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仰韶文化》中記載的那些奇思妙想、迷幻詭異的,諸如人面魚身、人魚合首、人面獸身、人面鳥嘴、三面人和增減肢體的鳥、獸、魚等動物形象,無枝的“建木”、樹干“長無尋、大五圍”的“木,,ISBN:9787203073772,山西人民出版社" />

《山海經(jīng)》與仰韶文化

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克林  頁數(shù):164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書的出版很有首創(chuàng)性和開拓性,在寫作方法上,將考古與歷史緊密結(jié)合,為目前我們探討中國古代文明,開啟了一條新的途徑或拓展了新的領(lǐng)域。以《山海經(jīng)》所記炎黃時代的史事,與仰韶文化整合,有“史”有“物”,“物”、“史”相印證,正反映了炎黃時代的文化。它與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的同類著述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它有比較可信的素有原始史料豐富之稱的《山海經(jīng)》作鋪墊,從而使我們對炎黃文化的看法并不感到那么空泛,不像在霧里看花。
  此外,對炎黃文化面貌的解讀,《山海經(jīng)》中記載的那些奇思妙想、迷幻詭異的,諸如人面魚身、人魚合首、人面獸身、人面鳥嘴、三面人和·增減肢體的鳥、獸、魚等動物形象,無枝的“建木”、樹干“長無尋、大五圍”的“木禾”以及“黃華赤實、其味如飴”的丹木等現(xiàn)實的和非現(xiàn)實的動植物,本書均在仰韶文化半坡、廟底溝兩大類型的彩陶中找到了相應(yīng)的紋飾。

作者簡介

王克林,1935年生于四川省邛崍縣,1956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歷史系考古專業(yè)。歷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吉林大學(xué)考古學(xué)系兼職教授,享受國務(wù)院特殊津貼?,F(xiàn)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名譽所長、山西省考古學(xué)會理事長、山西省文物局考古專家組成員、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華夏文明研究中心”顧問、“山西省社會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顧問、《文物世界》雜志顧問。從事中國新石器時代、夏文化、晉文化考古學(xué)研究。專著有《華夏文明論集》、《山西新石器時代文化》、《華夏文明與“中國”之名探源》、《北齊庫狄遛洛墓》。曾在國內(nèi)外發(fā)表《略論夏文化的源流及其有關(guān)問題》、《騎馬民族文化淵源初探——兼論與日本古墳時代文化的關(guān)系》、《煤的發(fā)現(xiàn)、利用與人類文明進程——山西是我國最早發(fā)現(xiàn)煤的地區(qū)》等論文60余篇,其中多篇論文為《新華文摘》等雜志轉(zhuǎn)載,并獲山西省人民政府頒發(fā)的科技成果獎。

