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外皇帝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作者:傅利魁  頁數(shù):458  字數(shù):439000  
Tag標簽:無  

前言

“皇帝”一詞的發(fā)明權(quán)當屬秦始皇帝贏政。雄才大略的秦王贏政于公元前221年橫掃六國,吞并八荒,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quán)的封建王朝。這位千古一帝自謂“功蓋三皇,德邁五帝”,非“皇”、“帝”無以匹配自己的豐功偉績,顯示至高無上的尊嚴,遂擇取“皇”、“帝”二字以自號,稱“始皇帝”。自秦始皇帝始,至偽滿洲國止,中國總共出現(xiàn)了幾多皇帝?這是人們想知曉而又不太好回答的問題,原因就是翻檢不難定位難。查諸各類帝系年表,也是統(tǒng)計不一,各有出入,有的立國前的君主未列,有的末代虛君不計,更有中間不少“插花”的短命皇帝被忽略,莫衷一是,弄得欲搞清帝數(shù)的有心人無所適從,很難拿捏。可喜的是,這個大難題有人幫我們解決了。臺灣著名史學大家柏楊先生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說法:自黃帝起,至滿洲亡,帝王絕,共四千六百四十三年間,中國境內(nèi)出現(xiàn)了八十三個王朝,即八十三個中央政府,有帝王五百五十九個,其中包括三百九十七個帝,一百六十二個王。(柏楊《皇后之死》)這三百九十七個皇帝是為正史所承認,并名正言順地載入《帝記》、列為編年的正統(tǒng)皇帝。翻檢史籍年表,發(fā)現(xiàn)另有約一百七十位“編外”皇帝存在(其中定有與上述帝數(shù)重合者)。本書所指的“編外”皇帝,是指除列入《帝記》、納入帝系年表的中央(或主流)政權(quán)以及五胡十六國、五代十國、遼金夏三國以外的其他非主流政權(quán)或草莽政權(quán)的建立者。所謂“編外”皇帝者,即被史家視為非正統(tǒng)而未列入《帝記》、未排入帝王編年體系卻又割據(jù)一方立國稱尊建元、獨立于或?qū)怪醒胝姆侵髁髡?quán)的“小”皇帝。成王敗寇,這是鐵定的政治法則,成功者堂而皇之地穩(wěn)坐皇位,理所當然地列入帝系,成為正統(tǒng),載入編年;沒成氣候的,淪為寇賊,沒商量地踢出帝系,淹沒史海,成為被歷史和人們遺忘的一族。能夠成為“編外”皇帝的,除去那些“傀儡”之外,自非碌碌之輩,其中不乏“固一世之雄哉”的英豪。他們只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不假其便,再加上策略不對頭,運氣不大好,立國長的幾年、十幾年,乃至數(shù)十年;短的一年半載,甚而旋生旋滅,一天兩日的,故未能成大的氣候;雖然也算是個“弄潮兒”,但大多并未掀起幾朵歷史的浪花?!熬幫狻被实鄞蠖啾旧砑仁情_國之主,又是亡國之君,真正應驗了“其興也勃焉,其滅也忽焉”的帝王周期律。方其初起之時,往往驟起勃興,應者云集,氣勢極盛;可倒運之時,又往往頓時土崩瓦解,國滅身死,真正是“興勃滅忽”呀!“編外”皇帝的產(chǎn)生,大抵有如下方式:一、自立。