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高原行紀

出版時間:2007-12  出版社: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作者:(日)江上波夫  頁數:283  譯者:趙令志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是“蒙古歷史文化文庫”之一,該書分3個章節(jié),主要從地質、人類、古文化方面對蒙古高原地區(qū)進行了調查和研究,具體內容包括錫林郭勒行紀、烏蘭察布行紀和蒙古雜記。該書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作者簡介

江上波夫(1906~2002),日本山口縣人,1930年畢業(yè)于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學科。歷任日本東方文化學院研究員、文部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員、東京大學文學部教授、上智大學教授、東海大學教授、古代東方博物館館長、日本學術會議會員、日本考古委員會委員長、泛亞細亞文化交流中心會長等職,主要著作有《內蒙古長城地帶》、《歐亞大陸古代北方文化》、《騎馬民族與國家》、《亞洲民族與文化之形成》、《美術的誕生》、《亞洲文化史研究》等。

書籍目錄

譯者前言序凡例第一章  錫林郭勒行紀  一  發(fā)端  二  從張家口出發(fā)  三  滯留土勒圖烏蘭淖爾  四  進入蒙古人聚居區(qū)  五  從呢總管府出發(fā)  六  進入錫林郭勒  七  過東蘇尼特王府  八  過庫爾查干淖爾湖畔的沙漠地帶  九  在阿巴噶王府  十  滯留貝子廟  十一  從貝子廟出發(fā)  十二  到東浩濟特王府  十三  翻越大興安嶺  十四  滯留林西  十五  白塔子  十六  到達林東  十七  過開魯、通遼  十八  后記第二章  烏蘭察布行紀  發(fā)端  第一行程  東烏蘭察布    一  從張家口出發(fā)    二  進入蒙古人生活區(qū)    三  到內、外蒙古邊界    四  滯留包頭  第二行程  西烏蘭察布    一  從包頭出發(fā)    二  新綏汽車路    三  三德廟    四  黑山頭  第三行程  中烏蘭察布    一  去東公旗王府    二  滯留百靈廟  第四行程  在綏遠省東南部    一  滯留歸化城    二  過涼城、豐鎮(zhèn)    后記第三章  蒙古雜記  一  從地文學上看蒙古高原    (一)緒論    (二)蒙古的位置和區(qū)域    (三)蒙古的地形    (四)蒙古的地體構造和形成今天地形的經過    (五)蒙古高原的地形及其地貌的形成過程  二  關于滿洲、蒙古和中原地區(qū)的古人類——研究綜述  三  蒙古高原的古代人骨    (一)人骨的發(fā)現(xiàn)及其相關問題    (二)關于頭骨問題    (三)關于四肢長骨    (四)小結  四  內蒙古高原居民的生活    (一)序言    (二)生計    (三)季節(jié)性遷移    (四)家庭財產    (五)階級    (六)衣  食  住    (七)交易  交通    (八)禮俗  信仰    (九)盟旗制度與喇嘛廟  五  關于內蒙古人  六  蒙古人的語言    (一)蒙古語的特征    (二)蒙古文字    (三)蒙古語的方言    (四)蒙古語與其他語言  七  關于蒙古的宗教    (一)喇嘛教與薩滿教及其他    (二)喇嘛教的歷史    (三)喇嘛教的教派及其內容    (四)活佛與寺廟    (五)喇嘛教的現(xiàn)狀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錫林郭勒行紀調查隊員(執(zhí)筆者):江上波夫橫尾安夫松澤勛竹內幾之助一 發(fā)端19世紀,各國學者拉開了對東亞最廣闊的大陸,歷史上最強大的游牧民族的棲息地——蒙古高原的學術探察。其中俄國的亞肯夫、霍塔寧、布爾基瓦爾斯基、霍茨德涅夫,美國的潘海利作為探險的先驅者,對蒙古的自然、人種、文物、歷史方面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1889年俄國的亞德林采夫在外蒙古的鄂爾渾河畔發(fā)現(xiàn)了突厥毗伽可汗及其弟闕特勤的碑文(因其為唐玄宗時期建立的,所以以突厥文、漢文合璧的方式,記述他們的功績),開辟了探察蒙古高原古代文化的新紀元。隨即,俄國科學學士院派遣拉德洛夫、庫列門茨及碑文的發(fā)現(xiàn)者亞德林采夫等又對鄂爾渾、色楞格兩河流域及阿爾泰地區(qū)進行了探察。同時芬蘭考古學會派遣海格爾等,同樣對鄂爾渾的碑文及其他歷史遺跡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其研究結果已不局限于對突厥碑文的解讀,也對鄂爾渾河畔的回紇都城遺址喀喇·巴爾噶森和元朝和林遺址額爾德尼·措的廢墟狀況及這一地區(qū)遺留下的其他石刻類遺跡進行了發(fā)掘、探討,一時間,全世界東洋學者的視線都集中到了蒙古高原。此后,在1906年-1909年,芬蘭考古學會再次派遣古拉奈、曼乃爾哈依姆等,主要對蒙古高原西北部的科布多、烏里雅蘇臺、烏梁海等地區(qū)進行了學術探險,他們在這些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大量古墓群、石人像、崖畫、城市遺址等,為研究蒙古地區(qū)的古代文化提供了新資料。另外,1908年俄國地理學會派遣卡茲洛夫等對蒙占地區(qū)進行第二次探險,在途中的鄂齊格爾河下游發(fā)現(xiàn)了被埋入沙漠已久的西夏舊都,即傳說的喀喇城遺址,發(fā)掘出了許多佛畫、佛像、古文獻等。

