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依斯特蘭的旅程

出版時間:1997-12-01  出版社: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  作者:卡洛斯 卡斯塔尼達  譯者:魯宓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1960年,美國人類學(xué)家卡洛斯·卡斯塔尼達在墨西哥沙漠與印第安巫師唐衾珠偶遇,引領(lǐng)他踏上和茂密十年的心靈秘境感知之旅。那是一次有如圣經(jīng)故事般的荒漠之旅,這位接受現(xiàn)代理性思考訓(xùn)練的學(xué)者,跟隨著唐望這位另一個世界的精神導(dǎo)師尋找道躍進多重文化的過程中,置身于荒漠的中心,專精于某種正在逐漸消逝的事物,重新發(fā)掘生命的課題和感知力量,進而反思現(xiàn)代社會所珍視的價值標準。通過這對師徒的對話,人們對世界有了新的認識;而巫術(shù)世界的戰(zhàn)士訓(xùn)練,更教導(dǎo)我們?nèi)绾稳ミ^一種有趣而富創(chuàng)造力的生活,讓我們停下腳步,追尋那個曾經(jīng)失落的世界,感知生命,反省自身,如實地面對自我,分享生命的智慧。

書籍目錄

導(dǎo)讀:心靈的歷史補救
譯序:唐望與卡斯塔尼達的相遇
引言
第一部 停頓世界
1、從周圍世界得到再次認可
2、抹去個人歷史
3、失去自我重要感
4、死亡的忠告
5、對自己負責
6、成為一個獵人
7、使自己不被得到
8、打破生活的習(xí)慣性
9、世上最后一戰(zhàn)
10、把自己開放給力量
11、戰(zhàn)士的心境
12、力量的戰(zhàn)爭
13、戰(zhàn)士最后立足之地
14、力量的步法
15、不做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前往依斯特蘭的旅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6條)

 
 

  •     1、唐望說要放棄個人歷史感和自我感,也就是放空“橫向”和“縱向”的自我,觀念和感覺不糾結(jié)于虛幻的影像上。人最關(guān)心的是自己,但是基本上是籍由糾結(jié)于“過去”和“未來”的影響而達到的。在時間里,過去和未來不過是感覺,在停頓的世界里,沒有時間,更不需要過去和未來。我所敲打這么多,不過也是唐望所說的“做”,我知道我在放縱于這樣的習(xí)慣中。知道。
      2、榮格派對影子的解釋是來自于集體無意識。而唐望的影子是世界本然存在的。是真實的。其實,兩種解釋都一樣,榮格對影子的解釋是以人的認知建構(gòu)為中心的,雖然是人的文化心理的建構(gòu),但也是人類中心的。而唐望的世界本來就如佛教而言,三千大千世界,如恒河沙一般,人不過是平等的生物而已。影子也是一種平等的存在。。。
      3、死亡一直在左邊窺視我們。如果真正確信這件事,那么我們能理解的生活和生命將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向左一瞥,就能感知死神,是每個人的親密伴侶。它也許不給與,但是會收回,能做的,就是清醒了知它的存在,高度專注地行動。若生命被收回,不管以何種方式,都要平等對待,不含怨恨。我們的軌跡也許由死亡限定和推動,但是要清醒地做一個有力量的人,時刻準備好自己美妙的死亡之舞。。。這里似乎與日本文化有相似的地方。
      4、停頓世界是一種高度感知、專注和清醒。停頓世界可以使得“做”的世界產(chǎn)生崩潰。應(yīng)該崩潰的事物必然崩潰,所以,停頓世界命運之路的必然。因為生而為人,必然要這樣行動。
      5、放棄個人歷史感和自我重要感——感知停頓的世界——獲得知識和力量——儲存——平衡生而為人巨大的孤獨與恐懼——永不停息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6、唐望說人出生時,有力量之環(huán),力量之環(huán)聚集在一起“做”了房屋、描述和建構(gòu)了這一個世界 。這與唯識論多么相近。不一樣的是,唐望能“看見”,而佛經(jīng)是向人描述“看見”后的情況?!短仆畷?》里,卡洛斯讀了《西藏之書》,唐望說,他們沒有“看見”。
      7、看見是什么?看見是直達本質(zhì)??逅沟目吹绞澜绲穆?lián)結(jié)。而這無法用語言表達,只能用身體表達。
      8、佛教說人不過是身心之流而已。我能更深理解身心之間的轉(zhuǎn)換和融和。在體悟上,心理要慢身體很多。不能二元看待身心,但是,畢竟很多時候要相信身體甚于心理。因為,心給自己的偽裝太快了吧。。
      9、人各有自己運行的軌道。成為戰(zhàn)士的人和放縱的人本質(zhì)上有什么區(qū)別?我還沒有弄懂,卡洛斯也多次提問,唐望也解釋不出來,因為成為戰(zhàn)士了自然就成為戰(zhàn)士了。這個問題是屬于“做”的世界的,而停頓的世界沒有這樣的問題。
      