自立稱尊的“編外”皇帝自身強悍,有膽識智略,并擁有一定的軍事實力,占有一塊地盤,趁著群雄并起或朝廷衰微之時,自立帝號,這一類比例最大,如趙佗、薛舉、黃巢、李自成等。二、篡立。權(quán)臣專擅朝廷軍政大權(quán),而皇帝形同玩偶,權(quán)臣不耐煩了,就玩把“禪讓”的把戲,一腳踢開傀儡,登上政治前臺,坐上龍椅,如司馬倫、桓玄、王世充者流。三、擁立。本身或有一定的實力、能力和威望,或有帝裔血統(tǒng),或暗應圖讖,眾人甘心擁戴聽命,如蕭銑、李軌、南明諸帝等。四、扶立。本身沒有什么實力和能力,憑借是皇室后裔、首領之后,抑或相貌奇異或其他背景,具有一定的政治號召力與人心凝聚力,遂被強力人物扶植為帝;這些被扶立的皇帝往往是牌位、傀儡,完全聽命于強權(quán)者。如劉盆子、徐壽輝、韓林兒等。五、附庸。其實亦屬于扶立一類,只不過附庸是為外邦強國所扶立,是人家的傀儡政權(quán)而已。如后梁之蕭□、偽楚張邦昌、偽齊劉豫。 這些“編外”皇帝,畢竟攪起幾朵歷史的浪花,鬧出些動靜,使歷史多了些生動,多了些動蕩,多了些悲慘。他們當中有貽笑千年的政治小丑,有荼毒生靈的殺人惡魔,有揭竿而起反抗暴政的豪杰,更有功敗垂成令人扼腕的悲壯英雄。 歷史不應該忘記這些“編外”皇帝,鉤沉浩瀚史海,拂去歷史塵埃,書寫《“編外”皇帝》,旨在展現(xiàn)他們鮮活的歷史面容,再現(xiàn)他們活躍于歷史舞臺的身影,使人們更加全面立體地了解歷史,記住那些或有功過是非、或被褒貶毀譽的“編外”皇帝們。

內(nèi)容概要

他們是真正的皇帝,有自己的疆土、國號和建元,是真正意義上的名副其實的帝王。這些王朝多數(shù)較為短暫,但也有立國時間長達80年之久的西遼帝國,且其疆域版圖比同時代的東方大國南宋大很多很多。但是,最終這些帝王卻未能列入正史《帝記》,未被編入歷史年表,只能屈尊為“
編外”皇帝,被認為是非主流政權(quán)或草莽政權(quán)的建立者。

書籍目錄

兩漢時期
義帝[羋心]
西漢前少帝[劉恭]
西漢后少帝[劉弘]
南粵武帝[趙佗]
東越武帝[駱余善]
大漢廢帝[劉賀]
漢帝[劉信]
漢帝[劉望]
漢帝[王郎]
漢帝[劉嬰]
白帝[公孫述]
牛倌皇帝[劉盆子]
漢帝[劉永]
漢帝[盧芳]
[李憲]
羌帝[滇零]
[馬勉]
黑帝[華盂]
陽明皇帝[許生]
[張舉]
黃巾天子[馬桐]
仲家[袁術]
兩晉時期
氐帝[齊萬年]
晉建始帝[司馬倫]
神鳳漢帝[丘沈]
漢帝[劉芒蕩]
大黃帝[侯子光]
[范賁]
孝神皇帝[黃韜]
大魏皇帝[冉閔]
[劉顯]
趙帝[段勤]
[蘇林]
西燕威皇帝[慕容沖(附慕容永)]
[法長]
太平皇帝[王始]
楚帝[桓玄[
[姚懿]
南北朝時期
宋太初皇帝[劉劭]
宋義嘉皇帝[劉予勛]
吳興平皇帝[唐□之]
氐帝[楊紹先]
魏建平皇帝[元愉]
秦帝[莫折念生]
宋天啟皇帝[元法僧]
稽胡神嘉天子[劉蠡升]
齊廣安皇帝[葛榮]
齊隆緒皇帝[蕭寶夤]
神獸天子[萬俊丑奴]
魏建武皇帝[元顥]
僧人天子[僧強]
[王慶云]
越天德皇帝[李賁]
梁正平皇帝[蕭正德]
梁天正皇帝[蕭棟]
漢帝[侯景]
梁天正皇帝[蕭紀]
后梁中宗宣皇帝[蕭□]
梁閡皇帝[蕭淵明]
梁天啟皇帝[蕭莊]
北齊帝[高延宗]
圣武皇帝[劉沒鐸]
北齊武平皇帝[高紹義]
隋唐時期
[高智慧]
[劉元進]
白烏天子[向海明]
牌位天子[李弘芝]
大世皇王[劉迦論]
太平楚帝[林士弘]
