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壽星文化之鄉(xiāng)

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發(fā)行部  作者:陳振明 編  頁數(shù):132  字數(shù):200000  

前言

  壽陽,三晉文化寶庫中的一顆耀眼明珠。據(jù)文物考證,在新舊石器時代,壽陽就有人類活動。自公元前514年晉傾公置馬首邑,西晉太康置縣,壽陽已有2500多年的漫長歷史。秀美的山山水水,深厚的人文底蘊,編織了許許多多美麗的神話傳奇。公元2007年,在構(gòu)建和諧文化、和諧社會的時代背景下,在那清波蕩漾的壽水之陽、神話傳說中老壽星的故鄉(xiāng),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命名壽陽為“中國壽星文化之鄉(xiāng)”。一時間,“藏在深山人未識”的壽陽壽星傳說及文化遺存,終于蕩去歷史的浮塵,呈現(xiàn)于世人面前,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guān)注和好奇?! ∽匪輾v史,《左氏春秋,重己》有言:“無賢不肖,莫不欲長生久視?!比擞伴L生不老”的夢想,幾乎與人類進化史一樣久遠。自古到今,中國人從未中斷過對長壽的追求,老壽星成仙、嫦娥偷靈藥、秦始皇求仙、漢武帝煉丹……民間流傳著一個個動人的經(jīng)典傳說和故事。其中傳承最廣,影響最大,應(yīng)用最多的當數(shù)“老壽星”的形象與傳說。民間就有“身似西方無量佛,壽如南岳老人星”的壽聯(lián)?! 『沃^“老壽星”?《辭?!丰專簤坌羌刺煳膶W上的“老人星”,亦稱“南極老人”、“南極仙翁”。它是銀河系中亮度較大的一顆恒星,大約再過12000年,老人星將恰好位于地球的南極附近,那時地球自轉(zhuǎn)軸的南極將指向老人星,故稱之為“南極星”?!妒酚洝し舛U書》言:“壽星,蓋南極老人星也,見則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壽也?!迸f俗以此星為司長壽之神,誰要能看它一眼,就能長命百歲,有“主長壽,子孫昌”之說。民間人們把他繪畫成老人模樣,白胡須,持拐杖,頭部長而隆起,常伴以鹿鶴、仙桃、靈芝、葫蘆等長壽吉祥物。壽星也是對被祝壽人的稱呼,亦用以尊稱高壽的人??梢姡爬隙衩氐摹袄蠅坌恰蔽幕侵腥A長壽文化的精髓與圖騰?! 坳?,因整個縣域就如一頭爬行的千年老龜模樣而與長壽結(jié)下了不解的淵源,又因老壽星出生于此,由鹿泉山流出的壽水縱貫全縣而得名。據(jù)《壽陽縣志》記載:“象征長壽、吉祥的南極仙翁老壽星就出生在壽陽的'黃嶺壑'?!痹诿耖g還流傳有老壽星是蚩尤轉(zhuǎn)世,龍鳳居、東方圣母等老壽星出生在壽陽的故事。而且在現(xiàn)用的地名中,確實存在壽星橋、長壽山、桃子山、鹿泉山、壽星洞等與老壽星有關(guān)的文化遺存?!  ?/pre>

內(nèi)容概要

  壽陽作為“壽星故里”,神奇的壽星傳說和神秘的壽星遺存,構(gòu)成了壽陽獨特的壽星文化大觀。從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和生活習慣觀察,壽陽也確實是一塊長壽福地。壽陽縣境四周環(huán)山,勢如環(huán)抱,冬寒且漫長,夏短而涼爽,春秋短暫,年平均溫度7.4 攝氏度,素有“冷壽陽,春晚無花秋早霜”之諺傳世。唐朝大詩人韓愈詩《夕次壽陽驛》:“風光欲動別長安,及到邊城特地寒。不見園花兼巷柳,馬頭惟有月團團?!弊阋妷坳柺莻€較為寒冷的地方??茖W研究和人類實踐活動證明,處于寒冷地帶的人,由于新陳代謝比較均衡,相比較而言,人的壽命要長一些。歷史上壽陽很少有大的瘟疫爆發(fā),與此不無關(guān)系。壽陽自古盛產(chǎn)小米、豆類等小雜糧,所產(chǎn)大豆顆粒飽滿,可與東北大豆媲美。壽陽豆腐干、油柿子、茶食等土特產(chǎn)名揚天下。這些無公害的五谷雜糧和豆制品本身都是老少皆宜的健康和長壽食品。所以在壽陽鄉(xiāng)村九十歲、一百多歲的長壽老人并不少見,也就不足為奇了。  《中國壽星文化之鄉(xiāng):山西壽陽》采用全景式記錄的手法,詳細向大家介紹了壽陽壽文化的歷史起源、傳說故事、研究成果等,力求使廣大讀者通過該書對壽陽壽文化有個全面客觀的了解。