      
  •     
      為了完成畢業(yè)論文,美國人類學(xué)者卡斯塔尼達(Castaneda,接下來簡稱小卡)造訪古老而神秘的中南美洲印第安納部落,邂逅了當?shù)氐囊幻资刻仆?。小卡本來想著唐望可以成為他此次田野調(diào)查的對象,從他身上了解原始部落使用藥用植物的習(xí)俗。沒料到,巫士唐望認為小卡是「被選中的人」,決意收小卡為門徒,教導(dǎo)他另一種看待世界、體會自然的方式——溫柔的,追求「天人合一」的,「與植物說話,與動物共存」的巫文化(即靈性文化)。
      
      小卡將自己多年在唐望門下的學(xué)習(xí)歷程,和他與唐望的相處寫成了一系列共9本的書籍,包括這本《巫士唐望的世界》和著名的《力量的傳奇》等等,在西方世界一度造成轟動。(這股轟動,多少因為巫文化里使用藥物達到改變感知的傳統(tǒng),迎合了1960年代左右西方世界對于藥品使用的激烈討論。)
      
      這一系列書,圍繞著「理性」的現(xiàn)代文明與「迷信落后」的巫文明之間的分歧,特別是理性文化對巫文化的誤解與矮化而作。受到西方高等學(xué)術(shù)訓(xùn)練的小卡,儼然就是一個理性現(xiàn)代人的代表,看待事情的方式注重理性,講究邏輯、因果關(guān)系,認為知識應(yīng)建立在可以觀察到、可以驗證的證據(jù)之上。做事情的方式也跟大部分的現(xiàn)代都市人一般,講求目的、效率——他最初踏上中南美洲的旅途,目的也很明確:找資料、完成論文,Bang!
      
      
      但與巫士唐望的相處,慢慢改變了小卡。小卡在唐望身上,學(xué)到另一種看待世界的可能性。比如在《巫士唐望的世界》里,唐望試圖通過教小卡打獵,來使他重新觀察、接觸大自然:星光、灌木、草叢、鵪鶉、巖石……這些都是離開現(xiàn)代人小卡很遙遠的東西。
      
      小卡逐漸從城市化的生活方式里解脫出來,跟著唐望去打獵。但是打獵一陣子以后,小卡又養(yǎng)成了一些習(xí)慣——每天到差不多固定的時間,小卡就認為「要開飯了」,這些都看在唐望的眼里。唐望覺得小卡很可笑,他說:「你的固定習(xí)慣就像我的吹號笛聲意義的瘋狂」,「即使你那時候不餓,你也會擔心食物」。
      
      唐望一再提醒小卡,打獵本是要小卡打破原來的習(xí)慣,去重新尋找跟自然的聯(lián)系,但小卡總是會不自覺把「打獵」弄成另一種機械化、制式化的工作。
      
      唐望還讓小卡通過做夢去學(xué)習(xí)「控制力量」的一部分,老實講,唐望說的東西很玄,好難懂。小卡也一直在吐槽唐望「他那怪異的邏輯實在是無與倫比」。我想,唐望教導(dǎo)小卡認知世界的方式,是一種敬畏的、謙虛的方式,而非「征服者」式的姿態(tài)(如果我沒理解錯)。他試圖引導(dǎo)小卡,重新去體會事物背后,靈性般的奧妙,讓他知道,所謂「真實」并不一定是理性世界定義的那個樣子,「真實」還包括人的感受與詮釋。
      
      
      世人對卡斯塔尼達的這一系列書褒貶不一,對他質(zhì)疑的聲音里,大部分是對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感到懷疑,小卡老年在美國生活的所作所為也令人咋舌(他認為自己是唐望的傳人,回到美國自詡一代宗師,開堂授課,還跟女學(xué)生亂搞之類)。
      
      不過,小卡講故事的功力是一流的。這一系列書筆觸平實、易讀,小卡筆下的唐望更是妙語連珠:
      「獵人必須生活得像個獵人」,
      「最困難的是真心愿意改變」,
      「至于誰能成為戰(zhàn)士,誰只能做獵人,不是由我們來決定,而是由引導(dǎo)人類的力量來決定」,
      「如果你想要比較,我可以說做夢也許要更為真實。在做夢中,你有力量,你可以改變事物,你可以發(fā)現(xiàn)出無數(shù)隱藏的真實,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一切」…
      叫人在心里拍掌撒花尖叫!
      
