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政治神學文選

出版時間:2002-4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蔣慶,劉小楓  頁數(shù):179  字數(shù):140000  譯者:蔣慶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旨在提供20世紀60年代“政治神學”提案的點滴文獻,藉以考量神學與現(xiàn)代政治思想的關系,重新全面檢高神學對政治問題的反應能力。

書籍目錄

編者前言(劉小楓)第一編  尼布爾 神意與當代文明的混亂  梯利?!』浇虈疑鐣谋罎? 布魯納  訟權力  巴 特 教會與共產(chǎn)主義  本雅明 神學-政治學殘篇(張旭東澤)第二編  默 茨 超越資產(chǎn)階級信仰  默 茨 政治神學中實踐的首要意義  默 茨 神學中關于社會方面的言辭  默 茨 政治神學所理解的教會與世界  默 茨 論制度與制度化第三編  默   茨 基督徒對政治和平工作的參與  莫爾特曼 自由的節(jié)日(刁承俊譯)  莫爾特曼 基督信仰與人權  洛 赫 曼 人權:在分裂的世界中普世的同一性  阿里斯·肯 政治神學與詮釋學

章節(jié)摘錄

書摘  由于不可能令人滿意的回答這一問題,我認為教會今天應采取與它在1933年至1945年之間相反的行動,即應該默默地遠離現(xiàn)在的沖突,在必要時機前保存好自己的實力,冷靜地旁觀,是否再一次發(fā)生了嚴重的情況,是否要求它站出來說話。如果屬靈危機確實發(fā)展成了1933年至1945年時的那種狀況——盡管我們還不知道,這種狀況可能會從什么方向出現(xiàn)——那么,具體回答這一狀況的要求,就會在我們中間產(chǎn)生,我們必須為此付出代價:然后我們應當為反對誰或支持誰作證,以及我們是否應當為這種新的緊迫情況,作好準備并如何準備,屆時將會很清楚。因此,有些事將更為迫切,而不是你要我宣布的這些永恒的真理。在我看來,我們應從“巴門宣言”(Declaration of Barmen)第一款,而不是從你對“全權主義”的否定的看法中,獲得更多的益處。  然而無論如何,對于這個問題,我在匈牙利遇到了一些改革教會的負責人,他們認為我能夠?qū)τ谒麄冏呱弦粭l夾在莫斯科與羅馬之間的窄路的嘗試給予激勵。我沒有與這些領導去劃出這條分界線,因而我沒有留下任何想法供他們使用。他們過去的歷史、現(xiàn)在的狀況,以及他們面臨的任務,都與我們不同,也不同于參戰(zhàn)時的德國的福音教會的情況。他們贊成新政權,他們把精力全都用在他們教會現(xiàn)實的具體任務上,這與中間派(此是你最敬重的),甚至“德國基督徒”于戰(zhàn)爭中在德國為教會所做的事情也不同。順便說一句,現(xiàn)在流傳著一個毫無歷史根據(jù)的傳聞,說我1931年在要求德國人履行其基督徒的職責以證明“仿佛無事發(fā)生”(as if nothing had happened)時,即不理睬希特勒所謂的神圣啟示時,曾建議過進行“消極抵抗”。如果德國的基督徒果真如此做,則他們在對抗國家社會主義時,就已經(jīng)成了走在前列的政治因素。  對匈牙利來說,當然不只是對這個國家而言,所有的事情都取決于那不受抽象原則而受永活的主約束的教會,是否找自己的道路,并學會自由地選擇在什么時候必須站出來說話,什么時候又必須保持沉默,以及《傳道書》第三章中提及的各種不同時刻;除了福音的律法外,不會因任何律法而造成迷惑與混亂。①  只有彌賽亞自己能使所有的歷史臻于圓滿,這意味著,袍獨自一人拯救歷史、完成歷史,并創(chuàng)造歷史同救贖之間的聯(lián)系。基于這個原因,沒有任何歷史的事物能以自身為理由,建立起同彌賽亞的關系。因此,神國(Kingdom of God)并不是歷史動力的目的(telos),它不能被確立為一個目標。從歷史的立足點看,它不是目標,而是終結。