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發(fā)行部 作者:林格 主編 頁數(shù):176
內容概要
本書中習慣的確定是符合以下原則的:1.符合行為循環(huán)論原則。人的自動化行為習慣一般呈現(xiàn)為螺旋式上升的形態(tài)。按照行為學基礎理論,我們要在做人、做事、學習、與人合作相處四個方面之間尋找到關鍵線索,使這個線索貫穿于人的整體發(fā)展之中,最后落腳在某一個有機的習慣上。2.符合行為中心控制論原則。改正壞習慣是很困難的,也是事倍功半的,我們要做的是:培養(yǎng)好的習慣、根本的習慣,讓這個好習慣帶動培養(yǎng)其他很多的好習慣。3.符合人格化習慣原則。習慣是一把雙刃劍,會用的是一把助你成功的利器,不會用的則可能是抑制人的創(chuàng)造力的“兇器”,因此我們倡導必須謹慎選擇培養(yǎng)習慣內容,其原則就是,以人為本,從人的內在需求特征出發(fā),培養(yǎng)人格化習慣,是安全的、科學的。
書籍目錄
第一單元 自信 寫下自己的優(yōu)點 經(jīng)常暗示自己是優(yōu)秀的 確定合適的小目標,不斷體驗小成功 做一些挑戰(zhàn)自我的事 從失敗的事情中找出積極的因素 在陌生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華 主題班會課第二單元 創(chuàng)新 敢于懷疑,勇于提出不同看法 善于觀察 積極了解、接觸新鮮事物 不迷信、不崇拜權威 多角度看問題,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廣泛探索 主題班會課 第三單元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 開誠布公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與父母和朋友友好相處 情緒不佳時適當宣泄 不任性 不抱怨 不苛求完美 主題班會課第四單元 敢于提問善于提問 克服膽怯心理 在討論中提出問題 從最簡單的問題問起 每天留一點時間思考 提問時要大膽聯(lián)系 課堂上提問有方法 主題班會課第五單元 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 相信“我能行” 獨立完成作業(yè) 遇到問題先獨立思考再向他人請教 為自己做決定,不依賴別人 自己動手,日常生活自理 積極應對挫折 主題班會課第六單元 持久專注地學習 提前預習,帶著問題聽課 不打疲勞戰(zhàn),勞逸結合 在適合的環(huán)境中學習 吃好早餐,補充營養(yǎng) 上課時遵守紀律,克服干擾 參加有益的課外活動主題班會課
章節(jié)摘錄
插圖:1943年諾貝爾生理和醫(yī)學獎的獲得者、美國科學家多伊西給我們做出了榜樣。多伊西出生于1893年,正值美國經(jīng)濟危機時期,當時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yè),但工程技術人員卻沒有受到嚴重影響。于是身為工程師的多伊西的父親認為孩子長大后必須做工程師才能保住“鐵飯碗”。因此在多伊西上中學的時候,父親就嚴格管教他,要他學好學校里的課程。但是多伊西愛好廣泛,既對生物、化學和物理等課程感興趣,也對倫理學、哲學方面的書籍感興趣。他既能把精力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領域中去,又能對學校課程應付自如。所以在整個中學時代,他的成績都是中等偏上。他父親也覺得很正常,沒有過多干涉他的學習興趣。但是到了他上大學的時候,父親堅持讓他進工程學院。到了大學里,課程學習起來就沒有中學那么容易了,他第一學期只能勉強保證每門功課都及格。這讓學院里的老師們都大為驚訝,因為多伊西是個手不釋卷的學生,取得這樣的成績太不可思議了。于是導師問他為什么,他說:“我對學校設置的課程都沒有興趣,我平時看的書多數(shù)不是必修課和選修課的書?!睂煾悠婀郑骸澳慵热徊幌矚g工程學,為什么要報考工程學院呢?”他說,那是父親的主意.于是導師把情況匯報給學校,及時讓他轉入了應用科學院,學習生物化學。轉班后,他的成績很快直線上升。把握機會,勇敢嘗試,不失為擺脫困境的一種途徑。
媒體關注與評論
教育是什么?就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圣陶(著名教育家)習慣是人生之基,而基礎水平?jīng)Q定人的發(fā)展水平。大量事實證明。習慣決定一個人的成敗,也可以導致事業(yè)的成敗。最根本的教育就是養(yǎng)成教育?! 獙O云曉(著名教育專家)
編輯推薦
《習慣養(yǎng)成教育實驗教材(小學4年級)》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