永隆梁帝[粱師都]
天興皇帝[劉武周]
秦帝[薛舉(附予仁杲)]
鳴鳳梁帝[蕭銑]
許帝[字文化及]
楚帝[朱粲]
涼帝[李軌]
隋皇泰帝[楊侗]
大乘皇帝[高罷晟]
鄭帝[王世充]
吳帝[李子通]
宋乾德皇帝[輔公□]
文佳女皇[陳碩真]
光明圣皇帝[白鐵余]
黑帝[梅叔鸞]
光帝[權(quán)粱山]
嶺南天子[陳行范]
燕雄武皇帝[安祿山(附子安慶緒)]
大燕應天皇帝[史思明(附子史朝義)]
唐帝[李承宏]
漢元天皇[朱泚]
大楚武成皇帝[李希烈]
大齊金統(tǒng)皇帝[黃巢]
[秦宗權(quán)]
建貞唐帝[李□]
大越羅平皇帝[董昌]
唐帝[李裕]
五代兩宋時期
桀燕帝[劉守光]
“上乘”皇帝[毋乙]
僧人皇帝[卓儼明]
半夜半日短命帝[耶律述軌]
“蠻”帝[蒙趕]
大南國仁惠皇帝[儂智高]
[耶律重元]
渤?;实踇高永昌]
北遼天錫皇帝[耶律淳]
奚國皇帝[回離保]
北遼神歷皇帝[耶律雅里(附予術列)]
楚帝[張邦昌]
[史斌]
孺子宋帝[趙□]
齊天會皇帝[劉豫]
西遼天祜皇帝[耶律大石(附子夷列、孫直魯古)]
遼天正皇帝[耶律窩斡]
乃蠻西遼帝[屈出律]
“紅襖”皇帝[楊安兒]
漢興皇帝[張致]
遼天威皇帝[耶廝不]
[阿里不哥]
元明清時期
天完皇帝[徐壽輝]
宋龍鳳天子[韓林兒]
大義漢帝[陳友諒(附予陳理)]
夏天統(tǒng)皇帝[明玉珍(附子明昇)]
漢明皇帝[田九成]
造歷皇帝[張璉]
中興福烈帝[徐鴻儒]
大順皇帝[李自成]
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
大西皇帝[張獻忠]
南明隆武皇帝[朱聿鍵]
南明紹武皇帝[朱聿□]
南明永歷皇帝[朱由榔]
大周昭武皇帝[吳三桂]
附錄一 中國“編外”皇帝一覽表
附錄二 中國“編外”皇帝相關數(shù)據(jù)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義帝[羋心]羋心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懷王羋槐的孫子(楚為熊氏,而楚國王族姓羋),公元前223年,楚國為強秦所滅,羋心流落到民間為富戶牧羊。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蕩平六國、統(tǒng)一天下后,建立集權(quán)中央政府,他為政嚴苛,徭役繁重,民眾不堪其苦,怨秦之心日漲。待到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胡亥即位做了天下的主宰,然而昏庸暴虐的他根本不具備舵手的素質(zhì)與能力,他所駕駛的帝國巨舟在暗流涌動、漩渦四伏的水面上搖搖晃晃地行過一程后,很快就在驚濤駭浪中觸礁沉沒了。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戍卒陳勝、吳廣利用人們“苦秦久矣”的怨秦心理,首義蘄縣大澤鄉(xiāng)(今安徽宿縣東南),點燃了反抗暴秦的烽火,建立“張楚”政權(quán),陳勝稱王。一時間天下云集響應,掀起了翻江倒海般的亡秦狂潮。九月,原楚國名將項燕的兒子項梁借助天下反秦大勢,會同侄子項羽率領八千人在會稽(今江蘇蘇州市)起義,投身到反秦的洪流中。