      至于小卡算不算個合格的人類學(xué)家,各家各有說法啦。我覺得吧,人類學(xué)學(xué)科追求對異文化的理解,站在異域文化、異域民族的角度,去理解、記錄和寫作,去替弱勢文化發(fā)聲——在這一層意義上,小卡算是完成得很好了!
      
      
      這個學(xué)期修文化人類學(xué),是我第一次比較深入去了解靈性文化。加上在臺灣看見臺灣人對于神明的種種敬意,對我震撼還是蠻大的。由于眾所周知的理由,我們從小就被灌輸唯物主義,然后被內(nèi)置了「8%」的發(fā)展觀,一切以理性的、物質(zhì)的、抓狂的發(fā)展為主導(dǎo)。別說神性,連人性都很少感受得到?,F(xiàn)在我對那些未知的力量對了一層敬畏和慈悲以外,對日復(fù)一日「理性工具」式的生活方式也多了幾分懷疑。我們現(xiàn)在吃飯、睡覺、工作、甚至是看電視、看電影的行為很多都是經(jīng)過社會化的,對時間的使用和安排都相當制式(周一到周五是工作日,周六和周日是休息日,白天工作,晚上娛樂),城市和網(wǎng)絡(luò)又將人與自然生生隔絕。我們常常會忘記去思考「生命本來是什么樣的」這種至關(guān)重要的問題。但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也許是那些看不見的、深藏在物質(zhì)背后的東西。
      
