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在海外

出版時間:2005-5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董增剛  頁數:180  
Tag標簽:無  

前言

  “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這似乎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格言?! 」爬系闹腥A民族有著極其旺盛的生命力和開拓精神。從《山海經》中的古老傳說到漢代的張騫通西域,從唐代的唐僧取經、鑒真東渡到明代的鄭和下西洋,我們的祖先不僅給后人留下了一段段浪漫的異域傳奇,更給我們留下了上下求索、開拓進取和自強不息的光輝典范。  中國曾是一個貧窮的國度,數不勝數的水旱天災和兵燹人禍迫使沿海的許多華人漂洋過海,異域謀生,近到南洋,遠到非洲、拉丁美洲;中國曾是一個孱弱的民族,飽受西方殖民主義的侵略與盤剝,大量的華人被當作苦力,在滅絕人性的“豬仔貿易”中,被裝上遠洋輪船,淪落天涯,開發(fā)著廣闊的美國西部。然而,華人終究是一群不屈的人。無論漂泊何處,浪跡哪里,總能在異地生根、發(fā)展,憑借自己的聰明智慧與勤勞的雙手,開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并逐漸贏得當地人民的尊敬。  本書所講述的“華人在海外”的故事,不是那些遠古的祖先,也不是那些為生存而忙碌的海外華裔,而是近百年來有志于報國、救國的中國人,是那些到海外尋求真理、輝煌古老中華文化的仁人志士。他們是近代民族的精英,體現(xiàn)出偉大的民族精神?! ?9世紀中葉,早已強大起來的西方資本殖民勢力用堅船利炮叩開中國久閉的國門,強行闖入到華裔祖地。曾經輝煌海外的中國一度久閉國門,充耳不聞世界發(fā)生的巨變。直到直面敵國的火炮和兵艦,直到一次次簽訂恥辱的“城下之盟”,我們才真切而痛苦地認識到“三千年之一大變局”不可避免地來到了。世界的中心已在西方,而中國已被邊緣化,古老的中華民族甚至有可能被“文明”逐出這個地球、這個世界?! ∮谑?,一群群不甘于華胄斷絕的中華兒女們,開始了自強不息的奮力拼爭,開始了神農嘗百草般的苦苦尋覓。對于來華的域外友人,他們交結、請教;對于蠻橫的外國侵略者,他們抵抗、血拼。他們開始學做現(xiàn)代的“玄奘”,遠渡重洋,到遙遠的異國去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他們開始學做當代的“鄭和”,去傳播、弘揚悠久的中華文明,去展示中華民族的不屈意志和抵御外侮的堅定決心。他們要中國了解世界,也要世界了解中國?! ⌒刂泻沃顾拇笾蓿 ∩窆馔鶃肀蕹囹??! ≈弊啐?zhí)酶铨埵?,  紅輪不盡海西頭?! ∥涸吹倪@首詩表達出當時所有“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的共同心聲?! ≌宫F(xiàn)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記述了30余位名人的海外經歷和事跡,配以數百張反映他們學習、工作、生活的圖片。作者力圖多角度、多層面地展現(xiàn)他們當年的風采、足跡和成就。在這些人當中,既有以身許國的革命領袖,也有立志報國的熱血青年;既有外出求學的知識分子,也有落葉歸根的海外華人。他們當中既有國民黨人,也有共產黨人,還有無黨派的民主人士。他們當中有的一生戎馬,效命沙場,也有的一生伏案,著書立說;有的功勛卓著,光彩照人,也有的生性平和,不著波濤;有的前生挫折而后生輝煌,也有的前生選取而后生沉淪??傊?,世態(tài)炎涼,任人評說?! ”緯D再現(xiàn)百余年來中國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曲折進程,再現(xiàn)中國與世界交接的歷史軌跡。它的字里行間充斥著血與火的較量,靈與肉的對撞,充斥著歷史與現(xiàn)實的靈光。讀者如果仔細品味,可以捕捉到中國從拒絕世界到走向世界的艱難跋涉的腳步,可以聆聽世界從拒絕中國到接受中國的蕩氣回腸的壯麗樂章。

