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2 出版社:山西人民 作者:好古主人 頁數(shù):248
前言
宋太祖當五季擾攘,首佐周世宗南征北伐。及世宗中道而崩,孤立幼兒,將不撫,至有立點檢為天子議論,兵變于陳橋,黃袍加身,位登九五,亦天命所歸也。不然,日下復有一日,黑光相蕩,天象原有異征,稽之天時則是,人事則非。當此立幼時艱之日,眾將士中,孰不欲國有長君?無如周世宗崩日,只有此孤幼兒耳。當宋太祖為眾所推,亦當卻眾請,而以周公佐相成王為心,但此非其時,然周公為成王季父,又當國家平寧之日。宋太祖雖與世宗同事于初,然不過以異姓手足君臣,實有比不得周公之于成王也。故宋之有天下,所取之順逆,不及于漢高,與唐太宗相儔匹耳,何也?唐于隋末而得天下,唯當初唐高祖曾事隋煬帝,而煬帝又為化及所弒;唐太宗雖誅化及,與煬帝復仇,后不免取天下于隋幼主,同是與宋皆有君臣之嫌。故唐宋二君之遜于漢高也。以此,雖然五季之世,干戈不已,四方糜爛,其民各鎮(zhèn),據(jù)疆守土,焉得其人一而統(tǒng)之!原宋太祖一心戒殺,以體上天好生之德,又有合乎漢高者。漢高睹項羽殘暴不仁,彼一入關(guān),首與秦之父老約法,除秦苛政,正見體上天好生之君也。至宋太祖師下江南之日,囑曹彬用命,則已戒之嗜殺。及城破之日,彬稱病,諸將未明其心,以請病為問。彬言:行師之日,太祖命彬嗜殺之戒。故諸將入城,不傷一人,是太祖體上天之心,彬又能體太祖之心,是君臣皆以戒嗜殺為首務(wù),其興宜矣。即如太祖正大位之日,首尊儒重士,大開文明之教,其為知致治之本,是政之當首務(wù),亦不在漢高、太宗之下。至于身當戎馬之地十八年,亦何異漢高亡秦滅項之勇敢,太宗清隋割據(jù),雄才開基之神武之君,又其儔匹哉!特此傳之,以博一笑,為之序云云。
內(nèi)容概要
《宋太祖三下南唐》敘泰岳山赤眉老祖惡宋太祖枉殺鄭恩,命其徒弟余鴻投至南唐李景帳下興兵為亂。宋太祖御駕親征,余鴻用計將宋太祖困于壽州城內(nèi)。鄭恩之子鄭印不計殺父之仇,由華山前來救駕。鄭印之母陶三春得鄭恩夢中指點,亦領(lǐng)兵前去救駕。又有宋將高懷德之子高君保與女仙劉金錠從潼關(guān)借得兵馬殺進壽州城。三路人馬到達壽州,殺退敵軍,解了壽州之圍。余鴻施計,以法術(shù)暗害劉金錠。經(jīng)劉金錠的師父梨山老母懇請黃石公打發(fā)門徒馮茂下山相救,劉金錠脫險。后來余鴻為劉金錠所擒殺。余鴻的師弟余兆請來五妖,擺下陰陽陣,欲破宋兵。宋兵在孫臏真人、黃石公、陳摶老祖、梨山老母、金花圣母等協(xié)助下大破陰陽陣,南唐遂為宋所滅。
書籍目錄
