實在性,個別先于普遍,普遍只不過是名稱,'共相'不過是人所'發(fā)出的聲音',實際上并不存在。這種思想反映在宗教上,否認了三位一體的最高的神,只承認分別存在的圣父、圣子及圣靈。以基督教哲學家安瑟爾謨?yōu)榇淼膶嵲谡撜J為,真實存在的是'共相',不是具體的個別的事物,有一個'無始無終的真理'存在于一切事物之先。這種思想反映在宗教上,承認普遍的教會實在,認為個別的教會是從屬的;承認基督教的普遍教義實在,認為個別人的信仰是從屬的;承認原罪實在,認為個別人的罪惡是從屬的;承認三位一體的最高的神實在,認為三位分離的神是從屬的,等等。15~17世紀初是西方近代哲學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的研究中心是人和自然,形成了人文主義和自然哲學兩股互相聯(lián)系又有一定區(qū)別的思潮。人文主義主張以人為中心,一切為了人的利益,反對靈魂不朽之說和禁欲主義。自然哲學的代表人物一般都主張用經驗觀察的科學方法代替經院哲學的推演方法。意大利的B.特萊西奧認為,物質是永恒的,熱和冷的對立作用是物質運動的原因;G.布魯諾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太陽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界即是神,它由單子構成。17世紀初至18世紀末是西方近代哲學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哲學的注意力集中在認識主體與認識客體的關系方面,形成了經驗論和唯理論兩個派別。以F.培根和洛克為代表的唯物主義經驗論認為,后天獲得的對外部世界的感覺是認識的來源,感覺是可靠的。培根承認自然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能動的、多樣的,認為掌握知識的目的是認識自然和征服自然,知識就是力量;洛克認為心靈是一塊'白板',觀念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痕跡的產物。以B.斯賓諾莎為代表的唯物主義的唯理論認為,認識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界,但是只有理性才能把握它,感覺經驗不可靠。斯賓諾莎把自然界視為唯一的'實體',認為思維及廣延是統(tǒng)一的唯一實體的兩種屬性,個別事物是實體的變形,只有通過理性把握了唯一的實體,才能認識個別事物。從18世紀末的康德哲學起,西方近代哲學進入第三階段,哲學史上稱之為'德國古典哲學',主要代表有康德、J.G.費希特、F.W.J.謝林、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前四人力求在克服機械性、形而上學性的前提下,把世界統(tǒng)一在思維的基礎上,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精神的。精神、自我、主體在他們的哲學中占居中心地位??档鲁姓J在人們的感覺經驗之外存在一個'物自體',它是感覺經驗的來源,但卻永遠不能被認識。物自體的刺激使人產生感覺經驗,然后認識主體感性,知性分別與時空、12范疇等認識的先天形式相結合,整理感覺經驗材料,以達到對現(xiàn)象的系統(tǒng)認識;理性是處于知性之上的最高一級的綜合能力,它要求認識世界的本質,但卻永遠達不到目的。如果理性把相對的現(xiàn)象絕對化,自以為已經把握了全部的真理,就必然陷于假相。費希特則進一步取消了康德的'物自體',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我'創(chuàng)造的,主體'自我'創(chuàng)造了客體'非我',又進一步達到自我與非我的統(tǒng)一。謝林創(chuàng)立了同一哲學,認為客體和主體、自然和精神、存在和思維,表面相反,實則同一,都是渾然一體的無差別的'絕對同一'的不同階段。黑格爾把整個世界視為'絕對理念'自身演化的過程,認為絕對理念自身包含著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兩個方面。
  •   買下了整套整套的西方哲學史,心潮澎湃,不過花了不少錢,看這么多書,感覺除了越來越憤青,似乎沒有太直接的關系,不過我知道它也在冥冥中幫助了我不少,我愛讀書,我愛哲學!
  •   西方哲學史下一冊也是一本比較好的哲學類書籍,應細細的品味喲.