轉(zhuǎn)年,項梁揮軍渡江西進,此時陳勝、吳廣被害的消息傳來,義軍失去了精神領袖,謀士范增遂獻“立王”之策,建議項梁擁立楚王后裔為君主,以便號令群雄。項梁甚善其策,于是派人到民間找到了羊倌羋心,將他迎回軍中。因為楚懷王被騙客死秦國,楚人皆很憐惜懷念他,為了順從人望,凝聚人心,項梁遂仍號羋心為楚懷王,定都盱臺,自稱武信君,掌握軍政大權(quán)。不久項梁因驕傲輕敵而敗死,楚軍受挫,懷王極為惶恐,遂將都城遷至彭城(今江蘇徐州市)。獨攬大權(quán)的項梁一死,懷王有一種“解放”的感覺,看來懷王并不是個甘當傀儡之君的碌碌之人,他也挺有才略與膽魄,一到彭城就將項羽、呂臣手中的兵權(quán)奪了過來,親自統(tǒng)領軍隊,掌握了實權(quán)。他委任劉邦為碭郡長,封武安侯;封項羽為長安侯,號魯公;呂臣為司徒。這時,秦將章邯因為項梁已死,楚軍不足為患,就移師渡過黃河攻打趙國,趙王數(shù)次派人前來向懷王求援。懷王遂命令劉邦率軍西進入關攻秦,直搗咸陽;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率軍北上救趙。同時與諸將約定,誰先攻入并平定關中,就立誰為王。前207年,項羽隨著宋義北上救趙,可是主帥宋義也很畏懼秦軍的強大,大軍行至安陽他就駐軍不前了,一停留就是一個半月。年輕氣盛的項羽為叔父項梁報仇心切,見宋義逗留不進,急得直躥火,多次請戰(zhàn),宋義就是不允,氣得項羽一劍將其殺死,奪得軍權(quán)。隨即揮師北上,破釜沉舟渡過漳水,巨鹿一戰(zhàn),打得秦軍聞風喪膽,驚得諸侯將領見到他“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此名聲大震,成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聽命于他。數(shù)月后,章邯力蹙,投降了項羽,這樣關東的秦軍主力皆被項羽消滅了。劉邦率領西進兵團進軍關中,他原打算從洛陽入關,可是打了敗仗,便改變策略,轉(zhuǎn)而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陽),秦宛城守將投降,接下來根本沒有遇到什么像樣的抵抗,沿途諸城望風而降,趁勢攻下武關(今陜西商南南,關址后移至今丹鳳東南),進抵藍田,大破秦軍,屯軍霸上。秦王子嬰(秦趙高于前207年八月殺秦二世,立二世侄子子嬰為秦王,九月,子嬰殺趙高)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共二世,十五年。項羽消滅了秦軍主力,劉邦攻下秦都咸陽,按照懷王當初“先入關中者王之”的約定,劉邦應該為關中王,但項羽戰(zhàn)功最大,實力最強,劉邦惹不起他,只得隱忍推項羽為“老大”。秦國已滅,項羽派人請示懷王如何善后關中事宜,他這樣做實際上是想探測一下懷王對自己的態(tài)度。此時懷王手中已經(jīng)沒有了軍隊,項羽、劉邦各掌握一支大軍,各諸侯亦均聽命于項羽,他實際上已然成了“光桿司令”??蓱淹醮蟾艣]有意識到這些,仍是信守承諾,堅持“如約”,即劉邦為關中王。這一來項羽大失所望,他本來就對楚懷王不但不感懷項氏擁立之恩,卻有“重劉輕項”的傾向極為怨恨,如今對自己又是功大賞薄,舊怨新憤就一下子進發(fā)出來。