編輯推薦

《蒙古高原行紀》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蒙古高原行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6條)

 
 

  •   日本能寫出這樣的書很不簡單,日本人搞學術很嚴謹?。。?/li>
  •   研究蒙古族民俗文化之必備
  •   很好的一本書,研究之余的閱讀,對研究工作有幫助,對業(yè)余愛好者也很有益!
  •   外國人眼中,那個時代下的內蒙,值得一讀。
  •   很好,謝謝 速度很快。滿意不好意思,評論晚了
  •   誤打誤撞買的書,拿到手后卻饒有興趣的看了!不去評價當時社會的政治和戰(zhàn)爭,但從作者對蒙古民情、自然、地質等的描述明顯感覺到當時中國偏僻區(qū)的社會還是落后,特別像基本的醫(yī)療衛(wèi)生方面。反過來看日本,國度雖小,從作者一行幾人就明顯覺出他們在基礎自然科學方面像醫(yī)學、機械電子、地質、甚至考古都遠遠超出當時的中國!其實自己內心很希望像這樣的社會記實的書如果當時會是我們中國人自己來寫的該多好!
  •   可以了解我國蒙古地區(qū)的歷史,不過感覺日本對我國邊疆到現(xiàn)在依然很關心,研究頗多啊!
  •   這本書總的來說不錯,是三幾年日本的調查記錄,有許多經濟、社會方面的東西,里頭涉及考古方面的,可惜我不是很懂。
  •   快遞比較快。不錯的。。
  •   沒來得及細讀,感覺還不錯。這套叢書整體質量可以,但還是有點貴。
  •   從作者的記述中,了解了很多當時的地理、風土人情信息
  •   送貨較及時
  •   不用說,這類考察自然是帶有很強的政治性傾向的。從書中所記載的對于蒙古民族的友好,以及對于漢族的一些鄙視性語言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當然,“脫亞入歐”的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在這里,自然就是所謂的大和民族的“自我無上榮耀”的民族沙文主義在作祟。我們可以用一句中國古話來談談對于日本小民族的認識:子是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沒有什么好痛恨的。僅僅是30幾年的猖狂,換來的是到現(xiàn)在為止60多年的屈辱和整個國家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自豪感的大面積喪失。孰輕孰重?我們的這兩個近鄰小兄弟,現(xiàn)在同樣是這樣的結果,到底是該高興呢,還是該悲哀?我想,可能真正高興的,是他們兩個人的共同大爺:米國人。
  •   幾十年前的評論
  •   書的印刷質量不太好。
  •   很高興。終于買到這本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