內容概要

  《華人在海外:東方使者》近講述的“華人在海外”的故事,不是那些遠古的祖先,也不是那些為生存而忙碌的海外華裔,而是近百年來有志于報國、救國的中國人,是那些到海外尋求真理、輝煌古老中華文化的仁人志士。他們是近代民族的精英,體現(xiàn)出偉大的民族精神。本書力圖再現(xiàn)百余年來中國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曲折進程,再現(xiàn)中國與世界交接的歷史軌跡。它的字里行間充著血與火的較量,靈與肉的對撞,充拆著歷史與現(xiàn)實的靈光,讀者如果仔細品味,可以捕捉到中國從拒絕世界到走向世界的艱難跋涉的腳步,可以聆聽世界從拒絕中國到接受中的蕩氣回腸的壯麗樂章。

書籍目錄

博士外交官:伍廷芳 近代中國第一位駐外公使:郭嵩燾 虎口奪食的外交家:曾紀澤 亂世梟雄起朝鮮:袁世凱 外交奇才:顧維鈞 流亡海外、矢志革命的國父: 孫中山 周游列國、探尋救國“神方”:康有為 流亡的國母:宋慶齡 從留學生到駐美大使: 胡適 莫斯科的“紅色教授”: 張聞天 “紅色中國”的代表:伍修權 為列寧守靈的中國人:張?zhí)?教育之光:陶行知

