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看山西

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王寶庫 山西出版集團,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8-12出版)  作者:王寶庫  頁數:237  
Tag標簽:無  

前言

巴顏喀拉山的涓涓清流匯聚于雅拉達澤山麓之后,形成澎湃之勢,向東方流淌,過川、甘、寧、蒙,納百川千河,聲勢漸大,龍吟虎嘯,在晉蒙交界處的老牛灣作驚天動地的大彎轉之后垂直向南,于黃土高原上的秦晉大峽谷中歷經萬家寨的湍激、大同磧的起伏、壺口的跌宕、龍門的喧囂,清流因著厚土的陶冶蛻變?yōu)樾坌缘臏嘃S,在風陵渡出山西境。復向東流。越豫至魯,匯入渤海。它,就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億萬斯年的雄風,將黃土堆積于由黃河切割的秦晉大峽谷的東西兩側,在大中國的中北部形成了碩大無朋的突起,覆蓋了隴中、陜北、豫西及山西全境。黃土的養(yǎng)育、黃河的潤澤使五谷雜糧生長于斯地,五谷雜糧孕育和喂養(yǎng)了一個以“中華”為徽號的黃皮膚民族,這個民族由此而視黃色為至尊至貴之色,于是“五色土”的中華大地。便以東部青龍方位青帝所主宰之青土地、西部白虎方位白帝所主宰之白土地、南部朱雀方位赤帝所主宰之紅土地、北部玄武方位黑帝所主宰之黑土地為外圍,而以中央黃帝所主宰之黃土地為中心。這中央黃土地,就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黃土高原。天賜黃河于山西省的西南境,并且在山西大地上堆積了厚厚的黃土,于是黃河便以其源源不斷的乳汁滋養(yǎng)了整個中華民族,我們的民族因而以黃河為母親河,我們的民族文化因而以“黃河”為旗幟;厚厚的黃土因著黃河的潤澤而適宜農作物的生長,于是以農耕為特色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又有了“黃土”之徽號。有鑒于此,故地處黃土高原并且瀕臨黃河的山西省便理所當然地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因而備受海內外學者矚目。中華的人文始祖乃炎黃二帝,故中國人自號“炎黃子孫”。炎黃二帝乃傳說中的上古帝王。所謂“帝王”,只不過是不同部族或部族聯盟的酋長,與后世帝王不可同日而語。炎帝部族居于中原地區(qū),他們與九黎族長期爭戰(zhàn)并且獲得了黃帝的無私援助。中華民族的史前期傳說,往往令今人看起來顯得撲朔迷離而不著邊際,因為它有著太多的神話色彩?!把住弊钟蓛蓚€“火”字組成,其含義為熱之盛,一個“火”難盡其義,故以二“火”相疊。相傳炎帝乃太陽神,因而以熱之盛的“炎”字為其名號。炎帝指導人們播種五谷,敕令太陽發(fā)出足夠的光和熱,以便促使五谷成長。人們自此不再有衣食之虞,于是尊炎帝為“神農”。《史記正義》引《帝王世紀》云:神農氏,姜姓也。母日“任姒”,有蟲喬氏女,登為少典妃。游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長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這個記載稱炎帝的形象是“人身牛首”,并不是說他是人、獸混成的妖怪,而是稱頌他如牛負重、似牛勤懇、耕耘不輟,在農耕事業(yè)中貢獻至偉。

內容概要

  晉東南鄉(xiāng)黨、陽城縣人士、山西省炎帝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王寶庫先生傾注多年心血凝聚而成并且已經或即將出版的“眼看”系列叢書文筆流暢,詞采絢麗,具歷史感,有文化味,以獨特的眼界審視尋常的人、事、物而別開生面,另辟蹊徑,將人們引入時空的隧道,充分領略以山西這塊土地為載體、以大中華文化為靈魂的“這方水土這方人”的特殊神韻,當是享受一份妙不可言的高品位文化大餐,不但賞心,而且悅目,給人啟迪,促人開悟。

作者簡介

王寶庫,1945年生,山西陽城人。長期擔任山西省地名辦公室主任。2000年自山西省民政廳提前退休,從事旅游策劃與規(guī)劃和山西地方歷史、傳統(tǒng)文化研究。 現任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館館員、山西省旅游學會副會長、山西省關公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山西佛教文化基金會副會長、三晉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山西省炎帝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山西省社會科學院校院聯合辦學佛教文化課題兼職教授。