第一回 憫忠冤赤眉示罰 奉師命余鴻下山第二回 南唐主回書拒宋 趙太祖命將督師第三回 高元帥兵進壽州 余軍師計困真主第四回 落魂鑼連擒敵將 風火扇驚退宋軍第五回 弄幻術(shù)高王險死 明妖法太祖釋疑第六回 宋太祖當空叩禱 陳持師遣徒下山第七回 駕風云鄭印見主 詳讖訣苗訓秘機第八回 唐軍師遇敵初敗 宋將軍破寨回朝第九回 高君保背母私逃 陶三春領(lǐng)兵救駕第十回 求借宿不啻東床 設(shè)夜筵何殊贅酒第十一回 君保打碎招夫牌 金錠設(shè)機賺鳳侶第十二回 詐敗陣一意招婚 硬拒戰(zhàn)三陳卻配第十三回 劉小姐癡心聯(lián)締 高公子硬性辭婚第十四回 多情女弄術(shù)驚夫 硬性郎應誓陷井第十五回 承師命初諧鳳倡 急國難暫拆鸞群第十六回 唐軍師怯敵退兵 高公子卸甲染病第十七回 陶元帥沖圍對壘 余軍師引敵交鋒第十八回 遇飛刀美容被傷 施靈丹金錠解厄第十九回 劉小姐敵殺四門 唐軍師戰(zhàn)法兩敗第二十回 劉小姐靈丹調(diào)疾 高公子奉旨完婚第二十一回 余軍師再演迷符 高藩王復被驅(qū)役第二十二回 破迷符高王請罪 斗法術(shù)余鴻敗奔第二十三回 因敗北唐主恢心 被譏誚余鴻演術(shù)第二十四回 劉小姐被禁中傷 苗軍師觀星排卜第二十五回 恩愛夫妻憂永別 情深師徒遽分離第二十六回 破神鑼余鴻大敗 踩唐營馮茂立功第二十七回 亂唐城馮茂盜書 破妖壇金錠脫難第二十八回 賞戰(zhàn)功馮茂封王 失法寶余鴻演扇第二十九回 恃技藝馮茂遭擒 薦姻緣銀屏強合第三十回 遇敵仇鄭高被獲 得囊書蕭郁從權(quán)第三十一回 兩佳人經(jīng)權(quán)并濟 一美娃參駁同情第三十二回 同歸宋奉旨聯(lián)婚 求借兵故舊重會第三十三回 再鏖兵生擒復縱 屢敗陣讒獻成仇第三十四回 余妖仙施威傷將 劉佳人抱病出師第三十五回 斗法術(shù)大敗余兆 破唐營進取徽州第三十六回 下癀砂余兆肆兇 到軍糧馮茂急救第三十七回 畏行險唐將辭勞 欺強敵余兆出丑第三十八回 宋太祖悔縱妖道 劉佳人智賺傍門第三十九回 冒赤眉余鴻授首 倚師長余兆逃生第四十回 思復仇余兆聘妖 急退敵唐主納邪第四十一回 殘童婦妖道傷生 探陣間佳人回報第四十二回 請群仙馮茂奔勞 差眾將真人奧旨第四十三回 取高唐鄭印奇逢 辨十靈君佩偶遇第四十四回 楊公子因功結(jié)締 花小姐比武為媒第四十五回 花小姐改裝賺妖 楊公子繳令招婚第四十六回 五仙師進兵破陣 五妖道扶偽傷生第四十七回 因兵敗李景殘臣 欺敵劣余兆歿陣第四十八回 緣城破乞恩準降 悼親亡奏主陰封第四十九回 報預兆金錠請卜 聽來讒赤眉下凡第五十回 赤眉怒責五陰將 陳摶會請五仙師第五十一回 詢國運太祖求判 泄天機陳摶預征第五十二回 平南唐太祖班師 賞戰(zhàn)功二王懼罪第五十三回 病癰疽太祖駕崩 承統(tǒng)緒晉王依詔
章節(jié)摘錄
第五十二回 平南唐太祖班師 賞戰(zhàn)功二王懼罪 詩曰: 三載南征逆命誅,神仙凡將效馳驅(qū)?! 】傆商娈敳\,從此不勞動六師?! ≡僬f宋太祖一程大兵水陸趕急,一天回歸汴梁城,飛馬早報,有署國君王二御弟,左相趙普以及守國文武大小官員,盡皆出皇城十里之外,遠來迎接圣駕。此乃禮之常,不須過述。當日座御金殿御榻,眾文武朝參過,二王爺賀喜陛下得勝起居一番,太祖略言征役之勞,高王爺又將兵符帥令交還太祖,大兵發(fā)回,兵部所剩餉糧交回戶部已畢。