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田玄 頁數(shù):31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國近代軍系列叢書:淮軍》涵蓋了作為中國近代主要軍系的湘軍、淮軍,和由湘淮軍演化而成的北洋軍,以及袁世凱死后由北洋系分裂出來的三大派軍系的皖軍、直軍和奉軍的形成、編制體制、軍事實力、作戰(zhàn)、發(fā)展沿革及其覆滅的歷史。由于取材廣泛,敘事生動,既有嚴肅的史實論述,也有涉及清末和民國政壇內幕的名人逸事,同時又引用了不少可供參考的有用史料,如果讀者能從中了解一些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所遭受的磨難和恥辱以及隨之而來所進行的不屈的抗爭歷史,并能從中了解和掌握中國近代軍系歷史發(fā)展的基本脈絡,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淮勇勢自團練起 協(xié)剿“天兵”始受寵
第二章 淮軍沿用湘軍制 鴻章勝過文正公
第三章 炮隊皆用滑膛炮 步隊盡數(shù)換洋槍
第四章 “借師助剿”聘洋弁 “用滬平吳”建“奇功”
第五章 廣征強掠民脂膏 滾滾財源充軍餉
第六章 鎮(zhèn)壓捻軍“神威”顯 羽翼豐滿鼎盛期
第七章 引進西洋“制器”機 建立淮軍兵工業(yè)
第八章 終為清廷常備軍 督撫專政淮系興
第九章 洋務運動露頭腳 得心應手風云時
第十章 北洋水師壯聲威 東亞海上出異軍
第十一章 培養(yǎng)網羅經世才 廣開近代尚武風
第十二章 淮系執(zhí)掌外交權 “和戎”屈辱近“虎豹”
第十三章 援韓抗倭潰敗歸 甲午慘痛失水軍
第十四章 勢興自有勢衰時 余孽殘勇演新軍
附錄一 淮軍和淮系主要人物傳略
附錄二 淮軍大事記略
附錄三 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該大臣等均能詳察縷陳,使朝廷洞悉此中利害,實為有見,現(xiàn)在賊勢趨重禹城,張樹珊等攻剿正急,而南陽僅止張總愚一股,自不必再為更張。但是,這場風波平息剛滿一年,曾國藩就因被捻軍打得狼狽不堪,其阻擊捻軍的戰(zhàn)略計劃破產,而愧懼交加,稱病請求開缺。清廷深知只有換馬,才能消滅捻軍,因而于1866年12月7日,命曾國藩仍回兩江總督本任,授李鴻章為欽差大臣,專辦“剿捻”事宜。翌年2月15日,清廷任命李鴻章為湖廣總督,仍在軍營督辦剿捻事宜,調湖南巡撫李瀚章為江蘇巡撫,命署理湖廣總督,以李鴻章的僚屬郭柏蔭、丁日昌分別署理江蘇巡撫和出任江蘇布政使,又以曾國藩的至友劉岷為湖南巡撫。這種人事安排,目的在于安撫湘淮兩系,使三江、兩湖連為一體,便于籌措剿捻軍餉和穩(wěn)定后方基地。而這也正是李鴻章努力籌謀的戰(zhàn)略大計。他早就指出,欲圖中原,東路以江蘇為根本,西路以湘鄂為根本,“庶可大可久之計”?,F(xiàn)在由于三江、兩湖的地方實權落人湘淮之手,李鴻章盤算了多年的計劃終于如愿以償了?! ?866年底開始,李鴻章披掛上陣,取代曾國藩肩負起督師剿捻的重任,擔任攻捻主將?! √教靽『?,捻軍成了反抗清朝統(tǒng)治的主力。1864年12月,捻軍與太平軍遵王賴文光部會合,捻軍首領張宗禹、任化邦等共推賴文光為統(tǒng)帥。賴文光按照太平軍的兵制、紀律和訓練方法,整編了捻軍,并把“披霜蹈雪,以期復國于指日”作為奮斗目標。賴文光根據(jù)捻軍精騎善走的特點,創(chuàng)造出一套步騎結合、靈活機動的運動戰(zhàn)戰(zhàn)術,出奇制勝,擊斃清廷名將、蒙古親王僧格林沁,打敗了曾圍藩。但是,由于農民起義的全國形勢已進入低潮,賴文光深感“獨立難持,孤立難久”。1866年10月,捻軍在河南杞縣、陳留附近決定分為東西兩支:由賴文光、任化邦率領的一支,繼續(xù)在山東和中原一帶堅持斗爭,稱為東捻軍;由張宗禹率領的一支,“前進甘、陜,往連回眾,以為犄角之勢”,稱為西捻軍。就是在捻軍東西分軍后的形勢下,李鴻章當上了剿捻統(tǒng)帥?! ∠孳姵闪四碥姷氖窒聰?,而淮軍卻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把捻軍投入到血泊之中,這除了捻軍內部的消極因素起作用之外,主要是因為李鴻章妥善地解決了糧餉供應問題和靈活地實施了“劃河圈地”、“以靜制動”的戰(zhàn)略方針。 ……
編輯推薦
曾國藩授意,由李鴻章抬募淮勇編練的一支軍隊 晚清的主要國防力量,中國近代軍隊的前身,對法之戰(zhàn),取得基隆大捷、鎮(zhèn)南關大捷 由于舉證軍、李鴻章成為晚清重臣,影響了中國近半個世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