項羽依仗自己的雄厚實力與在諸侯中建立起來的威望,佯尊其為“義帝”,將他遠遠遷徙到江南,定都于郴縣;自己稱“西楚霸王”,都于彭城。在項羽的催促下,義帝一行上路南行,可霸王并沒有放過他。前205年十月,項羽暗中派遣九江王英布追殺其于郴縣(一說為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擊殺于江中)。羋心自被尊立為王到遇害,二年余;尊為義帝至死,十個月。羋心有抱負有膽略,不甘受制于人,做個碌碌傀儡君主,彭城“并兵奪權(quán)”可見其魄力。但胸襟不夠開闊,亦乏知機變通,對二十五六歲的項羽沒有給予足夠的信任與重視,甚至有打壓之嫌,既背負恩之名,又失虎將之心,致使罅隙日深,死于非命。羋心是中國皇帝譜系中第一個“編外”皇帝。其實早在公元前288年十月,秦昭王就遣使約齊滑王共同稱帝,欲滅趙而瓜分其地,于是秦昭王自稱“西帝”,齊□王自稱“東帝”。但不到兩個月,雙方又均去帝號,復稱王。因其二位稱帝在“始皇帝”之前,與后世“皇帝”概念不盡相同,故未列入“皇帝”譜系。西漢前少帝[劉恭]公元前195年四月,締造大漢帝國、奠定西漢二百一十年基業(yè)的漢高祖劉邦駕崩;五月,十七歲的皇太子劉盈嗣位為帝,是為漢惠帝,尊母后呂雉為皇太后。呂后雖是一介女流,卻極富政治謀略和鐵血手腕,她輔佐漢高祖平定天下,即便是高祖在世時,她也能當小半個家,如今新皇帝尚未成年,她這個權(quán)力欲極強的母后就替兒子當起了大半個家。呂后出于妒忌與報復心理,殘害高祖寵姬戚夫人,毒殺其子趙王如意。仁厚柔弱的惠帝因受驚嚇而生病,臥榻一年多,從此不理朝政,消極對抗母后的殘忍;呂后就此執(zhí)掌了國政。呂后生養(yǎng)一女一兒,女兒是魯元公主,兒子就是漢惠帝劉盈。呂后大概是出于親上加親、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純正血統(tǒng)考慮,便不顧人倫輩分,自作主張地讓兒子劉盈娶了其姐姐魯元公主的女兒張氏為妻,并立為皇后。舅舅娶了自己的親外甥女,而且這個外甥女還只是個十歲左右的小女孩,這給素重仁孝綱常的惠帝帶來了極大的心理障礙,加之出于逆反心理,這對畸形婚偶基本上沒有什么夫妻生活,因而張皇后一直沒有開懷生育,結(jié)果一廂情愿的呂后美夢化作泡影。夫妻間的事呂后也不便多問,無奈之下,呂后就將后宮一個美人生的幼兒強奪過來,交給外孫女加兒媳婦張氏撫養(yǎng),收為養(yǎng)子,取名劉恭,立為了皇太子;為了免除后患,呂后將那個美人殘忍地殺死了。漢惠帝當了七年的掛名皇帝,于公元前188年八月晏駕,皇太子劉恭即位。由于皇帝年幼,高皇后呂雉臨朝稱制,以“高后”為紀年,成為中國歷史上第轉(zhuǎn)眼間三四年過去了,小皇帝劉恭年齡漸長,開始懂得一些事了,他從宮人嘀嘀咕咕的只言片語中聽出些端倪,朦朧地知道些自己的身世。母子天性,他對張皇后收養(yǎng)自己為子,并害死自己生母的做法極為不滿,八九歲的小孩子沒有什么心機,也不知道什么叫兇險,心里想什么就往外說什么,難免口出怨言發(fā)泄憤慨:“母后怎么能夠害死我的生母,而把我當作她的兒子呢!等我長大后,一定得報這殺母之仇!”后宮中到處都是呂后的耳目,小皇帝的怨恨之言當然逃不過呂后的視聽,呂后聞知后,怒不可遏,當即將這個人小心大、深懷仇意的小皇上囚禁到永巷(漢代宮中長巷,是幽禁嬪妃與宮女的處所)中,對外則聲稱皇帝身染重病,使得朝臣不能覲見問候,隔絕內(nèi)外消息,掩蓋住了事情的真相。