書籍目錄

堯人舜日出斯地晉韻唐風冠中華——山西地域文化與華夏文明之淵源流變和相互關聯(代前言)河兮東尋根問祖山之西追本溯源——產生于山西這方土地上以“晉”或“三晉”為名號的地域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涵和精英所在旌旗十萬下太行縱橫捭闔定乾坤——晉或三晉文化概說一、山西地域文化的堂皇徽號——“晉”與“三晉”概述二、山西在中國陸地版圖上的特殊區(qū)位與形狀三、從軍事地理學的角度歷史地看山西或看山西的歷史后稷廣開稼穡地先人獨創(chuàng)面食天——后稷教民稼穡與山西面食文化一、后稷教民稼穡二、山西面食文化老河東物華天寶新山西人杰地靈——泛說山西歷代名人與聞喜裴氏、姓氏文化、關公文化一、泛說山西歷代名人三、歷代山西籍精英人物掃描“春秋五霸”之一的一代賢君晉文公中國古代音樂大師春秋晉師曠能言善辯的縱橫家戰(zhàn)國魏張儀青史垂名的學運領袖東漢郭泰中國古代最杰出的地圖學家西晉裴秀博學才高奇奧詭譎的東晉學者郭璞東晉佛教領袖兼凈土宗先驅慧遠東土“西行求法第一人”東晉法顯從奴隸到皇帝的十六國后趙石勒用之則治舍之則亂的唐代中興名相裴度唐王朝重要的改革家、進步的思想家、杰出的文學家柳宗元朝野倚重的宋代名宰文彥博撰寫編年史巨著的宋代名相司馬光金元時期最負重望的文壇領袖元好問明清之際最杰出的多學科學問家傅山清代漢學開山祖師閻若璩語言文字巨著編纂者清代名相陳廷敬“西北輿地之學”大師張穆中國近代睜眼看世界之第一人徐繼畬三、河東聞喜裴氏概說四、姓氏肇端與山西五、關羽其人與關公文化智勇贏得功蓋世華夏遂以漢為名——衛(wèi)青、霍去病的蓋世奇勛與華夏民族的名號溯源一、“華夏”名號追本溯源二、衛(wèi)膏、霍去病其人其事誰是大地極中位此乃后土最正宗——中國傳統(tǒng)文化觀念之大地中心所在以及歷代帝王的后土祭祀活動五臺福地世無二四大名山此有一——佛教圣地五臺山與佛教文化一、“佛”與五臺有奇緣二、五臺山上說文殊三、關于佛教題外話博大精深無垠路刪繁就簡只念佛——曇鸞大師與佛教的中國化、中國佛教的普及化和日本凈土宗一、平民佛教凈土宗二、凈土祖師釋曇鸞三、凈土法門傳東瀛碧瓦朱甍譜韶樂飛檐翼角寫華章——璀璨奪目的山西古建筑文化一、旅游文化與文化旅游二、璀璨奪目的山西古代建筑三、建筑環(huán)境與“風水”四、古代建筑墻面上的精靈——山西寺觀壁畫精品透視五、山西古代建筑保存眾多的時空探因舍去唐史難言晉離開晉人不說唐——說“山西”而言“唐”一、“唐”之名與山西的歷史淵源二、以山西為根據地以山西人為主體開創(chuàng)的大唐基業(yè)三、無與倫比的盛唐社會以及只有在唐代才可能產生的“武則天現象”四、空前絕后的唐代詩歌創(chuàng)作、詩人群體、詩歌文化及其與山西籍唐代詩人之淵源唐代詩歌文化與白居易其人唐代山西籍詩人群體五、盛唐文化影響的歷史回聲——唐人·唐山·唐人街六、最可珍貴的歷史借鑒——以現代人的眼光重新審視唐代社會和唐代文化大地無極數筆繪宇宙大化一紙存——荊浩與大印象派藝術的中國山水畫深入戲場小天地看透天地大戲場——元曲大家與中國戲劇文化一、源遠流長的中國戲劇文化二、宋代出了個孔三傳,這位晉城老鄉(xiāng)創(chuàng)造的“諸宮調”為元雜劇的興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元曲四大家,晉人占其三關漢卿小傳白樸小傳鄭光祖小傳四、山西大地積淀豐厚的戲劇文物和戲劇文化遺存山西戲劇文化遺存山西古戲臺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洪洞大槐樹與中華民族歷史進程中規(guī)模最大的遷民活動:山西人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市場博弈誰稱雄海內首富數晉商——晉商的崛起與“山西票號”一、“晉”與“商”的文字訓詁和晉商溯源二、市場經濟與《道德經》三、唐代之富在封建社會史上無與倫比,然其賦稅之半,源于河東鹽池四、山西商幫之崛起與船幫、駝幫、鹽商、典商、糧布商山西船幫山西駝幫山西鹽商山西典商山西糧布商五、山西商人與“山西票號”六、儒賈相通與經商之道七、晉商大院與大院文化優(yōu)待臺胞無苛政善撫番黎且懷柔——楊二酉巡視臺灣兼理學政的史跡追蹤及其現實意義革故鼎新順時應變開放搞活兼容并蓄——晉或三晉文化的兩大特點以及山西在歷史進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歷史資產大機遇文化商品新曙光——超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預示了山西文化資源商品化的新曙光作者簡介與著述年表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中華民族的史前期傳說中有“后稷教民稼穡”。