太祖旨命各將士大小三軍,且各回家見母,下?lián)崞迌海魅找婑{,論功賜爵升賞。眾文武大小三軍歡聲謝主龍恩。天子回宮拜見杜太后娘親,幸他遠行幾中妖道之手,今得主幸免成功回來,實乃憂中變喜,太祖亦以遠征久離膝下為咎。自責請安已畢,又有一眾皇后東西宮諸嬪皆來朝參,請叩龍安,皆說久別喜回之話,此是一定常情。當日各文武大臣各各歸家見母,妻兒膝下,不勝欣悅。惟有史圭、石守信二人歿于壽州城。只得兩棺運回。史石二家不勝苦楚痛哭,何口口口口幸?! ∽”硎肥_喪捌帛超度亡魂。再說次早五更三點天子升座,文武百官大小紛紛人覲,恭肅山呼,文東武西侍立。宋太祖想來,駙馬雖則功勞浩大,出于父子夫妻一門,然位為東平王,品級已極,無再加封。又以軍師苗從善,參贊軍機,占卜靈應有功,至屢救護諸人,加升上柱國平章事,食邑萬戶。又在軍中巳封劉、蕭、郁、艾、花五女為夫人職,今再加封五宮主正一品夫人,高鄭馮五人封五少王進足正一品,食邑萬戶,世襲為恩。然舊日三王五侯九節(jié)度,官階之品銜已高,仕途擁塞,不便再遷,亦加食邑耳。至于史石二侯,亡于壽州城內(nèi),今著陰封侯,足加贈為王,仍以王禮安葬,發(fā)出庫銀,著百赍贈各十萬兩以為喪用之資。 伊兩家公子上朝謝主隆恩,安葬事也無交代。又將蕭郁艾在南唐被李景殺害已陰封贈爵,今仍將三人配食于忠臣祠,且著顯其名為禮典,與國始終,蕭郁艾三女夫人赴朝代父領(lǐng)恩。高瓊又奏請召妻父劉乃到來終養(yǎng),少盡半子恩情。太祖準旨,即命他夫妻偕行接迎,來王府中與高王相見,兩親情喜色欣欣,是藉女兒恩光,功勞浩大,圣上敕乃為禮部尚書,著旨續(xù)娶夫人。劉乃以年老不娶止之,圣上不強。后君保以半子承之,以次兒為主嗣于劉家一脈。此是后話不別重提?! s說宋太祖此日又旨命高君佩賞了許多幣帛緞彩金珠,不下百萬之豐,前往山后石州賞賜楊家父子,外有弩金五千兩賞與他手下隨征兵卒。一時犒賞分明舉朝皆喜悅服,有名士作頌,以紀太祖征服南唐軍功曰: 建龍九年,戎有南唐,倚邪猖獗,競不赴廷。帝其震怒,即議親征,整我六師,是討是伐。既臨其城,諭以威德,蠢爾不靈,大邦為仇,神人定謀,將士協(xié)力,料敵制勝,咸克鹿元,遂克南唐,還師于京,鬼方賓服,罔有不庭。昔周之宣,有方有虎,詩人歌功,乃列于雅。在宋初兵,混一區(qū)字,赳赳桓桓,亦照厥緒?! 獥钚邸囤w立國頌》 此頌休提。卻說當日各臣功勞,滿朝皆有賞賜,獨不及于署國功勞,乃光義二王爺也。此時光義滿心不悅,且太祖不時說出被困于壽州,朝中無一人設(shè)個救法,倘非眾男女將士用命及群仙幫扶,身拋九重要國,命在他邦矣。語近譏責御弟光義,絕不思量救駕一兵一糧,不到一書一字問候之意。故光義覺得心不悅而慚,又恐慌自危,兄弟面上,越覺不周之處。太祖思此無情之弟,亦欲加罪之,但屬手足難行,并礙著母后鐘愛者少兒,若執(zhí)之正法,有傷母心,不特失之友愛,又有失孝道了。然當初殺卻一結(jié)義鄭于明,尚且南唐有所藉口,況今骨肉乖運,難免臣民指責,故隨亦隱忍不發(fā),然而友愛之情自此益衰。