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恒山志

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張劍揚 山西出版集團,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8-12出版)  作者:張劍揚  
Tag標簽:無  

前言

《北岳恒山志》即將付梓出版問世,深感編著不易,謹表熱誠祝賀!恒山新志,搜羅宏富,資料翔實,考證精當,記述全面,是迄今為止恒山志書第一部最完整的山志大全,為研究恒山歷史地理、民俗風情、文物景觀、詩詞楹聯(lián)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豐富資料,尤從山岳的角度展示出中國文化獨特面貌和審美情趣,為地方山岳史志增添了新的成果。這是編著者張劍揚先生卅年來從事文物工作和地方史志研究取得的又一學術成就,令人欽佩,可喜可賀。巍巍恒山,中華五岳之一,是我國著名的自然和文化遺產(chǎn)。中國古籍《尚書.堯典》和《史記。五帝本記》、《史記.封禪書》以及《漢書》等都依據(jù)上古神話傳說記述了堯以治水與禪讓征詢四岳之官及舜行“天子之政”后巡狩五岳的事例。雖然它含有某種神話的成分,但它卻反映了我國秦漢以來人們的大一統(tǒng)理念和地理區(qū)劃觀念,是秦漢以來祖國多民族統(tǒng)一國家形成發(fā)展過程中的必然反映。充分說明五岳同長江、黃河、松花江、珠江一樣作為中華錦繡山河的標志,其歷史文化古老久遠,源遠流長。我國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顧頡剛先生和劉起金r先生對《尚書。堯典》和五岳的形成過程作過精深的考證,很值得我們繼續(xù)深入研究。北岳恒山山脈,位于晉、冀、內(nèi)蒙交匯之處,西起陰山,東連太行,蜿蜒起伏奔騰在塞上高原。它南屏三晉,北臨幽燕,山勢險峻,奇峰聳立,主峰雄踞渾源城南,疊嶂拔峙,氣勢雄渾,向有“人天北柱”、“絕塞名山”之譽,其雄、險、奇、秀可同泰山、華山、衡山、嵩山相媲美。誠為唐詩人賈島詩云:“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巖巒疊萬重,鬼怪浩難測”,可謂真切感受也。明地理學家徐霞客在其游記《游恒山日記》里說:“伊闕雙峙,武夷九曲,俱不足以擬之也?!睂闵斤L光景色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正是恒山這種特殊的地理形貌,使其成為捍衛(wèi)京都安全的天然屏障,從而也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這也就是為什么從古至今在這里上演了許許多多波瀾壯闊、可歌可泣、威武雄壯活劇的原因。

內(nèi)容概要

《北岳恒山志》主要內(nèi)容包括:中華五岳,歷史源遠流長,文化積淀深厚,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形象歷久彌新。在國人的心中,五岳無疑是錦繡中華的代表,江山社稷的象征,文明傳承的載體,民族精神的圖騰,具有“國山”的地位。本志是恒山繼明萬歷《恒岳志》、清順治《恒岳志》、清乾隆《恒山志》的第四部山志。明清的舊山志只志恒山主峰一個山頭。而新山志是以恒山主峰為基礎,以恒山景區(qū)為核心,以恒山五千年歷史為縱線,以恒山五百里山脈為橫線,從“大”的意義講,是迄今為止恒山志書中最完整的山志大全。全書分20卷49章199節(jié),上限始見于文字,下限至2008年。搜羅宏富,資料翔實,考證精當,記述全面,完整地展現(xiàn)了恒山的文明史,是大恒山的百科全書,為研究恒山歷史地理、祀封宗教、文物景觀、金石文獻、文化藝術、詩詞匾聯(lián)及民俗風情、旅游建設等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本志尤從五岳的角度展示出中華文化獨特的面貌和審美情趣,為山岳史志增添了新的篇章。

