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引讀

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李君明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8-04出版)  作者:李君明  頁數(shù):615  

內(nèi)容概要

  《論語引讀》以《集注》和《注疏》為主,兼采眾家之長,用現(xiàn)代漢語作簡潔明了的注釋,同時對每一節(jié)加以“引述”。內(nèi)容包括學而篇、為政篇、里仁篇、公治長、雍也篇、泰伯篇、鄉(xiāng)黨篇、先進篇、子路篇、憲問篇、衛(wèi)靈公篇、季氏篇、陽貨篇、微子篇、子張篇等?!墩撜Z引讀》是富有創(chuàng)造精神,是充滿新意的?!墩撜Z》開篇即謂“學而時習之”,這是耳熟能詳?shù)拿?,而其?nèi)在的意蘊人們往往習焉不察?!墩f文》釋“習”謂:“數(shù)飛也?!焙笕顺摹傍B之數(shù)飛”的意義而將“習”字理解成練習、復習。而君明在詳細考證之后認為,所謂“習”,不僅僅是練習復習,而是實踐是踐行。“學”是學習知識是追求道德,而“習”則是踐行是實踐,是把知識轉(zhuǎn)化成行為,這就使孔子的思想顯得豐富而全面,比把“習”僅僅理解成知識層面的練習更全面更符合孔子的本來意義。

作者簡介

李君明,黑龍江省教育廳辦公室副主任,北師大黑龍江校友會秘書長。祖籍山東省萊州府,清光緒二十四年遷黑龍江青岡縣,后遷居鐵力市,祖上世代耕讀行醫(yī),創(chuàng)“普生堂”,懸壺濟世。本人生于己酉夏至,家境貧寒,以讀書為樂。丁卯之秋,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師從秦永龍、王一川等諸位先生,嗜學古文字、現(xiàn)當代美學和詩學。辛未歲,赴黑龍江省教育廳工作,蒙領導提攜、同志厚愛,一直從事文字和行政管理工作。乙酉年,重回師大讀教育管理博士,師從鄭新蓉先生。先后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參與編寫《禮儀常識》、《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公文寫作與處理規(guī)范》、《老子引讀》等書。本人在工作之余,研讀《論語》,有一些零星感悟,拋磚引玉,是為引讀。

書籍目錄

序?qū)W而篇第一為政篇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長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鄉(xiāng)黨篇第十先進篇第十一顏淵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憲問篇第十四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陽貨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張篇第十九堯曰篇第二十后記

編輯推薦

《論語引讀》可謂是新意迭出,多有發(fā)明。如對《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一句的解釋,關于“默而識之”,有兩種解釋,一則認為是純?nèi)坏挠洃洠^“不言而存諸心”;一則認為是存于內(nèi)心而有所辨別,所謂“不言而心解也”。而君明把“默而識之”之“識”與孔子“多聞?chuàng)衿渖普叨鴱闹?,多見而識之”的思想聯(lián)系起來解釋,認為不單是記憶,而是“默默地在心中辨別是非”。“默而識之”是“思”,“學而不厭”是“學”,“誨人不倦”是“教”,孔子所言正是思考、學習、教育的三個方面。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論語引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