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吳楚材、 吳調(diào)侯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8-03出版) 作者:(清) 吳楚材 吳調(diào)侯 著
前言
詩文同源。古文,作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枝絢麗奇葩,與詩歌一樣出類拔萃,風姿綽約。古文是古代散文的通稱,為我國古代的主要文體之一。從先秦至唐宋,再至明清,古文名家輩出、佳怍如林,各種選本可謂汗牛充棟。 先秦時期的《尚書》是我國最早的散文集。春秋戰(zhàn)國時代,學術(shù)領(lǐng)域百家,爭鳴,精彩紛口王的諸子散文隨之出現(xiàn),而《左傳》與,《戰(zhàn)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的杰出代表÷秦漢時代,叉出現(xiàn)了被譽為一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一的《史記》。中唐時期,韓愈“文起八代之衰”,與柳宗元等人一同發(fā)起了聲勢浩大的古文運動。宋時,歐陽修力倡古文,蘇氏父子互相應(yīng)和,古文日漸占領(lǐng)文壇。元明清時期的古文則基本上繼承并發(fā)展了唐宋古文運動的精神,其中明代出現(xiàn)了以“前七子”和“后七子”為代表的復(fù)古派,主張“性靈”的公安派等,清代影響最大的古文創(chuàng)作派別則是桐城派。
內(nèi)容概要
《古文觀止》目的是 “正蒙養(yǎng)而裨后學”。自此書問世以來,受到一批又一批讀者的喜愛,經(jīng)久不衰。究其原因,一是選篇切當,所選均為歷代文章之精華,不但展現(xiàn)了古人的智慧、優(yōu)秀的文化觀念,而且文采飛揚、美韻十足,的確是傳統(tǒng)蒙學讀物不可多得的珍品;二是注評中肯,切中文義,便于讀者閱讀與欣賞。文中白話釋義,通達準確,此種隨文之注若再加新注或今譯,實屬添足之舉。在傳統(tǒng)蒙學讀物中,該書當屬中級,即今之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讀者為其主要閱讀群體。
作者簡介
作者:(清)吳楚材,(清)吳調(diào)侯選注
書籍目錄
鄭伯克段于鄢曹劌論戰(zhàn)宮之奇諫假道燭之武退秦師齊國佐不辱命呂相絕秦祁奚請免叔向子產(chǎn)論政寬猛祭公諫征大戎單子知陳必亡宋人及楚人平王孫圉論楚寶宋人及楚人平鄭伯克段于鄢晉獻公殺世子申生公子重耳對秦客蘇秦以連橫說秦范睢說秦王鄒忌諷齊王納諫馮煖客孟嘗君趙威后問齊使觸龍說趙太后……
章節(jié)摘錄
鄭伯克段于鄢譯文當初,鄭武公從申國娶了一位女子做夫人,名字叫做武姜,生了莊公雨共叔段。莊公出生時難產(chǎn),姜氏受到驚嚇,所以給莊公取名寤生,姜氏因出很討厭他。姜氏很寵愛共叔段,想立他為太子,就屢次向鄭武公請求,鄭武公始終不答應(yīng)。莊公即位后,姜氏便替共叔段請封制邑。莊公說:“制邑是險隘,虢叔曾在那里喪生。如果您提其他封地,那我一定照辦?!苯嫌譃楣彩宥握埛饩┑兀f公便答應(yīng)了,因此人們稱共叔段為“京城太叔”。祭仲對莊公說:“封邑的城墻如果超過三百丈,就是國家的禍害。先王規(guī)定的制度:大城不得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城不得超過五分之一,小城不得超過九分之一?,F(xiàn)在京邑的大小不合規(guī)定,太叔不遵守先王的制度,國君您將要受不了?!鼻f公說:“姜氏她要這樣做,我怎能另想辦法避開禍患呢?”祭仲回答說:“姜氏哪有滿足的時候?我看不如早些對他們另行安排,不要讓他們的勢力滋長蔓延。如果蔓延起來就難以對付了。蔓生的野草尚且不易除掉,何況您那受寵的弟弟呢?”莊公說:“不公正不合理的事情干得多了,必然會自取滅亡,您且等著看他的下場吧!”……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書評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父母,顧妻子,至激于義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無兄弟之親,獨身孤立,少卿視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仆雖怯懦欲茍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jié),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明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編輯推薦
《古文觀止》由哈爾濱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