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3-11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宋三旦 頁數(shù):456 字數(shù):275000
前言
十年前,為了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我們曾著手策劃出版一套《毛澤東交往百人》叢書。之所以選擇“百人”這個名字,是因為“100”這個數(shù)字在中國人眼里乃是吉祥而圓滿的象征,在毛澤東誕辰100周年之際,出版這套叢書,表達的正是我們對偉人這樣一種祝福和懷戀的心情。這套叢書原計劃分《政治人物篇》《軍事人物篇》《民主人士篇》《師生學友篇》《親朋好友篇》《文化名人篇》《外國友人篇》《工作人員篇》等8本,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最后僅有《軍事人物篇》和《民主人士篇》問世,其余各篇,只好付之闕如,成為讀者、編者和我們出版者的一件憾事。十年過去,歷史已經(jīng)蹣跚地走出了20世紀,毛澤東也離我們漸行漸遠,成為一位歷史人物。然而,面對這樣一位對20世紀的中國乃至世界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歷史巨人。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山西人民出版社為了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而策劃的《毛澤東交往百人》叢書中的一本。 面對毛澤東這樣一位對20世紀的中國乃至全世界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的歷史巨人,人們不得不說,要了解20世紀的中國,首先就必須了解毛澤東;而要真正、全面地了解毛澤東,又不能不去了解他的人際關系。 這本書在記述毛澤東與師長、親友交往的過程中,還介紹了他所交往的人的生平經(jīng)歷,生動地反映了毛澤東的性格特征,客觀公正地評價了毛澤東的功過是非,同時,還披露了一些有關毛澤東鮮為人知的奇聞軼事。
書籍目錄
孔從洲孔令華文七妹文九明文正興文正瑩文運昌文枚清文泮香文南松文炳璋文澗泉毛月秋毛仙梅毛華初毛宇居毛純珠毛遠志毛遠悌毛遠翔毛遠新毛遠翥毛遠耀毛岱鐘毛岳喬毛岸龍毛岸英毛岸青毛澤民毛澤全毛澤慶毛澤連毛澤建毛澤青毛澤嶸毛澤普毛澤覃毛貽全……
章節(jié)摘錄
毛華初,又名毛遠懷,原名王華初,1921年3月出生于瀏陽縣大光鄉(xiāng)。據(jù)韶山《毛氏族譜》記載:“澤銘撫子遠懷,字式彰?!边@里說的澤銘,就是毛澤東的弟弟毛澤民;遠懷,即是指毛華初。毛華初的生母羅醒,出身貧苦,曾就讀于進步民主人士創(chuàng)辦的平民學校,受到新文化思想的影響,于1926年參加革命。同年,北伐軍進入湖南,瀏陽縣的工農(nóng)革命運動蓬勃發(fā)展,羅醒被推選為大光鄉(xiāng)婦女界聯(lián)合會會長,10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7年“馬日事變”后,羅醒被反動派列為捕殺對象,她只好帶著孩子轉(zhuǎn)移到長沙市中山路,以替人洗衣服和做布鞋為生,并借此建立了黨的地下聯(lián)絡站。1929年秋,羅醒被捕,敵人未能從她口中得到任何東西,便將她們母子送到長沙司禁灣監(jiān)獄關押起來。在司禁灣監(jiān)獄,羅醒結(jié)識了毛澤民的發(fā)妻王淑蘭等共產(chǎn)黨員。共同的理想和遭遇,使她們的心連在了一起。在面對隨時可能到來的死亡時,羅醒與王淑蘭約定,今后無論誰犧牲了,活著的人就擔當起撫養(yǎng)遺孤的重任。1930年7月,紅三軍在彭德懷的帶領下,攻占長沙,羅醒與女監(jiān)黨小組長王淑蘭組織難友沖出牢房。越獄成功后,羅醒隨紅三軍撤出長沙。臨走時,她將兒子叫到被留下做地方工作的王淑蘭面前,要兒子叫“媽媽”,并說:“華初,以后王媽媽就是你的親媽媽了,你要好好聽話,別讓王媽媽操心?!彼€對王淑蘭說:“華初有了你這個好媽媽的教養(yǎng),我就放心了。”1931年12月,反動軍閥許克祥和當?shù)匚溲b圍攻瀏陽縣大光鄉(xiāng)蘇區(qū)。羅醒不幸第四次被捕,被“梟首示眾”,身體也被砍為幾段。母親犧牲后,王華初跟隨王淑蘭媽媽生活,改名為毛華初。由于生活所迫,他自食其力,討過米,放過牛,砍過柴,種過田,做過工。先后在華容、韶山等地生活了8年時問,受盡了苦難和煎熬。1938年7月,毛華初與胡覺民、毛澤普等人一起離開韶山,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學習。從此,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到達延安之后,他遵照養(yǎng)母的囑咐,見到了伯父毛澤東。當時,毛澤東住在鳳凰山溝的北山坡腰間。毛華初在族兄毛慎義(毛新梅烈士之子)的帶領下一起來到此處。初次見到毛澤東,毛華初激動不已,遵照媽媽王淑蘭的囑咐,喊了一聲“伯伯”。毛澤東微笑著摸了摸他的頭,端詳著這個侄子說:“這里有書讀,但敵人不讓我們平平安安地讀書,還要打仗,飛機隨時可能來轟炸延安。這里條件艱苦,你都吃得消嗎?”面對伯父的詢問,毛華初毫不猶豫地說:“我不怕苦,我討過米,跟媽媽坐過牢,又給地主放過牛,什么苦都吃過。這些苦我吃得消!”毛華初堅定的表情使毛澤東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侄子,他教育華初今后學習要刻苦,工作要認真,多吃些苦,只有這樣,革命才能取得勝利。到延安初期,毛華初先在抗大學習。一有機會,他就去棗園見伯父毛澤東。1941年的夏天,毛華初在棗園見到了彭真和王若飛等首長,毛澤東指著侄兒向二人介紹道:“他是烈士的后代,是一個孤兒。過去一直由我大弟弟毛澤民的愛人王淑蘭帶著。別看他這么小,就做過長工,討過米,還坐過牢,在中國革命的戰(zhàn)爭中,我們犧牲了很多同志,留下了很多這樣的孤兒啊!”在延安的生活,毛華初感到十分充實。經(jīng)過短暫學習后,他被分配在延安搞機要工作。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年抗戰(zhàn)結(jié)束。當時,毛華初正在中央黨校二部學習。黨中央為了開辟新的根據(jù)地,決定派延安的部分干部分赴各地。毛華初積極報名,申請去東北解放區(qū)工作,不久便得到了組織的批準。10月,毛華初來到棗園與伯父告別。當毛澤東知道華初的工作調(diào)動后,非常高興,他說:“??!你要去東北。
編輯推薦
《毛澤東與他的親友》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