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毛依 頁數(shù):82
前言
詩人毛依的長篇敘事詩《轉經輪》,原收在他的《毛依抒情詩集——花溪流芳》一書中。這次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推出它的單行本,且首印5000冊,可見它與現(xiàn)在被讀者冷落的流行詩是不一樣的。這對于長期以來一向冷清的詩壇,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新聞?! 掇D經輪》于2006年工2月在《今日文藝報》、《中國文藝》發(fā)表后,隨即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先后被全國30多家報刊和網(wǎng)站轉載。讀者熱情洋溢的電話、信件、題詞、頌詩、評論文章,紛紛從全國各地飛向作者,飛向一家家報刊和網(wǎng)站編輯部。迄今已有60多篇評論文章見諸于各種報刊和網(wǎng)站。有不少熱情的讀者,還為它作賦、作詞、譜曲,把它改編作電影文學、連環(huán)畫,譯作外文,創(chuàng)作為書法作品……在這些熱情的讀者中,不乏雁翼、梁上泉、阿紅、李發(fā)模、王耀東、張銳鋒等著名詩人和作家。 新詩自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讀者愈來愈少。特別是最近幾年,我以為真正意義上的讀者(不是作者,卻自費訂閱詩報詩刊)已經沒有了。一個令詩人們尷尬的“公開秘密”是,詩已成為詩人之間的一種“體內循環(huán)”:詩報詩刊的訂戶是詩歌作者(有的詩報詩刊甚至以不付作者稿酬在苦苦支撐);詩人自費出版的詩集,所謂“發(fā)行”,只是詩人之間的互相贈送?! ∵@些年,詩為什么會陷入如此困境?為什么那么多活躍的詩人沒有一個人能寫出受讀者歡迎的作品?《轉經輪》的藝術實踐告訴我們,這些年的那些流行詩,無論是抽象晦澀的“囈語詩”、瑣屑寡淡如生活流水賬的“口水詩”,還是以寫“下半身”誘惑人的“齷齪詩”,或仿佛是從“文化大革命”年代滑行到新時期的只會唱“豐功偉績”的偽現(xiàn)實主義的“慣性詩”,所以脫離讀者,都是因為背離傳統(tǒng)。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多少年來,能夠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并付諸創(chuàng)作實踐的竟然是毛依——一位年近古稀且在這之前并沒有詩名的詩人,這對當今追求時尚、現(xiàn)代、先鋒的詩人們,也是一種譏諷。可以說,《轉經輪》的魅力,就是詩歌民族傳統(tǒng)的魅力?! ∈紫仁窃姷臄⑹聜鹘y(tǒng)。在我國古典詩歌中,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就是敘事詩,如《孔雀東南飛》、《長恨歌》、《琵琶行》等。新中國成立前,也產生過長篇敘事詩《王貴與李香香》、《漳河水》。新中國成立后,大約是之。世紀60年代,還出版過《趕車傳》和《胡桃坡》。但以后就見不到長篇敘事詩的蹤影了?!掇D經輪》大膽運用似乎被人遺忘甚至不屑的敘事手段,使內容和形式完美結合,不僅故事結構合理,有繁有簡、張弛有度,而且,由于作者注重語言形象、節(jié)奏和韻律,使故事跌宕起伏、絲絲入扣,且讀起來朗朗上口,猶似心靈與詩行一起跳動。作者為強化詩的抒情成分,常用跳躍的手法繞過那些沒有詩意的過程交待,以畫面代替過程,使我們在讀它時如沿著樂曲般的潺潺清流在夢境中穿行:有時像進入如詩如畫鶯啼燕舞的童話世界,有時像置身虎狼當?shù)廊缙缭V的人間地獄,有時像感受天上人間世態(tài)炎涼的現(xiàn)實場景……
內容概要
《轉經輪》于2006年工2月在《今日文藝報》、《中國文藝》發(fā)表后,隨即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先后被全國30多家報刊和網(wǎng)站轉載。讀者熱情洋溢的電話、信件、題詞、頌詩、評論文章,紛紛從全國各地飛向作者,飛向一家家報刊和網(wǎng)站編輯部。
作者簡介
毛依,原名毛翼義,原籍貴州省余慶縣松煙鎮(zhèn)。1934年生,1950年參軍,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1956年轉業(yè)到山西某國防工廠,1994.年退休。中國詩歌學會、山西作家協(xié)會會員,也是多家報刊的特約主編、顧問、專欄作家。2005年出版詩集《花溪流芳》。愛情長詩《轉經輪》系作者詩歌代表作,已贏得詩壇普遍好評。
章節(jié)摘錄
露珠在青草上閃亮晶瑩,盛開的山花顯得格外高興。樹枝上跳躍著歡鬧的喜鵲,喳喳、喳喳發(fā)出愉悅的叫聲。趁著在五臺山農村采訪即將返程,總算有機會到寺中去看個究竟。白塔挺著胖肚子在等候我的到來,寺院敞開山門表示對我的歡迎。登階拾級我步入神圣的佛地佳境,焚香爐仍繚繞著千年不斷的氳氤。清涼寺院參天樹上聲聲蟬鳴,偌大的佛界圣地有一種舒心的寧靜。穿過滄桑灰暗的曲折走廊,轉過了色彩斑斕的大小神堂佛廳。參觀了僧俗人等的佛事禮拜,游覽了雄奇渾穆的寺院勝景。瞻仰了雄偉莊嚴的慈祥大佛,拜了拜大慈大悲的菩薩觀音。笑看了神態(tài)各異的羅漢,目睹了老少和尚的念經……東游西逛我意猶未盡,不知不覺走到了一處佛堂偏廳。這里懸掛著巨大的神器,那就是信徒崇敬信仰的經輪!
編輯推薦
《轉經輪》特色:一首使連載它的多家報刊銷量大增的敘事長詩,一部讓徑過那些歲月的人熱淚盈眶的愛情史詩。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