作者簡介

張劍揚,筆名酣旭、莫干、青萍。1949年1月、日出生于恒山腳下渾源縣下疃村。歷任渾源縣文化局副局長、恒山文物管理所所長、恒山風景名勝區(qū)管理處副主任、《雁北今古》、《大同今古》雜志副主編、中國桑干湖國際影視基地籌建處副主任等職。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山西省民間工藝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大同市周易研究會秘書長、大同市恒岳詩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入選《世界名人錄》、《中華優(yōu)秀人物大典》等,獲“山西省民間藝術大師”稱號。喜愛散文詩歌,醉情山水游記,潛心恒山文化研究,竭力民間文學搜集。先后出版專著15部,發(fā)表散文、游記100多篇,發(fā)表詩詞300多首,創(chuàng)作歌曲近百首?!侗痹篮闵街尽窞榇碜鳌V饕鬟€有《恒山古詩百首》、《恒山導游》、《恒山的傳說》、《大同的傳說》、《北岳恒山》、《懸空寺》、《栗毓美與河帥墓》、《龍山大云寺》、《恒山五岳宮》等;參與編纂《大同市志》、《雁北地區(qū)志》、《名城大同志》、《大同革命老區(qū)志》、《大同老照片》、《古都大同》。即將出版的著作有《懸空寺志》、《五岳行》(詩詞集)。