因此,世俗的秩序不能建立在神國的觀念上,神權政治沒有任何政治意義,只有宗教信仰上的意義。布洛赫(:ErnstBloch)《烏托邦的精神》(spritofutopia)一書的基本功績,便是強烈地排斥了神權政治在政治上的重要性。  世俗的秩序應該建立在幸福的觀念上。這種與彌賽亞有關的秩序,是歷史哲學的基本教導之一。它是一種歷史的神秘概念的前提,它所包含的問題可以用這樣的形象表明:如果一支箭頭指向世俗動力趨向的目標,而另一支箭頭標明近于救贖的方向,那么毫無疑問的,自由的人性對幸福的追求,將會朝著背離彌賽亞的方向奔去;然而,正如一種力量透過它的運動,反能助長另一種相反方向的力量,世俗的秩序也正透過它的世俗性,而幫助彌賽亞王國的到來。因此,世俗本身雖然不是神國的一個范疇,但卻是靜靜地接近這個王國的決定性范疇。因為在幸福之中,所有塵世的東西都在朝向自身的毀滅,而只有運氣好的,才讓這種注定的毀滅找到它們。但是,在此我們必須承認,內(nèi)心處于孤絕境況中所期待的救贖,經(jīng)歷的是壞運氣;比如說,痛苦。至于帶來不朽精神上的“整體的償還"(restituti0 in integrum)——卻伴隨著一個塵世的償還,這種塵世的償還帶來的是永恒的毀滅,并且這種永恒的、短暫無常的塵世存在的節(jié)奏(這種短暫無常是塵世存在之空間性的同時,也是時間性總體之中的短暫無常),這種出自彌賽亞的自然節(jié)奏,是一種幸福。因為自然以它的永恒的、總體性的消亡為理由,而屬于彌賽亞?! 檫@種消亡而奮斗,甚至為了那些本來便是自然的人生諸階段而奮斗,乃是世界政治學的任務,而其手段必須稱之為虛無主義。  就“面對恐懼——堅定希望"這一主題發(fā)言,是所有的福音派會議或天主教會議,引以為榮的事??傊?,這一主題讓作為神學家的我,得到一個機會,使我繼續(xù)在我的神學領域內(nèi)說話,而不因我在這兒所講的政治主題而產(chǎn)生誤解?! ≡谙旅娴年愂鲋?,我不會進行政治上的強辯,也不會涉及諸如:在現(xiàn)存的政治結構中、在個人為中心的時代,教會與政黨怎樣才能更成功地合作的問題。在這里,我要討論的主題是:政治與宗教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是形成新的政治前景和考慮我們政治生活中的根本變化,不可回避的因素。因此,我不考慮現(xiàn)實的政治制度及其需要,而是考慮在促進新事物方面,政治做了些什么或?qū)⒁鲂┦裁?。我將力圖提供一種政治的遠景,而不是一種既定的程式。這種遠景確實能夠與每一天的政治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對政治選舉也具有重大意義,只要我們沒有低估投票者,認為他們只是按照既定的程序投票(通常在選舉之夜后,他們便再也不相信任何程序),而不是按照將來的遠景投票。同時,今天普遍的情況是政治不可避免地變成世界政治。在這種情況下,從根本上來看,我們整個人類命運正處在危機之中。同樣地。這種世界政治能呈現(xiàn)并證實,在人類的政治生活中存在著某種希望。要理解政治中的希望,似乎就要使已經(jīng)過時的宗教與政治相互滲透的狀況得到恢復。然而,宗教與政治之間來自政治自身要求的明確分離,在我看來,這不是一種最好的政治,這種政治在今天越來越向右轉,甚至當這種政治穿上自由的服裝被人們推崇的時候也是如此。不過,我相信,如果我們在政治的賽馬中轉而播放福音的樂曲,特別是登山寶訓的樂曲,政治的賽馬就會涌向左邊行駛。眾所周知,俾斯麥(Bismark)已經(jīng)在德國這個國家,給政黨與教會烙下了深刻的印象,迫使它們相信,沒有一個人能夠按照登山寶訓建立起一個國家——令人遺憾的是,這個國家的政黨和教會對俾斯麥的此一教訓,一直恭順地恪守至今。這樣,就不存在著通過福音把我們逐出遵循已久的政治古道的危險。但是,如果正好在我們所遵循的這一政治古道中,發(fā)生了政治上的大災難,我們又將怎么辦呢?我們還要像從前那樣,使每一件事情都依舊如故地繼續(xù)存在下去嗎?……