所謂“稼”就是播種,“穡”則是收割,乃典型的黃河文化、黃土文化、特別是農耕文化的產物,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先民們由狩獵而農耕的劃時代轉折。這一傳說所涉及的諸多情節(jié),均與山西地望有關。據史籍可知,后稷是堯、舜時代人,那一時期我們的先人顯然業(yè)已進入了農耕社會?!妒酚洝ぶ鼙炯o》記載,唐堯在帝位時,聽說周棄(姬棄)其人喜好農耕,因而“舉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虞舜繼帝位之后任命周棄主持“播時百谷”,號稱“后稷”。所謂“稷”,乃舜帝所設置的專司農業(yè)生產之官職。其時“民之大事在農”,“是故稷為大官”。相傳后稷的母親名叫“姜螈”,是有邰氏女,乃“五帝”之一的帝嚳元妃。姜螈郊游,踏巨人足跡而懷孕生子,帝嚳以為不祥,遂棄子于窄巷,欲令過路牲畜踐踏其身而致其死亡,然而過路的牛、馬等見之卻皆繞其身而行。帝嚳無奈,又令人棄兒子于寒冰之上,意令凍死之,孰料卻有彩鳥降落其身旁,并且以羽翼暖護之。姜螈聞訊,派人抱子歸家,精心撫育,養(yǎng)其成人。因為這個孩子屢次被拋棄于荒郊野外而大難不死,故取名日“棄”;因為“棄”乃周族人的始祖,故謂“周棄”;周人姓姬,故周棄亦稱“姬棄”。今山西翼城縣的棄里村就是因為相傳是周棄誕生地而得名,村名含義為“棄之故里”;聞喜縣的冰池村則因為系周棄臥冰所在地而得名。棄成人之后有志于農業(yè),以木、石制做農具,教民用農具耕田稼穡。后稷周棄教民稼穡之地名日“稷山”或“稷神山”、“稷王山”,在今山西稷山縣境內。山上有稷王廟、姜螈墓等名勝古跡,古時候定期于此舉辦廟會,文人、學士、鄉(xiāng)紳及地方官員等屆時前往參拜祭祀,場面莊重而熱烈。二、山西面食文化后稷在稷山教民稼穡的結果,是稷山所在的晉南地區(qū)數千年來一直是國內的重要產麥區(qū)之一。麥去殼粉碎之而成“面”,以面制做的食品便是所謂“面食”,做、吃面食歷史悠久并且花樣翻新,出了品位,出了韻味,有了理性色彩和諸多說道,或許就形成了“面食文化”。中國是面食的故鄉(xiāng),山西則是中國面食發(fā)祥歷史最悠久、文化積淀最豐厚、花色品種最繁多的省份之一。據說風靡世界的意大利面食就是一位名叫馬可·波羅的先生于元代自中國傳人西方的。就米、面兩大主食而言,面食當然比米食更具有多彩性,并且無需借助菜、肉便可形成獨立的食品系列。僅山西目前已經發(fā)掘出來的面食品類即逾千種,刀削面、大拉面、貓耳朵、抿圪蚪、烤老老、撥魚兒、銀絲卷、一窩酥、油炸糕……聞名遐邇,全國各大城市凡銷售刀削面者不論真?zhèn)谓怨谝浴吧轿鳌倍?,其影響之大于此可見一斑。用山西面食請客、祝壽、慶典、自用,均可以擺布出無與倫比的豐盛面宴,并且獲得品位極高的文化享受和心理愉悅。山西面食色、香、味、型俱佳,有剔削拉撥抻、揪搟推包抿、蒸煮炒炸煨、氽熗烤煎涮等多種制做方法,不同方法制做的面食有不同的口感和不同的味道,可以適合各種人的飲食習慣和審美情趣。山西南北長而東西窄,緯度變化較大,最南端可生長某些亞熱帶植物,最北端則為高寒區(qū),并且山勢起伏跌宕,海拔高低不一,高差甚大,這就為不同農作物的生長及其多樣性提供了十分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同時也為面食制品的原材料提供了豐富多彩的來源,使山西面食制品在以小麥面為主體的基礎之上增添了蕎面、豆面、莜面、糕面、燕麥面、高粱面、小米面……使主食不再囿于白面的一統(tǒng)天下而單調乏味。延續(xù)了數千年的山西面食進入今天之后,追求返樸歸真,堅持粗糧細做,突出鄉(xiāng)村風味,力求花樣翻新,注重開發(fā)面食制品的保健功能,使之成為新世紀具有新鮮口感和豐富營養(yǎng)的保健、祛病、養(yǎng)生、延年、益壽的理想食品,并且使山西面食的文化內涵獲得了巨大延伸。