  •      很長時間沒有讀書了,不知道是因為上一個Kindle被我摔壞了,還是因為靜不下心來。
       新的Kindle到后,這兩天在重讀Carlos Castaneda先生的Journey to Ixtlan,唐望系列的第二本。這套書是前妻推薦給我的,推薦語是“這幾年對她影響最大的書”,同時附了一句我應(yīng)該不會感興趣。我猜她那樣說的原因是這是本關(guān)于一個巫師的書,像我這樣平時以理性自居的人可能沒法看下去。但她顯然是高估了她跟我之間的差異,而遺忘了她跟我的共同之處了。
       這套書也進入了對我影響最大的書之列。
       今天復(fù)讀到第二章,是作者跟唐望第二次面時唐望勸說他Erasing Personal History(擦除過往痕跡)。書中唐望說:
       我沒有歷史。有一天我發(fā)覺過往痕跡如同飲酒一樣對我不再必要,我便將它扔掉了。( I don't have any personal history. One day I found that personal history was no longer necessary for me and , like drinking, I dropped it.)
       在解釋為什么需要這么做時,唐望說,為了沿續(xù)我們的歷史,你需要告知了解你的人一切,并向他們解釋你為什么那樣做。而當你身上并不存在過往時,你不再需要向他人解釋,這使你從他人為你建筑的牢籠中解脫出來( That would make us free from the encumbering thoughts of other people. )
       起初我對這一章頗不以為然。因為從現(xiàn)實的角度來說,唐望“在身邊慢慢建立了一團疑云,無人確切地知曉我是誰以及我要做什么”的做法幾乎是不可能行得通的。別的不說,我們平時付出的許多努力,恰恰就是為了獲得一些使別人能夠信任我們的歷史,以幫助實現(xiàn)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比如我們努力上好的大學(xué),在自己并不真心喜歡的崗位上做好工作,在某種意義上都是為了讓他人通過我們的過往歷史來建立信任,獲得他人的支持。而唐望給出的另一解釋即當一切都不再確定時世界變得令人興奮、并得到極致的自由(ultimate freedom of being unknown)也難以讓我信服,因為我并不認為由不確定性帶來的興奮有多大的意義。
       堅強的人生對我而言才有那么一些“意義”。
       在這套書的第一本《巫士唐望的教誨》里,唐望意味深長地說過一番話,這番話如此觸動我心,以致于我將它貼在微博和QQ等隨處可見的地方,這段話被我縮減以后是這樣的:
       所有的道路都是一樣的:它們不通向任何地方。但是一條路有心,一條路沒有。一條路使你堅強,另一條路使你軟弱。
       它明白無誤地道出了人生的真諦:人生是一個過程,任何結(jié)果都沒有意義,但方向仍無比重要,它要使得我們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心中充滿力量而不迷失。
       當聯(lián)想到這一段,我忽然明白唐望為什么首先強調(diào)要扔掉過往了。
      唐望講的,大約并不只是扔掉過往這一樣事物而已,他當時還沒有講出來的,其實是要扔掉一切使自己軟弱的東西。
       他人的期望使我們軟弱。我們總是努力地抬高他人對自己的期望,這使我們獲得他人的支持和必要的資源以完成自己的目標。但是當他人的期望一旦建立,我們便陷入到滿足他人期望的漩渦之中,不斷地作出努力以證明自己,最終我們只記得他人的目光而忘卻了自己的初衷。如此,他人的期望成為了自我的牢籠,真正的自己躲在內(nèi)心的小角落里哆哆嗦嗦不敢發(fā)聲??纯瓷磉叄總€人都在說話,但真正在表達自己的又有幾個,我們都只是在試圖于人群中證明自己而已。同樣,真正用生命去表達自己的人又有幾個?當他人的期望成為衡量人生意義的坐標,我們已在不知不覺中失去自由,我們所追求的不再是自己的人生。
       外在的欲望使我們軟弱。世間萬物本來只是“我”的客體,但深陷其中卻使“我”這個主體反而受到控制,欲罷不能。我們追求好房子本是想要享受到它為我們提供的安逸,但為了擁有它我們背上重重的軀殼焦慮一生;我們飲用美酒本是為了它的香醇獲得短暫的快樂,但試問有多少次喝酒沒有被迫的成份?我們使用微博本是看見更廣闊的天地,但沉迷于此卻浪費了多少青春?
       對未知的恐懼使我們軟弱。我們做不成許多事,不過是因為我們沒有勇氣去做而已。世間偉大之人,不過是他們敢于突破對于未來和不確定性的恐懼而已。他們深知于人生而言只有自己的內(nèi)心是真實的,是故敢于忠實于自己。他們是自己的主人,他們堅強故擁有力量。
       這些使我們軟弱的東西,是我們?nèi)松械拿造F,當我們敢于伸張自己的生命,尋找到并忠實于自己內(nèi)心的方向,這些迷霧便有可能成為我們的盟友,既使我們在旅程中獲得捉迷藏般的樂趣,也使我們能夠變得“狡猾”,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堅定并順利地走下去。
       在被問及如何扔掉過往時,唐望回答到:
       首先這個人要有扔掉它的欲望,然后一點一點地、慢慢地將它切碎。(One must first have the desire to drop it. And then one must proceed harmoniously to chop it off, little by little.)
       當下一次我們努力地想要在他人面前證明自己、恐懼或產(chǎn)生某種渴望時,我們應(yīng)保持警覺:它于我們的人生而言是否是必要的、它是否伴隨我們的軟弱而起、它是否是真實的自我的一部分,我是否應(yīng)停下來、先將它扔掉再前進?
  •      人類的意識原本無所限。在言語性的思考之外,還有更深沉、更直接的知覺方式。那是言語所無法掌握、無法描述的。文字出現(xiàn)后,描述漸漸取代了直觀的知覺。于是人類漸漸遠離直觀,而漸漸熟悉言語文字的間接,古老的精神智慧在文字的影響下漸漸變質(zhì),于是產(chǎn)生了宗教。
       宗教是人類試圖回歸本來面目的向往,也是古老直觀知覺茍延殘喘。原本對于完整意識的追求變?yōu)闄?quán)力欲望的滿足。言語文字的思考萌生了理性,理性的力量終于在歐洲啟蒙時代以科技的形式開花結(jié)果,船堅炮利的強國開始掠奪縱橫世界,歐洲文化對于美洲新大陸的侵略是不折不扣的浩劫,原來殘存的古代智慧被視為異端,幾乎遭到趕盡殺絕的命運。在這種極端的壓力下,古代智慧殘存的知識分子以生命為代價,開始對他們的傳承進行徹底的檢討;結(jié)果他脫胎換骨,放棄了宗教的形式,誕生出一種抽象而極有效率的修行之道,重新強調(diào)完整意識的追求及精神上的最高自由。
       --97內(nèi)蒙版第7頁
  •     當我悲傷或憤怒時,有一種神秘力量驅(qū)使著我完全發(fā)揮這感覺,全身心的浸入浸入再浸入。同時,還有另一種神秘的力量在感覺的盡頭建起一道金色的墻,高大而溫暖,恒久沉默的圍繞著它。在這兩種力量之間,我努力尋找一種平衡,曾有那樣一些瞬間我已經(jīng)瞥見它了:通往伊斯特蘭之門。
  •     
      
