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2 出版社:吉林人民 作者:谷長春 頁數(shù):全二冊 字數(shù):745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羅洛屯老員外的驕子,打獵不幸身亡。尼山薩滿以其高超的神力為他赴陰尋魂,遭遇各種艱難險阻,一路闖關,終于奪回員外兒子的靈魂,使他起死回生。故事情節(jié)離奇古怪而又蕩人魂魄,讀之令人不忍釋卷。
作者簡介
富育光,滿族,1933年5月生,黑龍江省愛輝縣人,1958年畢業(yè)于東北人民大學(吉林大學)中文系?,F(xiàn)任吉林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員、長春師范學院薩滿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吉林省民俗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長春師范學院薩滿文化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富育光同志自幼生于黑龍江畔滿族聚居地,老人均操滿語,從小受滿族文化的熏陶,受家族長輩逢年遇節(jié)講述滿族傳統(tǒng)說部“烏勒本”的影響,在家族長輩的訓育下,掌握家族十余部著名的家傳長篇說部故事,有一定影響的滿族說部傳承人。大學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吉林省分院文學研究所,從事民間口碑文學挖掘、搜集與研究工作。曾任吉林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理事、副理事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自1984年至1989年期間,在全國和吉林省民間文藝刊物上多次發(fā)表滿族等北方諸民族民間傳說故事。1984年,在全國最早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fā)表滿族民間傳說故事選《七彩神火》。這是建國以來,我國最早一本滿族傳說故事選,受到國內(nèi)外好評,榮獲吉林省關東三寶獎、全國民間文學三等獎。1986年2月,由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出版合作整理的《康熙的傳說》;1989年2月,由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出版合作整理的滿族傳說《風流罕王秘傳》,也在國內(nèi)受到好評。1986年至2005年期間,在全國積極致力于滿族古老的傳統(tǒng)說部“烏勒本”的搜集、整理與研究工作。2006年,滿族說部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資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07年12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滿族口頭遺產(chǎn)傳統(tǒng)說部叢書,其中《薩大人傳》(上、下)、《飛嘯三巧傳奇》(上、下)、《東海沉冤錄》(上、下)、《雪妃娘娘和包魯嘎汗》、東海薩滿史詩《烏布西奔媽媽》以及《尼山薩滿傳》(上、下),皆為富育光先生自小家傳與后期收集整理的滿族民間口碑傳說故事,共計九部,600余萬字,為我國清史、東北邊疆史、北方民族史、北方民俗史、神話學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內(nèi)外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目前,富育光先生正在為滿族說部第二批傳說故事的出版在緊張忙碌著。
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社會科學有突出貢獻政府特殊津貼。富育光除從事滿族等北方民族民間文學的搜集、整理、研究外,并1980年以來,致力于中國薩滿教學的調(diào)查與研究工作,承擔和主持國家“八五”、“九五”薩滿教研究課題,參與國家“十五”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滿族史詩研究》。出版專著《薩滿教與神話》、《薩滿論》、《薩滿教女神》、《富育光民俗文化論集》等二十余部、論文九十余篇。2007年,獲國家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文藝成就獎;2008年,獲吉林省政府第九屆長白山文藝獎成就獎。
書籍目錄
《尼山薩滿》與北方民族上冊 第一部分 《尼山薩滿》民間流傳版本 音姜薩滿 何世環(huán) 講述 富振剛 翻譯 蔣蕾 整理 尼姜薩滿 富希陸 整理 陰陽薩滿 祁學俊 整理 寧三薩瑪(殘本)傅英仁 講述 蔣蕾 整理 女丹薩滿的故事 金啟孮 整理 一新薩滿 凌純聲 整理 尼桑薩滿 達斡爾族 薩音塔娜 整理 尼順薩滿 鄂倫春族 黃玉玲 講述 王朝陽 整理 泥燦薩滿 鄂倫春族 孟玉蘭 講述 葉磊 整理 尼海薩滿 鄂倫春族 孟古古善 關玉清 講述 鄂倫春族 孟秀春 關金芳 翻譯整理 尼桑薩滿 鄂溫克族 龍列 講述 敖嫩 整理 莫日根布 胡·圖力古爾 翻譯 尼蓀薩瑪 白杉 搜集整理 尼桑女 鄂溫克族 尤烈 口述 道爾吉 翻譯 馬名超 整理 尼桑薩滿《內(nèi)蒙古東北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diào)查資料》 《尼山薩滿》四種滿文本的譯稿 錫伯族 奇車幾譯 第二部分 《尼山薩滿》滿文影印、譯注版本 光緒三十三年文書 尼山薩滿一卷《齊齊哈爾本》 尼山薩滿故事一卷 習俗故事(愛輝一本) 尼山薩滿二卷 里圖善(愛輝二本)下冊 尼山薩滿傳一冊(海參崴本) 《尼山薩蠻傳》(臺北版本節(jié)錄)莊吉發(fā) 譯注 尼山薩滿招魂民 奇車山 蘇忠明 翻譯整理 尼桑薩滿傳 達斡爾族 白杉 譯注 尼山薩滿傳 愛新覺羅·烏拉希春 譯 《尼山薩滿傳》譯文 趙展 譯 民族本 志忠 譯 新本志忠 譯 三部《尼山薩滿》手稿譯注 季永梅 趙志忠 海參崴本《尼幾薩滿》譯文 宋和平 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尼山薩滿》與北方民族 富育光 在滿族民間口承文學遺產(chǎn)中,《尼山薩滿》家喻戶曉,至今在我國北方諸民族中頗有影響。自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初,俄國人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愛輝等地,在民間陸續(xù)發(fā)現(xiàn)滿文《尼山薩滿》手抄傳本,并于1961年公諸于世,尤使《尼山薩滿》享譽國內(nèi)外。自《尼山薩滿》面世至今四十余年間,又有不少國家先后用德、英、日、朝、意等文字譯注發(fā)表,評介之文無法數(shù)計,國內(nèi)外已形成專門研究《尼山薩滿》的“尼山學”,足見其深遠的文化感染力?! ≡缒?,《尼山薩滿》引起世界學者的青睞與重視,究其因不外以下兩點:首先,《尼山薩滿》自身的情節(jié)故事以離奇、生動、感人著稱。故事主人公尼山薩滿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鄉(xiāng)野寡婦,但她更是一位身藏高超神技、心地善良、憐愛族眾的薩滿,經(jīng)她幾番機智周折,救回被閻羅王掠走的無辜愛子,最終使員外家皆大歡喜,而尼山薩滿本人則蒙罪被投井而亡。后人贊賞她、緬懷她,永世聽到井中不息的神鼓聲。尼山薩滿拯救黎庶的無畏精神深受世人頌揚,成為滿族包括北方各族婦孺長幼口中的美談。其二,《尼山薩滿》公諸于世引起人們的興趣,還有一個因素是:自從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隨著清王朝退出歷史舞臺,有清一代社會上曾經(jīng)作為重要語言文字交流工具之滿文亦隨之揚棄。民國旅政,社會動蕩,滿文又失使用功能,在社會生活中被人漸忘、消逝。在不少人士的知識視野中,滿文似乎已無復可見,或可在某些藏書館中問津了。正因滿文長期離開人們生活,有不少人士不知滿文字體,甚或不知滿文在有清二百余年間在國內(nèi)外所產(chǎn)生和遺存下來的文化歷史價值。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