書籍目錄

前言
Part.01 壽陽概覽
Part.02 文化遺存
Part.03 傳說故事
Part.04 研究開發(fā)
附錄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壽陽大竹馬的獨特之處是,既有高蹺的魁偉高大,又有竹馬的彩飾造型;既有人們熟知的戲劇人物故事,又有刀槍劍戟的激烈拼殺。通過表演和隊列變換,在忽而急促忽而舒緩的鑼鼓聲中,馬蹄鏗鏘,鈴鐺作響,馬鞭飛旋,你來我往,精湛的表演把將士們的忠心豪情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淋漓盡致! 大竹馬過去和當?shù)氐摹皭凵纭蓖瑢賰咚囆g(shù),主要用于驅(qū)邪逐疫、祀神祭天、祈求豐年。清代以后受戲劇影響,丟掉面具,轉(zhuǎn)向了人物戲劇化。據(jù)記載明清年間,竹馬戲由壽陽縣平頭鎮(zhèn)郭家溝村郭萬保之祖父主演,到清末以后,傳至本鎮(zhèn)罕山村郭步宵收藏劇本。近年來,縣文化館輔導人員多次進行挖掘整理組織排練,2004年曾投資重新購置服裝道具,并組織200人的表演隊伍參加晉中市民間文藝匯演,獲得二等獎。2005年起進行加工整理,2008年申報為山西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 壽陽耍叉 地處鹿泉山腳下的黑水村,民風淳樸,自古就有耍槍弄棒,習武之風。壽陽耍叉就是壽星文化中流傳下來的一種民間雜技形式。 壽陽耍叉在壽陽全境及周邊縣市廣泛流傳。該民間雜技具有地域性、民間性、傳承性的原生性等特點,在當?shù)貍鞒芯眠h。據(jù)老藝人趙何林回憶,耍叉的套路有:插花蓋頂、二郎擔山、海底撈魚、鳳凰展翅、金鉤釣魚、金雞劈馬、單雙膀花、金絲纏蔓、蛇心背劍、金雞串瓣,還有歪大甕、打把兒、掏麻雀、高飛叉等等。 據(jù)本村支書趙愛生回憶,福田寺元代碑記中記載,壽陽耍叉每年要在六月初四到鹿兒山趕會,是為壽星祝愿或得雨還愿;六月初六在本村黑水村趕會,到時要請巫師念動咒語,驅(qū)邪辟鬼,消難免災(zāi)??梢妷坳査2嬗袃蓚€功能:一是祈雨敬天,二是驅(qū)鬼辟。清乾隆時編著的《雍正劍俠》中記載:雍正年問有一名劍俠,名姜達,為山西壽陽瑩家寨人氏。他“性情豪爽好抱不平,遍走大江南北,周貧濟窮,行俠仗義。內(nèi)功深,武藝卓絕”。繼后,在清代道光年問,又有雜技武師在壽陽傳習,有一批武術(shù)雜技隊士涌現(xiàn)。壽陽耍叉還被慈禧太后請到皇宮進行專門表演。這一時期,有清代老藝人趙寅魁、賀志旺等;到民國年間,有劉巨庫、劉昌富,均帶有徒弟。徒弟有本縣的,也有河北的。到“文化大革命”時中斷, “文化大革命”后,楊潤生、趙何林、楊金貴、賀潤生等人繼續(xù)傳承至今。 壽陽耍叉就是在武術(shù)活動中誕生的一種民間雜技表演形式。表演者十至五十人,赤背赤膊上下滾動著鐵叉,時而鐵叉離體翻騰空中,鐵叉的鐵環(huán)不時發(fā)出陣陣響聲,圍觀者拍手叫好。還有一種小鐵叉,長僅二尺,它較大鐵叉易于掌握,表演時兩手持兩根尺余短棍,上下翻動,甚是別致。據(jù)老藝人趙何林回憶,耍叉的表演套路古代有50多種,現(xiàn)在能夠回憶起來的有30多種。 耍叉表演時的服飾一般為頭罩白毛巾,身掛紅兜肚,上身赤膊,下身穿黑褲,腳穿煞鞋。 壽陽耍叉的道具有四尺長鐵叉每人一根,一端為鐵叉,另一端為梭槍、紅纓、鐵環(huán),分大、小兩種。表演時鐵叉在手、臂、肩、背、脖、胯、腋、膝、腰、臀、腕、髁、頭等全身部位,不停轉(zhuǎn)動,上下飛舞,鐵環(huán)嘩響,高超驚險,深受歡迎。

編輯推薦

《中國壽星文化之鄉(xiāng):山西壽陽》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壽星文化之鄉(xiāng)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