媒體關注與評論

編者前言  20世紀60年代,受新馬克思主義社會批判理論影響,德語神學界出現(xiàn)了“政治神學”的思想動議,以天主教神學家默茨和新教神學家莫爾特曼為代表,倡議扭轉神學思想的基本方向。  19世紀末以來,新的倡議在德語神學思想界此起彼伏:首先是里奇爾、特洛爾奇、哈納克為代表的自由主義神學,隨之有以巴特為代表的“辯證神學”對自由主義神學提案的反叛;30年代,受海德格爾影響,布爾特曼又發(fā)起“生存-釋義神學”,隨后又有貼近納粹意識形態(tài)的“人民神學”的思想提案,在納粹獄中的朋霍費爾則提出了“世俗神學”的倡議。60年代的“政治神學”提案,大概是本世紀德語神學界中最后一場思想行動,與南美的“解放神學”思想運動相呼應?!  罢紊駥W”的含義如果指教會神學的政治論述,就不是60年代這場神學風潮的發(fā)明。從古自今的教會神學都有政治的方面——從保羅、德爾圖良、奧古斯丁、約阿希姆到奧康、尼古拉·庫薩、胡克,神學論述同時都是政治論述。①這一神學的政治論述傳統(tǒng),是歷代神學思想?yún)⑴c歷史現(xiàn)實的思想行動。在二戰(zhàn)時期的動蕩年代,梯利希和尼布爾的政治思想傳承了這一論述傳統(tǒng)。與此不同,60年代的“政治神學”主張以社會批判作為神學思想的基本關懷,是神學基本理論(系統(tǒng)神學或基本神學)的一次重大轉向?! ?0年代以來,“政治神學”思潮逐漸沉寂下來,與此同時,出現(xiàn)了第三種含義的“政治神學”。這種“政治神學”在教會神學界以外,隱藏在政治哲學、法理學、文化批判的論述中。不過,盡管比60年代神學界的“政治神學”顯得晚出,這種“政治神學”實際上源遠流長。嚴格說來,它在80年代不是首次出現(xiàn),而是重新成為顯學。德國政治哲學家、法理學家施米特(Carl Schmitt)的《政治的神學》(Politisehe Theologie,1922)堪稱這種“政治神學”的現(xiàn)代經(jīng)典?! 氖┟滋氐摹墩蔚纳駥W》書名來看,與60年代神學界的“政治神學”采用的是相同的語詞,其實兩者含義截然不同。施米特的《政治的神學》一書主題是現(xiàn)代政治法理中的正當性和國家主權問題,看起來與純粹的神學問題毫不相干——施米特自己特別強調(diào),他討論的不是“神學”問題。施米特的另一重要論著名為“政治的概念”(Der Begriff des Politischen),為了區(qū)別于前兩種含義的“政治神學”(Politische Theologie),我借施米特的用法稱這種政治哲學一法理學中隱含的神學論述為“政治的神學”(Theologie des Politischen)?! 』浇趟枷肱c現(xiàn)代政制理念的親緣關系,是漢語學界近些年來喜歡談論的議題。一些熱心于基督教文化的人尤其喜歡強調(diào)基督教與自由民主政制的相干性,似乎基督教思想只會是自由主義政制的價值資源。這些熱心人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思想史上的實情:基督教思想與保守主義政制理念實際上有更緊密的親緣關系。像社會思想家、神學家特洛爾奇分析過的那樣,如果說基督教信理的本性趨近某種政治倫理,那一定是保守主義。施米特的“政治的神學”就源于19世紀歐洲激烈的政制思想沖突中突起的保守主義政治思想?!?/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當代政治神學文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不看這部書,我還不知道蔣慶和劉小楓先生有這樣一段友誼,神學是這么的迷人,讓他們走到了一起,又分開。
  •   書太舊了,內(nèi)容也一般。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