書籍目錄

卷一 總述卷二 環(huán)境第一章 自然地理第一節(jié) 恒山山脈第二節(jié) 地質(zhì)地貌第三節(jié) 水文第四節(jié) 氣候第五節(jié) 土壤植被第六節(jié) 自然資源第二章 社會環(huán)境第一節(jié) 景區(qū)所在境域歷史沿革第二節(jié) 景區(qū)所在境域行政區(qū)劃第三節(jié) 人口第四節(jié) 軍事第五節(jié) 經(jīng)濟第六節(jié) 文教第七節(jié) 重要城鎮(zhèn)第八節(jié) 風俗民情卷三 祀封第一章 北岳史略第一節(jié) 北岳由來第二節(jié) 北岳祭祀沿革第二章 北岳封祭第一節(jié) 歷代封祭第二節(jié) 祀典禮儀第三章 祭祀岳祠第一節(jié) 主峰及周邊岳廟第二節(jié) 曲陽北岳廟第三節(jié) 各地岳廟卷四 景觀第一章 懸空寺景區(qū)第一節(jié) 空中奇觀第二節(jié) 建筑布局第三節(jié) 建筑特點第四節(jié) 寺周景觀第五節(jié) 翠屏山第二章 天峰嶺景區(qū)第一節(jié) 恒山十八景第二節(jié) 金龍峽第三節(jié) 步云路第四節(jié) 懸根松第五節(jié) 果老嶺第六節(jié) 姑嫂崖第七節(jié) 飛石窟第八節(jié) 苦甜井第九節(jié) 九天宮第十節(jié) 元靈宮第十一節(jié) 紫芝峪第十二節(jié) 會仙府第十三節(jié) 天峰嶺第四節(jié) 五岳宮第五節(jié) 恒峽湖第十六節(jié) 時景奇觀第三章 恒山其他景區(qū)第一節(jié) 千佛嶺景區(qū)第二節(jié) 上樺嶺景區(qū)第三節(jié) 天賜溝景區(qū)第四節(jié) 龍盆峪景區(qū)第五節(jié) 大川嶺景區(qū)第六節(jié) 湯頭溫泉療養(yǎng)區(qū)第七節(jié) 西河口景區(qū)第八節(jié) 落子洼景區(qū)第九節(jié) 凌云口景區(qū)第十節(jié) 五峰山景區(qū)第十一節(jié) 神溪度假區(qū)第十二節(jié) 渾源城游覽區(qū)第四章 渾源縣旅游區(qū)第一節(jié) 東圪坨旅游區(qū)第二節(jié) 吳城杏林觀光旅游區(qū)第三節(jié) 雙乳山旅游區(qū)第四節(jié) 崞縣古城遺存旅游區(qū)第五節(jié) 渾河天然濕地旅游區(qū)第六節(jié) 刁王溝休閑旅游區(qū)第七節(jié) 其他旅游景點第五章 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qū)第一節(jié) 恒山國家森林公園第二節(jié) 龍山自然保護區(qū)第六章 周邊旅游景點第一節(jié) 大同城區(qū)、南郊、新榮區(qū)境內(nèi)景點第二節(jié) 山陰、應縣境內(nèi)景點第三節(jié) 繁峙、代縣及五臺山境內(nèi)景點第四節(jié) 靈丘縣境內(nèi)景點第五節(jié) 廣靈縣境內(nèi)景點第六節(jié) 陽高、天鎮(zhèn)、大同縣境內(nèi)景點第七節(jié) 淶源、阜平、曲陽縣境內(nèi)景點卷五 文物第一章 古遺址第一節(jié) 李峪彩陶文化遺址第二節(jié) 李峪青銅器遺址第三節(jié) 古長城及遺址第四節(jié) 漢崞縣古城遺址第五節(jié) 古瓷窯遺址第二章 古墓葬第一節(jié) 麻莊漢墓群第二節(jié) 栗毓美墓第三節(jié) 其他古墓葬第三章 古建筑第一節(jié) 道觀第二節(jié) 禪寺第三節(jié) 佛塔第四節(jié) 文廟州署第五節(jié) 古民居第六節(jié) 坊表第七節(jié) 古建筑附屬工藝第四章 館藏文物第一節(jié) 石器第二節(jié) 金屬品第三節(jié) 陶瓷第四節(jié) 書畫墨硯第五章 近現(xiàn)代史跡第一節(jié) 革命紀念建筑物第二節(jié) 革命文物附一:恒山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表附二:渾源縣現(xiàn)存文物古跡一覽表卷六 宗教第一章 道教第一節(jié) 道教源流第二節(jié) 五岳真形圖第三節(jié) 廟觀第四節(jié) 道藏第五節(jié) 道教活動附:歷代道冠拾錄第二章 佛教第一節(jié) 佛教源流第二節(jié) 寺院第三節(jié) 佛經(jīng)第四節(jié) 佛教活動附:歷代僧尼拾錄第三章 北岳神祗第一節(jié) 恒山之神第二節(jié) 同堂三教主第三節(jié) 恒山爺?shù)谒墓?jié) 女媧娘娘第五節(jié) 白龍王……卷七 金石卷八 文獻卷九 論著卷十 記文卷十一 詩詞卷十二 匾聯(lián)卷十三 藝術卷十四 傳說卷十五 建設卷十六 旅游卷十七 管理卷十八 人物卷十九 大事記卷二十 附錄文選索引詩詞索引攝影索引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恒山勝景,以峰為體,峰巒連綿,氣勢磅礴,層崖疊嶂,雄偉壯觀。景觀中,有的以山水之秀而迷人,有的因洞窟之幽而醉客,有的以傳說之美而動情,有的因建筑之險而稱奇。恒山風景名勝區(qū)為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恒山山脈中部的渾源縣境內(nèi)。境區(qū)范圍南至渾源縣與靈丘縣交界的湯頭溫泉,北至渾源城北的神溪湖,東至渾源縣與廣靈縣交界的五峰山,西至渾源縣與應縣交界的臥羊場,南北長約60公里,東西寬約50公里,總面積為359.62平方公里。其中一、二、三級保護區(qū)147.51平方公里,龍山自然保護區(qū)66.87平方公里。共分15個景區(qū):天峰嶺景區(qū)、懸空寺景區(qū)、落子洼景區(qū)、龍盆峪景區(qū)、天賜溝景區(qū)、大川嶺景區(qū)、千佛嶺景區(qū)、上樺嶺景區(qū)、西河口景區(qū)、凌云口景區(qū)、五峰山景區(qū)、湯頭溫泉療養(yǎng)區(qū)、神溪度假區(qū)、龍山自然保護區(qū)、城關游覽區(qū)。其中天峰嶺景區(qū)和懸空寺景區(qū)及兩山之間的金龍峽谷為主景區(qū),是恒山勝景的集中景區(qū),有名的恒山十八景、懸樓十二觀全集中在這兩山一峽間。位于金龍峽內(nèi)的懸空寺為恒山第一勝景,以奇、懸、險、巧的獨特建筑稱絕天下。此外,千佛嶺景區(qū)、天賜溝景區(qū)、神溪休閑度假區(qū)、湯頭溫泉療養(yǎng)區(qū)、渾源城游覽區(qū)及龍山自然保護區(qū)亦各有神韻,為恒山景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

