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遠通志稿(全12冊)

出版時間:2007-8  出版社: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  作者:綏遠通志館  頁數(shù):868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由原綏遠省通志館于1937年完成初稿的大型地方志圖書《綏遠通志稿》,塵封70年后,今年終于與讀者見面。     據(jù)了解,1930年,原綏遠省設立綏遠通志館,著手編纂《綏遠通志稿》,初稿完成于1937年。在70年間,從民國政府到偽蒙古聯(lián)盟自治政府,甚至日本人都曾想出版此書。新中國成立后,1960年、1970年、1976年、1980年,有關方面先后四次想整理出版這部志書,但都無果而終。2005年,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開始整理《綏遠通志稿》,終于使其面世。    《綏遠通志稿》是原綏遠省轄區(qū)的一部大型地方志圖書,全書稿為100卷,400余萬字。此書內(nèi)容極為詳盡豐富,上起公元前307年,下至公元1935年。志稿中一些珍貴的文獻資料是研究內(nèi)蒙古西部地區(qū)歷史的基本史料。(新華網(wǎng)內(nèi)蒙古頻道)

書籍目錄

出版說明緩遠通志序緩遠通志分卷序錄凡例緩遠通志稿第一冊  卷一——八  緩遠通志稿 卷一(上)  省緈城沿革  緩遠通志稿 卷一(中)  *局疆域沿革  綏遠通志稿 卷一(下)  盟旗疆城沿革  緩遠通志稿 卷二  省*旗坶城現(xiàn)狀  綏遠通志稿 卷三  山脈  緩遠通志稿 卷四  河流  緩遠通志稿 卷五  要隘  緩遠通志稿 卷六  地蘊  緩遠通志稿 卷七  土質(zhì)  緩遠通志稿 卷八  氣侯緩遠通志稿第二冊  卷九——十八緩遠通志稿第三冊  卷十九——二十七緩遠通志稿第四冊  卷二十八——三十四緩遠通志稿第五冊  卷三十五——四十緩遠通志稿第六冊  四十一——四十九緩遠通志稿第七冊  卷五十——六十緩遠通志稿第八冊  六十一——六十四緩遠通志稿第九冊  卷六十五——七十七緩遠通志稿第十冊  卷七十八——八十六緩遠通志稿第十一冊  卷八十七——一百緩遠通志稿第十二冊  附冊人部  卷二十二——三十四附錄

章節(jié)摘錄

  案旗境東西狹而南北長。形如帶。然烏盟各旗疆域當以本旗與東公旗為最褊小焉。而全境多山。北部皆為高原。阿拉齊山之小支脈滿布于旗之北部??v橫起伏。星羅棋布。皆山也。迤南則淺草平沙。四望無際。面積近百里。故俗有明安灘之稱。今固陽縣治以北百余里。通稱曰明安灘?! 趵厝欤ㄎ鞴鞛榍捌臁⒅泄鞛橹衅?、東公旗為后旗)  旗境居省境之西北部。為烏蘭察布盟之西部。就三旗位置言之。西公旗居中部偏南。中公旗居西北部。東公旗居東北部。地形為西北至東南之斜長形。而西北部稍狹。東南部頗寬。東西二百一十里。南北三百里。東北至西南廣約二百四十里。東南至西北袤約四百余里。面積約計十五萬余方里。境內(nèi)爵五原、臨河、包頭、固陽、安北四縣一局轄地旗治東至黃烏爾九十里。至古勒半賽很三百八十里。接茂明安旗界。南至黃河渡口一百八十里。接伊盟達拉特、杭錦兩旗界。西至拜塞墨突一百二十里。接鄂爾多斯界。至哈素布齊五百四十里。接阿拉善額魯特旗界。北至伊克爾德阿濟爾噶二百五十里。接瀚海界。至巴圪納二百里。接外蒙古土謝圖汗、三音諾顏汗界。東南至黃河一百二十里。接鄂爾多斯界。至畫匠營、紅洞灣五百七十里。接包頭縣界。東少南至營盤灣四百七十里。接固陽縣界。西北至錫納察汗腦包三百余里。接三音諾顏汗界。西南至黃河一百里。接阿拉善及鄂爾多斯界。至狼山迤西烏蓋口子一百五十里。接臨河縣界。至烏蘭腦包一百八十里。接五原縣界。東北至桑楞賀勒山五百二十里。接外蒙古密勒更王旗界。上述里至。就中公旗治所為中心而言。西公旗東距省治五百四十里。西北距中公旗治四百五十里。東北距東公旗治二百八十里。東距包頭縣治一百八十里。西距五原縣治二百八十里。北距安北縣治二百里。中公旗東南距省治約一千里。東距東公旗治三百三十里。南距臨河縣治二百里。東公旗東南距省治六百六十里。距固陽縣治二百里。距包頭縣治三百里。西距中公旗治三百三十里。東距茂明安旗治一百里。西南距安北縣治一百七十里。  ……

編輯推薦

《綏遠通志稿(共12冊)》由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綏遠通志稿(全12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寶貝不錯,內(nèi)容也好
  •   方志本來就出的少,咋搜集呢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