光義懼罪,亦如坐針氈,恐將不免,寢食不安,所以得一事不如忍一事,忍一事不如省一事,以太祖之明哲大度,今因二弟不發(fā)兵糧,問候一言,是屬他無君之心,不敬足,不念手足,是理之非者,但事已既往不必再言。公子三至,光義懼罪,有為燭影搖紅之事,復多一疑。且后光義登基后,號為太宗,至征伐太原未行賜賞,王子趙德昭請叔太宗王行賞于臣下武功,至太宗多疑,在太原軍中時聞讒言,德昭思為帝自立,以繼父太祖之說,太宗聞而忌之。后班師,見德昭請旨行賞將士軍,太宗即變色曰:“朕且未行賞,待汝為君時再賞之?!彼箷r德昭請行賞戰(zhàn)功,乃國家所當行正務(wù),德昭無乃愛重戰(zhàn)功兵將,以獎勵為國之心,不意太宗多疑而變顏以惡應之,是至德昭自覺慚懼憂憤自經(jīng),不得其死,亦一疑字。是不論君臣父子兄弟,一疑字不忍不省,未有不做出相仇失歡失愛兩相禍危之思也。復至德芳光美二王,皆不得其死,觀太宗之立心,亦見險矣。只奈何杜太后以婦人之見,命太祖曰:“天下雖兒馬上辛勞所得,然汝弟兄四人均同手足,倘兒百年后,將大位傳與光義,待光義后,傳之光美,待光美后傳回汝子德昭,兒且準依。”當日太祖乃系胸襟大度帝王,一聞母命,唯唯準依,后果至太祖病重不起時,依杜太后命,猶曰:“光義,此事好當為之。”是托以江山之語,不料光義人問太祖之病,燭影之下,遂報宋太祖駕崩,是誠千古疑案也。為父開基,本當?shù)兆永^立,緣因婦人不知大節(jié),以兄弟手足親情而疏間其父子傳紹,非出于禮之大典?! ∪欢嬉乐笾?,將位傳之弟光義,而光義應當百年后以太祖之心為心,復當依命傳之光美,后光美不愿為君,即當傳回御侄德昭,方見公天下之心,方不負太祖依母命以存友愛,奈何光義憤于趙普一奸諂之言,遂公然傳之己子,是上負太后太祖之心,下失臣民日后之義,是君臣原其心一私于已,不以太祖為念。一迎媚國君以固已位,是其君臣罪之,難辭其責也。 卻說宋太祖自從平伏南唐班師之日,又值太皇太后壽誕佳辰,八旬之一。大祖吩咐傳旨王子王孫妃后文武王親大臣與太后慶祝千秋。王親國戚文武紛紛送獻禮祝。天子大排御宴,文武百官皆賜賞,是日君臣暢敘,慶鬧紛繁,各宮皇后娘娘,下及妃嬪一般興祝開進,一連三天。高王爺是當今國戚,少不免一家王姑及劉夫人同進內(nèi)宮上壽,太后見女兒外孫媳同來,不勝喜悅,留宮一月方放他婆媳回王府?! ¢e言少敘,一日杜太后對王兒趙太祖言:“王兒雖然馬上十八年辛勞,方得今日位登九五,但汝弟兄三人,均同一脈,倘百年后可將大位傳之弟光義,及光義后傳之光美,光美復傳王孫德昭,娘覺得富貴相同,手足共沾,未知王兒意見看何?”太祖一想,此位不過因循無心而得之,自黃袍加身,是眾將作成耳,今為一家相傳,何人不可,況弟兄非比別姓,有何干礙,遂滿口諾承。杜太后深喜王兒篤子友愛,一諾而允,娘心安矣。不知太祖何日傳位,下回分解。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