后記

人生百年天地間,難得一醉山水中。面對祖國的靈山秀水,誰不愿投人大自然的懷抱?筆者喜好名山,因工作之便,有幸登覽了祖國的諸多名山大川,在遍登十大名山之后,曾寫下了一闕《西江月·十大名山述懷》:“五岳靈境尋仙,四佛圣地悟禪。天都峰頭憑一覽,踏遍十大名山。自信人生百年,莫負幽吟高瞻。半壺濁酒醉三竿,慨然欣然了然?!比藗儛凵讲煌夂鮾煞N:一種是愛名山,一種是愛家山。愛名山,因慕名山之名;戀家山,因戀家山之情。筆者生在北岳麓,長在恒山下。雄渾的北岳,既是名山,又是家山,因之,筆者對恒山懷有一種特殊的愛。1980年,筆者有緣被委派到恒山任職,有幸與恒山朝夕相處。北岳的山水之美、花草之香、寺廟之靈、同仁之誼,使筆者深深陶醉。在日日月月的文物管理、古跡維修、景區(qū)建設、導游接待等無節(jié)無奏有苦有樂的緊張工作與繁忙活動中,更加深了對恒山的愛。1983年5月,在洛陽召開的中國地方志“七.五”規(guī)劃會議上,新編《北岳恒山志》被列入全國十大名山志書之一。會后,中國地方志協(xié)會副會長董一博等來到渾源,與縣領導對編修《北岳恒山志》工作作了具體研究和部署,確定由筆者擔任新編《北岳恒山志》的主編。新編《北岳恒山志》,這是恒山修志史上的第四個里程碑,筆者受命,誠惶誠恐。恒山由于居邊臨塞,歷史上屢經(jīng)戰(zhàn)亂,烽煙不息,祀遷不定。故而古跡破壞嚴重,歷史資料稀少。緣于愛山心切,盡管才疏,斗膽領筆。山水貴有靈,草木有本性。作為北岳之子,受恒岳之寵蔭,食恒岳之水土,焉能不為恒岳膽肝效力。于是,筆者集史料于書館,搜軼載于典籍,尋寺廟于幽谷,識殘碑于荒祠,采鄉(xiāng)間之傳說,記遺老之夜談。為掌握第一手資料,利用對文物全面普查之機,與文化文物等部門的同志們一道涉山澗、穿叢林、沿長城、探幽洞,用了近半年的時間,行程數(shù)百公里,走遍了渾源全縣的鄉(xiāng)鎮(zhèn)和恒山景區(qū)的山山水水,對300多處古建筑、古墓葬、古遺址及風景名勝點進行了普查登記。最難忘的是在初探千佛嶺時,由于峪險林森,當?shù)剜l(xiāng)民亦極少涉足。千佛嶺鄉(xiāng)組織了一個10多人的民兵班,全副武裝,護送筆者一行進山考查,掌握了千佛嶺的風景資源及三寺遺址的第一手資料。1985年夏,頂風冒雨百日行,對500里恒山進行實地考查:西起山西寧武,東至河北曲陽,走訪了朔州、山陰、應縣、代縣、繁峙、五臺、靈丘、廣靈、淶源、唐縣、阜平、曲陽等十多個市縣。每到一地,日登峰嶺、夜查志書,對恒山山脈的山勢、走向、重要關口和古長城等進行詳細考查。在此,筆者非累功訴苦,而是想說明,在實地考查和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不少同仁與筆者一起付出了艱辛,在此捧卷致謝!

編輯推薦

《北岳恒山志》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北岳恒山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