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3-1 出版社: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衣俊卿 頁數(shù):484 字數(shù):393000
Tag標簽:無
作者簡介
衣俊卿,中央編譯局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76年7月—1978年2月在黑龍江省虎林縣迎春糧庫青年點下鄉(xiāng),1982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87年獲貝爾格萊德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先后擔任黑龍江大學哲學系主任,《求是學刊》主編,黑龍江大學副校長,黑龍江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2007年3月起任黑龍江省委宣傳部部長、省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黨組書記,2007年4月起擔任黑龍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省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黨組書記。2010年2月起擔任中央編譯局局長?,F(xiàn)兼任中國現(xiàn)代外國哲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副會長、中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理事。
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文化哲學、國外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領域:馬克思的實踐哲學、當代馬克思主義、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主要著作有:《實踐派的探索與實踐哲學的述評》、《東歐的新馬克思主義》、《現(xiàn)代化與日常生活批評》、《歷史與烏托邦》、《回歸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學》、《20世紀的新馬克思主義》、《20世紀的文化批判》、《文化哲學》、《現(xiàn)代化與文化阻滯力》等。譯著:《日常生活》和《宗教與當代西方文化》。在各類學術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200多篇。
曾榮獲黑龍江省十大杰出青年、黑龍江省新長征突擊手、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宣傳文化系統(tǒng)“四個一批”人才、全國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等稱號,并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以及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
書籍目錄
發(fā)刊詞 哲學:總在途中馬克思哲學及其當代意義 馬克思的本體論思想及其當代意義 本體論的超越——解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人學本體觀 馬克思的哲學觀及當代意義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 歷史與人的生成 馬克思歷史理論的雙重內(nèi)涵及其文化學意義西方哲學 阿爾杜塞的意義形態(tài)理論——一種文化哲學闡釋 康德“批判哲學‘的歷史意識釋析 西方現(xiàn)代性理論的批判維度及其問題 論希臘奧菲斯教的“靈魂”觀念及其意義 生存論視域中主體間性理論及其誤區(qū)——一種對主體間類存在關系的哲學人類學反思論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對現(xiàn)代人類學思維范式創(chuàng)生提供的邏輯支撐 阿多諾對康德和黑格爾歷史哲學的批判 羅爾斯、諾齊克正義理論評析現(xiàn)代文化哲學及其文化批判理論 論文化危機和文化批判 文化批判及其維度 從社會政治批判到文化批判——馬克思批判理論與新馬克思主義批判理論的比較研究 葛蘭西的文化領導權理論與“文化研究”思潮 論文化哲學研究中的思維悖論 論別爾嘉耶夫對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中國哲學與傳統(tǒng)倫理 汪士鐸思想述評 論儒家倫理的基本精神 孔孟之道意指什么——孔孟思想的比較研究及其結論 從“變之自上”到“變之自下”——唐才常政治思想析論 《漢書·刑法志》德法關系初探 對董仲舒“義利之辨”的再辨析 傳統(tǒng)義利觀的現(xiàn)代政治倫理意蘊 儒家倫理統(tǒng)攝下的傳統(tǒng)日常思維論略宗教哲學 對大眾文化的興起與宗教意識的復蘇的哲學反思 荒謬與趣越——從死亡的社角看哲學和宗教的沖突與融合 當代西方文化危機的神學拯救——蒂里希存在主義神學解析附錄 承傳龍江學術精神 再鑄黑土哲學輝煌——黑龍江大學哲學學術研究巡禮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