       “ 人類的意識與知覺原本是無所限制的。在言語性的思考之外,還有另一種更龐大、更深沉、更直接的知覺方式。那是言語所無法掌握、無法描述的。
       文字出現(xiàn)之后,文字的描述漸漸的取代了直觀的知覺。于是人類漸漸遠離直觀,而漸漸熟悉言語文字的間接,古老的精神智慧在文字的影響下漸漸變質(zhì),于是產(chǎn)生了宗教。
       宗教是人類試圖回歸本來面目的向往,也是古老直觀知覺茍延殘喘,但是背負著時間所形成的龐大包袱,徒具形式而失去本質(zhì)。原本對于完整意識的追求變?yōu)闄?quán)力欲望的滿足?!?br />   
       隨著所謂文明的發(fā)展、進步,人類已經(jīng)逐漸喪失了對自然界感知的本能,很簡單:蛤蟆能預(yù)知地震,而人類不能。所謂讀心術(shù)和感應(yīng),在遠古也許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而與今天,卻成了科幻小說或傳說中巫術(shù)的專屬。人類擁有科技,但上不能對天文有更多了解,下不能對地心情況有所探查,宏觀不了解宇宙,微觀不了解人生。面對諸多問題,不是面對,而只能逃避,笑話不先進文明,笑話其他的生活方式,這不是一種可悲嗎?
       十年內(nèi),自然界物種滅絕的速度令人難以置信,科技狂飆突進的同時,人的自我修復(fù)能力越來越差;在災(zāi)難面前,忽然遁入無知的恐懼中:所謂真實和自信如此脆弱,我們理所當然行走的地面居然是幻影?我越來越相信,有生之年將經(jīng)歷變革。
       大家都在談?wù)?012年,地球磁極調(diào)轉(zhuǎn),太陽系進入光子地帶,上一次發(fā)生在十萬年前的亞特蘭蒂斯時代……深藍孩子誕生了,他們掌握通靈術(shù)……新時代,一切的預(yù)言不盡相同,到那時,也許什么都不會發(fā)生,但這個時代會重新鎖定一個主題,那就是:心靈。
      
       《前往依斯特蘭的旅程》敘述了西方理性傳統(tǒng)下“傳奇”的誕生。它讓讀者了解,我們也許過于偏執(zhí)于感官信息的可靠性——這同樣是一種迷信。
       無論2012年的預(yù)言是否會應(yīng)驗,內(nèi)在的變化會發(fā)生。諸種思潮:cyberpunk認定意識將陷入技術(shù)控制;年輕人通過毒品尋求快樂,進入幻影的世界。這些都顯現(xiàn):一方面是物質(zhì)的豐裕,另一方面則是對物質(zhì)的懷疑,通過科技進入意識的方式行不通,超越的心境依靠原始智慧的指引。在此之前,則首先要放下物質(zhì)與自我的偏執(zhí)。
      
      通過閱讀,不難發(fā)現(xiàn):佛教、第三道、新世紀……加上瑪雅人、印第安人的、澳洲土著原始的傳統(tǒng),都具有相似的傾向性,名詞不同,但含義如此相類。這一切的神奇,都值得我們?nèi)チ私?,去體悟。
      在跨文化的心靈領(lǐng)域,被遺忘的終究會再現(xiàn),被喚起的將是透過幻影的本真。
      
      
      
      
      
  •   烈烈~這么巧找這本時碰到你了。
  •   伸手預(yù)借...//
  •   突然找不到模仿術(shù)小組了,現(xiàn)在叫什么名了?
  •   似乎叫淘寶什么小組吧
  •   啊。。。。這么狠心
  •   噩夢以及淘寶研究
    進不去了
  •   這首 最終的旅程 ,如你般被深深感動.
  •   在此之前,則首先要放下物質(zhì)與自我的偏執(zhí)。
    --------------------
    非常好,然后。。我們找到彼此的連接,與自然萬物的連接
    我們本是天使,擁有無窮的力量。。
  •   我也喜歡唐望系列的書,這本書是第一本,我有全套的電子版呢
  •   如是如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