山西面食的上佳和獨特,與一種其名日“醋”的調味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中國生產醋的歷史悠久,大體可以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用米發(fā)酵制成之“鎮(zhèn)江醋”,另一類則是用高梁發(fā)酵制成之“山西醋”,其中尤以山西醋膾炙人口而久著盛名。醋不單具有調味功能,而且可以殺滅細菌、活血強心、美容健身。山西自古多美女,大約與山西人、特別是山西女人愛吃醋不無關聯。太原清徐老陳醋廠的工人極少有患癌癥者,無論寒冬或炎暑而絕無傷風感冒者,卻是不爭的事實。面食在世界其他各國的影響不斷擴大,愈來愈多的人對面食產生了濃厚興趣,使面食制品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商品之一。有鑒于此,所以在公元1995年10月下旬由國際大家庭于羅馬舉行了“世界首次面食大會”。據路透社羅馬是年10月26日電訊稱:“為了證明面食給人帶來的遠不止于美味享受,來自40個國家的大約600名面食制作師今天聚集在這里舉行首次世界面食大會。作為一種多用途的保健食品,面食的誘惑力已從其發(fā)源地意大利(當為中國)彌散到四面八方,它在歐洲其他國家、在南美和美國都受到大眾的青睞?!贝髸峁┑臄祿嬖V我們,作為國際食品市場上的重要商品之一的由面粉、水和一些雞蛋簡單地攪和在一起做成的面食之年產量將近1000萬噸,西方世界最大的面食消費國意大利年人均消費達28公斤,委內瑞拉年人均消費12.7 公斤。即使在食品消費方面從來不拘一格的美國,年人均消費也已超過9公斤,怪不得大會主席保羅·薩沃納先生在開幕式上興奮地宣告“面食業(yè)的時代已經到來而且前途無量”。面食的正宗產地及面食文化的發(fā)端在東方,在亞洲,在中國,在山西。鑒于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面食產品種類繁多,味道、形狀、質感各不相同,價格低廉,含有大米所不具備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并且可以長期保存,所以路透社2000年3月10日發(fā)自新加坡的電訊稿滿懷激情地說:“忘掉意大利面食吧,不起眼的亞洲速食面注定要征服世界!至少這是美國小麥生產商的希望?!鄙轿魅艘呀浨逍训卣J識到面食文化所面臨的巨大商機。山西省會太原市決定定期舉辦“中國太原國際面食節(jié)”,目前已召開三屆。屆時太原街頭客商云集,來自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地的參展商各逞其能,不同風味的面食制品琳瑯滿目,既令人大飽眼福,又令人大飽口福。

編輯推薦

《法眼看山西:這方水土這方人的超時空審視與大文化解讀》為“炎帝文化研究會叢書”之一,對山西這方水土這方人的超時空審視與大文化進行解讀。佛教分眼之類型者五,曰:凡夫肉眼、天人天眼、聲聞慧眼、菩薩法眼、如來佛眼。借一雙能夠令眾生覺悟的菩提薩綞的“法眼”,對太行為之屏障、黃河為之襟帶、中央黃土覆蓋的這方水土這方人作一番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審視和大中國文化的現代解讀,你會發(fā)現諸多歷史的大驚奇,以及形形色色奇奧詭秘的文化現象。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法眼看山西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詳實細致的史實,流麗從容的文筆,深刻清醒的思考,犀利新穎的觀點,此書無一具備??偟膩碚f,就是一材料整編。這年頭,能上網,會按ctrl-c和ctrl-v的,個個都能出書。我居然買了一本,就是被那個玄乎其玄不知所以的大標題給忽悠了。。。
  •   就本書內容而言,還說的過去;只是這裝幀設計有失水準。了解山西一方水土,還是實用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