  •   大家還是要參照著再看看復旦大學的本子
  •   西方哲學史之經典
  •   上大學時,選修過哲學史這門課,當時太窮所以沒有買這部上課教科書,如今重讀這本書,大學時代的情景又浮現(xiàn)在眼前。令人無限懷念的日子啊。
  •   深入淺出,語言比較容易理解,作為其他哲學史的補充很不錯,就是意識形態(tài)有濃
  •   內容很詳細,本來以為哲學會很枯燥,所以一直沒想看,但是看上了卻感覺很有勁,因為也會交代背景,以及歷史,就是個人覺得馬克思主義的味道太濃重了,里面運用很多馬恩全集里面的描述。
  •   受益匪淺 喜歡哲學人可以買來看看 雖然有那個時代的色彩 但還是不錯的
  •   我考研要用的,目標學校指定書目,應該錯不了
  •   很好的了說
  •   書挺好,滿意!
  •   雖然有點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但是內容編寫的有條理,很適合初學者。
  •   很經典的好書 建議大家買 交流請進***.jspweb.org
  •   書質量好不錯,內容除了意識形態(tài)比較嚴重外,其他的都很詳實,上課當教材用剛剛好.
  •   裝訂很好,很精美。紙質也好。抓緊時間看了
  •   大致翻了下 很好的一本書。
  •   看看還是好的。便宜實惠!
  •   非常好的紙張。第一次購買非常滿意.謝謝
  •   解釋精到詳細,不愧為一本好教材.
  •   有考復旦哲學過來的人么,別的地方不好找,只有這了想更多的了解一下情況,傳授點經驗給我,實在是感激了!順便說一句,書送來的時候有點舊,不過還行,就是字太大,濃縮就是精華吧
  •   嗯,這本書太啰嗦了
  •   該書紙張印刷不錯,倘若沒有多色就更好。其中某些大家的評介多于簡單。但便宜實惠,總體感覺還好。
  •   書印刷還挺好的
  •   感覺書本的印刷像很久以前的,不過活動價,值
  •   在網(wǎng)上買書比較方便快捷,只是能再便宜些就更好
  •   難得的好書,能買到心理很是高興啊,內容豐富,
  •   教材內容有些舊,但還不錯
  •   從郵局拿到這本書,讓我可以相信當當?shù)馁|量,的確印刷、裝幀都很好,謝謝!望貴網(wǎng)能開通更多的送貨上門!
  •   哲學都挺難懂的耐心讀下去覺得還是受益匪淺的啊呵呵
  •   這本書,建議讀者上網(wǎng)搜它的編寫過程。在意識形態(tài)為綱的年代剛剛過去,這本書即便也是以階級史觀編寫但差點被評為禁書,可見其某些創(chuàng)新之處,但現(xiàn)在并不適合讀,已經過時了。
  •   這是一本20多年前的書。老書。為什么是老書?因為近20多年來思想領域的進步還是有不少進步。所以本書內容初看有些搞笑。但事實確實如此嗎?非也。這本書代表了過去一個時代,一種思維方式,一種利益,與現(xiàn)在大不相同。但它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一個蒙昧的時代的精神。讓我們更加全面的理解世界。
  •   用馬哲原理分析外哲問題,本人情感上有些排斥!
  •   這本書在那樣的時代難能可貴。但我下意識地抵觸那些有違治學的東西,可我理解。學術儼然成了政治手中的橡皮泥,想怎么捏怎么捏。
  •   全增嘏主編、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材,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的《西方哲學史》,十年前讀過,最近又讀,資料翔實,論述全面,文筆生動、流暢,除了過度意識形態(tài)化的表述,這部作品可謂精彩,在國內的《西方哲學史》同類教材中首屈一指,如果能修訂一下,可以長期流傳。
  •   書的內容很好,到的很快
  •   這部書可謂經典,準確,不隨意發(fā)揮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