章節(jié)摘錄

  伍廷芳,本名敘,字文爵,號秩庸,廣東新會縣黃家樓尾人,1842年7月20日出生于新加坡。伍廷芳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其父伍社常早年只身闖南洋謀求生路。伍社常精明能干,家境逐漸好轉,有了一些積蓄。1845年,伍社常舉家遷回廣東,定居在廣州市郊芳村。伍廷芳進入私塾,攻讀四書五經,家人希望他通過科舉考試光宗耀祖。伍廷芳少年聰穎,但對科舉考試卻興致索然。無奈的父親,只好為伍廷芳選擇另一條道路,去香港求學。  求學香港  1856年,伍廷芳在親戚陳言的陪伴下到香港,進入英國圣公會創(chuàng)辦的圣保羅書院學習。該校為吸引華人子弟入學。特規(guī)定:凡人該校就讀的華人子弟,校方免費提供寄宿、衣服及部分補貼。這也是伍廷芳進入該校學習的重要原因。從1856年至1861年,伍廷芳在圣保羅書院接受了系統(tǒng)的西式教育,“治英文、算學、格致諸科”。伍廷芳學習成績優(yōu)異,得到學校教師的一致好評。到畢業(yè)時,伍廷芳已經成為一個具有西學知識的新式知識分子。畢業(yè)后,伍廷芳被選拔為香港高等審判庭譯員,“成為港英政府機構中的一員”。這之后,伍廷芳一方面努力學習法律知識,為港英政府服務;另一方面,則與黃寬等人一起創(chuàng)辦了近代由中國人主辦的第一份中文報紙——《中外新報》。他們創(chuàng)辦報紙的目的,是為了制造輿論、喚起民眾:“慨國勢積弱,由于民智閉塞,乃與友人創(chuàng)辦《中外新報》于港,大聲疾呼,振聾發(fā)聵?!?864年,伍廷芳還協(xié)助陳言創(chuàng)辦了香港第二份中文報紙——《華字日報》,“期以世界知識灌輸于國人,以國內政俗告于僑胞;使民智日開,而益奮其愛國之念”。  1864年,伍廷芳與何妙齡小姐結為夫妻。何家為香港華人社會中非常有影響的家族,其父何福堂,畢業(yè)于馬禮遜在馬六甲創(chuàng)辦的英華書院,后皈依基督教,1845年受封為牧師,是繼梁發(fā)之后的香港第二位華人牧師;其兄何衛(wèi)臣,為香港第一位華人律師;其弟何啟,是中國早期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也是香港著名的華人領袖。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的何妙齡小姐,受過良好的教育,她成為伍廷芳一生事業(yè)的有力支持者。與她有接觸的人,無不交口稱贊:“著名的伍廷芳公使夫人。在每一個人的眼中都是美麗、嫻靜、親切而高貴的,她有高尚的思想和慈善的心腸?!薄 ?9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中國社會的危機進一步加深,事業(yè)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沒有使伍廷芳忘記國家的命運。為尋求西方國家富強之源,伍廷芳決定去英國求學,求知識于世界:“以為欲救國危,非赴歐美精研法學,舉吾國典章制度之不適者,改弦更張之不可?!薄 ×魧W英國  1874年,伍廷芳告別了溫馨的家庭,帶著對西方文明的向往,“奮發(fā)走英倫,入林肯法律學院,習法律,開游學之先河”。伍廷芳成為中國近代自費留學的第一人。林肯法律學院(練干大律院)位居英國四大法學院之首,被視為是培養(yǎng)貴族的搖籃。該校校規(guī)嚴格,學生必須住在學院里攻讀12個學期,且必須在法學院餐廳內進食規(guī)定次數的晚餐方能畢業(yè)。出席晚餐的全都是倫敦法律界德高望重的權威人士,他們不僅在進餐時傳給新入校者以種種學識,而且介紹其在實踐中積累的各種經驗。出席晚餐者“皆倫敦最高地位、最有學術德望之人,每日在‘吧’中會議進餐,不僅授予新入‘吧’者以種種學識,且每餐必會談其有用之經驗”。因此,對新進入該校的學生來說,在這種場合,既可以增長學識,又可以結識倫敦上流社會的人物,對于以后的發(fā)展大有好處?! W習是艱苦的,伍廷芳以頑強的毅力堅持下來。每天,他除了完成規(guī)定的課程外,還經常到議院去旁聽,實地考察英國的憲政。經過3年的潛心苦讀,1877年1月,伍廷芳從林肯法律學院畢業(yè),獲得博士學位,取得大律師資格,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獲此資格。在英國留學期間,伍廷芳學習了合同法、刑法、憲法、行政法、民事訴訟法和國際法等課程,尤以刑律、國際法最為擅長。這為他日后成為蜚聲中外的外交家奠定了基礎。留學英國,學習法律,也是伍廷芳人生的重要轉折?! ≡谟橥⒎歼€拜會了近代中國第一位駐外公使郭嵩燾。伍廷芳向郭嵩燾介紹了自己的情況,并建議朝廷多派學生到海外求學。由于不懂國際法的緣故。第一任駐外公使在處理外交事務時,難免有許多窒礙之處,因此迫切需要一個懂國際公法的人的幫助。郭嵩燾迫切希望得到伍廷芳的幫助,擬聘請伍廷芳作為公使的隨員。但由于伍廷芳另有他就,只好作罷?! 〕跞务v美公使  1877年3月,由于父親病逝,伍廷芳回到了香港。因林肯法律學院的名氣,伍廷芳返回香港后不久就被批準為執(zhí)業(yè)大律師。5月18日,港英政府司法機關經過認真審核,決定準許伍廷芳在香港法庭執(zhí)行律師業(yè)務,伍廷芳因此成為第一位獲準在英國殖民地擔任律師的中國人。伍廷芳由此步入香港社會的上層,成為香港華人的領袖。繼出任大律師之后,伍廷芳還在1877年至1878年出任香港政府考試委員,參與選拔官員。1878年至1882年,伍廷芳又擔任香港保良局副主席,負責社會治安、保護婦幼、組織救災等工作。工作之余,伍廷芳還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香港的社會福利、教育、商業(yè)等事業(yè)中。杰出的才干、成功的事業(yè),使伍廷芳贏得了香港社會的廣泛贊譽,華人皆尊稱其為“伍叔”。1878年12月,港督委任伍廷芳為“太平紳士”(香港治安委員會委員),成為港府委任的40名太平紳士中的唯一華人。1880年2月,伍廷芳就任港府立法局議員,開啟了華人進入香港殖民政府參政、議政的先河?! ≡谙愀?,伍廷芳是成功的,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香港華人地位的提高。但是,成功的背后,伍廷芳也領略了殖民者的傲慢,品嘗了殖民地人民的痛苦和無奈。帶著強國富民的夢想,1882年,伍廷芳離開了香港,北上天津,出任李鴻章的幕僚,襄辦洋務。從1882年至1896年,伍廷芳在李鴻章的幕府生活了14年。14年中,伍廷芳一直被李鴻章“倚為左右手,凡有新建設,必咨而后行。北洋新政,如津沽鐵路、北洋大學、北洋武備學堂、電報局等,皆合肥一手經始”,而伍廷芳“贊襄之力為多”。伍廷芳為中國近代化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在這期間,伍廷芳還隨同李鴻章參與了多次中外之間的交涉,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外交才能。  1896年11月,清政府派遣伍廷芳充任出使美、西、秘國大臣。至此,伍廷芳結束了長達14年的幕府生涯,步入了風云變幻的國際舞臺。1897年4月24日,伍廷芳到達美國首都華盛頓。并于5月1日向美國威廉·麥金萊遞交了國書,正式就任清朝駐美公使?!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華人在海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