這個小皇帝終歸是個隱患,呂后于是決定實行廢立之舉,她將重臣召集到宮中,宣布說:“如今皇帝已經(jīng)患病日久,一直不能治愈;而且病入神經(jīng),弄得他心神錯亂,難以再繼續(xù)承祧宗廟、治理天下了,應該另選賢能繼任為君!”鐵腕“女皇”一言九鼎,群臣除了唯唯諾諾地叩首附和贊同,哪里還敢說半個“不”字。呂后于是下詔廢黜小皇帝劉恭,將他拘禁起來,沒幾天就把他殺害了,估計不會超過十歲。劉恭在位近四年而被廢遭殺,既無帝號,更無廟號,甚至連個帝君紀年都沒能混上,因其年幼,史家只好不含褒貶地稱之為“少帝”了。如果沒有這個意外,劉恭原本可以載入《帝紀》、列入歷史編年,成為正統(tǒng)皇帝的。惜其少不更事,怨言賈禍,失帝位,丟性命,淪為“編外”皇帝。

后記

為“編外”皇帝立傳,緣起一次睡夢中的閃念:未能進入帝系的皇帝也是皇帝,他們不應該被忽略、受冷落,甚至遭到遺忘,應將他們從歷史的塵封中喚醒,展現(xiàn)出他們歷史的作為與曾經(jīng)的輝煌,以豐富中國皇帝的群體,填補皇帝譜系的空白;況且泛舟歷史長河,與叱咤風云的歷史人物神游,聊以消遣自娛,亦不失為樂事趣事?!熬幫狻被实鄣亩ㄎ粯藴?,一是未能列入正史《帝記》,二是未能編入歷史年表。編選時采取寧缺毋濫的嚴謹態(tài)度,只收入史籍中明確記載“僭帝號皇稱天子”的人物,而史書中僅是泛稱“僭越”、“建年號、國號”者未能榮登“編外”皇帝譜系。本著對歷史和讀者負責的態(tài)度,本書忠于史料,拒絕戲說,摒棄演義,悉依諸史料而梳理成篇。為了較為清晰完整地展現(xiàn)“編外”皇帝的經(jīng)歷,每位“編外”皇帝大致分為本人簡歷、歷史背景、起事原因、登基過程、結(jié)局、簡略點評等幾個層面來展示;為了便于整體把握,理清脈絡,其間補注一些必要的相關史地、官職知識。由于一些“編外”皇帝的史料記載過于簡單,無法成篇,只好附錄在“中國‘編外’皇帝一覽表”中。拙作能夠付梓面世,實賴遼寧人民出版社不棄孤陋,在此誠摯感謝遼寧人民出版社對本書出版所作的努力。最后感謝為編寫此書提供熱情幫助的友人。此書誠屬興之所至而為,由于學識疏淺,常有贏馬荷重之感,加之史料有限,掛一漏萬肯定有之,錯訛之處在所難免,敬請方家海涵賜教。

編輯推薦

《"編外"皇帝》由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編外皇帝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不錯的書。一直很喜歡皇帝的書。自己有一本在編皇帝?,F(xiàn)在全了
  •   這書內(nèi)容可讀性很強,作者很仔細,通俗易懂,不過明清民國的草莽英雄不甚詳細,未列全,還有就是未列私謚(如大西皇帝張獻忠死后被部下追謚為太祖高皇帝、西燕皇帝慕容永被謚為康宗武桓皇帝等等)。但還是很好了。給個好評!很少有為這些草莽帝王立傳的書籍,此書開了一個先河,希望以后可以多看到這樣的書,好書,推薦購買,物超所值喲
  •   寫評論好麻煩
  •   讓人能了解一些歷史的夾縫和邊邊角角的東西,但總感覺書籍內(nèi)容像是作者從哪里抄來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