書籍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山海經(jīng)》與仰韶文化概論
 引子
 第一節(jié) 《山海經(jīng)》內(nèi)容簡述
  一 歷史神話化
  二 神化地理學(xué)
  三 神話民族學(xué)
  四 神話天文和氣候?qū)W
  五 神話動植物學(xué)
  六 礦物與天然氣
  七 藥物疾病與巫醫(yī)
  八 宗教與占驗
 第二節(jié) 《山海經(jīng)》性質(zhì)之我見
  一 “生”與“化”的哲學(xué)理念
  二 老莊哲學(xué)的“混沌”思想
  三 “天人合一”思想
  四 《山海經(jīng)》與《易經(jīng)》的比較
 第三節(jié) 《山海經(jīng)》圖說考
 第四節(jié) 《山海經(jīng)》創(chuàng)作目的與價值
  一 《山海經(jīng)》的寫作目的
  二 《山海經(jīng)》的學(xué)術(shù)價值
 第五節(jié) 《山海經(jīng)》與仰韶文化整合研究
  一 關(guān)于《山海經(jīng)》的時間段問題
  二 《山海經(jīng)》——仰韶文化——傳說時代考古
  三 從古代氏族證《山海經(jīng)》為傳說時代的文獻
第二章 對半坡類型彩陶動物紋飾所含信息的解讀
 第一節(jié) 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彩陶動物紋飾
  一 現(xiàn)實的動物紋飾
  二 非現(xiàn)實的動物紋飾
 第二節(jié) 《山海經(jīng)》對仰韶文化彩陶動物紋的詮釋
 第三節(jié) 半坡類型彩陶魚紋的性質(zhì)
 第四節(jié) 人面紋、饕餮的性質(zhì)與含義
  一 饕餮的性質(zhì)問題
  二 饕餮的起源和發(fā)展
  三 饕餮含義的闡釋
 第五節(jié) 半坡類型的群體移動考察
第三章 對廟底溝類型彩陶紋飾為柿花的解析
 第一節(jié) 廟底溝類型的梗概與彩陶特征
  一 廟底溝類型的梗概
  二 彩陶紋飾圖例
 第二節(jié) 對紋飾的評議
  一 幾何形圖案系說
  二 花卉紋說
  三 太陽紋說
  四 鳥、魚紋說
 第三節(jié) 不是薔薇是柿花
  一 《山海經(jīng)》文獻記載的信息
  二 “丹木”產(chǎn)地的地理環(huán)境
 第四節(jié) 柿樹的價值與人文意義
 第五節(jié) 柿花的整合研究
 第六節(jié) 柿花與“帝”的探討
 第七節(jié) 圖像的意蘊
  一 “天人合一”思想的啟蒙
  二 歷史神話的表象
  三 生育觀的表現(xiàn)
第四章 《山海經(jīng)》、仰韶文化與炎、黃二帝
 第一節(jié) 炎、黃二帝的族源
 第二節(jié) 炎帝史跡與文化
  一 《山海經(jīng)》記錄的炎帝史跡
  二 炎帝史跡解讀
  三 炎帝名號與神農(nóng)
 第三節(jié) 黃帝史實與文化
  一 黃帝一詞的概說
  二 黃帝史跡的試解
  三 黃帝族的發(fā)展
 第四節(jié) 從《山海經(jīng)》看黃帝時代的社會
第五章 《山海經(jīng)》的記錄形式
 第一節(jié) 記錄形式的議論
 第二節(jié) 歷史學(xué)和歷史民族學(xué)索引
  一 歷史學(xué)的線索
  二 民族學(xué)的資料
 第三節(jié) 考古民族學(xué)資料
 第四節(jié) 圖畫文字的考古學(xué)類比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我收到信,十分激動,這是中央領(lǐng)導(dǎo)同志對我們工作的最大關(guān)際和支持,是對新中國考古成果的重視,也是我們擴大影響、爭取領(lǐng)導(dǎo)和社會關(guān)注的一個難得的機會。我便和隊里的同志商量決定題目、內(nèi)容和寫法,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我們就完成了,題目是《我們祖先在原始社會時期的生活情景》。報導(dǎo)用寫實文學(xué)的筆調(diào),生靈活現(xiàn)地將重要發(fā)現(xiàn)做了綜合報導(dǎo),約5000字左右。寄走后不久,即在1955年11月6日《人民日報》學(xué)術(shù)版全文刊載,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的關(guān)注。沒有多久,我就接到解放軍一位服役戰(zhàn)士的來信,他說他讀了之后,覺得很有意義,才知道數(shù)千年前我們祖先的社會生活情景,對群眾了解古代歷史很有好處,并建議能否編成劇本,制成電影向廣大群眾放映,以起到對群眾進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的作用?!缎氯A月報》也作了全文轉(zhuǎn)載,我也將這些意見向文化部門及領(lǐng)導(dǎo)作了反映。1956年春,我們在侯馬開會,謝元璐同志(時任社會文化管理局的秘書,王冶秋同志的學(xué)生)對我說, “老石,你那篇文章冶秋同志很贊賞,他說這是文博考古界近年來最好的文章,既通俗易懂,又富有知識性?!睆倪@個話題,我們談起文物考古工作如何將取得的成果轉(zhuǎn)化為社會精神財富,進而為廣大人民所利用的問題。他談到了許多設(shè)想和見解,覺得半坡這種模式是可取的有效途徑之一。 由于鄧拓同志的指示,我也更加重視這一問題。的確,《山海經(jīng)》中的各種記述與古代先民的生活實際是密切相連的,我也曾想過對這一歷史文獻進行整合研究,但因為工作忙而無暇顧及就放下了。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不只我一個人,今天克林同志這一部研究著作,便是代我們向鄧拓同志交了一份答卷,圓了大家的理想,其功甚大、影響頗巨。 一是家蠶何時被飼養(yǎng)?!渡胶=?jīng)》多處記載有桑樹,而在《海經(jīng)》中桑樹又被神化,這就為家蠶的飼養(yǎng)是在史前傳說時代提供了文獻上的線索,并且還佐證了歷史記載中家蠶的飼養(yǎng)首先由女性所發(fā)明這一事實。這一點也得到了考古文化的支持。 考古資料表明,20世紀(jì)6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山西芮城西王村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中曾發(fā)掘出土了一件蠶蛹形陶器模型。說明蠶為人類所飼養(yǎng)始于其時。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山海經(jīng)》與仰韶文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山海經(jīng)》與仰韶文化”是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一部書。
  •   值得一看~作者寫的很好~對山海經(jīng)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   書非常好~也很快~
  •   多創(chuàng)見,很喜歡,尤其是饕餮紋的來歷一節(ji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